资源简介 第十二课 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第 1 框 认识国家安全明白国家安全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政治认同)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形成的背景、基本内涵和基本内容, 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责任意识)教学重点:维护国家安全的必要性。教学难点:全面、准确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一、导入新课国家安全知多少:1.你知道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是几月几号吗?2.你知道2025年4月15日是第几个国家安全教育日吗?3.你知道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吗?4.国家安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5.维护国家安全的行为有哪些?6.破坏国家安全的行为有哪些?提问:以上问题,同学们能回答几个呢?国家安全是什么?教师总结:2025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11周年。这些年来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引下,我国经受住了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社会和谐稳定,为我们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那么国家安全有什么意义呢?什么是总体国家安全观?让我们一起学习本课《认识国家安全》。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国家安全活动一:近现代对比通过观看图片和近现代对比短片,对比百年前国家落后挨打、人民流离失所和今天祖国国强民富的景象。想一想:1.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给人民带来了什么?提示:百年前的中国人民历经的苦难不堪回首,所幸,如今的中国已不再是当年积贫积弱的中国。2.从鸦片战争到今天的幸福生活,国家安全有什么重要意义?提示:国家安全有保障,经济社会才能不断发展,祖国才能更加繁荣富强,我们才能拥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我们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才能得到保障。教师讲述:国家安全是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民族复兴的根基。活动二:阅读教材P103页的“探究与分享”思考:结合以上图片,谈谈国家安全对于人民的重要作用。提示:学生从生活实际的角度回答即可。教师总结: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只有国家安定,我们才能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产、生活环境,生命安全、财产安全才能得到保障, 才能获得安全感,进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和未来。目标导学二:国家安全形势活动三:安全问题接龙案例一:2025年4月3日,国家安全机关宣布破获一起菲律宾间谍案件,依法拘捕 3 名菲律宾籍在华人员。三人受菲律宾军事情报机关指使,长期在华从事间谍活动,重点搜集中国军事部署等敏感信息,对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案例二:对于美国对华征收 104% 关税,外交部表示,中国人民的正当发展权利不容剥夺,中国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不容侵犯。我们将继续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 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学生列举最新关于中国安全问题的时事回答;教师出示当前国家安全存在的问题。教师提问:结合教材 P104 页的“探究与分享”,你如何看待当前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教师总结:进入新时代,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 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面对日益复杂、严峻的安全形势,我们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关键在“总体”,突出的是“大安全”理念,涵盖政治、军事、国土、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生态、资源、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等诸多领域。目标导学三: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义活动四:观看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宣传片《护你安澜》思考:说说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教师总结: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要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 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三、课堂总结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但我们一定要有忧患意识、认清当前国内外局势的复杂性和迷惑性,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维护国家安全与利益。本课结合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设疑,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安全的相关知识。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辩证分析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