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维护秩序靠规则 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维护秩序靠规则 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四课 遵守社会规则
第 1 框 维护秩序靠规则
维护公共秩序,讲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在公共生活中做一个文明的社会成员。(健全人格)
明白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树立规则意识、社会责任意识。(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社会秩序的含义及种类;社会规则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社会规则是如何维系社会秩序的。
一、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图一显示人们在车站前蜂拥而上,图二显示人们有序排队上车
思考:哪种情形下,人们才能安全顺利地坐上车?
提示:第二种。
教师归纳:通过两组图片的对比,我们能够感受到遵守规则和维护秩序的重要性, 我们都喜欢在井然有序的环境中生活。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维护秩序靠规则》,了解如何维系社会秩序。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社会秩序
活动一:展示四幅图片(人们排队进行安全检查;纺纱工人按操作规程工作;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各行其道;人们在公共场合保持安静)
想一想:以上图片体现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通过这些图片你如何理解社会秩序的内涵?
教师归纳: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状态。以上图片分别体现了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
活动二:展示场景图片(放学的时候,校门口混乱不堪,来接孩子的家长和车辆将学校大门堵得水泄不通,下雨时情况更加糟糕)
思考讨论:1.校门口的这种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
教师归纳:家长和车辆拥堵在校门口,导致交通秩序混乱,浪费家长和学生的宝贵时间,降低大家的通行效率,还可能引发交通事故,危及人身安全。
2.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变这种混乱的状况?
教师归纳:学校:错峰放学,避免学生过于集中;在校门口划出固定停车区域。家长:学习交通安全知识;离家近的家长尽可能用自行车或步行接送孩子。政府:安排警察指挥交通,加强放学时段学校周边的交通秩序整治等。
教师讲述: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社会正常运行需要每个社会成员各司其职、密切合作,有序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安全、有序、和谐的社会环境。
目标导学二:社会规则
活动三:思考讨论
只有人人遵守社会规则,才能让社会有序发展。你们知道生活中的哪些规则? 社会规则的种类包括哪些?
提示:道德——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用完东西放回原处;纪律——不准在教室内喧哗、上下楼梯靠右行;法律——禁止车辆闯红灯、成年子女赡养父母等。
教师归纳:社会秩序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良好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规则有很多,如道德、纪律、法律等。其中,道德和法律是两种主要社会规则。社会规则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活动四:展示材料
材料一:作为公交车的乘客,我们要按照顺序上下车,给有需要的人让座;作为公园的游客,要爱护公共设施及环境;作为电影院的观众,要保持安静……
想一想:你还能说出类似的例子吗?这说明规则具有怎样的作用?
提示:作为学生,我们要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学习;作为子女,我们要孝敬父母,为父母分忧……
教师归纳: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为了维护社会生活各领域的秩序, 社会规则明确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如何行使权利、承担责任,从而使大家可以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材料二:2025 年 4 月 18 日,某次列车在深圳北站 3 站台关门时,旅客吴某某不听从工作人员劝阻,用身体阻挡车门关闭,其行为构成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违法行为,铁路公安机关已对吴某某处行政拘留处罚。
思考:如果不遵守社会规则,我们会面临怎样的后果?
教师归纳:不遵守社会规则,就会受到道德的谴责,甚至会受到纪律的处罚、法律的制裁。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维护秩序要靠规则。如果不自觉遵守规则,规则就会成为一纸空文,形同虚设,只有人人都自觉遵守规则,维护社会秩序,才能建设一个美好的社会!
本节课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片、案例探究等教学方法,系统阐述了社会秩序与社会规则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维护社会规则、遵守社会秩序的意识。在后续教学过程中,课堂探究需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通过学生对社会秩序和规则的感受,能够帮助学生认识秩序与规则关系。在社会规则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教师再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规则的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