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参与民主生活》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本课是《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教材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二框的内容。本课内容是对第一框《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内容的延续和深入。《参与民主生活》下设两目,分别是第一目“行使民主权利”和第二目“增强民主意识”。按照“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有哪些 → 怎样才能更好地参与民主生活”的逻辑展开。第一目“行使民主权利”,本框主要让学生知道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和方式,知道主要形式有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第二目“增强民主意识〞,知道作为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培养必要的民主素养,增强民主意识,这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理解个人作为公民在民主生活中的角色和责任。(2)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理性分析民主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形成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3)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了解民主参与中的法律规范和程序,学会依法参与民主生活。(4)提高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和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校、社区和国家层面的民主活动和实践。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行使民主权利,增强民主意识。教学难点:区分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四、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情境激疑展示材料:思考:我们生活在一个民主的国家,和他们一样参与民主生活,做合格公民,你准备好了吗?引出总议题:问政时代正当前 —— 如何参与民主生活?设计意图:通过贴近学生的案例激发兴趣,让学生直观感受 “民主并非遥不可及”,自然引出本课主题。(二)探究新知环节一:让民主落到实处 —— 如何行使民主权利?【活动1:辨一辨 —— 公民能 “过问” 政府工作吗?】展示材料:思考:请和同学们讨论一下,你认为小明的观点正确吗?为什么?教师总结:不正确。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设计意图:通过反面案例纠正认知误区,让学生理解 “公民参与民主生活是法定权利”,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知识小课堂:如何正确认识公民参与?(1)必要性: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2)内涵: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3)要求: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活动2:探一探 —— 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 “工具箱”】展示材料:思考:看图片思考: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方式有哪些?教师总结: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展示材料:思考:以上图片反映了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哪种形式?这种形式有何具体类型?教师总结: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民主选举的形式有多种,如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等。展示材料:思考:议一议,这样的选举可取吗?教师总结:不可取。民主选举都要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展示材料:思考:你同意这些说法吗?教师总结:公民参与态度: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观点辨析,帮助学生理解民主选举的内容。知识小课堂: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途径(1)民主选举①地位: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②形式: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③原则:民主选举都要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④要求: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展示材料:思考:材料中提到的“民情座谈会”属于参与民主生活的哪种途径?你还知道哪些民主协商的方式?教师总结:民主协商,保证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在各领域各阶层,人民群众就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以及事关自身利益的问题,通过提案、座谈、论证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协商,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民主协商的内容。知识小课堂: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途径(2)民主协商①地位:民主协商保证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②途径:在各领域各层级,人民群众就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以及事关自身利益的问题,通过提案、座谈、论证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协商。③意义: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展示材料:思考:材料中提到的“听证会”属于参与民主生活的哪种途径?为什么决策过程要听取来自不同方面代表的意见?除了社会听证制度,民主决策还有什么形式?教师总结:民主决策,能够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能够使公民充分表达意愿,有利于决策方听取民意、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决策的形式还有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民主决策的内容。知识小课堂: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途径(3)民主决策①地位: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②要求:民主决策的过程,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③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展示材料:思考:观察图片思考,上面图片反应的是哪一种民主形式呢?对于公民来说有什么意义呢?教师总结:民主管理,让人人都有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的机会和渠道。实行民主管理,有利于广大人民积极行使民主权利,实现人民的事人民管、人民的事人民办。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能更好理解民主管理的内容。知识小课堂: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途径(4)民主管理①地位:人人都有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的机会和渠道。②意义:实行民主管理,有利于广大人民积极行使民主权利,实现人民的事人民管、人民的事人民办。展示材料:思考:结合视频和材料思考:网友是通过何种方式行使民主权利的?行使该权利有何意义?教师总结:民主监督,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案例处理结果等材料,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民主监督的内容。知识小课堂: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途径(5)民主监督①地位: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②意义: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环节二:让民主深入人心—如何增强民主意识?【活动3:议一议 ——“我给两会捎句话” 该怎么参与?】展示材料:思考:网友积极建言献策是什么意识的增强?为什么要通过多种途径(比如我为两会写微议案、我为两会捎句话等)来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教师总结:民主意识。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在我国,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体现在日常言行中。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知识小课堂:为什么要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重要性)?①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②在我国,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体现在日常言行中。③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展示材料:思考:你如何看待这几位同学的观点?教师总结:同学一:这位同学没有民主意识,要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同学二: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在网络上同样要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同学三: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设计意图:通过错误观点辨析,增强学生关心国家民主政治生活的意识。知识小课堂:如何增强民主意识?①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②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③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过渡: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参与民主生活呢。。。【活动4:学一学 —— 如何成为 “民主生活小达人”?】展示材料:思考:关于参与民主生活我们可以从高雄威身上学习到什么?教师总结: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待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设计意图:通过分析上海闵行一学生提出的建议被写入《上海市就业促进条例》,增强学生的民主意识,让学生知道如何正确参与民主生活。知识小课堂: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有哪些?①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②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③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三)随堂练习1.某社区依托“家常理短”议事平台,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发动居民参与共同治理,用心用情化解群众身边的“烦心事“”揪心事”。这有利于社区居民( D )①积极参政议政,广泛凝聚共识②完善根本制度,提高治理效能③增强民主意识,激发参与热情④参与民主生活,直接行使权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国之强弱,悉推原于民主。”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公民有序地参与民主生活,必须( A )A.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B.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C.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D.积极参与,随心所欲表达观点3.近期,遂宁市召开了城区公交票价调整听证会。25名各方代表站在不同的角度各抒己见。市交通运输局根据各方代表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优化方案,并按程序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定。此次听证会表明( B )①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②民主应成为公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③公民积极参与民主生活,行使监督权④政府科学民主决策,切实保障人民利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市园林局为改善小区环境,在春天对路小北所在社区的树木进行修剪。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噪音过大干扰居民休息,个别工人因操作不当可能导致个别大树死亡。路小北和同学经过思考,给园林局写信反映此问题,很快,园林局调整了工人工作时间。最近,路小北发现,园林局补种了树木,并对新载树木及时进行管理。(1)路小北和同学们通过哪种方式参与民主生活?(2)运用所学知识说说参与此类生活路小北和同学们应注意什么?材料二 为方便群众反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确保诉求能够第一时间得到受理,唐山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已开通12种受理渠道,实现民有呼、我有应。(3)据材料二,分析唐山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会产生哪些效应?答案:(1)民主监督。(2)增强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要有社会进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要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要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3)有助于政府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助于政府依法行政,取信于民;有利于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民主意识),发公民的参与热情;有利于民主建设(有利于政治文明建设)。课堂小结一个国家拥有什么素养的公民,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既是民族和国家的未来,也是进步和创新的源泉。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中,我们青少年也要发挥自己的作用,提升自己的政治参与能力和主人翁精神,积极理性有序地参与民主生活!(五)板书设计五、布置作业本届学生会要换届了。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共同设计一个学生会主席选举方案。方案包括:活动目的和规则,选举程序,选举对象的要求,投票形式,注意事项。(1)与小组同学合作设计选举方案,记录不同意见,思考它们是否具有合理性。(2)在这个活动中,你对民主有怎样的认识和体验?与同学们分享。2 /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