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逐层分类 课件(共19张PPT)+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 逐层分类 课件(共19张PPT)+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3课时 逐层分类
教学目标 1.能够逐层分类,体会逐层分类的过程和结果,并发现规律。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3.激发学生对分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会逐层分类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逐层分类、体会逐层分类的过程和结果,并发现规律性。难点:准确把握分类的层次关系,避免分类过程中出现重复或遗漏现象。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5~6页例3。做一做”和第8页“练一练"的第5题。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
回顾旧知引入新课(4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按不同标准分类。图1是按( )分类的,图2是按( )分类的。①颜色 ②形状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按不同的标准分类,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逐层分类。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1分钟)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1分钟) 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例3,引导学生探究逐层分类。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丽丽不小心打翻了纽扣盘,要求将这些纽扣分类。观察这些纽扣,可以发现这些纽扣有的是圆形的,有的是正方形的;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蓝色的;有的有2个扣眼,有的有4个扣眼。2.引导学生按不同顺序进行逐层分类。提问:这些纽扣怎样分类 学生独立思考,用学具纽扣分一分。小组交流讨论,每组选择一名代表,汇报分法:(1)①按形状分,再按颜色分,最后按扣眼个数分。(2)先按颜色分,再按形状分,最后按扣眼个数分。教师对学生的汇报给予肯定,并提问:“还有别的分法吗 ”学生举手回答,还有很多不同的分法。教师强调,分法不止上面两种,还可以先按形状分,再按扣眼个数分,最后按颜色分;也可以先按颜色分,再按扣眼个数分,最后按形状分……只要按以上3个标准逐层分类都可以。3.引导学生比较发现,得出结论。比较上面分类结果,可以发现不管按什么顺序分类,最后都分成了八类,且结果相同。4.引导学生说一说逐层分类的好处。像上面那样逐层分类后,更方便使用纽扣了。如果做一件新衣服需要2粒相同的纽扣,有7种选择。
课堂练习巩固提高(11分钟) 1.完成教材第6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第8页“练一练”第5题。
课堂小结课后作业(4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2.布置作业。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对逐层分类进行实际体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家、分析、比较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了逐层分类在生活中的应用。(共19张PPT)
第3课时 逐层分类
能够逐层进行分类,体会逐层分类的过程和结果,并发现规律。 (重难点)
知识点
逐层分类
小组讨论:怎样分类?用下面的纽扣图片分一分。
按形状来分
上面分类的结果,还可以继续分吗?
第二次分类的结果,还可以继续分吗?
每类都可以按4个扣眼和2个扣眼分成两类,这样就分成了八类。
回顾分类过程,对比每次分类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如果做一件新衣服需要2粒相同的扣子,有几种选择?
像上面那样逐层分类后,更方便使用纽扣了。如果做一件新衣服需要2粒相同的纽扣,有7种选择。
按一定标准分类后,还可以再分;按不同标准逐层分类,分类顺序不同,最后的分类结果相同。
知识提炼
(选自教材P6 做一做)
小试牛刀
准备好下面的卡片,分一分。
按种类分
(1)先按卡片形状分类,再把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三角形
正方形
4
5
圆形
6
(2)上面的分类结果,还可以继续分吗?怎样分?
类别 苹果 桃子 梨
数量
4
6
5
(选自教材P8 T5)
1.
(1)将这些算式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把分类的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类别
数量
得数是奇数
得数是偶数
8
3
(2)上面的分类结果,还可以继续分吗?和同学交流一下吧。
类别
数量
得数大于20
得数小于20
4
7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按一定标准分类后,还可以再分;按不同标准逐层分类,分类顺序不同,最后的分类结果相同。
作业1:完成教材相关练习题。
作业2:完成配套练习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