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 乘法的初步认识(1)教学目标 1. 初步理解乘法算式的含义,会读、写乘法算式,认识并熟记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2.经历把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的过程,理解加法与乘法的关系,感受用乘法算式表示连加算式的简便性。3.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增加学生参加讨论和表达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难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11 ~ 12页例1、“做一做”和第14页“练一练"的第1、2题。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回顾旧知引入新课(5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游乐场主题图,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游乐场吗?你能根据情境图解决这几个数学问题吗?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人?(3)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学生汇报,教师板书:3 +3 +3 +3 +3=15 6+6+6+6=24 2+2+2+2+2+2+2=14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加法算式,还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1)”。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0分钟)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0分钟) 1.课件出示例1及情境图,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乘法。(1)引导学生根据相同的数相加列出乘法算式,认识乘法。还可以写加数相同的算式,如:10个5相加,列式为5 +5+5+5+5+5+5+5+5+5;20个2相加,列式为2+2+2+2+2+2+2+2+2+2+2+2+2+2+2+2+2+2+2+ 2。(2)追问:写10个5相加或是20个2相加,要写很长的加法算式,既然这些加法算式的加数都相同,有简便写法吗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总结:像上面这些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加法算式,还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2.引导学生认识乘法算式。(1)提问:怎样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呢 教师举例说明:求5个3的和,列加法算式为3+3+3+3+3 =15。(2)引导学生认识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在乘法算式中,“x”是乘号,乘号左右两边的两个数叫作乘数,乘得的结果叫作积。(3)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和乘法的关系。提问:你能把20个2相加写成乘法算式吗 并说一说各部分分别表示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订正:2x2=40,“2”表示相同加数,“20”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40”表示20个2相加的和。课堂练习巩固提高(8分钟) 1.完成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1题。2.完成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2题。3.完成教材第14页“练一练”第1题。4.完成教材第14页“练一练”第2题。课堂小结课后作业(4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2.布置作业。见本书配套练习题。课堂板书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内容与相同加数连加有着相互依赖的关系,是在认清乘法与加法之间的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因此,在探究乘法意义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初步理解了乘法的意义,更感受到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延伸与发展。2.1.2 乘法的初步认识(2)教学目标 1.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数(横着数或竖着数):排列整齐的物体的个数,并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及相应的乘法算式。2.通过计算排列规则、整齐的物体的个数,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重点难点 重点:用两种不同方法数排列整齐的物体的个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难点: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13页例2、“做一做”和第14页“练一练”的第4题。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回顾旧知引入新课(6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乘法的意义。填一填。2.列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乘法,本节课我们进一步来认识乘法的意义,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2)”。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0分钟)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0分钟) 课件出示例2及图示,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乘法。1.引导学生观察图示,理解题意。图中的圆规则地排列,要想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圆,可以竖着数,也可以横着数,根据不同的数法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2.引导学生数出圆的数量,列出相应算式。提问:你们有什么方法数出圆的数量 学生尝试回答,教师归纳总结:(1)竖着看, 每列有4个圆,有这样的6列,如下图所示。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圆,就是求6个4的和,可以列式如下:加法算式:4 +4 +4 +4 +4 +4=24(个)乘法算式:4 x6=24(个)(2)横着看,每行有6个圆,有这样的4行,如下图所示。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图,就是求4个6的和,可以列式如下:加法算式:6 +6 +6 +6=24(个)乘法算式:6x4 =24(个)3.引导学生观察列出的算式,发现特点。提问:观察上面的图示和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归纳总结:对于同一幅将物体排列规则的图示,可以竖着数,也可以横着数。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也不同,因此可以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及相应的乘法算式,但计算结果都是相同的。课堂练习巩固提高(10分钟) 1.完成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1题。2.完成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2题。3.完成教材第14页“练一练”第4题。课堂小结课后作业(4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2.布置作业。见本书配套练习题。课堂板书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后,带领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具体问题中,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数排列规则、整齐的物体的个数,并列出不同的连加算式及相应的乘法算式,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共27张PPT)第1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1.会读、写乘法算式,识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数(横着数或竖着数)排列整齐的物体的个数,并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及相应的乘法算式。 (重点)2.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感受用乘法算式表示连加算式的简便性。(难点)看图,列加法算式,并说一说图意。3个2相加加法算式:2+2+2=6图中有哪些好玩的活动?(1)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列式:3+3+3+3+3=3515一共有 个 。口答:小飞机里共有15人。(2)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人?46+6+6+6=列式:24( )个6相加。口答:小火车里共有24人。722+2+2+2+2+2+2=列式:(3)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14( )个( )相加。口答:过山车里共有14人。(1)3+3+3+3+3=15(2)6+6+6+6=24(3)2+2+2+2+2+2+2=14下面的加法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请你也写几个加数相同的算式。( )个( )53( )个( )46( )个( )72每道算式中的加数都相同加法算式: 3+3+3+3+3=15( )个( )53乘法算式:3×5=15 读作:3乘5等于15。乘号像上页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加法算式,还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求5个3的和可以写成:乘数乘数积乘法算式: ( )×( )=( )读作: 。(2) 6+6+6+6=24( )个( )4646244乘6等于24乘法算式: ( )×( )=( ) 读作: 。27142乘7等于14(3)2+2+2+2+2+2+2=14( )个( )7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说一说各部分分别表示什么。2×20=4020个2相加写成乘法算式:2×20=40乘号乘数乘数积知识提炼1.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2.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写成乘法算式,关键是确定几个几相加,要用相同加数乘相同加数的个数。知识提炼3.在乘法算式中,乘号左右两边的两个数叫作乘数,乘得的结果叫作积。4.读乘法算式时,要从左往右依次读,“×”读作“乘”。小试牛刀22224448123+3+3+3+3=15摆一摆,填一填。4283×4=125×3=154+4+4+4+4+4=24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就是对应乘法算式的积。和…一共有多少个圆?列式解答。4+4+4+4+4+4=24和…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就是对应乘法算式的积。4×6=24…乘数…乘数…积6+6+6+6=24和…6×4=24…乘数…乘数…积口答:一共有24个圆。知识提炼同一幅将物体排列规则整齐的图(行数和列数不同时)可以列出两个乘法算式,且计算结果相同。小试牛刀8 44×8=321. (选自教材P12做一做第2题)判断时没有正确理解“2和4相乘”与“2个4相乘”的意思。判断:2和 4相乘的积与 2个 4相乘的积相等。1.(1)3个8相加,和是( )。(2)一个乘数是8,另一个乘数是3,积是( ) 。(选自教材P14练一练第2题)24242.2+2+2=62×3 3×2=6 =64+4+4+4+4=204×5 5×4=20 =20(选自教材P13做一做第2题)3.填一填。(选自教材P14练一练第4题)3 66 31.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2.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写成乘法算式,关键是确定几个几相加,要用相同加数乘相同加数的个数。3.在乘法算式中,乘号左右两边的两个数叫作乘数,乘得的结果叫作积。4.读乘法算式时,要从左往右依次读,“×”读作“乘”。作业1:完成教材相关练习题。作业2:完成配套练习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1 .1乘法的初步认识(1) 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doc 2.1 乘法的初步认识 课件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pptx 2.1.2 乘法的初步认识(2) 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