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第24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与亚洲[知识梳理]一、(一)2.封君封臣制度 (1)自然经济 封君 分裂割据(2)①农业经济组织 ②领主自营地 自由农 服劳役(二)1.西欧各国王权 2.封建经济 城市 市民 金钱赎买 城市经济 统一事业 3.什一税 精神生活宗教戒律 举足轻重 (三)1.拜占庭帝国 查士丁尼法典 罗马民法大全 1453 2.基辅罗斯 伊凡四世欧亚二、(一)阿拉伯商人 巴格达 旅行家 (二)1453 亚非欧 苏丹 (三)1.婆罗门教 穆斯林 伊斯兰教2.(1)①大化改新 中央集权 ②幕府 德川幕府 (2)中央集权国家 唐朝[真题演练]1.B 据材料“主要产业是农业”“有自己的面包师和铁匠,能够酿造啤酒,生产奶酪,制作鞋帽”可知,西欧庄园的特点是自给自足,故选B项。A、C、D三项均与材料无关,排除。2.C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拜占庭帝国境内工商业发达,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故选C项;公元前6世纪,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公元前4世纪晚期灭亡,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印加帝国属于美洲,排除B项;俄罗斯帝国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3.D 据材料“灭亡拜占庭帝国,定都伊斯坦布尔,16世纪后期成为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可知是奥斯曼帝国,故选D项;波斯帝国兴起于公元前6世纪,时间不符合,排除A项;罗马帝国在4世纪末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又叫拜占庭帝国,排除B项;阿拉伯帝国首都是巴格达,排除C项。4.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646年,日本进行“大化改新”,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这体现了隋唐文化对东亚地区的影响,B项正确;笈多帝国与德里苏丹国均属南亚,阿拉伯半岛属于西亚,A、C、D三项与材料不符,排除。第24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与亚洲【考点综述】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一、中古时期的欧洲(一)西欧封建社会1.产生基础:罗马帝国的生产力、基督教与日耳曼人传统。2.基本特征: 、庄园与农奴制度 (1)政治:封君封臣制度形成 社会动荡和 的产物 内容 ①授予土地者为 ,领取土地者为封臣 ②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 ③封建主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经济等权力影响 ①统治阶级:国王或皇帝与各级封建主 ②割据局面:封建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 局面 (2)经济:庄园与农奴制度①庄园的性质:庄园是基本的 。 ②概况耕地 由 和农民份地组成;农民份地分为农奴份地和 份地 农民 非自由人的农奴和自由农民要为领主 ,向其缴纳租税 庄园法庭 领主或其管家主持庄园法庭,审理庄园案件,维护庄园秩序(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1.王权的加强项目 概况背景 中古中后期,社会环境逐渐稳定,经济增长, 有不同程度的加强 表现 (1)英格兰:国王在与贵族的斗争中强化权力,到15世纪晚期,英格兰逐渐形成了较为强大的王权 (2)法兰西:国王击败各地封建主,逐步扩大王室领地,到15世纪晚期,基本完成了法兰西的统一 (3)西班牙和葡萄牙:15世纪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影响 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中古西欧的城市项目 概况兴起 原因 随着西欧封建社会走向稳定, 获得一定发展 时间 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 城市 自治 (1)原因:封建主用对待农奴的方式对待城市市民,对 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造成影响 (2)手段:谈判、 、武装暴动 (3)意义:自治有利于 的发展;一些城市兴办大学;城市以金钱和人力支持王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 3.中古时期的教会项目 概况政治 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经济 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 思想 教会控制着西欧居民的 , 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 地位 在中古西欧占有 的地位 (三)拜占庭与俄罗斯1.拜占庭帝国阶段 概况帝国建立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继续发展。因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为古希腊殖民城邦拜占庭旧址,又称 帝国扩展 6世纪查士丁尼在位时,拜占庭一度扩张,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帝国法典 在位期间编订的《 》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 《查士丁尼法典》与《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称《 》 帝国灭亡 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人攻陷,帝国灭亡 2.俄罗斯基辅罗斯 俄罗斯发端于9世纪建立的 ,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 莫斯科公国 (1)13世纪上半期,基辅罗斯被蒙古征服。在反抗蒙古统治过程中,莫斯科公国逐渐兴起 (2)16世纪初,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建立,并向周围扩张沙皇俄国 (1)1547年, 正式加冕为沙皇,巩固和强化了中央集权 (2)到17世纪末,俄罗斯成为地跨 两洲的庞大帝国 二、中古时期的亚洲(一)阿拉伯帝国项目 概况帝国兴起 (1)伊斯兰教的创立: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2)622年,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到他去世时,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3)帝国建立: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帝国统治 (1)政治稳定: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 (2)经济繁荣: 在东到东亚、西到西欧、南至非洲的广大地区从事着陆上和海上贸易。都城 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3)文化桥梁 ①阿拉伯商人和 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②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项目 概况帝国兴起 (1) 年,奥斯曼人灭亡拜占庭帝国,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定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 (2)16世纪后期,建立起地跨 三洲的大帝国 帝国统治 (1)政治:最高统治者是 ,他既是宗教领袖,又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还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 (2)经济:15—16世纪,帝国一度经济繁荣,首都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3)外贸:帝国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受到一定影响(三)南亚与东亚国家1.南亚国家阶段 概况孔雀帝国 公元前4世纪,孔雀帝国崛起于印度北部,一度统一南亚大部分地区笈多帝国 国王直接控制恒河中下游地区,政令不够统一;由 演变而来的印度教得到统治阶级支持,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 德里 苏丹国 (1)最高统治者称苏丹,握有最高行政、立法、司法和军事权力 (2)地方划分为行省,行省总督由苏丹任命,重要职位由 担任 (3) 为国教 2.东亚国家(1)日本①中日交流:秦汉之际,中国移民把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带到日本;646年,“ ”开始,经过约半个世纪的改革,日本模仿中国建立了 国家。 ②幕府统治背景 中央集权体制开始瓦解;庄园经济形成;武士集团壮大统治建立 12世纪末,镰仓幕府建立统治特点 以天皇为首的朝廷只保有名义上的中央政府称号;以将军为首的 掌握实权;武士成为将军的家臣;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建立在庄园经济基础上 锁国政策 17世纪建立的 意图以锁国加强统治,抵御外来影响 (2)朝鲜阶段 概况新罗统一 7世纪末,初步统一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 高丽王朝 10世纪初,仿效中国 制度建立高丽王朝 政治 中央设三省六部,地方划为十道经济 土地国有选官 科举选官文化 传播儒家经典和辞章之学朝鲜建立 14世纪末,高丽大将李成桂自立为王,改国号为朝鲜抗击侵略 16世纪末,中朝军民抗击日本侵略,明朝大将邓子龙和朝鲜大将李舜臣壮烈牺牲1.(2024·江苏合格考)庄园是构成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基本单元,其主要产业是农业,还有自己的面包师和铁匠,能够酿造啤酒,生产奶酪,制作鞋帽。这体现了西欧庄园( )A.商品经济发达 B.经济自给自足C.阶级矛盾尖锐 D.王权实力强大2.(2023·江苏合格考)中世纪,欧洲某帝国以昌盛的文化和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并在欧洲古典文化与近代文化之间发挥着中介和传承的作用。该帝国是( )A.波斯帝国 B.印加帝国C.拜占庭帝国 D.俄罗斯帝国3.(2024·江苏合格考)同学们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了某帝国的相关信息:灭亡拜占庭帝国,定都伊斯坦布尔,16世纪后期成为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该帝国是( )A.波斯帝国 B.罗马帝国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帝国4.(2023·江苏合格考)6世纪与7世纪之交,中国隋唐两朝相继崛起,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隋唐高度发达的文化对东亚产生了强烈影响。下列能够佐证材料说法的是( )A.笈多帝国的兴起 B.日本的“大化改新”C.德里苏丹国建立 D.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24课答案.doc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复习第24课中古时期的欧洲与亚洲学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