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中地理选修六学案:3.3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一、森林的特点1.森林是陆地上最强大、①__________、最能长久存在的生态系统。 2.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保护的核心。3.森林是最丰富的④__________。二、滥伐森林的生态灾难1.森林面积的历史变化(1)原始社会及其以前,森林自然更新。 (2)农业社会,森林面积⑤__________。(3)工业社会,世界森林尤其是⑥__________面积锐减。2.森林现状(1)世界:2000 年世界森林面积为 38.66 亿公顷,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⑦__________,其中 2/3 为⑧__________,1/3 为由阔叶树和草地组成的⑨__________。工业化国家中,除加拿大和俄罗斯外,大部分森林为⑩__________,或“?__________”林。(2)我国:2000 年我国森林面积为 1.58 亿公顷,人均占有 0.11公顷,覆盖率?__________。3.森林的生态功能(1)吸收?__________,释放氧气,净化空气。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提供旅游休闲最佳场所。 (4)?__________,吸收噪声。(5)调节气候,?__________。4.森林破坏后的生态灾难导致洪水频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道淤塞乃至全球温室效应增强等问题。三、保护森林1.国际:1992 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国际范围内确立了保护森林的原则。2.中国:1984 年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简称《?__________》),2002 年又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为森林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许多林业管理部门和大型国有林场的主要功能已经从 ________转为 _________。知识点一 滥伐森林的生态灾难1.不同时期对森林的破坏作用 时期 原因 变化趋势 地质时期 气候等地理环境因素的变化 森林面积有所变化 原始社会 刀耕火种,游耕制度 有所破坏,但可自然更新 农业社会 乱垦滥伐 逐渐减少 工业社会 商业性机械采伐 锐减2.森林的分类 密林(1)按森林疏密 疏林——由阔叶树和草地组成 天然林(2)按受人为影响程度 “半天然”林 人工林3.森林的面积和分布(1)世界森林资源分布特点世界森林资源的现状:2000 年世界森林面积为 38.66 亿公顷,人均 0.6 公顷,世界森林覆盖率 30%。世界森林资源分布不均:现存森林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北美洲、亚洲北部和东南部、非洲赤道地区;在工业化国家中,除加拿大和俄罗斯外,大部分森林为人工林或“半天然”林。(2)我国森林资源分布特点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2000 年我国森林面积为 1.58 亿公顷,人均 0.11 公顷,覆盖率 16.55%。我国森林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交通不便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开发利用困难。①东北林区——最大的天然林区,包括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林木蓄积量占全国 1/3。②西南林区——第二大天然林区,包括喜马拉雅山南坡、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横断山区,林木蓄积量占全国 1/4。③东南林区——人工林和次生林比重大,包括江西省、福建省、台湾省。缺林地区:广大的西北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山西、河北、河南。4.森林的生态效益 图 4-1-15.不同地区的森林所起的作用不同(1)三北防护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2)沿海防护林——防御台风、海啸侵袭,改善沿海生态环境。(3)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山区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4)城市绿地的作用——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吸收噪声,美化环境,调节气候。 (5)红树林——保护海岸,维护生物多样性。6.森林毁坏的危害 图 4-1-2【典例 1】图 4-1-3 是我国历史时期森林植被遭受破坏地区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秦代以前和西汉时期相应地区森林植被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候变化 ②兴修水利 ③毁林开荒 ④营造帝王宫殿和陵墓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关于下列地区森林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a 地区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 ②b 地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 图 4-1-3 ③c 地区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d 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采伐林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图中 e 地区与森林破坏有关的常见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有( )①沙尘暴 ②泥石流 ③水土流失 ④台风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2011 年汕头期末)图 4-1-4 为我国南海沿岸景观示意图。近年来,我国某些沿海地区该植被的种植面积有所扩大,其主要目的有( )①涵养水源 ②减少台风、海浪的侵袭 ③为过 图 4-1-4 往船只提供避风场所 ④保持生物多样性 ⑤淤积泥沙,生成天然海堤 ⑥增加用材林A.①②④⑥ B.②③④ C.①③⑤⑥ D.②④⑤2.(2011 年汕头期末)关于图 4-1-5 中地理现象因果联系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森林大量砍伐——温室效应增强 B.②地草原过度开垦——水土流失严重C.③地全年温和多雨——灌溉农业发达 D.④地热带季风气候——农业稳产、高产 图 4-1-5知识点二 保护森林1.保护森林的举措 森林的锐减唤起了国际社会、各国政府、民间团体和大众的高度关注,并发起各种保护森林的行动。举措意义国际1992 年在里约热内卢通过了《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在国际范围内确立了保护森林的原则中国1984 年颁布《森林法》,2002年又公布了森林法的实施条例为森林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民间团体不仅积极植树造林,而且发起各种保护森林的行动2.我国森林保护的措施(1)加强法治,严禁乱砍滥伐。 (2)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建立自然保护区。(3)计划采伐,采育结合。(4)植树造林,积极营造人工林。 (5)鼓励保护性开发,改变山区经济结构。 (6)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3.长江流域洪涝灾害频繁的原因(1)自然原因①流经湿润区,雨季长,降水量大,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②流域面积广,支流多;③有些年份季风活动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南北支流洪水与长江洪水叠加;④河道泄洪能力不足,特别是荆江段,地势低洼,河道弯曲,水流不畅;⑤中游无足够的调洪和滞洪场所。(2)人为原因①中上游山区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河流洪峰流量增大;②中上游山区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泄洪能力下降;③中下游,由于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湖泊萎缩,调蓄洪水能力减弱。【典例 2】读我国生态工程与森林分布示意图(图 4-1-6),回答下列问题。(1) 在我国 A 、B 、C 三大林区中,最大的天然林区为( 字母)__________,人工林区为(字母)__________。(2)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林业生态工程:D 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 是__________ ,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时__________________ ,达到改善生态环境, 图4-1-6 全面治理长江流域的目的。(3)A 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针对此状况你认为应该采取何种措施? 在长江中、上游山地丘陵区植树造林,将对长江径流量和长江水质起何作用?1.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十五”计划要求我国森林覆盖率从现在的 16.5% 提高到 18.2% 。下列措施中,能快速有效提高森林覆盖率的是( )①继续营造防护林体系 ②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③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 ④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06 年 8 月 15 日,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曹清尧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累计生产了商品性木材 50 多亿立方米,我国森林覆盖率从 8.6%上升到目前的 18.21%,人工林的保存率超过了 8 亿亩。根据我们现在的规划,到 2020 年,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将达到 23%以上。但人均木材占有量和消费量还远远落后世界的平均水平,据此回答 2~3 题。2.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是(①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 ②品种质量较差 ③分布不均 ④人均占有量偏低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3.下列改善我国森林资源现状的做法中,合理的是(①在青藏高原地区营造用材林 ②在塔里木盆地兴建薪炭林 ③在江南丘陵地区种植经济林 ④在城郊营造生态林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