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压强 第4节 空间探索(课时练习)科学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节 压强 第4节 空间探索(课时练习)科学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节 压强 第4节 空间探索(课时练习)科学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下列动物身体部位的形态特点,有利于减小压强的是(  )
A.啄木鸟的喙尖尖的 B.鸭子趾间有蹼
C.狼的犬齿尖锐 D.老鹰的爪非常锋利
2.下列各项实验或事实与结论不能对应的是(  )
A.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听到的铃声逐渐减弱一一推测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越靠近容器底部的孔水喷的越远一一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
C.用力拉弹簧和压弹簧,弹簧变化不同一一力的方向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D.对着北极星附近的星空连续曝光的星星的视运动照片一一地球自西向东公转
3. 图是三个装满水的完全相同的玻璃缸,其中(a)只有水,(b)水中漂浮着一只小鸭子,(c)水中漂浮着一只大鸭子.三个玻璃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
A.(a)最大 B.(b)最大 C.(c)最大 D.一样大
4.匀速地向某容器内注满水,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这个容器可能是(  )
A.锥形瓶 B.烧杯
C.量杯 D.量筒
5.有一个如图所示的两端开口的弯管形容器,从粗端向容器中灌水,在细端用一个横截面积是 0.01m2 的活塞堵住,活塞可在细管内无摩擦地滑动。当在活塞上放置一个质量是1kg的砝码,活塞静止时,状态如图所示, 此时H=30cm, h=10cm时, 由此可知(  )
A.水对活塞的压强等于砝码对活塞的压强
B.水对活塞压力的大小等于2倍的砝码重力
C.砝码对活塞压强相当于20cm深的水产生压强
D.撤去砝码,当两管液面相平时,活塞再次静止
6.如图是某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和体积关系时得到的图像。若用这两种物质分别做成A、B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正方体。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A: pB为(  )
A.8:1 B.4:1 C.2:1 D.1:1
7.下列实例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书包背带较宽 B.图钉尖很尖锐
C.铁轨下铺设枕木 D.穿滑雪板滑雪
8.甲中圆柱形容器装有适量的水,当水温从0℃升到15℃时,水的密度ρ和水温t关系如图乙所示,此过程水的质量不变,不考虑圆柱形容器的热胀冷缩,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图甲中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p和水温t关系的是(  )
A. B.
C. D.
9.如图所示,一个未装满水的瓶子,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时,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1,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F1;倒立放置时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为 瓶盖受到水的压力为F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10.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到的图像。用这两种物质制成质量相等的两个实心正方体,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 p甲∶ p乙为(  )
A.1∶4 B.8∶1 C.4∶1 D.4:3
1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右端与桌边相齐,在水平力的作用下,沿直线向右匀速离开桌边。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B.对桌面的压力变大
C.桌面对的摩擦力不变 D.拉力变小
二、填空题
12. 水平桌面上放一本书,书的质量为300g,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10﹣2m2,则书所受的重力为    N,书对桌面的压强为    Pa.g=10N/kg
13.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内部向   方向都有压强。
(2)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   。
(3)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
(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度越大,压强也   。
14.为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取一个空的透明玻璃瓶,在瓶口扎上橡皮膜将玻璃瓶浸在液体中,橡皮膜向瓶内凹进得越多,表明液体的压强越大。
(1)将玻璃瓶竖直浸入水中,第一次瓶口朝上(如图甲),第二次瓶口朝下(如图乙),调节后使两次玻璃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图    ( 选填“甲”或“乙”)中的橡皮膜凹进得更多,可得到的实验结论:同种液体中,   ,液体的压强越大。
(2)若用体积相同的酒精进行实验,如图丙所示,玻璃瓶在酒精里的位置与图乙相同,则图   (选填“乙”或“丙”)中的橡皮膜凹进得更多。
15.用橡胶锤铺设瓷砖,橡胶锤头有较大的横截面积,且橡胶具有较好的弹性,能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   压强,橡胶锤敲击到瓷砖后会向相反方向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
16.如图是宁波隧道建设的场景,其使用的盾构隧道掘进机(盾构机)是一种隧道掘进的专用工程机械。盾构机前段安装了锋利的刀盘,是为了   。刀盘旋转击碎后的石料由传送带运输,当石料与传松带一起匀速水平前进时,石料   (选填“有”或“没有”)受到摩擦力。
17.某实验小组利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请回答:
(1)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的液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如图甲。调节方法是取下左侧橡皮管,重新组装,使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保持   ;
(2)比较乙、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   :
(3)两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等体积的水和酒精(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实验现象如图丁,则烧杯B中盛的液体是   。
18.如图,一个底面积是10-2m2、高是0.1m的烧杯,内装有0.98kg的水,放置在水平的桌面上,将一个体积是2×10-4m3的小球轻轻地放入水中,小球静止时容器中有0.1kg水溢出,则小球放入容器前,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Pa,小球的密度为    kg/m3(g取9.8N/kg)
19.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不同的两种液体甲、乙,在两容器中,距离容器底同一高度分别有A、B两点。若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则A、B两点的压强关系是   ;若A、B两点的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是   (两空均选填“>”、“=”或“<”)。
20.如图甲所示的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该容器上、下两部分都是圆柱形,其横截面积分别为S1、S2,容器底部装有控制阀门。容器内装有密度为0.8103kg/m3的液体,液体通过控制阀门匀速排出的过程中,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阀门打开前液体的深度H=   cm,上、下两部分横截面积之比S1:S2=   。
21.质地均匀的长方体重10N,如图甲放在桌面上,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0.01m2则它对桌面的压强p1为   Pa;用水平力F1向右缓慢推动物体,使其一小部分露出桌面。在推动物体的过程中,物体对桌面的压力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下同)。物体对桌面的压强   :如图乙,竖直切除该物体右边的阴影部分,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p2   p1(选填“>”、“=”或“<”)。
三、实验探究题
22.如图所示是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
(1)如图甲所示,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水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水面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该装置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比较图乙,图丙和图丁,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
23.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金把一个或两个相同的木块放在海绵上,进行如图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物理学研究方法也运用于以下 实验中。
A.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B.用悬挂的乒乓球靠近振动的音叉,用乒乓球运动来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
C.用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判断磁铁磁性的强弱
(2)对比甲、丁两图,海绵凹陷程度相同,小金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请你写出小金错误的理由   。
(3)对比   两图可得出: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分析】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啄木鸟的喙尖尖的,狼的犬齿尖锐和老鹰的爪非常锋利 ,都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式增大压强,故A、C、D不合题意;
鸭子趾间有蹼,即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式减小压强,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2.【答案】D
【解析】【分析】(1)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2)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3)力的方向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4)根据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解答。
【解答】A、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听到的铃声逐渐减弱,若把空气全部抽净时,就听不到声音了,这说明真空不能传声,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图中最下端的小孔喷出的水柱最远,表明此处水的压强最大;最上端的小孔喷出的水柱最近,表明此处水的压强最小,因此该图表明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用力拉弹簧,弹簧就伸长;用力压弹簧,弹簧就缩短,这个现象说明力产生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北极星及周围星辰为恒星,视为固定不动,而相机虽然固定在地球表面,但是随着地球的自转而运动,所以出现圆形的形成运动轨迹,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答案】D
【解析】【解答】解:因为(a)、(b)、(c)三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缸装满了水,放入鸭子后,其水面的深度h仍相同,
根据p=ρgh可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故选D
【分析】知道玻璃缸里装满了水,又知道液体深度相同,根据公式p=ρgh可比较缸底受到水的压强
4.【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图像,利用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推测水的深度变化规律,进而对容器的形状进行判断。
【解答】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式p=ρ液gh可知,液体压强与深度成正比。根据图像可知,水的压强的增加速度越来越小,那么容器内水的深度增加速度也越来越小。匀速注水时,相同时间内注入水的体积相同,根据V=Sh可知,容器的形状肯定是越向上越粗,故C符合题意,而A、B、D不合题意。
故选C。
5.【答案】B
【解析】【分析】 (1)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水对活塞的压强等于活塞对水的压强,活塞对水的压强是活塞和砝码的重力共同产生,砝码对活塞的压强是砝码的重力产生的,压力不同,受力面积不同,无法比较压强大小。
(2)根据液体压强公式求出水对活塞向上的压强,根据压强公式求出水对活塞向上的压力;知道砝码的质量,求出砝码的重力,比较两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3)在液体密度相同时,根据两个容器中同一深度处压强相同的特点,则活塞对水产生的向下的压强等于H-h=30cm-10cm=20cm的水产生的压强,再比较砝码对活塞和活塞对水压强。
(4)撤去砝码,根据两容器的同一深度处的压强相同的特点可判断液面的变化。
【解答】解:A、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对活塞向上的压力等于活塞对水产生的向下的压力,水对活塞向上的压强等于活塞对水产生的向下的压强,而活塞对水产生的向下的压强是活塞和砝码的重力共同产生,受力面积等于活塞的横截面积,砝码对活塞的压强是砝码的重力产生的,受力面积是砝码的底面积,两个压力不相等,受力面积不相等,不能确定两者产生压强的大小,故A错误。
B、水对活塞向上的压强为:p向上=ρ水gΔh=1.0×103kg/m3×10N/kg×(0.3m-0.1m)=2000Pa,
所以水对活塞向上的压力为:F向上=p向上S=2000Pa×0.01m2=20N,
由于砝码的质量是1kg,在砝码的重力是G'=mg=1kg×10N/kg=10N,
所以水对活塞的压力大小等于砝码所受重力的2倍,故B正确。
C、在液体密度相同时,根据两个容器中同一深度处压强相同,即活塞对水产生的向下的压强等于H-h=30cm-10cm=20cm的水产生的压强,而砝码对活塞的压强和活塞对水的压强不同,所以砝码对活塞的压强和20cm深的水产生的压强无关,故C错误。
D、撤去砝码,根据两容器的同一深度处的压强相同,而细端容器中的液面上有活塞,活塞会对液体产生压强,所以两侧液面不会相平,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6.【答案】B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图像,利用公式计算出二者的密度之比,再计算出A、B两个物体的体积之比,进而得到二者的底面积之比,最后根据公式计算出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解答】根据图像可知,甲的密度为:;
乙的密度为:;
则A、B的密度之比:ρA:ρB=8g/cm3:1g/cm3=8:1;
A、B的质量之比:mA:mB=1:1;
则二者的体积之比:VA:VB=;
那么A、B的边长之比:LA:LB=1:2;
A、B的底面积之比:SA:SB=1:4;
则A、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故选B。
7.【答案】B
【解析】【解答】A.书包背带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
B.图钉尖很尖锐,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B符合题意;
C.铁轨下铺设枕木,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
D.穿滑雪板滑雪,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 增大压强的方法:减小受力面积或增大压力。
8.【答案】D
【解析】【分析】 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P=ρgh,可见,液体压强的大小只取决于液体的种类(即密度ρ)和深度h,而和液体的质量、体积没有直接的关系;题目中液体的密度、深度都发生变化,无法使用液体压强公式,应根据压强定义式进行分析。
【解答】 由图乙可知,当水温从0℃升到15℃时,水的密度ρ先变大后变小;水的质量不变,容器的底面积不变,根据m=ρV=ρSh可知容器中水先下降后上升,利用p=ρgh无法判断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p如何变化,当水温从0℃升到15℃时,水的质量不变,处于规则容器中,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根据可知,当水温从0℃升到15℃时,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p不变,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9.【答案】A
【解析】【分析】 (1)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是液体压强,可以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进行判断。
(2)水对瓶盖和瓶底的压力,可以根据水产生的压力和水重力的关系来入手(上下粗细一样的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上面粗、下面细的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上面细、下面粗的容器中水的压力大小水的重力)。
【解答】 (1)不论正放还是倒放,瓶子中装的都是水,由图可知,倒放时瓶中水的深度较大,根据p=ρ液gh可知,水对瓶盖的压强较大,即p1<p2。
(2)正放时,瓶子中的水柱是粗细相同的,瓶子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瓶中水的重力;倒放时,瓶子中的水柱上面粗,下面细,一部分水压的是瓶子的侧壁,瓶盖受到的压力小于瓶中水的重力。瓶中水的重力是一定的,所以正放时水对瓶底的压力大于倒放时水对瓶盖的压力,即F1>F2。
故选A,B、C、D错误。
故选A。
10.【答案】A
【解析】【分析】 先根据图象给出的数据求出甲、乙两物质的密度之比,根据密度公式求出质量相等时两者的体积之比,进一步根据体积公式求出边长之比、底面积之比,根据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和压强公式求出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
【解答】 由图可知,当m甲=4g时V甲=2cm3,当m乙=8g时V乙=0.5cm3,
则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分别为:
,,
则,
质量相等的A、B两个实心正方体的体积之比:,
由V=L3可得,两正方体的棱长之比:,
A、B两正方体的底面积之比:;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
故选B。
11.【答案】C
【解析】【分析】(1)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向右缓慢地拉木板时受力面积的变化判断对桌面压强的变化;
(2)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判断此过程摩擦力的变化,物体匀速时处于平衡状态,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判断拉力的变化。
【解答】AB、木板沿直线向右匀速离开桌边过程中,由于桌面仍然支撑木板,因此木板M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木板M的重力不变,但受力面积变小,根据可知,木板M对桌面的压强会变大,故AB错误;
CD、木板沿直线向右匀速运动的过程中,木板M对桌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受到的摩擦力不变,木板M处于平衡状态,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因此拉力大小不变,故C正确,D错误。
故答案为:C。
12.【答案】3;60
【解析】【解答】解:书的重力为:G=mg=300g×10N/kg=3N;
书放在水平桌面上,F=G=3N;
对桌面的压强:
p===60Pa.
故答案为:3;60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可知此时教科书对桌面的压力就等于其本身重力,再利用压强公式p=即可求出答案;
13.【答案】(1)各个
(2)增大
(3)相等
(4)越大
【解析】【分析】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解答。
【解答】(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
14.【答案】(1)乙;深度越大
(2)乙
【解析】【分析】(1)根据橡皮膜的深度大小比较压强大小,进而判断橡皮膜的凹进程度大小。根据图片中的现象描述结论;
(2)根据p=ρ液gh可知,相同深度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解答】 (1)根据图片可知,乙中橡皮膜的深度大,则受到的压强较大,则图乙中的橡皮膜凹进的更多。橡皮膜朝下时,浸入液体的深度大,橡皮膜凹的更明显,说明在液体密度一定时,深度越深,压强越大,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若用体积相同的酒精(ρ酒精<ρ水)进行实验,橡皮膜的深度相同,根据p=ρ液gh可知,橡皮膜在水中受到的压强大,所以乙中的橡皮膜凹进得更多。
15.【答案】减小;相互
【解析】【分析】(1)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受力面积;②减小压力;
(2)甲对乙施加力的作用,同时乙也对甲施加反作用力,这就是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解答】(1)橡胶锤头有较大的横截面积,且橡胶具有较好的弹性,能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2)橡胶锤敲击到瓷砖后会向相反方向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6.【答案】增大压强;没有
【解析】【分析】(1)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强;②减小接触面积;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②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解答】(1)盾构机前段安装了锋利的刀盘,是为了通过减小受力面积而增大压强;
(2)石料和传送带之间保持相对静止状态,即二者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因此石料没有受到摩擦力。
17.【答案】(1)相平
(2)同种液体,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增大而增大
(3)酒精
【解析】【分析】液体压强的大小是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比较的。液体的压强大小与液体密度、深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解答】(1)U形管右端上方是和大气相通的,等于大气压强;U形管两侧液面有高度差,说明U形管左端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不等于大气压;只要取下软管,让U形管左端液面和大气相通,这样就能使U形管两端的液面相平。
(2)比较乙图、丙图,橡皮膜都放在了水中,且丙中比乙中深,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乙小于丙,说明同种液体中,液体的深度越深,液体的压强越大。
(3)在相同深度,液体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也越大。由图丁可以看出左侧U形管的液面高度小于右侧U形管的液面高度,说明左侧液体的压强大于右侧,所以左侧是液体密度大的水,右侧是液体密度小的酒精。
18.【答案】960.4;0.6×103
【解析】【分析】(1)根据 变形后可求水的体积V,再应用V=Sh求水的深度h,最后运用液体压强公式p=ρgh计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利用密度公式变形求得容器最多能装满水的质量。由于圆柱形容器内装的水没有装满,小球排开的水的质量是再装满容器和溢出的水的质量之和。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密度和阿基米德原理求出小球的质量,利用密度公式即可求出球的密度。
【解答】(1)烧杯水的体积:;
水的深度:;
故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强:p=ρgh=1.0×103kg/m3×9.8N/kg×0.098m=960.4Pa;
(2)圆柱形容器的体积V=Sh=10-2m2×0.1m=1×10-3m3,
该容器最多能装满水的质量m水=ρ水V=1.0×103kg/m3×1×10-3m3=1kg,
由于圆柱形容器内装有0.98kg的水,容器最多能装1kg的水,
所以,m排=m溢+m空=0.1kg+(1kg-0.98kg)=0.12kg;
由于小球静止时漂浮,则G球=F浮,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G排=m排g,
所以,G球=G排=m排g,
所以m球=m排,
则密度。
19.【答案】<;>
【解析】【分析】(1)根据比较液体密度大小,进而A、B下方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根据比较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最后根据p甲底=pA+pA下进而得出A、B两点的压强关系;
(2)由图知A、B深度hA<hB,若A、B两点的压强相等,由p=ρgh可知液体密度ρ甲>ρ乙,进而得出A、B下方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底=p+p下,可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
【解答】 (1)根据图片可知,液体的体积V甲<V乙,
由可知,液体密度ρ甲>ρ乙,
A、B两点高度相同,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下方对容器底的压强:pA下>pB下,
根据可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底=p乙底,
根据p甲底=pA+pA下,p乙底=pB+pB下可知,
A、B两点的压强关系:pA<pB;
(2)根据图片可知,A、B深度hA<hB,
若A、B两点的压强相等,由p=ρ液gh可知。液体密度ρ甲>ρ乙,
那么A、B下方对容器底的压强:pA下>pB下,
根据p甲=pA+pA下,p乙=pB+pB下可知,
所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p乙。
20.【答案】15;1∶4
【解析】【分析】(1)由p=ρ液gh计算液体深度H;
(2)由乙图分析,在t=10s时,图像变化趋势发生变化,则说明液面从S1变为S2。因匀速排液,则每10秒排出的液体体积相等,结合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可得S1:S2的比值。【解答】(1)由乙图可知,当t=0s时,p=1200Pa,
由p=ρ液gh可得,
阀门打开前液体的深度:;
(2)设容器上面部分液体的高度为h1,
h1对应的液体压强p1=1200Pa-400Pa=800Pa,

所以容器下面部分液体的高度为h2=H-h1=15cm-10cm=5cm;
由于匀速排液,则后20s排出液体的体积是前10s排出液体体积的2倍,
由V=Sh可得,上、下两部分液体的体积关系为:2S1h1=S2h2,
则上、下两部分的横截面积之比为:。
21.【答案】1000;不变;变大;=
【解析】【分析】(1)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自身重力,根据公式计算压强;
(2)根据压力和重力的关系判断压力是否改变,再根据压强公式判断对桌面压强的变化;
(3)上下粗细一致的柱体对地面的压强:,据此比较即可。
【解答】(1)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强:;
(2)在推动物体的过程中,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始终等于自身重力,因此保持不变。但是长方体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变小了,根据公式可知,物体对桌面的压强变大了;
(3)根据公式p=ρgh可知,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强只与密度和高度有关,与接触面积无关,因此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与原来相等,即p2=p1。
22.【答案】不漏气;相等
【解析】【分析】(1)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说明能形成稳定的压强差,可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U形管中水面的高度差相同,说明受到的压强相同,U形管中水面的高度差越大,说明受到的压强越大。【解答】(1)实验应用了转换法,通过压强计U形管中水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2)比较乙图、丙图和丁图,探头的深度相同,而探头橡皮膜的朝向不同,乙图、丙图和丁图中U形管中水面的高度差相同,故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23.【答案】(1)B;C
(2)没有控制变量,压力变得同时,受力面积也发生了改变
(3)甲、乙
【解析】【分析】(1)转换法主要是指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难以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转换为能够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的方法。
(2)压力的作用效果受到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影响,探究一个因素对它的影响时,必须保证另一个因素相同;
(3)从实验中找到压力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的两组实验即可。
【解答】(1) 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使用了转换法。
A.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使用了等效替代法,故A不合题意;
B.用悬挂的乒乓球靠近振动的音叉,用乒乓球运动来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使用了转换法,故B符合题意;
C.用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判断磁铁磁性的强弱,使用了转换法,故C符合题意。
故选BC。
(3)对比甲、丁两图,海绵凹陷程度相同,小金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请你写出小金错误的理由:没有控制变量,压力变得同时,受力面积也发生了改变。
(4)对比甲乙两图可得出: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