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浙教版八上科学第3章 电路探秘 单元测试A卷(教师版+学生版+答题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浙教版八上科学第3章 电路探秘 单元测试A卷(教师版+学生版+答题卷)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上科学§3电路探秘 单元测试A卷
一、单项选择题(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甲和乙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丙是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甲、乙和丙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判断(  )
小球甲一定带正电 B.小球乙一定带正电
C.小球乙一定不带电 D.小球甲和乙一定带异种电荷
(第1题图) (第2题图)
2、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A带正电,B不带电,用金属棒把A、B连接起来后如图,则(  )
A.A中正电荷通过棒流向B,使B中的两金属片带同种电荷张开
B.B中负电荷通过棒流向A,使B中的两金属片带异种电荷张开
C.金属棒中电流方向从B流向A,B带正电荷
D.金属棒中电流方向从A流向B,B带正电荷
3、关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时,电流表要与被测电路并联,电压表与被测电路串联
B.在无法估计到被测值的大小时,都应用小量程进行试触
C.必须使电流从电表的“+”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D.电流表和电压表使用时都不能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
4、有两盏灯L1和L2串联在同一电路上,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L1断路熄灭,L2也一定熄灭
B.L1两端的电压一定等于L2两端电压
C.通过L1的电流一定等于通过L2的电流
D.电路两端的总电压一定等于各灯两端的电压之和
5、阻值为R的电阻两端电压为U,通过电阻的电流为I,如果加在此电阻两端电压变为2U,则 ( )
A.电流不变,电阻不变 B.电流加倍,电阻不变
C.电流不变,电阻加倍 D.电流加倍,电阻加倍
6、某实验小组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将a、b、c、d四段导体分别接入电路,经过测量得到如表所示数据,分析得出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对比1、2,得出导体的电阻与材料有关
B.对比2、3,得出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有关
C.对比3、4,得出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有关
D.对比1、4,得出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材料都有关
7、如图所示电路中,金属板M与N之间夹着一滴水银,当两金属板互相靠近一些时,电路中电流表的读数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左向右滑动过程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应是(   )
A. 电压表、电流表示数都变大 B.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C. 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D. 电压表、电流表示数都变小
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都不亮,电流表的指针几乎指在“0”刻度线不动,电压表指针则有明显偏转,该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 (   )
A.电流表坏了 B.灯泡L1的灯丝断了 C.两个灯泡都断路 D.灯泡L2的灯丝断了
10、如图所示,当甲电路中的开关S闭合时,两个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均为如图乙所示,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
A.1.2V,6V B.6V,1.2V C.4.8V,1.2V D.1.2V,4.8V
11、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 V且 ( http: / / www.21cnjy.com )保持不变,R1为10 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50 Ω。在滑片P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的变化范围是 (  )
A. 0.6 A~0 A B. 0.6 A~0.1 A C. 保持0.1 A不变 D. 保持0.6 A不变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2、李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B )
A. 导体甲的电阻小于导体乙的电阻
B. 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C. 当在导体乙的两端加上1 V的电压时,通过乙导体的电流为0.1 A
D. 将甲、乙两导体并联接到电压为2 V的电源上时,干路中的电流为0.6 A
1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5 V,当开关S1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 V,则灯泡L2两端的电压为 (   )
A. 2.5 V B.6 V C. 3.5 V D. 8.5 V
"BK445.EPS"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4、用如图的电路探究欧姆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律时,分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和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两步进行,每步都要多次调节滑动变阻器。关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目的,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 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改变定值电阻的阻值
B. 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
C. 目的不同,前者为了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后者为了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D. 目的不同,前者为了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后者为了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
15、如图a是一个用电压表的示数反映温度变化的电路原理图,其中电源电压U=4.5V且保持不变,电压表量程为0~3V,R0是300Ω的定值电阻,R1是热敏电阻,其电阻随环境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若闭合开关S(  )
A.环境温度为40℃时,热敏电阻阻值是150Ω B.电压表V示数越小,环境温度越高
C.电压表的最小示数是1.5V D.此电路允许的最高环境温度为60℃
二、填空题(7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6、在参观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时,小明发现,在一处地面上有“沉迷网络”、“交友不慎”两个圆形模块。用脚踩其中任何一个模块,与模块连接的屏幕上就会播放相应的教育短片,则两个模块相当于电路中的 (选填“开关”、“电源”或“用电器”),彼此 (选填“串联”或“并联”)。
17、两个电阻规格分别为甲“5 Ω 3 A”和乙“15 Ω 2 A”,如果把它们串联起来使用,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是 V;若把它们并联起来使用,干路中允许的最大电流是 A。
18、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后,滑片P由b端滑到a端,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可判断电源电压是   V,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   Ω。
19、如图为某种灯泡的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图象。若有6只这种灯泡串联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上,通过灯泡的电流为   A;若把一只这种灯泡与一电阻并联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上,总电流为1.5A,则该电阻的阻值为  。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20、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实验中。
(1)如图,在连接电路时,应该使滑动变阻器 (选填“串”或“并”)联接入电路中;
(2)正确电路连接后,闭合开关,向左移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示数应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电压表示数应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1、图甲是小强“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图乙是他依据测得的实验数据绘制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R两端的电压为 V;当R的电阻由10Ω更换为15Ω时,闭合开关后,为使R两端的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向 (选填“a”或“b”)端滑动。
(第21题图) (第22题图)
22、物理小组制作了一个自动控制器,其中有一个调压电路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是100欧,负载电阻R'的阻值为100欧,A、B间电压为10伏,保持不变.使用过程中发现这个电路的调压范围和原设计不符,检查结果是图中F处导线折断,滑动头P由上向下移动时,如果电路完好,CD两端的电压范围应是 ;如果F点导线折断,CD两端的电压范围是 。
三、实验探究题(5小题,每空2分,共36分)
23、为了比较萝卜、土豆、番薯的导电能力,将它们切成大小相同的长方条,分别接在如图甲电路a、b间。
(1)该实验探究目的类似课本中“研究导体电阻大小与 的关系”;
(2)实验设计中,小明想通过观察比较来比较 三者导电能力的大小;
(3)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小明发现实验现象不明显,无法达到实验目的。他通过査阅资料发现,有一
种电波感应器(如图乙所示),能向物体发射电波,并根据物体反射回来的电波强弱来判断物体的导电能
力,物体对电波反射越弱,则导电能力越强。若向萝卜、土豆、番薯发射相同强度的申波,反射回来
的申波结果如下表(+号越多申波越强),则萝卜十豆 番萋由导申能力最强的是 。
实验材料 感应器接收到反射回来的电波强弱
萝卜 + + + +
土豆 + + + + + + +
番薯 + +
24、某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的电路。已知电源电压为6V保持不变,所给的定值电阻分别为5Ω、10Ω、15Ω、20Ω、30Ω,滑动变阻器有“20Ω、2A”、“60Ω、1A”两种规格。
(1)图乙是尚未完成连接的实物电路,请你在答卷对应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A端移动时,电压表示数变大;
(2)电路连接好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示数为零,则电路故障原因可能是( )
A. 电压表的量程太大 B. 电阻R发生断路 C. 电阻R发生短路 D. 滑动变阻器发生短路
(3)兴趣小组的同学排除故障后进行实验,将获得的相关教据绘制成图丙所示的I-R图像。根据图像判断,滑动变阻器应选用的规格为 ;
(4)分析图内I-R图像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25、小金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电路图探究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小金需要分别测出 L1、L2两端的电压及 电压;
(2)当开关闭合时,电压表指针如图乙所示,其原因是电压表 ;
(3)正确连接电路后测出第一组数据,小金接下来的操作是 。
26、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3 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 V,阻值为10 Ω左右,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 Ω 1 A”字样。
(1)按图甲完成电路连接电路完成时,电流表应选“-”与 接线柱(选填“0.6”或“3”)端;
(2)完成电路连接后,开关闭合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到___(选填“左”或“右”)端;
甲    乙 丙
(3)调节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2 ( http: / / www.21cnjy.com ).5 V,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的电流如图乙,电阻为____Ω;
(4)在完成以上实验后,小明进一步测量并描绘出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曲线如图丙所示,通过分析图象发现灯丝的电阻是变化的,这是因为导体的电阻随____的变化而变化。
27、实验室备有下列器材:
A.待测定值电阻Rx:阻值在7~9 Ω之间 B.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500 Ω
C.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0 Ω D.定值电阻R0:阻值10 Ω
E.电流表A:测量范围0~0.6 A,0~3 A F.电源E:电源电压U恒为4 V
G.单刀双掷开关(双向开关)S及导线若干
为了较精确地测出待测电阻Rx的电阻,小聪、小亮和小英共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在他们设计的电路中,电流表的量程应选 ,滑动变阻器应选 (填序号字母);
(2)小亮设计的实验操作主要步骤是:Ⅰ.将开关掷向a,移动滑片P至某一位置,使A表的指针指到表盘上某一适当位置;读出电路稳定后A表的示数(记为I1);Ⅱ.将开关掷b,移动滑片P至另一位置,使A表的指针指到表盘上另一适当位置;读出电路稳定后A表的示数(记为I2);
小聪和小英认为小亮设计的步骤Ⅱ中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妥当之处,正确的步骤Ⅱ应该是: 。
(3)按正确的操作,他们测出了步骤 ( http: / / www.21cnjy.com )Ⅰ、Ⅱ中A表的示数(记为I1、I2)。请你写出用测得的物理量I1、I2和已知物理量U、R0表示的Rx的表达式:Rx= 。
四、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8、如图甲是一款充电暖手宝,它内装有蓄电池,充电后,按下按键会发热。
(1)用电压表测得内部蓄电池电压为6V,请在答卷对应图中画出电压表的指针位置;
(2)当给暖手宝的蓄电池充电时,暖手宝内的蓄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 (填“电源”或“用电器”);
(3)该暖手宝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热丝发热,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热敏电阻的阻值急剧增大,可视为电路断开,起到自动过热保护作用,电路设计应选择图丙中的 (填序号)。
29、实验课,小科拿到了如图甲所示的暗箱电路盒,在盒外只能看到两只灯泡和一只开关(导线的连接情况隐藏在箱内)。他通过操作发现:闭合开关时,两只灯泡都发光;断开开关,两只灯泡又都熄灭。请回答:
(1)该暗箱电路盒内除了导线外,一定还有的电学元件是 ;
(2)该暗箱的电路图可能是图乙中的 (填字母 );
(3)小科认为不借助其他实验器材,就可以判断出电路的连接方式;于是他 (写
出具体的操作和出现的现象),最终判断出该电路盒两只灯泡是串联的。
30、如图甲所示,是某款气敏“电阻型”酒精测试仪的工作电路,气敏电阻的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变化而变化,电源电压为9V,R,是阻值为25Q的定值电阻,R,是气敏电阻,其阻值与酒精浓度的关系如图乙酒精浓度(n)表示每100mL气体中含有酒精的质量.在检测过程中,如果驾驶员没有喝酒,电压表的示数为 V;电压表示数为5V,驾驶员呼出的气体,每100mL中含有酒精 mg。
(第30题图) (第31题图)
31、如图所示的电路,R1的阻值为10 Ω,电流表的示数为0.4 A,电压表的示数为3.2 V。求:
(1)R1两端的电压;
(2)R2的阻值;
(3)电源电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上科学§3电路探秘 单元测试A卷
答 题 卷
一、单项选择题(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答案
二、填空题(7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6、 ; ;
17、 ; ;
18、 ; ;
19、 ; ;
20、(1) ;(2) ; ;
21、 ; ;
22、 ; 。
三、实验探究题(5小题,每空2分,共36分)
23、(1) ;
(2) ;(3) ;
24、(1)
(2) ;(3) ;
(4) ;
25、(1) ;(2) ;
(3) ;
26、(1) ;(2) ;
(3) ;(4) ;
27、(1) ; ;
(2) ;
(3) 。
四、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8、(1)
(2) ;(3) ;
29、(1) ;(2) ;
(3) ;
30、 ; 。
31、(1)解:
(2)解:
(3)解: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上科学§3电路探秘 单元测试A卷
一、单项选择题(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甲和乙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丙是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甲、乙和丙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判断(  )
A.小球甲一定带正电 B.小球乙一定带正电
C.小球乙一定不带电 D.小球甲和乙一定带异种电荷
[答案]B
[解析]丙是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故丙带正电;由图知,当丙靠近甲小球时,相互吸引,说明甲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丙靠近乙时,发现排斥,说明乙一定带正电;将甲乙靠近时,甲乙吸引,因乙一定是带正电的,故甲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故B符合题意。
(第1题图) (第2题图)
2、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A带正电,B不带电,用金属棒把A、B连接起来后如图,则(  )
A.A中正电荷通过棒流向B,使B中的两金属片带同种电荷张开
B.B中负电荷通过棒流向A,使B中的两金属片带异种电荷张开
C.金属棒中电流方向从B流向A,B带正电荷
D.金属棒中电流方向从A流向B,B带正电荷
[答案] D
[解析] A带正电荷是由于缺少电子,而B不带电,此时B中的电子会经过金属棒从B移到A;由于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且与电子移动的方向相反,因此金属棒中瞬间电流的方向从A流向B,B由于缺少部分电子而带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由于B两个箔片都带正电,所以箔片张开。故D符合题意。
3、关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时,电流表要与被测电路并联,电压表与被测电路串联
B.在无法估计到被测值的大小时,都应用小量程进行试触
C.必须使电流从电表的“+”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D.电流表和电压表使用时都不能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
[答案] C
[解析] A、使用时,电流表要与被测电路串联,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并联,故A错误;B、为了保护电表不被烧毁,在使用前一般都先用大量程并“试触;故B错误;C、根据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故C正确;D、因为电流表电阻太小,相当于导线,若把电流表直接连接到电源两极,电流会很大,烧坏电流表,所以,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接到电源两极;但电压表可以并联在电源两端(小于量程),故D错误。故C符合题意。
4、有两盏灯L1和L2串联在同一电路上,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L1断路熄灭,L2也一定熄灭
B.L1两端的电压一定等于L2两端电压
C.通过L1的电流一定等于通过L2的电流
D.电路两端的总电压一定等于各灯两端的电压之和
[答案] B
[解析]两灯串联在电路中,则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故C正确;若一灯断路则另一灯也不能工作,故A正确;而两灯规格不一定相同,则电阻不一定相等,其电压也就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为分压作用,各电阻两总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故D正确,故B符合题意。
5、阻值为R的电阻两端电压为U,通过电阻的电流为I,如果加在此电阻两端电压变为2U,则 ( )
A.电流不变,电阻不变 B.电流加倍,电阻不变
C.电流不变,电阻加倍 D.电流加倍,电阻加倍
[答案] B
[解析]电阻是导体的一种属性,也电压或电流大小无关,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粗细、温度等因素有关,根据欧姆定律,对于同一电阻,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故A、C、D都不正确,只有B正确且符合题意。
6、某实验小组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将a、b、c、d四段导体分别接入电路,经过测量得到如表所示数据,分析得出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实验次数 导体代号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材料 电流/A
1 a 0.5 0.4 锰铜合金 0.20
2 b 0.5 0.4 镍铬合金 0.16
3 c 0.5 0.2 镍铬合金 0.08
4 d 1.0 0.2 镍铬合金 0.04
A.对比1、2,得出导体的电阻与材料有关
B.对比2、3,得出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有关
C.对比3、4,得出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有关
D.对比1、4,得出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材料都有关
[答案] D
[解析]A、对比1、2,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电流大小不同,则说明电阻不同,可以得出导体的电阻与材料有关,故A正确;B、对比2、3,导体的材料和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电流大小不同,则说明电阻不同,可以得出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有关,故B正确;C、对比3、4,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电流大小不同,则说明电阻不同,可以得出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有关,故C正确;D、对比1、4,导体的长度、材料和横截面积都不同,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不能得出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材料都有关,故D错误。故D符合题意。
7、如图所示电路中,金属板M与N之间夹着一滴水银,当两金属板互相靠近一些时,电路中电流表的读数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答案] A
[解析]当两金属板互相靠近一些时,水银的材料和温度不变,横截面积变大、长度变短,其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由I=U/R可知,当电压不变,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故A正确。故A符合题意。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左向右滑动过程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应是(   )
A. 电压表、电流表示数都变大 B.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C. 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D. 电压表、电流表示数都变小
[答案] D
[解析]根据题意,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2电压,电源电压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左向右滑动过程中,电路的总电阻增大,电流减小,则R2的电压减小,故电压表电流表示数都减小,D符合题意。
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都不亮,电流表的指针几乎指在“0”刻度线不动,电压表指针则有明显偏转,该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 (   )
A.电流表坏了 B.灯泡L1的灯丝断了 C.两个灯泡都断路 D.灯泡L2的灯丝断了
[答案] D
[解析]由题意可知,两灯是串联的,电压表测灯L2电压,当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都不亮,电流表的指针几乎指在“0”刻度线不动,说明电路中没有电流或电流过小,而电压表指针则有明显偏转,则说明电路中有电流,所以灯L1应该正常,而灯L2断路导致电压与灯L1串联,使电路中电流过小灯L1也不亮。故D符合题意。
10、如图所示,当甲电路中的开关S闭合时,两个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均为如图乙所示,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
A.1.2V,6V B.6V,1.2V C.4.8V,1.2V D.1.2V,4.8V
[答案] C
[解析]电压表V1测量的是电源电压,选的是0~15V的量程,分度值为0.5V,根据指针位置,电压表读数为6V;电压表V2测量的是R2电压,选的是0~3V的量程,分度值为0.1V,根据指针位置,电压表读数为1.2V;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U1=U﹣U2=6V﹣1.2V=4.8V。故C符合题意。
11、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 V且 ( http: / / www.21cnjy.com )保持不变,R1为10 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50 Ω。在滑片P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的变化范围是 (  )
A. 0.6 A~0 A B. 0.6 A~0.1 A C. 保持0.1 A不变 D. 保持0.6 A不变
[答案] A
[解析]电路中R1与R2串联,P在A端时,电路中只有R1,I=U/R=6V/10Ω=0.6A;当P在B端时,R1与R2的电阻最大值串联,但电流表被导线短路而电流为零,故滑片P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的变化范围0.6 A~0 A。故A符合题意。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2、李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B )
A. 导体甲的电阻小于导体乙的电阻
B. 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C. 当在导体乙的两端加上1 V的电压时,通过乙导体的电流为0.1 A
D. 将甲、乙两导体并联接到电压为2 V的电源上时,干路中的电流为0.6 A
[答案] B
[解析] 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端电压的关系时,应该保持电阻的阻值不变,此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根据图表可知,相同电压时,电阻越大时电流越小,故甲的电阻值小于乙,故A正确;当电阻两端电压为零时电阻大小不会变化,故B不正确;由图可知,乙的电压为1V时,电流为0.1A,C正确;查表可知,甲电压2V时相应的电流为0.4A,乙2V时相应的电流为0.2A,故干路中的电流为0.6 A,所以将甲、乙两导体并联接到电压为2 V的电源上时,总电流等于各电阻的电流之和:I总=0.4A+0.2A=0.6A,故D正确,所以只有B符合题意。
1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5 V,当开关S1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 V,则灯泡L2两端的电压为 (   )
A. 2.5 V B.6 V C. 3.5 V D. 8.5 V
[答案] C
[解析] 由图知,两灯泡串联,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测量L1两端的电压,此时示数为2.5V;
当S1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测量L1、L2两端的总电压,此时示数为6V;所以灯L2两端的电压U2=U-U1=6V-2.5V=3.5V。
"BK445.EPS"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4、用如图的电路探究欧姆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律时,分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和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两步进行,每步都要多次调节滑动变阻器。关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目的,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 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改变定值电阻的阻值
B. 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
C. 目的不同,前者为了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后者为了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D. 目的不同,前者为了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后者为了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
[答案] C
[解析]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调节滑动变阻器是为了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从而起到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作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调节滑动变阻器是为了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故C符合题意。
15、如图a是一个用电压表的示数反映温度变化的电路原理图,其中电源电压U=4.5V且保持不变,电压表量程为0~3V,R0是300Ω的定值电阻,R1是热敏电阻,其电阻随环境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若闭合开关S(  )
A.环境温度为40℃时,热敏电阻阻值是150Ω B.电压表V示数越小,环境温度越高
C.电压表的最小示数是1.5V D.此电路允许的最高环境温度为60℃
[答案] D
[解析](1)由图b可知,环境温度为40℃时,热敏电阻阻值是200Ω,故A错误;(2)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由I=U/R可知,当电压表V示数越小时,电路中的电流越小,由R=U/I可知,电路中的总电阻越大,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热敏电阻的阻值越大,由图乙可知,环境的温度越低,故B错误;(3)由图象可知温度为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最大R1大=300Ω,此时电压表的示数最小,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小=U/(R1大+R0)=4.5V/(300Ω+300Ω)=0.0075A,电压表的最小示数:U0小=I小R0=0.0075A×300Ω=2.25V,故C错误;(4)当电压表的示数U0=3V时,电路允许测量的温度最高,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U0/R0= 3V/300Ω=0.01A,电路中的总电阻:R=U/I=4.5V/0.01A=450Ω,热敏电阻的阻值:R1=R﹣R0=450Ω﹣300Ω=150Ω,由图象可知,此电路允许的最高环境温度为60℃,故D正确。故D符合题意。
二、填空题(7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6、在参观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时,小明发现,在一处地面上有“沉迷网络”、“交友不慎”两个圆形模块。用脚踩其中任何一个模块,与模块连接的屏幕上就会播放相应的教育短片,则两个模块相当于电路中的 (选填“开关”、“电源”或“用电器”),彼此 (选填“串联”或“并联”)。
[答案]开关; 并联
[解析] (1)用脚踩模块,屏幕会工作;不用脚踩模块,屏幕就不工作,据此可知,模块控制电路的通断,相当于电路中的开关。(2)无论踩哪个模块,屏幕都会工作,即两个模块不相互影响,则它们为并联。
17、两个电阻规格分别为甲“5 Ω 3 A”和乙“15 Ω 2 A”,如果把它们串联起来使用,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是 V;若把它们并联起来使用,干路中允许的最大电流是 A。
[答案] 40; 4
[解析] 根据串联电路特点,两电阻串联时最大电流不能超过2A,则电路两端允许加的电大电压U=IR=2A×(5Ω+15Ω) 40V;两电阻单独使用时允许加的最大电压分别是,U甲=IR=5Ω×3A=15V,U乙=IR=15Ω×2A=30V,根据并联电路特点,电路两端最大电压为15V,则甲的电流I甲=U/R=15V/5Ω=3A,乙的电流I甲=U/R=15V/15Ω=1A,干路中总电流I总=3A+1A=4A。
18、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后,滑片P由b端滑到a端,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可判断电源电压是   V,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   Ω。
[答案] 12;16
[解析]闭合开关后,滑片P在b端时,R与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电压表示数小于电源电压,由图乙知,UV=4V,电路中的电流为I1=0.5A;滑到a端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电路中只有R,电压表示数最大,为电源电压,由图知,U=12V,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1.5A,由欧姆定律I=U/R,电阻:R=U/I=12V/1.5A=8Ω,
在串联电路中,由欧姆定律,串联的电阻:R总=U/I1=12V/0.5A=24Ω,根据电阻的串联,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滑=R总﹣R=24Ω﹣8Ω=16Ω。
19、如图为某种灯泡的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图象。若有6只这种灯泡串联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上,通过灯泡的电流为   A;若把一只这种灯泡与一电阻并联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上,总电流为1.5A,则该电阻的阻值为  。
[答案] 0.2;6Ω
[解析](1)若有6只这种灯泡串联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上时,因灯泡的电阻相等且通过的电流相等,所以,由I=U/R的变形式U=IR可知,每只灯泡两端的电压相等,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每只灯泡两端的电压U=1V,由图象可知,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2A;(2)若把一只这种灯泡与一电阻并联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上时,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由图象可知,通过灯泡的电流IL=0.5A,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电阻的电流:IR=I﹣IL=1.5A﹣0.5A=1A,则该电阻的阻值:R=U/IR=6V/1A=6Ω。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20、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实验中。
(1)如图,在连接电路时,应该使滑动变阻器 (选填“串”或“并”)联接入电路中;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向左移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示数应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电压表示数应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 (1)串 (2)变大;变小
[解析] (1)滑动变阻器应该串联连接在电路中,这样才能起到调节电流与电压的作用;(2)向左移动滑片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减小,电路总电阻减小,在电压一定时,电路电流减小;定值电阻阻值不变,通过的电流减小,所以两端电压降低。
21、图甲是小强“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图乙是他依据测得的实验数据绘制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R两端的电压为 V;当R的电阻由10Ω更换为15Ω时,闭合开关后,为使R两端的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向 (选填“a”或“b”)端滑动。
[答案]3; b
[解析] (1)由图乙知,当电路电流I=0.3A时,对应的电阻值R=10Ω,则R两端的电压:UR=IR=0.3A×10Ω
=3V;(2)当把10Ω的电阻更换为15Ω的电阻时,定值电阻阻值变大;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特点可知:R的阻值增大,R两端的电压变大,要使R两端的电压减小为原来的电压值(即控制R的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的电压应增大,则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要增大,所以滑片应向b端移动。
(第21题图) (第22题图)
22、物理小组制作了一个自动控制器,其中有一个调压电路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是100欧,负载电阻R'的阻值为100欧,A、B间电压为10伏,保持不变.使用过程中发现这个电路的调压范围和原设计不符,检查结果是图中F处导线折断,滑动头P由上向下移动时,如果电路完好,CD两端的电压范围应是 ;如果F点导线折断,CD两端的电压范围是 。
[答案] 10~0;10~5
[解析] (1)由图可知:当滑片在上端时,滑动变阻器与R′并联接到电源上,此时R′两端的电压最大为10V;当滑片在最下端时,电阻R′短路,此时R′两端的电压最小为0V;(2)若F点导线折断时,电阻R′和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串联;如果F点导线被折断,当滑片P接于R上端时,R′直接接到电源上,R′获得最大电压为1OV;当滑片P接于R下端时,相当于R′与R串联后接于A、B之间,由于R′=R,故此时R′获得最小电压为U/2=10V/2=5V。
三、实验探究题(5小题,每空2分,共36分)
23、为了比较萝卜、土豆、番薯的导电能力,将它们切成大小相同的长方条,分别接在如图甲电路a、b间。
(1)该实验探究目的类似课本中“研究导体电阻大小与 的关系”;
(2)实验设计中,小明想通过观察比较来比较 三者导电能力的大小;
(3)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小明发现实验现象不明显,无法达到实验目的。他通过査阅资料发现,有一
种电波感应器(如图乙所示),能向物体发射电波,并根据物体反射回来的电波强弱来判断物体的导电能
力,物体对电波反射越弱,则导电能力越强。若向萝卜、土豆、番薯发射相同强度的申波,反射回来
的申波结果如下表(+号越多申波越强),则萝卜十豆 番萋由导申能力最强的是 。
实验材料 感应器接收到反射回来的电波强弱
萝卜 + + + +
土豆 + + + + + + +
番薯 + +
[答案](1)材料(物质的种类) (2)小灯泡的亮度 (3)番薯
[解析] (1)该实验设计中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但材料不同,故思路类似课本中“研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与材料有关”实验;(2)小明通过观察比较灯的亮度来判断导电能力大小;(3)因物体对电波吸收越大,导电能力越强,由表中数据知,蕃著反射回来的电波最弱,蕃著对电波吸收最强,土豆反射回来的电波最强,土豆对电波吸收最弱,因物体对电波吸收越大,导电能力越强,故萝卜、土豆、蕃著的导电能力强弱关系为:蕃著>萝卜>士豆。
24、某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的电路。已知电源电压为6V保持不变,所给的定值电阻分别为5Ω、10Ω、15Ω、20Ω、30Ω,滑动变阻器有“20Ω、2A”、“60Ω、1A”两种规格。
(1)图乙是尚未完成连接的实物电路,请你在答卷对应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A端移动时,电压表示数变大;
(2)电路连接好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示数为零,则电路故障原因可能是( )
A. 电压表的量程太大 B. 电阻R发生断路 C. 电阻R发生短路 D. 滑动变阻器发生短路
(3)兴趣小组的同学排除故障后进行实验,将获得的相关教据绘制成图丙所示的I-R图像。根据图像判断,滑动变阻器应选用的规格为 ;
(4)分析图内I-R图像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答案](1)见解析 (2)C (3)60Ω、1A (4)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解析] (1)电压表测电阻的电压,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A端移动,电压表示数变大,由欧姆定律U=IR,电路的电流变大,故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故变阻器左下接线柱连入电路中,如图所示:
(2)A、电压表的量程太大,电压表示数不会为零,只是指针偏转角度很小,故A不符合题意;B、若电阻R发生了断路,则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测电源电压,故B不符合题意;C、若电阻R发生了短路,电压表示数为0,电路为通路,此时电阻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故C符合题意;D、滑动变阻器发生了短路,电路为通路,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有示数,故D不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3)由图丙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IR=0.6A×5Ω=3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变阻器分得的电压U滑=U总-U=6V-3V=3V;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与电压表示数相同,根据串联电路分压规律,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和定值电阻R的阻值相同,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为300Ω,故选择的规格为:“60Ω、1A”。(4)根据图丙可知: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25、小金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电路图探究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小金需要分别测出 L1、L2两端的电压及 电压;
(2)当开关闭合时,电压表指针如图乙所示,其原因是电压表 ;
(3)正确连接电路后测出第一组数据,接下来的操作是 。
[答案](1)电源 (2)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3)换用不同规格的器材重复多次实验
[解析] (1)实验要探究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应分别测出小灯泡L1、L2两端的电压及电源电压的大小,比较三者的数值大小关系,得出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2)根据乙图中电压表指针出现反偏情况,说明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3)测出一组实验数据后,为了得出普遍规律,应换用不同规格的器材(灯泡、电源)或加滑动变阻器,多次测量。
26、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3 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 V,阻值为10 Ω左右,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 Ω 1 A”字样。
(1)按图甲完成电路连接电路完成时,电流表应选“-”与 接线柱(选填“0.6”或“3”)端;
(2)完成电路连接后,开关闭合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到___(选填“左”或“右”)端;
甲    乙 丙
(3)调节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2 ( http: / / www.21cnjy.com ).5 V,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的电流如图乙,电阻为____Ω;
(4)在完成以上实验后,小明进一步测量并描绘出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曲线如图丙所示,通过分析图象发现灯丝的电阻是变化的,这是因为导体的电阻随____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1)0.6 (2)右 (3) 9.6 (4)温度
[解析](1)灯泡额定电压为2.5 V,电压表选择0~3 V。灯泡电流约为:I===0.25 A,电流表选择0~0.6 A。 (2)滑动变阻器接入左半段,闭合开关前,滑片处于右端最大阻值处,电路中电阻最大,电流最小,对电路起保护作用。(3)如图丙,电流表选择0~0.6 A量程,每一个大格代表0.2 A,每一个小格代表0.02 A,电流为0.26 A。R===9.6 Ω。(4)分别找到1 V、2 V、3 V下的电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0.17 A、0.24 A、0.26 A,根据R=求出1 V、2 V、3 V下的电阻分别为5.9 Ω、8.3 Ω、11.5 Ω,电压增大,灯丝温度升高,灯丝电阻增大。
27、实验室备有下列器材:
A.待测定值电阻Rx:阻值在7~9 Ω之间 B.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500 Ω
C.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0 Ω D.定值电阻R0:阻值10 Ω
E.电流表A:测量范围0~0.6 A,0~3 A F.电源E:电源电压U恒为4 V
G.单刀双掷开关(双向开关)S及导线若干
为了较精确地测出待测电阻Rx的电阻,小聪、小亮和小英共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在他们设计的电路中,电流表的量程应选 ,滑动变阻器应选 (填序号字母);
(2)小亮设计的实验操作主要步骤是:Ⅰ.将开关掷向a,移动滑片P至某一位置,使A表的指针指到表盘上某一适当位置;读出电路稳定后A表的示数(记为I1);Ⅱ.将开关掷b,移动滑片P至另一位置,使A表的指针指到表盘上另一适当位置;读出电路稳定后A表的示数(记为I2);
小聪和小英认为小亮设计的步骤Ⅱ中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妥当之处,正确的步骤Ⅱ应该是: 。
(3)按正确的操作,他们测出了步骤 ( http: / / www.21cnjy.com )Ⅰ、Ⅱ中A表的示数(记为I1、I2)。请你写出用测得的物理量I1、I2和已知物理量U、R0表示的Rx的表达式:Rx= 。
[答案](1)0.6A ;C (2)将开关掷向b,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使A表的指针指到表盘上另一适当位置;读出电路稳定后A表的示数(记为I2)。(3)R0+[U(I2-I1)/(I1I2)]
[解析](1)0.6A C (2)为了保证电路中只有一个变量,所以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大小不能变化,故正确的步骤Ⅱ应该是:将开关掷向b,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使A表的指针指到表盘上另一适当位置;读出电路稳定后A表的示数(记为I2)。(3) Ⅰ.将开关掷向a,移动滑片P至某一位置,使A表的指针指到表盘上某一适当位置;读出电路稳定后A表的示数(记为I1);此时的电流是R与Rx串联的电流;且U =I1(R+Rx),得R=(U/I1)-Rx……①;Ⅱ.将开关掷向b,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使A表的指针指到表盘上另一适当位置;读出电路稳定后A表的示数(记为I2),此时的电流是R与R0串联的电流,且U =I2(R+R0),即R=(U/I2)-R0……②,根据①②可得Rx=R0+[U(I2-I1)/(I1I2)]。
四、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8、如图甲是一款充电暖手宝,它内装有蓄电池,充电后,按下按键会发热。
(1)用电压表测得内部蓄电池电压为6V,请在答卷对应图中画出电压表的指针位置;
(2)当给暖手宝的蓄电池充电时,暖手宝内的蓄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 (填“电源”或“用电器”);
(3)该暖手宝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热丝发热,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热敏电阻的阻值急剧增大,可视为电路断开,起到自动过热保护作用,电路设计应选择图丙中的 (填序号)。
[答案](1)见解析 (2)用电器 (3)①
[解析] (1)由图知,电压表使用0-15V量程,分度值为0.5V,由此画出指针的位置如图所示:(2)给暖手宝充电时,暖手宝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此时暖手宝相当于电路
中的用电器;(3)根据题意可知,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热敏电阳阻值急剧增大,可视为电路断开,起到
自动过热保护作用,这说明热敏电阻与电热丝之间相互影响,所以二者之间是串联的,故①图正确。
29、实验课,小科拿到了如图甲所示的暗箱电路盒,在盒外只能看到两只灯泡和一只开关(导线的连接情况隐藏在箱内)。他通过操作发现:闭合开关时,两只灯泡都发光;断开开关,两只灯泡又都熄灭。请回答:
(1)该暗箱电路盒内除了导线外,一定还有的电学元件是 ;
(2)该暗箱的电路图可能是图乙中的 (填字母 );
(3)小科认为不借助其他实验器材,就可以判断出电路的连接方式;于是他 (写
出具体的操作和出现的现象),最终判断出该电路盒两只灯泡是串联的。
[答案](1)电源 (2)ABE (3)拧下一只灯泡再闭合开关,发现灯不亮
[解析] (1)电路的组成需要有电源、用电器、开关,所以箱内除了导线,一定还有的电路元件是电源。(2)闭合开关时,两只灯泡都发光;断开开关,两只灯泡又都熄灭;则两灯可能串联,也可能并联;A、图中两灯泡并联,开关在干路中,闭合开关时,两只灯泡都发光;断开开关,两只灯泡又都熄灭,故A符合题意;B、图中两灯泡串联,闭合开关时,两只灯泡都发光;断开开关,两只灯泡又都熄灭,故B符合题意;C、图中闭合开关时,一个灯泡被短路,只有一只灯泡发光,故C不符合题意;D、图中两灯泡并联,开关在支路中,断开开关时,一个灯泡发光,闭合开关时,两只灯泡都发光,故D不符合题意;E、图中两灯泡并联,开关在干路中,闭合开关时,两只灯泡都发光;断开开关,两只灯泡又都熄灭,故E符合题意,故选ABE。(3)拧下一只灯泡,再闭合开关,发现灯不亮,说明两灯是串联的,若灯亮着则说明两灯是并联的。
30、如图甲所示,是某款气敏“电阻型”酒精测试仪的工作电路,气敏电阻的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变化而变化,电源电压为9V,R,是阻值为25Q的定值电阻,R,是气敏电阻,其阻值与酒精浓度的关系如图乙酒精浓度(n)表示每100mL气体中含有酒精的质量.在检测过程中,如果驾驶员没有喝酒,电压表的示数为 V;电压表示数为5V,驾驶员呼出的气体,每100mL中含有酒精 mg。
[答案]3;40
[解析] 由图甲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由图乙知,如果驾驶员没有喝酒,即酒精浓度为0,此时气敏电阻R2的阻值为50Ω,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U/(R1+R2)=9V/(25Ω+50Ω)=0.12A;此时R1两端的电压(即电压表的示数)U=IR1=0.12A×25Ω=3V;当电压表示数为5V时,电路的电流为I1=U1/R1=5V/25Ω=0.2A;此时电路的总电阻为R=U/I1=9V/0.2A=45Ω;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规律可知,此时R>的阻值为R2=R-R1=45Ω-25Ω=20Ω;由图乙知,此时驾驶员呼出的气体,每100mL中含有酒精40毫克。
(第30题图) (第31题图)
31、如图所示的电路,R1的阻值为10 Ω,电流表的示数为0.4 A,电压表的示数为3.2 V。求:
(1)R1两端的电压;
(2)R2的阻值;
(3)电源电压。
[答案](1)8Ω (2)4V (3)7.2V
[解析] 从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总电流,已知电流表的示数和电压表的示数,根据欧姆定律可求R2的阻值。已知电路电流和R1的阻值,根据欧姆定律可求R1两端的电压。两电阻两端电压之和就等于电源电压。(1)电阻R2=U2/I=3.2V/0.4A =8 Ω,(2)R1两端的电压U1=IR1=0.4 A×10 Ω=4 V,(3)电源电压U=U1+U2=4 V+3.2 V=7.2 V。则R1两端的电压为4 V,电阻R2的阻值为8 Ω,电源电压为7.2 V。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