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光的反射和折射 第1-2课时(课件 23张ppt+1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4 光的反射和折射 第1-2课时(课件 23张ppt+1个视频)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
第4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
第一课时
相传为记载夏、商、周三代史实的《书经》中就提起过这件事。可见那个时候,人们就已有了光的反射观念。战国时的著作《周髀》里就明确指出:“日照月,月光乃生,成明月。”西汉时人们干脆说“月如镜体”,可见对光的反射现象有了深一层的认识。《墨经》里专门记载一个光的反射实验:以镜子把日光反射到人体上,可使人体的影子处于人体和太阳之间。这不但是演示了光的反射现象,而且很可能是以此解释月光的成因。
光的传播特点?
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的传播路径是否能够发生改变呢?
反射是光线的一个重要性质。中国古代在这方面具有丰富的知识,在许多实际问题上都反映出来。
在桌面上放一面平面镜,将激光笔(或其他光源)发出的光束射到平面镜上,观察光传播方向的变化情况。
平面镜
光斑
反射的概念:
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反射
仍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
传播速度不变
唯一改变的是传播的方向
平面镜的作用是: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激光束的路径可用图来表示。
入射光线
A
O
入射点
法线
反射光线
B
α
β
入射角
反射角
2.入 射 点 (O):
4.法线(ON):
5.入射角(∠α):
6.反射角(∠β):
光线射到界面上的点
通过入射点,垂直于界面的线(虚线)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1.入射光线(AO):
射到界面上的光线
3.反射光线(OB):
经过界面反射的光线
反射面
N
反射光有什么规律?
1.把一面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硬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可以绕ON折转的A、B两块板组成,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2.使E、F两板面处于同一平面,如图1.4-3甲所示,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着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过平面镜的反射,沿着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红色笔描出入射光AO和反射光OB的径迹。改变光束的入射角度,多做几次,用其他颜色的笔描出入射光和
反射光的径迹。
3.将F板绕ON向前折转或向后折转,如图
1.4-3 乙所示,在F板上还能看到反射光吗?
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4.取下硬纸板,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记录在表1.4-1中。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入射角
反射角
结合实验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1.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3.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光的反射定律
(三线共面)
(法线居中)
(两角相等)
根据反射定律完成光路图
30O
问: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是几度?
120
60°
60°
类型一:已知入射光线,画反射光线或反之
角β=角α
类型二:已知入射光线、反射光线,画镜面
如何做?
1.量出角度,画角平分线(即法线);
2.做法线的,过入射点的垂线,即为镜面;
3.标出镜面的正反面;
5.把入射光线逆着原反射光的位置射到平面镜上,观察反射光线的位置?
现象: 。
反射光线是逆着原入射光线方向射出。
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α

β
当我们从平面镜里看见别人的眼睛时,别人也可以从平面镜里看见我们的眼睛。是这样吗?为什么?
光路具有可逆性,
所以可以相互看见。
一束太阳光斜射到平面镜的表面,从平面镜的另一侧可看到耀眼的亮光;如果太阳光斜射到粗糙的白纸表面,那么无论从哪个方向观察,都看不到耀眼的亮光。这是什么原因?
太 阳
镜面反射:
光在光滑平面上发生的反射。
反射面为光滑的水平面时,若入射光是一束平行光,则反射光也为一束平行光。
光线较强
方向单一
漫反射:
光在粗糙平面上发生的反射
反射面为粗糙面时,若入射光是一束平行光,则反射光向各个方向传播。
光线弱,但
能被不同范围看到
我们的眼睛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周围不发光的物体,因为光照在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后进入人的眼睛的缘故
“光污染”是美丽外衣下的环境杀手,它不仅导致能源浪费,还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光污染”也会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动物的自然生活规律,使其昼夜不分;破坏植物的生长节律,影响植物休眠等。
自古以来,人类就向往光明,希望用灯光驱散夜晚的黑暗。现代社会,光照的不合理使用带来了一种可怕的灾难--光污染。在阳光照射下,城市里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镜面反射的眩光带来的是“白亮污染”;夜幕降临后,强光来直冲云霄,亮度过大的夜景照明,使得夜晚如同白昼,这就是所谓的“人工白昼”;娱乐场所的旋转灯、荧光灯以及闪烁的彩色光源构成了“彩光污染”。
1、要使人能看得见物体( )
A、物体本身是光源
B、只有在太阳下才能看得见物体
C、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能进入人眼
D、物体和眼睛需在同一条直线上
C
2、关于光的反射,正确的说法( )
A、反射定律只适用于镜面反射。
B、漫反射不遵循反射定律
C、如果甲从平面镜中看到乙的眼睛,乙也能看到甲的眼睛
D、反射角是反射光线和界面的夹角。
C
浇不灭的蜡烛
平面镜
我们平时使用的镜子的表面是平的,叫作平面镜。利用平面镜可以看到镜子里有一个跟你一样的“人”,镜子里的那个“人”就是你的像。
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位置跟我们自己的大小、所处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1.实验设计和进行实验: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一
块玻璃板竖立在纸上,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位置。选
取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把一支蜡烛点燃后放在玻璃
板的前面,看一看玻璃板后面有没有蜡烛的像。再拿
另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
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
个位置就是点燃的蜡烛所成像的位置。用笔在纸上记下这两支蜡烛位置。实验中,观察到的蜡烛的像与蜡烛的大小是否相同
移动点燃的蜡烛到另一个位置,重做上面的实验。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的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并加以比较。
2.实验数据记录: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1.4-2中。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 蜡烛到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第1次
第2次
3.分析与论证:蜡烛所成像的位置和蜡烛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像与物大小相等
为什么使用玻璃板而不是平面镜进行探究?
便于确定像的大小与位置
成像原理
S
S’
对称
光的反射
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有什么不同?
(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形成的)
平面镜成像
1、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像
虚像
2、不能在光屏中呈现
根据成像规律作图(对称法)
B’
A’
A
B
平面镜成像作图
①过A点做平面镜垂线,根据等距规律做出A'
②过B点做平面镜垂线,根据等距规律做出B'
③用虚线连接A'、B',标出箭头
1.“猴子捞月”的故事中,同学们一定很熟悉,从物理学角度来看,造成猴子们捞不到水中月亮的原因是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
2.左边的时钟几点几分?右边在平面镜里的时间?

8:20
3点40分
虚像
等于
平面镜作用
(1)成像
铜镜
(2)改变光路
潜艇里的潜望镜
牙医看清别人牙齿的背面
凸面镜和凹面镜
除了平面镜外,人们也常用到凸面镜和凹面镜,它们统称为球面镜。汽车的后视镜、公路急转弯处的反光镜都是凸面镜,利用凸面镜可以扩大视野。汽车前灯的反光装置相当于凹面镜,利用它可以将光几乎平行射出。由光路的可逆性,凹面镜可以会聚平行光。位于我国贵州省平塘县的“中国天眼”,是500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其反射面的大小相当于30个足球场,利用它的球冠形反射面会聚电磁波,开展深空探测,推进宇宙起源和演化的研究。
凸面镜
凹面镜
1. 下图,是物体在平面镜中的成像情况,其中
正确的是 ---------------------------------( )
A
2、如下图所示,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
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的--( )
C
3、一个人从远处走近一直立的镜子的过程中,
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将-----------------------( )
A、 逐渐变大 B、 逐渐变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C
4、平静水面能够清晰地映出岸边的景物,人们
常叫“倒影”,“倒影”是物体的----------( )
A、影子 B、等大的虚像
C、放大的虚像 D、缩小的虚像
B
5、某人站在离镜子1.5米处,则人和镜中像的
距离为-----------------------------------------( )
A、1.5米 B、3米 C、0.75米 D、0米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