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4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边边边)课件(共14张PPT) 2025-2026学年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4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边边边)课件(共14张PPT) 2025-2026学年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14张PPT)
第4章 三角形
4.3 全等三角形
4.3.4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边边边)
1. 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 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条件,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3. 在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及其应用过程中,能够有条理地思考并进行简单的推理.
学习目标
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三个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先用刻度尺和圆规按如下步骤进行操作:
①任意画一条线段BC=4 cm;
②以点B,点C为圆心,分别以2.5 cm,3 cm为半径
画圆弧,两圆弧相交于点A与A';
③连接AB,AC,A'B,A'C.
于是得到△ABC与△A'BC,如图4.3-16所示.
课时导入
思考
图4.3-16
C
A
B
A'
将△ABC与△A'BC沿BC折叠,由于BC=BC=4 cm,则点B与点B重合,点C与点C重合.
又BA=BA'=2.5 cm,则点A在以点B为圆心,以BA'为半径的圆弧上.
又CA=CA'=3 cm,则点A在以点C为圆心,以CA'为半径的圆弧上.
从而点A是上述两个圆弧的一个交点,
又因为点A'也是这两个圆弧的一个交点,并且折叠后点A与点A'在直线
BC的同侧,所以点A与点A'重合.
于是△ABC与△A'BC完全重合,从而△ABC≌△A'BC.
由此猜测: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数学上已经证明上述猜测成立,并称之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边边边).
如图4.3-17,AB=CD,BC=DA.
求证:∠B=∠D.
证明:在△ABC和△CDA中,
AB = CD,
AC = CA(公共边),
BC = DA,
所以 △ABC≌△CDA(边边边).
因此 ∠B =∠D.
例6
图4.3-17
通常可利用三角形全等来证明两个角或两条线段相等.
如图4.3-18,AC与BD相交于点O,且AB=DC,AC=DB.
求证:∠A=∠D.
证明:连接 BC.
在△ABC 和△DCB 中,
所以△ABC≌△DCB(边边边).
AB = DC,
BC = CB(公共边),
AC = DB,
所以∠A =∠D.
例7
图4.3-18
在原来图形上添画的线叫辅助线,并且通常画成虚线.
我们知道,两个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那么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为什么?
议一议
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边边边)可知,只要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确定,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也就固定了,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作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有些房屋的屋顶采用三角形结构,其道理就是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又如,自行车车架也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1.要使四边形木架(用四根木条钉成)不变形,
至少要再钉上几根木条?(  )
A.1 B.2 C.3 D.4
A
具有稳定性
不具有稳定性
2.下列图形中哪些具有稳定性.
随 堂 小 测
3. 如图,AB=CD,AD=BC,则下列结论:
①△ABC≌△CDB;②△ABC≌△CDA;
③△ABD ≌△CDB;④ BA∥DC.
正确的个数是 ( )
A. 1 B. 2 C. 3 D. 4
C
O
A
B
C
D
4.已知:如图,在△ABC 中,AB=AC,点D,E在BC上,且AD=AE,BE=CD.求证:△ABD≌△ACE.
证明:因为 BE = CD,
所以BE - DE = CD - DE,
即 BD = CE.
在△ABD 和△ACE 中,
所以△ABD≌△ACE (边边边).
AB = AC,
BD = CE,
AD = AE,
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通常可简写成“边边边”.
数学语言:
在△ABC和△A'B'C'中,
所以△ABC≌△A'B'C'(边边边).
文字语言:
BC=B'C',
AB=A'B',
AC=A'C',
三角形有稳定性.
小结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