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认识三角形— 第1课时 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课件(共28张PPT) 2025-2026学年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认识三角形— 第1课时 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课件(共28张PPT) 2025-2026学年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第4章 三角形
4.1 认识三角形
第1课时 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1. 理解三角形的相关概念及其分类;(重点)
2. 掌握三角形三角的关系,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难点)
3. 了解三角形的高线、角平分线、中线、重心的概念并掌握其性质;(重点)
4. 会用工具准确画出三角形的高线、角平分线、中线;
5. 掌握三角形的中线能将三角形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并会应用解题.(难点)
学习目标
观察图4.1-1,在图中找出几个角形.构成这些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在同一条直线上吗?这三条线段是怎样连接的?
议一议
图4.1-1
课时导入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相接所构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
A
B
C
a
b
c
三角形可用符号“△”来表示,如图4.1-2中的
三角形可记作△ABC”,读作“三角形ABC”.
其中,A,B,C叫作△ABC的顶点;∠A,∠B,
∠C叫作△ABC的内角(简称△ABC的角);
线段AB,BC,CA叫作△ABC的边.
通常∠A,∠B,∠C的对边BC,AC,AB可分别用a,b,
c来表示.
图4.1-2
练一练
下面是一位同学用三根木棒拼成的图形,其中是三角形的是( )
A B C D
D

三边各不相等的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底边
顶角
底角
你能找出下列三角形的三边长的特点吗?
三边均不相等
有两条边相等
三条边均相等
三角形中,有的三边都不相等,有的两边相等,有的三边都相等,其中,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作等腰三角形.在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边叫作腰另外一边叫作底边,两腰的夹角叫作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叫作底角,如图4.1-3所示.
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作等边三角形(或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腰和底边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图4.1-3
等腰三角形
底边
底角
底角

顶角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作等腰三角形;
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作等边三角形(或正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腰和底边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三角形
三边各不相等的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腰和底边不相等的三角形
腰和底边不相等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按边分类:
在小学阶段,通过画三角形等操作过程,探索得知: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的长度,这一结论对任何三角形都成立吗?为什么
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对上面的不等式进行移项变形,还可以得到:
如图4.1-2,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
AB+AC > BC,
同理可得
AB+BC > AC,AC+BC > AB.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由此得到,三角形三边之间有以下关系:
思考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练一练
有两根长度分别为5 cm和8 cm的木棒,用长度为2 cm的木棒能与它们首尾相接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长度为13 cm的木棒呢?
解:取长度为2 cm的木棒时,由于2+5=7<8,出现了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的情况,所以它们不能摆成三角形;
取长度为13 cm的木棒时,由于5+8=13,出现了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情况,所以它们也不能摆成三角形.
如图4.1-4,D是△ABC的边AC上一点,且AD=BD,试判断AC与BC的大小关系.
解:因为AC=AD+DC,
又AD=BD,
则AC=BD+DC.
在△BDC中,
BD+DC>BC(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所以AC>BC.
例1
图4.1-4
A
B
C
H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作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如图4.1-5,AH⊥BC,垂足为点H,则线段AH是△ABC的边BC上的高.
图4.1-5
如图4.1-6,试用三角板或量角器分别画出图中△ABC三条边上的高线.
A
B
C
D
E
F
AC边上的高是线段BE
AB边上的高是线段CF
BC边上的高是线段AD
做一做
图4.1-6
练一练
作△ABC的边AB上的高,下列作法中,正确的是(  )
D
在三角形中,一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作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如图4.1-7,AD平分∠BAC,交BC于点D,则线段AD是△ABC的一条角平分线,此时∠BAD=∠CAD=∠BAC.
A
B
C
D
图4.1-7
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作三角形的中线,如图4.1-8,E是线段BC的中点,则线段AE是△ABC的边BC上的中线,此时BE=EC=BC.
A
B
C
E
图4.1-8
任意画一个三角形,画出三边上的中线,你发现了什么?
事实上,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这三条中
线的交点叫作三角形的重心.如图4.1-9,△ABC的三
条中线AD,BE,CF相交于点G,则点G为△ABC的
重心.
A
B
C
D
E
F
G
图4.1-9
说一说
它们相交于一点.
如图4.1-10,AD是△ABC的中线,AE是△ABC的高线.
(1)图中共有几个三角形?请分别列举出来.
(2)图中哪些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解:(1)图中有6个三角形,
它们分别是:△ABD,△ADE,△AEC,△ABE,△ADC,△ABC.
(2)因为AD是△ABC的中线,
所以BD=DC.
因为AE是△ABC的高,也是△ABD和△ADC的高,
因此S△ABD=S△ADC.
所以S△ABD= BD·AE,S△ADC= DC·AE,
例2
图4.1-10
练一练
A
D
B
C
解:因为CD是△ABC的中线,所以BD=AD,
所以△DBC的周长=BC+BD+CD=25 cm,
则BD+CD=25-BC.
所以△ADC的周长=AD+CD+AC=BD+CD+AC
=25-BC+AC=25-(BC-AC)=25-5=20 (cm).
在△ABC中,CD是中线,已知BC-AC=5 cm,△DBC的周长为25 cm,求△ADC的周长.
1.如图表示的是三角形的分类,则正确的是( )
A.M表示三边各不相等的三角形,N表示等腰三角形,
P表示等边三角形
B.M表示三边各不相等的三角形,N表示等边三角形,
P表示等腰三角形
C.M表示等腰三角形,N表示等边三角形,P表示三边各不相等的三角形
D.M表示等边三角形,N表示等腰三角形,P表示三边各不相等的三角形
B
随 堂 小 测
2.如图,AC⊥BC,CD⊥AB ,DE⊥BC,垂足分别为点C,D,E,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C是△ABC的高 B.DE是△BCD的高
C. DE是△ABE的高 D.AD是△ACD的高
C
3.如图,AD是△ABC的中线,△ABC的面积为6 cm2,则△ABD的面积为( )
A.3 cm2 B.4 cm2
C.6 cm2 D.12cm2
A
B
D
C
A
4.如图.
(1)图中共有___个三角形,它们分别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AD为边的三角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ED是______,______的内角.
6
△ABD、
△ADE、
△AEC、
△ABE、
△ADC、
△ABC
△ABD、
△ADE
△ABE
△ADE、
△ADC
6. 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是5 cm,另一边长是8 cm,
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____.
5. 五条线段的长分别为1 cm,2 cm,3 cm,4 cm,5 cm,以其中三条线段为边长可以构成____个三角形.
3
18 cm 或 21 cm
7.如图,已知AD,AE,AF分别是△ABC的高线、角平分线和中线.
(1)若∠B=44°,∠C=80°,求∠DAE的度数;
(2)若BF=5,△ABC的面积为30,求AD的长.
解:(1)因为∠B=44°,∠C=80°,
所以∠CAB=180°-∠B-∠C=56°,
所以∠CAE= ∠CAB=28°.
因为∠ADC=90°,∠C=80°,
所以∠DAE=∠CAE-∠DAC=
28°-10°=18°.
(2)因为AF是△ABC的中线,
所以BF=CF=5,所以BC=10.
因为△ABC的面积为30,
所以 BC×AD=30,
即 ×10×AD=30,
所以AD=6.
三角形的相关概念及三边关系
三角形
按边分类
三边各不相等的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相接所构成的图形,用符号“△”来表示
三角形的顶点、内角、边
等边三角形
腰和底边不相等的三角形
小结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
的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在三角形中,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
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
三角形的高线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三角形的三条高线所在直线交于一点
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
三角形的中线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重心
三角形的中线把原三角形的面积平分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