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课 校园“木匠”本课内容属于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 》 中第四学段 (7—9 年级)的任务群 6:工业生产劳动。在本学段中,本课的教学旨在使学生通 过制作木工作品,进行产品设计与加工,体验工业生产劳动过程。在劳动观念方面: 理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的道理,树立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在劳动能力方 面:掌握制作木工作品的工具、设备的操作方法,以及材料加工的要求;在劳动习 惯和品质方面:养成安全、规范地进行工业生产劳动的劳动习惯,养成合理利用材 料、环保节约的劳动意识,养成吃苦耐劳、团队合作的品质;在劳动精神方面:领 会“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 ”,培养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1.行为目标:掌握制作木工作品的工具、设备的操作方法,以及材料加工的要 求。能根据需求设计并制作木工作品。2.认知目标:养成安全、规范地进行工业生产劳动的劳动习惯,养成合理利用 材料、环保节约的劳动意识。1.重点:根据需求设计并制作木工作品。认识常见工具并会安全、规范使用。2.难点:根据需求设计并制作木工作品。1.课时:1~2 课时。2.场地:劳动实践活动室。3.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PPT、木板、钉子、锤子、钢直尺等。(2)学生准备:笔记本、笔。设计意图:激发兴趣,引入本课主题。教学步骤:1.请一位学生朗读书P25“劳动最光荣 ”板块的文字。2.教师提问:听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呢?(随机抽同学回答)3.教师总结:争做小工匠,动手又动脑,好玩又有趣。亲自动手做一做,不仅 能学习一项技能,体验劳动的乐趣,还能为自己增添一个物件,何乐而不为?设计意图:了解各种木制物品,选择要制作的木工作品。教学步骤:1.教师用PPT 展示各种木工作品的图片,让学生粗略了解。2.教师引导学生参考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选择自己要制作的木工作品。设计意图:设计制作方案,绘制设计图。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之前理清思路,为后续 制作做准备。教学步骤:1.教师提问:确定好想要制作的木工作品后,你知道具体应该怎样操作吗?它 的加工技术是怎么样的呢?你的作品造型是怎样的?现在请同学来分享一下你的设 计方案。2.教师随机抽同学分享,倾听并给予鼓励。3.教师用PPT 展示制作小书架的相关信息(参考书P31“制作小书架 ”),并 详细讲解如何制作。设计意图:根据教师对如何制作小书架的讲解,分组讨论完善设计方案,体会团队 合作的精神。教学步骤:1.分若干小组,结合教师对如何制作小书架的讲解,交流设计方案,并填写 P28 的方框。2.小组内每个同学先介绍自己的方案设计思路,设计亮点,有没有需要大家帮 助解决的问题。3.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议,主要讨论如何优化设计方案。4.教师巡视并给予适当指导。设计意图:绘制技术图纸,精确制作。教学步骤:1.学生根据草图,绘制图纸。2.主要标注清楚各尺寸。3.教师用PPT 展示自己的图纸(参考书 P31“制作小书架 ”)。教师边巡视边 指导。设计意图:梳理需要准备的材料和工具,为后面劳动实践做准备。教学步骤:1.说明:学生前面设计和完善了自己喜欢的木工作品的制作方案,为后续的实 践做了充分的准备。本节课先统一做一个简单的小书架,后续再让学生按照自己的 方案制作。2.学生依照之前的分组,根据教师 PPT 上展示的制作小书架的资料梳理材料和 工具,并填写在书P29 的表格中。3.教师边巡视边指导。4.教师要着重明确安全、规范使用工具的要求。设计意图:掌握正确的方法动手制作小书架,体会劳动的乐趣,养成安全、规范地进行工业生产劳动的习惯。教学步骤:1.学生分组制作小书架,教师巡视指导并拍照。2.分工合作,有的同学画线,有的同学切割木板,有的同学钉钉子。3.教师着重查看和指导学生安全、规范地使用工具,帮助学生养成安全、规范 地进行工业生产劳动的习惯。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劳动中自己的收获,体验劳动带来的成就感,并反思 劳动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互相交流日常生活劳动的技能技巧,提高表达和交流 能力。教学步骤:1.劳动成果展示。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展示,并做简单介绍。教师拍照记录并 打印出来,学生贴在书上。2.教师:在这次劳动实践活动中,我们亲手制作了小书架,学习了相关工具的 使用方法,体验了工业生产劳动。你在这个过程中有什么感受?你最大的收获是什 么呢?在活动过程中你遇到过什么困难,又是怎么解决的呢?如果再有这样的实践 活动,你还能在哪些方面做得更好呢?请同学们思考这些问题,完成书P30 的“劳 动回顾 ”和“我能做得更好 ”。3.教师随机抽取几名学生(若时间允许,尽量多点)在全班进行分享。4.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做总结:我们在生活中会接触到许多木工作品,如玩具、 摆件和家具等。当我们看到这些木工作品时,会感叹制作者们的精湛技艺。今天我 们亲手制作了一个小书架,体验了木工从业者的辛苦和快乐,学会了使用相关的工 具,解锁了一项新技能,领悟到“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相信同学们以后都能用自 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的生活。设计意图:巩固课堂所学,帮助学生掌握制作小书架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 培养学生安全、规范地进行工业生产劳动的习惯。教学步骤:1.教师将劳动小帮手中的“制作小书架 ”制作成 PPT,展示给学生。2.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劳动技能要点。可结合书P29“制作作品 ”的表 格进行复习,并填写表格。在回顾的同时,教师要注意强调安全、规范操作。比如: 使用锤子前,要检查锤把是否松动,避免锤头脱落伤人。制作收纳架一、准备工作材料:6 块纤维板(其中规格为240mm×150mm×5mm 的 1 块,规格为240mm×72.5mm×5 mm 的 2 块,规格为 150 mm× 150 mm×5 mm 的正方形板 3 块)、砂纸等。工具:角尺、圆规、手锯、曲线锯、平锉、美工刀、木工铅笔等。二、制作步骤1.按照收纳架各部件尺寸图画线。收纳架各部件尺寸图画线的注意事项:铅笔要削尖,尺寸要掐准。画线时,要留一定的加工余量。画线的技术要领:看懂图纸,弄清部件的结构、规格和数量等。选择木料纹理平顺、 没有疵病的一面做正面。画线时,角尺紧贴木料,用笔轻重适中,线条平直、干净、 清楚。画好一个面的线后,可以用角尺延伸到另一个相邻的面画线。画线:要把木料加工成一定形状、尺寸、比例的构件或制品,第一道工序就是画线。 木工的锯、刨、开椎、钻孔等操作都需要按线加工。卷尺、直尺、角尺(直角尺、三角尺、活络角尺)、圆规、铅笔等是木工主要的测量和画线工具。基准和加工余量:基准是测量、加工的起点。木料加工前一般都是不符合要求的毛 坯料,可以先画出一条直线,并加工出一个标准的平面(基准面)。基准面确定后、 必须进行标记,常用的标记号为“V ”。以这个平面为基准,给相邻的另一平面画 线、加工,然后再继续加工其余的木面。木料经过锯割、刨削、凿削、打磨等加工过程,缝隙会失去一些木材,所以画线或 加工时要考虑留有一定的加工余量。手锯的加工余量一般为 1~2mm。单面刨光,厚度增加 3 mm;双面刨光,厚度增加5 mm。确定基准面2.加工 3 块圆形板。根据所画线条,在正方形纤维板上用曲线锯沿圆的轮廓线 外侧锯割。锯割前,先固定纤维板。起锯时,锯条对准线条外侧(材料去掉的部分 为外侧,留下的部分为内侧),保留一定的加工余量。为方便锯割,锯条与材料呈 30 °~45 ° 角为宜。推拉锯子用力均匀,幅度不要太大;当锯到线条底端时,逐渐 减小用力,减慢速度。锯割4. 加工矩形板和圆形板槽口。先用手锯沿锯割线内侧(保留加工余量)锯至 槽口底端,再用美工刀刻挖槽内废料,形成槽口,然后用平锉进行修整,使槽口光 滑平整。加工槽口 部件加工完成小贴士锯割口诀:锯条的锯路要正,下锯准确不晃动;上线下线不偏差,锯线不往两边偏; 轻推重拉是巧技。起锯:起锯是起始时的锯割。为了使起锯的位置正确和平稳,可用左手拇指指甲贴着锯条侧面帮助定位。起锯时用力要小,往返速度要慢,这样可使起锯平稳。锯割操作注意事项:钢丝锯条质地脆,易折断,操作时用力要均匀。锯割前应先检 查木料是否有钉子等,清除干净以防损伤锯齿。安全提示使用手锯锯割时,右手要紧握锯柄,不要随意移动,以免伤及手指。使用美工 刀裁切三夹板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刀片推出 10mm 即可,否则刀片容易折断,也容 易伤及手指。刀片不要对着人,不使用时及时收进刀柄内。不能切割的刀片应及时 更换。握刀的姿势和运刀的手法要正确。使用过程中,运刀要由轻到重,逐渐加力, 避免伤手;裁切时,下面要垫一块废旧夹板或专业木工垫板,以免划坏工作台面。持刀手势美工刀切割三夹板4.装配收纳架。先将 3 块圆形板与 1 块长方形板(240 mm× 150 mm×5 mm)对插, 再将 2 块长方形板(240 mm×72.5 mm×5 mm)分别与圆形板对插。装配收纳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