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课 校园食堂小帮手 教学设计教学背景课程意义本课内容属于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 》 中第四学段 (7—9 年级)的任务群 2:烹饪与营养。在本学段中,本课的教学旨在使学生通过 食堂帮厨劳动实践活动,体验烹饪的劳动过程。在劳动观念方面:体会食堂工作人 员的辛苦,懂得尊重各行业劳动者,理解劳动对于个人生活的意义;在劳动能力方 面:掌握烹饪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日常烹饪技能;在劳动习惯和品质方面:养成 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在劳动精神方面:领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1.行为目标:掌握烹饪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日常烹饪技能。2.认知目标:体会食堂工作人员的辛苦,懂得尊重各行业劳动者,养成节约粮 食的好习惯;理解劳动对于个人生活的意义;懂得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1.重点:掌握烹饪工具的操作方法,掌握日常烹饪技能。2.难点:理解劳动对于个人生活的意义,懂得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1.课时:1~2 课时。2.场地:劳动实践活动室。3.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PPT、口罩、工作帽、一次性手套等。(2)学生准备:笔记本、笔。设计意图:激发兴趣,引入本课主题。教学步骤:1.学生默读书P40“劳动最光荣 ”板块的文字。2.教师提问: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受呢?(随机抽同学回答)3.教师总结:我们每天吃着食堂为我们准备的美味佳肴,但是简单的原材料要 经过复杂的工序才能变成我们面前的美味佳肴。在这个过程中食堂工作人员做了大 量的工作。那么他们每天都要做些什么工作呢?我们一起去体验一下吧。设计意图:了解食堂厨师和厨工一天的工作基本流程。教学步骤:1.学生提前收集好资料,教师随机抽学生进行分享。2.教师用PPT 展示食堂厨师和厨工一天的工作基本流程。(基本流程参考:验 收菜品、洗菜备餐、食物留样、提供用餐服务、餐具清洗与消毒。具体操作可参考 “劳动小帮手 ”中的内容。)设计意图:理清思路,为后面制订方案做准备。教学步骤:1. 教师提问:我们了解了食堂叔叔阿姨们的大致工作流程,那我们可以帮他 们做什么呢?2. 教师随机抽学生回答,并引导学生填写书 P41 的表格。(可以参与到洗菜 配餐、食物留样、提供用餐服务、餐具清洗与消毒的几个环节中去)设计意图:设计帮厨方案,让学生在进行劳动实践之前理清思路,让帮厨实践有序开展。教学步骤:1.老师提问:想好我们可以帮叔叔阿姨做什么之后,那你知道具体应该怎么做 吗?现在请同学们制订自己的帮厨计划方案。2.教师随机抽学生分享,倾听并给予鼓励。3.教师用PPT 展示、讲解方案。可参考以下环节设计方案:(1)整理着装;(2)熟悉操作间,检查菜品;(3)辅助备餐:可分为择菜 组、洗菜组、切配组等;(4)食物留样;(5)窗口服务;(6)回收、清洗餐具。4.教师在讲解方案时注意强调安全和正确的操作方法。比如,切菜时注意正确 使用刀具,遇到困难及时咨询,难度较大的任务可以由食堂师傅协助完成;清洗蔬 菜的常用方法、食物留样的操作流程、餐具清洗、消毒流程等(参考“教学加油 站 ”)。设计意图:根据前面教师的讲解,分组讨论并完善计划方案,体会团队合作的精神。教学步骤:1.分若干小组,结合之前教师的讲解,分组讨论、交流计划方案,并填写在书 P42 的方框里。2.注意每个环节人员分配、分工要明确。比如辅助备餐环节,择菜组是哪些人, 主要负责什么工作;窗口服务环节,具体的人员安排又是怎样。3.每一项工作的安全注意事项、工作要求要明确。4.最后全班讨论出一个共同的计划方案,以便统一实施。5.教师巡视并给予适当指导。设计意图:体验帮厨劳动实践,体会劳动的乐趣,养成安全、规范劳动的习惯。教学步骤:1.教师提前联系好食堂负责人,确定活动时间、时长和方式。2.学生按照上一环节确定好的计划方案参与帮厨劳动实践,教师拍照。3.教师巡视各个环节,及时给予指导和安全提醒。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劳动中自己的收获,体验劳动带来的成就感,并反思 劳动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互相交流掌握日常生活劳动的技能技巧,提高表达和 交流能力。教学步骤:1.劳动成果展示。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发言,对本组成员的劳动过程做简单介 绍。教师把拍的照打印出来,发给学生。2.教师:这次我们进行了食堂帮厨劳动实践活动,学习了相关工具的正确使用 方法,体验了烹饪的辛苦与快乐。你在这个过程中有什么感受呢?你的收获是什么 呢?在活动过程中你遇到过什么困难,又是怎么解决的呢?如果再有这样的实践活 动,你还能在哪些方面做得更好呢?请同学们思考这些问题,完成书P43 的“我能 做得更好 ”和“劳动体会 ”。3.教师随机抽取几名学生(若时间允许,尽量多点)在全班进行分享。4.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做总结:通过这次劳动实践活动,我们体会到了食堂工 作人员的辛苦,意识到了劳动果实来之不易。我们要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回家 要积极主动帮助爸爸妈妈准备饭菜,为父母分担家务,用劳动为我们创造美好的生 活。设计意图:巩固课堂所学,帮助学生掌握食堂帮厨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和 节约粮食的意识。教学步骤:1.“食品安全小常识 ”作为知识补充,由教师自由安排。2.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劳动技能要点。在回顾的同时,教师可以提醒一 下注意事项,特别是安全事项。食品安全小常识(续)一、为什么不能食用野生蘑菇?野生蘑菇中存在多种有毒品种,毒性成分复杂。食用野生蘑菇中毒后,中毒者表现各异,病死率高,且没有特效疗法。因此,切不可采食野生蘑菇,一旦出现中 毒症状,应立即对中毒者催吐,并尽快就医。二、人体过量摄入亚硝酸盐有什么危害?人如果短时间内经口摄入(误食或超量摄入)较大量的亚硝酸盐,容易引起急 性中毒,使血液中具有正常携氧功能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携 氧能力,造成组织缺氧,称为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当摄入量达到0.2~0.5 克时可 导致中毒,摄入量超过3 克时可致人死亡。三、如何选购食用油?1.看标识。外包装上必须标明商品名称、配料表等内容,要有“QS ”(食品 安全认证)标志。2.看包装。条码印制是否规范,是否有改动迹象。3.看颜色。一级油比二级、三级、四级油的颜色要淡。4.看透明度。纯净的油应是透明的。5.看有无分层。若有分层现象则很可能是掺假的混杂油。6.看有无沉淀物。高品质食用油无沉淀和悬浮物,黏度较小。四、什么样的鸡蛋安全性更高?尽量选择清洁蛋。清洁蛋是指鲜鸡蛋经过检查、清洗、风干、油蜡处理、分级 后的蛋制品,其安全性相对高于散装鸡蛋。如果在商超或传统农贸市场中购买未经 清洗的散装鸡蛋,建议消费者在购买后要尽快进行清洁处理,以预防潜在风险。不 要购买和食用毛鸡蛋。五、果酱的颜色越鲜艳越好?果酱的颜色不仅取决于水果的品种、成熟度,还取决于加工工艺、着色剂的添 加等。水果颜色丰富多彩,是因为其本身含有天然色素,但天然色素往往不稳定, 很多水果经加热或长时间贮藏后颜色会发生褐变,比如草莓、苹果、菠萝等,这是 水果本身特性决定的,果酱不是颜色越鲜艳越好,有时过于鲜艳的颜色可能源于着 色剂的过量使用。六、路边烧烤存在哪些安全隐患?部分流动烧烤摊贩所使用的食物原料来源不清。个别商贩常将肉串烤至半熟, 售卖时再加工,生熟不分,易造成二次污染。此外,烧烤食品烤制时间短,中心温 度可能达不到杀菌的温度,容易导致进食者感染消化道疾病、寄生虫病和人畜共患 病。七、如何区分真假蜂蜜?1.看配料表。纯蜂蜜的配料表中不得含有除蜂蜜以外的任何物质。2.看价格。掺假蜜的成本比真蜂蜜要低得多,因此太便宜的产品假的可能性 较大,尽量不要购买价格比同类低出很多的蜂蜜产品。3.闻气味。纯正蜂蜜有蜜特有的清香味,掺假蜜则香味淡。4.尝味道。纯正蜂蜜味道甜,口感绵软细腻,回味悠长,而掺假蜜的蜜味淡, 余味淡薄短促。应慎重购买路边个人小作坊的所谓“纯天然、野生 ”的蜂蜜。八、怎样存放马铃薯?怎样抑制马铃薯发芽?马铃薯块茎的水分含量高、易腐烂,购买后宜存放在 5 摄氏度左右的阴凉通风 处。温度高会导致发芽或腐烂;温度低易冻伤;湿度大、通风不良易霉烂。马铃薯 与苹果或香蕉放在一起,可抑制块茎发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