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部编版)七年级上道德与法治4.2让家更美好第二单元 成长的时空第四课 幸福和谐的家庭新知导入公益广告:爱的表达式1、道德修养: 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2、健全人格:面对成长中家庭关系,引导学生理性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思考如何解决问题。3、责任意识:培养与家人共同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的责任意识。请同学们自主学习课本P29-33内容,时间3分钟。1.怎样建设美好家庭?2.怎样学会爱、奉献爱?3.如何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生活观察探究新知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有时我们可能因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温馨和睦磕磕绊绊内敛深沉自然随和有时我们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亲情,甚至因此否认亲情的存在。只要我们用心体悟就会发现,家人间的爱蕴含在生活的点滴之中。探究新知怎样建设美好家庭?常智韬,别名猫爸, 常智韬先生践行“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主张对子女采用个性化教育。他用民主、宽松的教育方式培养出了“哈佛女儿”,被媒体称为“猫爸”。“猫爸”作为民主、平等的家庭教育方式的代表性人物,倡导“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的教育理念,鼓励和引导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一起共享家庭教育的快乐。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有的温馨和睦,有的磕磕绊绊,有的内敛深沉,有的随和自然……有时我们可能因为他的平常而忽略它,有时我们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亲情。只要我们用心体悟就会发现,家人间的爱蕴含在生活的点滴之中。①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体会亲情之爱。阅读感悟领导干部的模模——孔繁森,两次进藏工作,勤政为民,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了西藏地区,献给了党的事业。他和女儿的书信往来,令人动容。自从收到你们给我的明信片后几乎天天都要看两遮、凡是看了明信片、贺年片后都感到,我虽在高原,但是最幸福的人。我虽在高原世界屋脊的屋脊上过着正常人难以想象的生活,但我看到有这么多的女儿在想着我,盼着我,我身上有使不完的劲,心中有说不出的愉快。1994年1月16 日孔繁森写给小女儿的一封信岁岁清明,又到清明。我们姊妹三个都有了自己的小家,可惜您却不能享受天伦之乐。爸爸,您还记得吗?您收养的那个小女孩贡桑,她大学毕业后就回西藏了。您长眠的那片土地已发生了沧桑巨变,孩子们上学都是义务教育,老人们都有了社会保障,矿区条件也大有改善。爸爸,女儿想你,如果有来生,我们还是一家人。孔繁森去世多年后,小女儿又给爸爸写了一封信。一天,突然降温,妈妈让小强穿上厚外套。他说:“谢谢妈妈,我觉得穿这些够了,今天有体育课,穿厚外套不方便运动”。妈妈说:“穿多了可以脱,穿少冻感冒了怎么办 ”小强说:“我都这么大了,知道冷热,您就放心吧!”妈妈拿着外套,若有所思地看着小强走出家门……探究与分享如果你和家人有类似的“碰撞”,你会怎么做 ②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相互关爱、彼此尊重。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是家庭幸福美满的重要条件。在接受关爱的同时,也要学会回报爱。对父母长辈,我们要孝顺敬重;对兄弟姐妹,我们要相携相助。家庭成员要以彼此尊重为前提进行沟通和交流。在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有时难以避免。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有事多商量,主动化解矛盾,增进情感。探究新知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论语》中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礼记》中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孝亲敬老孝亲敬老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探究与分享分析这些家规、家训的内容,说说它们体现了哪些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体现着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提高家庭成员的道德品质,构建美好的家庭。探究新知家庭是道德养成的起点,我们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追求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让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如何传承家庭美德?1.怎样建设美好家庭?探究新知家庭美德是人们在家庭生活中调整家庭成员间关系、处理家庭问题时所遵循的高尚的道德规范。尊老爱幼是每个人的道德义务,更是家庭美德的集中体现。尊老尤其要注重“敬、礼、诚”,爱幼要注重“慈、爱、扶”。男女平等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男女都能保持人格独立、地位平等,享有同等的权利,负有同等的义务,反对歧视和迫害女性。夫妻和睦是家庭幸福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夫妻关系应以平等互爱为基础。双方应该努力做到互敬、互爱、互信、互谅、互勉。勤俭持家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强化奋斗观念、强化劳动观念、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念、培育合理的消费观念。邻里互助是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在家庭生活中的体现。要与人为善,少争高低,小事忍让,大事劝解,和睦相处。探究新知④建设美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在家庭生活中,我们都有自己的角色,家庭成员共同分担、相互协作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我们要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为家庭建设作出贡献。如何承担责任?自己洗衣服学做饭整理家务共建和谐家庭: 人人有责图片展示洋洋一家人的生活场景,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建设幸福和睦的家庭?探究新知03建设美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04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体会亲情之爱。01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相互关爱、彼此尊重。02怎样建设 美好家庭?怎样建设美好家庭?启思导行以“爱要这样来表达”为主题,组织一次体验活动。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向父母表达爱的方式,讨论具体做法,并付诸行动。教师寄语家是个多么温暧的名字,家人给了我们世界上最真挚、最无私的爱。随着时光的流逝,父母的脸颊上失去了光泽,换来了儿女的长大及独立意识的增强;父母充满爱意的叮咛,在有些儿女的眼里却成了烦人的唠叨,幸福的家庭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主动和父母沟通,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让爱住在每个人家中!如何建设美好家庭怎样学会爱、奉献爱用心体味亲情之爱相互关爱、彼此尊重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接受关爱的同时,回报爱以彼此尊重为前提进行沟通和交流。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有事多商量,主动化解矛盾,增进情感课堂练习1.一位同学给心理老师写信说:“进入初中后,我发现父母对我要求很苛刻,我们之间为一点小事就会爆发‘热战’,是不是父母不爱我了 昔日疼爱我的父母哪里去了 ”如果你是心理老师,你会告诉这位同学( )A.要用心感悟家中的亲情 B.长大后就不需要父母的爱了 C.家庭是成长的摇篮,不是爱的港湾 D.长大后很难感受到亲情的存在A课堂练习2.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与国密不可分。一个国家的繁荣兴盛,离不开每一个家庭的文明和睦。建设文明和谐家庭,需要( )①家庭成员消除彼此差异②家庭成员间相互理解、信任③家庭成员间和睦相处④家庭成员间相互体谅和包容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D课堂练习3.《论语》中多次提到对“孝”的看法:“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孔子认为,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 )A.有好吃的先给父母吃B.敬重和爱戴父母 C.多帮助父母做家务 D.在经济上多支援父母B课堂练习4.家,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只有动真情才能读懂它。下列诗词体现了促进和谐家庭建设的是( )①古之立大事者,必有坚忍不拔之志②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④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D课堂练习5.2023年已经过去,回望走过的生命历程,我们心怀感恩。某校开展了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思孝行】“乌鸦反哺,羊羔跪乳”,无论何时,我们都要给 父母一份爱的守望。思考:心存感恩,砥砺前行。你打算如何将感恩之心变为具体的行动 请你写出孝敬父母的计划。(只写具体行动即可)【参考答案】 ①认真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②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为父母减轻负担;③与父母产生矛盾时,主动与父母沟通,不顶撞父母;等等。课堂练习6.(2024·福建·中考真题)“孝”是中国家庭文化的重要精神内涵。下列初中生小闽的日常表现能体现“孝”的是( )①主动为爷爷朗读报纸②常陪外公和外婆一起聊天③让妈妈帮自己洗袜子④要求爸爸多给自己零花钱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孝亲敬长。①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动为爷爷朗读报纸,体现了对爷爷的关心和陪伴;常陪外公和外婆一起聊天,增进与长辈的交流和感情,也是孝顺的表现;故①②符合题意;③:让妈妈帮自己洗袜子,这是自己能做的事却依赖妈妈,不是孝顺的行为;故③错误;④:要求爸爸多给自己零花钱,这种索取的行为不符合“孝”的内涵;故④错误;故本题选A。课堂练习7.(2024·四川眉山·中考真题)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下列诗句体现“孝”文化的是(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C.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孝亲敬长。C:分析可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诗意思是树希望静止不摆,风却不停息;子女想赡养父母,父母却已离去。强调了子女行孝要及时,不要等到失去机会才后悔莫及,体现了对孝道的重视和对及时尽孝的呼吁,故C符合题意;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常用来形容无私奉献的精神,故A不符合题意;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表达了战士们坚定的报国之志和英勇无畏的精神,故B不符合题意;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寓意要想拥有珍贵品质或美好才华需要不断努力和磨练,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课堂练习8.(2024·江西·中考真题)下边古训印证了(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学而》 夫孝者,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圣谕广训》①中华优秀“孝”文化源远流长 ②孝亲敬长是中华传统美德③尽孝就要采纳父母全部意见 ④孝亲敬长是公民的法定义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孝亲敬长的内涵和要求。①②:“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的意思是对父母孝敬,对兄弟友爱,是仁的根本;“夫孝者,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的意思是:孝道犹如天上日月星辰的运行、地上万物的自然生长,天经地义,是人民本有的自然的行为。两句古训共同印证了中华优秀“孝”文化源远流长,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故①②符合题意;③:父母也是普通人,难免也会犯错误,因此尽孝不一定采纳父母的全部意见,故③说法错误;④:观点正确,但题文中未体现孝亲敬长是公民的法定义务,故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课堂练习9.(2024·四川广安·中考真题)“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这首歌得以广泛传唱,表明孝亲敬长( )①最重要的是多做家务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③要一切顺从父母的安排④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孝亲敬长的内涵和要求。②④:分析题文并依据教材知识,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故②④说法正确;①:孝亲敬长的方法有很多,没有哪一种做法是最重要的,只要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无论是陪伴老人聊聊天还是帮老人做一些家务,都能表达自己的孝敬。故①说法错误;③:孝敬不等于顺从父母的一切安排,如果父母有错误,我们能耐心指出并帮助父母改正,不让父母“德有伤”,也是对老人的孝敬,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课堂练习10.(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题)漫画《都想拯救世界却没有人帮妈妈洗碗》,告诫我们应做到( )①既有亲情关怀,又有家庭分工②既能享受生活,又能创造未来③既有远大理想,又能脚踏实地④既有担当意识,又从点滴做起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对孝亲敬长的理解。③④:分析漫画,漫画强调人们都想着去做伟大的事拯救世界,却忽略了身边帮妈妈洗碗这样的小事,告诫我们要有远大理想,但也要能脚踏实地,从点滴小事做起,有担当意识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故③④符合题意;①②:漫画并不能体现既有亲情关怀,又有家庭分工;既能享受生活,又能创造未来;故①②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课堂练习11.(2024·江苏扬州·中考真题)下面漫画《家风》告诉我们( )A.用关爱传承美好的亲情 B.迁就是维系亲情的纽带C.学会沟通解决家庭矛盾 D.现代家庭结构发生变化【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孝亲敬长。A:分析漫画,漫画《家风》中长辈关爱晚辈,晚辈尊重长辈,体现了用关爱传承美好的亲情;故A符合题意;B:迁就是一种不正确的处理方式,真正维系亲情的应该是相互理解、尊重和关爱,而不是无原则的迁就;故B错误;C:漫画主要强调的是亲情的传承和关爱,而非侧重于沟通解决家庭矛盾;故C不符合题意;D:漫画中并未体现现代家庭结构发生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课堂练习12. (2025·湖北·中考真题)在成长的岁月里,爷爷深沉的爱对小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经常告诉小轩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能收获更多友谊。小轩摘录的以下语句与爷爷的教导一致的是( ) 【答案】AA.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B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C.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D.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解析】本题考查呵护友谊的相关知识。A:“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意为用要求别人的标准要求自己,用宽容自己的心态宽容他人,体现了“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故A符合题意;B:“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强调学习他人优点并改正自身缺点,侧重自我提升,与题干中“宽以待人”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C:“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倡导节俭和未雨绸缪,与题干主题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D:“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表达对理解的渴望,与题干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让备课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2七上道法让家更美好2025.ppt 公益广告:爱的表达式.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