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常锐伦、欧京海 2024)七下 第四单元第1课《端午传情》视频素材+课件(48页)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美版(常锐伦、欧京海 2024)七下 第四单元第1课《端午传情》视频素材+课件(48页)

资源简介

(共48张PPT)


新人美 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第一课
穿越之我来到了古代五月初五这一天,一起和我看看古人是如何过端午的~
晨起挂花草
五月五日的清晨,勤劳的古人开始充实的一天。他们会用红纸将艾草、菖蒲捆成一束后插或悬在门上。
早膳食角黍
忙活了一个上午,到了早膳时间。这天的节俗属包粽子和吃粽子。
采草药
射粉团
“端午节前都是草,端午来到都是药。”古时认为端午这一天阳气旺盛,是草木一年中药性最强的一天,在这天洗草药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这是唐代都城和宫廷盛行的游戏。粉团是一种用糯米制成的食品,外裹芝麻,放在油中炸熟,类似于“麻团”,人们通过射箭来决定粉团的归属。
闲时
午膳吃五黄
看完激烈的龙舟比赛,又到了吃货们喜爱的饭点。端午除了吃粽子,还少不了吃“五黄”。
这是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枭,就是猫头鹰,在古代被认为是不孝的鸟;而皇帝制作枭羹以赐臣下,就是警示臣子们不要像枭那样不忠不孝。
午膳赐枭羹
手工系彩丝
吃了午膳,古人会活动活动,做一些手工活。端午除了佩香囊,古人还有佩戴五彩丝。
古人认为五月是恶月,在手臂上系上象征五行的彩丝,以辟邪止恶。
闲时
高潮观竞渡
吃完粽子,开始进入端午节的高潮时刻“扒龙舟”。六月蕞热闹的一天莫过于此,城中的老百姓聚在岸边看龙舟。
佩戴好香囊和五彩线,古人也会在端午这天郊游。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便会用斗草嬉戏
睡前喝雄黄
斗完草后大家都各回各家,端午节的一天也逐渐接近尾声。临近睡前,讲究的古人还会临床小酌一杯雄黄酒,也不辜负端午一日的好心情。

朔源
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寓意
古人这些丰富的民俗活动是如何发展而来的呢?
今天和我一起来探究吧~
我们一起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也感受了古人这一天的充实民俗,除了纪念屈原,端午一般在夏至前后,而古时夏至正是农事活动的重要和关键期,也是害虫等生长繁盛的时候,以农为本的人们害怕这时出岔子,便在此期间通过活动来祈求平安和丰收。
农历五月入夏,气温猛升,蚊蝇滋生、毒虫横行,尤其是“五毒”蛇、蝎、蜈蚣、壁虎、蟾蜍。五月五日端午节被百姓视为“恶月恶日”。
《续汉书·礼仪志》记载,“日夏至,阴气萌作,恐物不揉懋。”端午习俗就有很多是为了驱五毒。
古人找到“五瑞”来对付“五毒”!“五瑞”传统上指菖蒲、艾草、石榴花、龙船花、蒜,枇杷、蜀葵也常列在其中。这些植物是祥瑞之物,能入药防病、招福驱邪。
同学们找一找你身边还有哪些端午民俗活动呢?
吃粽子
挂艾草
点雄黄
佩香囊
赛龙舟
驱五毒
放纸鸢
系五彩绳
挂钟馗像
端午习俗主要绕祛病防疫、祭祀祖先、祈求丰收等主题展开。这些习俗与当地的历史背景、民间传说密切相关。
端午节最初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屈原忠君爱国百姓们为了纪念他,纷纷在每年的这一天以各种方式缅怀他。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 “飞龙在天” 吉日拜祭龙祖、祈福辟邪,注入夏季时令 “祛病防疫 " 风尚。人们在端午节挂菖蒲、艾叶,喝雄黄酒等,这些习俗都有驱邪、消毒、避疫的寓意,反映了人们健康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小结

欣赏
欣赏与端午习俗相关的美术作品
端阳景图(中国画) 清 余穉
说一说你在这张作品里看到了什么?想一想画家想表达什么?
端阳景图(中国画) 清 余穉
菖蒲
凌霄花
蜀葵
艾草
青蛙
蟾蜍
蜻蜓
菊花
菖蒲
凌霄花
蜀葵
艾草
青蛙
蟾蜍
蜻蜓
菊花
动物
植物
线条工细、流畅,设色典雅富丽, 通过对动植物的刻画来表现端阳时节大地回暖的情景。
樱桃图(端午)(中国画) 现代 齐白石
说一说你在这张作品里看到了什么?画家想表达什么?对比《端阳景图》绘画表现形式有什么不同?
樱桃图(端午)(中国画) 现代 齐白石
画家以淡墨画粽叶,以浓墨勾画出粽绳,用简单几笔便精妙地表现出粽子的棱角转折。一盘红樱桃、两个粽子巧妙点出作品主题,凸显出画家对生活的热情。
樱桃图(端午)(中国画) 现代 齐白石
端阳景图(中国画) 清 余穉
对比《端阳景图》绘画表现形式有什么不同?
工笔画:笔法工整细腻、严谨缜密,线条均匀、精细,如工笔白描通过精准线条勾勒物体轮廓与细节,勾勒轮廓和描绘细节时一丝不苟 。
写意画:用笔自由奔放、洒脱不羁,强调笔触的灵动性与变化性,注重通过笔墨的轻重、疾徐、顿挫、转折传达情感与韵味,常以豪放的笔触、简洁的线条勾勒物象 。
说一说下面的美术作品是如何反映端午文化的。
雕像展现了屈原漫步沙渚、行吟泽畔的神态,他翘首向天,举步欲行,仿佛正吟诵着《天问》等名篇,生动地刻画出屈原被流放后忧国忧民、悲愤难抑的情绪。人物的刻画、石雕的质感深刻地诠释了屈原的爱国情怀、高洁品质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周桐 黄光益 屈原像 雕塑
雕塑
《五瑞图》为祝贺端午节而作。蜜桃、枇杷等均有吉祥寓意。
《端午图》描绘了菖蒲、蜀葵、玉簪以及蔷薇等几种初夏的时令花卉。

端午图 中国画 清 王时敏
五瑞图 中国画 清 虚谷
端午节有祛毒迎祥瑞的传统,通过描绘植物花卉和果实等组合,点明了端午时节,寓意吉祥美好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除了用不同的美术形式记录节日的民俗与寄托情感,与端午节相关的民间手工艺也是种类繁多,
你知道哪些?

品味
了解与端午节相关的手工作品
说到端午,我们一定是想到了美味的粽子!
说一说,包粽子用到的食材有哪些?粽子的形状有几种?包粽子系绳的方法有哪 些?我国各地的粽子种类丰富多样,尝试用不同材料包出形状各异的粽子。
粽子的不同包法
粽子的不同口味
一起来了解如何包粽子吧!
三角粽的制作步骤
五彩手绳的制作步骤
纸质龙舟的制作步骤

实践
制作与端午节相关的手工作品
绿色的粽子穿上五彩的外衣会是什么样?动手制作一只五彩线粽并穿上不同的花衣吧!
实践
绿色的粽子穿上五彩的外衣会是什么样?动手制作一只五彩线粽并穿上不同的花衣吧!
实践

拓展
拓展
“天问”之名源自屈原的诗作《天问》。“天问”的故事远不止一首诗那么简单,屈原《天问》从诞生之初,就引发世人对探索未知的兴趣。“天问”所代表的,是中国人追寻宇宙奥妙的千年之叹,是数千年来探索无穷远方的不懈努力。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拓展
中国航天发展是可以骄傲的回应屈原的叩问。


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