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小学高年级)第12讲《强国必须强军》在视频中看到如此强大的军队,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我会结合视频中军队的方阵与武器装备,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表达看到强大军队时的直观感受,突出自豪感与安全感,控制在 100 字以内。看到整齐的方阵、先进的武器,特别激动、自豪!人民军队这么强大,就像给国家和我们筑起了 “保护墙”,能守护我们安稳生活、保护国家不受欺负,我特别敬佩军人,也为祖国有这样的军队感到骄傲!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习近平爷爷是一名“老兵”。1979 年,他大学毕业后就穿上军装,进入中央军委办公厅工作。3年后,来到河北正定工作时,习近平爷爷依然经常穿着褪色的旧军装,有时会背一个军用挎包。在地方工作的大部分时光里,他都兼任部队职务,时时关注着军队建设,对军队怀有真挚的感情。国家安全在福建工作时,习近平爷爷了解到,福建省某预备役师基础设施较差。要提高部队战斗力,训练基地建设成了当务之急。他决定投入经费兴建预备役师军官训练中心。两年后,占地200亩、建筑面积12 000平方米的训练中心投入使用。后来,为提高部队信息化水平,他还与相关部门反复研究,专门增加过一次经费,建设了一个指挥自动化模拟训练室。如此关注与推动军队建设,源于习近平爷爷对战争与和平深刻而透彻的理解。他曾说,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一)和平需要保卫强大的国家必须有强大的军队。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只有建设强大的军队,才不会挨打,才能有和平。2015年,也门爆发战争。正在也门附近海域执行任务的中国海军护航编队迅速前往,保护几百名中国公民安全撤离。在这次行动中,有一张照片在网络走红,一名海军女战士牵着一个小姑娘的手准备登上军舰。有网友给照片配上了解说词:“别害怕,姐姐带你回家。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 习近平(一)建设世界一流军队2017年 7月 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以一场气势磅礴的沙场阅兵庆祝 90岁生日。12 000名受阅官兵、600多台受阅车辆装备集结列阵,100多架战机在 6个机场整装编队。野战化、实战化的沙场点兵,打破了诸军兵种界限,每个方队都以作战群出现,是人民军队整体性、革命性变革后的全新亮相。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推进强军事业,必须始终聚焦备战打仗,锻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2017年 7月 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90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从习近平爷爷的这些行动中,你们能体会到什么?空军航空兵某旅歼-10战机升空火箭军进行实弹发射训练如果没有强大的军队,这次撤侨行动会面临哪些困难?中国军队参与维和行动,体现了什么?(三)发扬拥军爱民的光荣传统习近平爷爷说:“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2016年5月 24日,习近平爷爷来到驻守在黑瞎子岛上的黑龙江省军区边防某团十连,看望连队官兵,同大家合影留念。他还走进战士宿舍,边看边问战士们:睡觉冷不冷?能不能洗上热水澡?连队伙食怎么样?人民军队始终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完全彻底为人民奋斗,哪里有敌人,哪里有危难,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我们要发扬军爱民、民拥军的光荣传统。我们长大后如果成为光荣的军人,就应该承担好军人的职责,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你们认为怎样才能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课堂练习单项选择题(3 道)习近平爷爷认为,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体现了( )。A. 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 B. 战争的残酷性 C. 和平的重要性2015 年也门爆发战争,中国海军护航编队迅速前往保护中国公民安全撤离,这说明了( )。A. 中国海军很强大 B. 强大的军队是保护人民的重要力量 C. 中国喜欢参与国际事务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 )、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A. 装备先进 B. 听党指挥 C. 人数众多ABB课堂练习判断题强大的国家不一定需要强大的军队。( )中国军队只负责保卫国家领土,不参与国际维和行动。( )我们小学生不需要关心国防和军队建设。( )×××课堂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强国必须强军》。我们知道了习近平爷爷非常重视军队建设,强大的军队能保护我们的安全,在也门撤侨等行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中国军队还积极参与维和,维护世界和平。党为军队制定了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我们要牢记。同时,拥军爱民的光荣传统也不能忘。希望大家以后能更加关注国防和军队,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板书设计12.强国必须强军习近平爷爷与军队和平需要保卫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发扬拥军爱民传统Thanks!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2讲《强国必须强军》公开课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围绕 “强国必须强军” 这一核心主题展开,通过讲述习近平爷爷对军队建设的关注与推动,以及中国军队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突出表现,让学生深刻理解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意义。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实际,以真实的事例和生动的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防观念和对人民军队的崇敬之情。二、学情分析小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求知欲。他们对军队往往怀有崇敬和向往之情,但对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性缺乏深入理解,认知较为浅显和直观。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事例、生动的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培养其国防意识和爱国情怀。三、核心素养分析(一)政治认同通过学习,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认同强国必须强军的理念,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二)道德素养培养学生尊重军人、热爱军队的道德情感,传承和弘扬军爱民、民拥军的光荣传统,树立关心国防、热爱国防的良好道德风尚。(三)法治观念让学生了解国防相关法律法规,明白依法服兵役等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增强法治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四)健全人格通过对军队纪律、军人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学习,引导学生培养坚韧不拔、勇敢担当、团结协作的健全人格。(五)责任意识激发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使其明白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要努力学习,为将来投身国防事业或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做好准备。四、教学重点理解强国必须强军的重要性,认识到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了解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即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五、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从抽象的概念中理解国防和军队建设与国家发展、人民幸福之间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将对军队的崇敬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和爱国情怀,并落实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习近平爷爷关注军队建设的相关图片、视频,中国军队执行任务的精彩视频片段,如也门撤侨、维和行动等。相关书籍、报刊资料,用于补充教学内容。制作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道具,如小国旗、军人玩偶等,增加课堂趣味性。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 分钟)教师活动:播放一段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的阅兵视频,展示人民军队整齐的方阵、先进的武器装备,营造庄严肃穆且振奋人心的氛围。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在视频中看到如此强大的军队,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学生活动:认真观看视频,被精彩的画面所吸引,积极参与发言,表达自己看到强大军队时的震撼、自豪等感受。设计意图:通过直观、震撼的视觉冲击,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军队的好奇心,为后续课程的开展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二)讲授新课(25 分钟)习近平爷爷与军队的故事教师活动:展示习近平爷爷年轻时穿军装的照片以及在地方工作时兼任部队职务的相关资料,生动讲述习近平爷爷在福建工作时,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投入经费兴建预备役师军官训练中心,以及建设指挥自动化模拟训练室的故事。提问学生:“从习近平爷爷的这些行动中,你们能体会到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习近平爷爷对军队建设的重视以及背后的原因。学生活动:认真聆听故事,仔细观察图片和资料,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理解习近平爷爷对军队怀有真挚感情,非常重视军队建设,认识到军队建设对于国家的重要性。设计意图:以习近平爷爷的亲身经历为切入点,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距离,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国家领导人对军队建设的高度关注,从而引发学生对军队建设重要性的深入思考。和平需要保卫教师活动:展示 2015 年也门撤侨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详细讲述中国海军护航编队迅速前往也门,保护中国公民安全撤离,以及协助其他国家公民撤离的英勇事迹。特别展示那张走红网络的海军女战士牵着小姑娘手登舰的照片,让学生仔细观察照片中的细节,体会其中传递的温暖与力量。提问学生:“如果没有强大的军队,这次撤侨行动会面临哪些困难?” 引导学生思考军队在保护国家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方面的关键作用。接着,介绍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30 周年的相关情况,展示中国维和官兵出征前宣誓的照片,讲述他们在维和任务中面临的危险和挑战,以及为维护世界和平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提问学生:“中国军队参与维和行动,体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军队不仅保卫本国人民,还积极履行国际责任,维护世界和平。学生活动:全神贯注地观看图片和视频,被撤侨和维和行动中的英勇事迹所感动,积极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深刻理解强大的军队是保障和平的重要力量,中国军队为世界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真实发生的事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强大的军队对于保护国家和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不可或缺性,增强学生对军队的崇敬之情和对和平的珍视。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教师活动:播放 2017 年 7 月 30 日朱日和训练基地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90 周年阅兵的精彩视频片段,展示受阅官兵整齐的步伐、先进的武器装备,以及各作战群的威武英姿。介绍这次阅兵的特点,如野战化、实战化,打破诸军兵种界限等,让学生感受人民军队的强大实力和整体性、革命性变革。讲解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即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 “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 的含义,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例如,通过举例说明在历史上的战争中,军队听从党的指挥取得胜利的故事,让学生明白听党指挥是军队建设的灵魂;讲述现代战争中军队具备强大战斗力的重要性,让学生理解能打胜仗是核心;通过讲述军人遵守纪律、艰苦奋斗的事迹,让学生体会作风优良是保证。提问学生:“你们认为怎样才能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引导学生从自身角度出发,思考如何为强军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学生活动:认真观看阅兵视频,被人民军队的强大气势所震撼,仔细聆听教师对强军目标的讲解,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认识到实现强军目标需要各方面的努力,自己要努力学习,为将来投身国防事业或为国家建设做准备。设计意图:通过展示盛大的阅兵场景,让学生直观感受人民军队的强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深入讲解强军目标,帮助学生系统理解军队建设的方向和要求,引导学生树立为实现强军目标而努力学习的志向。发扬拥军爱民的光荣传统教师活动:展示 “红大娘” 拥军的图片或相关故事资料,讲述军民鱼水情深的感人故事。介绍习近平爷爷赋诗《军民情 七律》相贺新中国第一次全国双拥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的背景和意义,带领学生朗读这首诗,感受其中蕴含的军民深厚情谊。提问学生:“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拥军爱民的例子?”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扬拥军爱民的光荣传统。学生活动:认真聆听故事,朗读诗歌,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看到或听到的拥军爱民的例子,并思考自己可以为拥军爱民做些什么。设计意图:通过讲述感人的故事和解读诗歌,让学生深刻体会拥军爱民的光荣传统和重要意义,引导学生将这种情感落实到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行动上,培养学生关心国防、热爱军队的良好品质。(三)课堂练习(10 分钟)单项选择题习近平爷爷认为,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体现了( )。A. 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 B. 战争的残酷性 C. 和平的重要性2015 年也门爆发战争,中国海军护航编队迅速前往保护中国公民安全撤离,这说明了( )。A. 中国海军很强大 B. 强大的军队是保护人民的重要力量 C. 中国喜欢参与国际事务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 )、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A. 装备先进 B. 听党指挥 C. 人数众多判断题强大的国家不一定需要强大的军队。( )中国军队只负责保卫国家领土,不参与国际维和行动。( )我们小学生不需要关心国防和军队建设。( )(四)课堂小结(5 分钟)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强国必须强军》。我们知道了习近平爷爷非常重视军队建设,强大的军队能保护我们的安全,在也门撤侨等行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中国军队还积极参与维和,维护世界和平。党为军队制定了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我们要牢记。同时,拥军爱民的光荣传统也不能忘。希望大家以后能更加关注国防和军队,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五)板书设计强国必须强军习近平爷爷与军队和平需要保卫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发扬拥军爱民传统(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直观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表现出浓厚兴趣,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对强国必须强军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理解。但在讲解一些抽象概念时,部分学生理解起来仍有困难,如对国防和军队建设与国家发展深层次联系的理解。在今后教学中,应更多结合生活实际,采用更生动形象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抽象内容。同时,可增加更多互动环节,如组织学生模拟军事演练等,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学习效果。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核心素养】第12讲《强国必须强军》公开课 教学课件.pptx 第12讲《强国必须强军》公开课教案.docx 视频素材:2015年也门撤侨的视频.mp4 视频素材:2017年7月30日朱日阅兵.mp4 视频素材:中国人民解放军阅兵视频.mp4 视频素材:军民鱼水情.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