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课件(30页PPT)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课件(30页PPT)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1.1 课时1 长度的测量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生活中我们常通过眼睛直接判断物体的长短。如图的两根小棒哪个较长 先看看,再用尺子量一量。我们的感觉总是可靠的吗
判断小棒的长短
问题
  为了更准确的认识周围的世界,把握事物的特点,我们发明工具,帮助我们测量。
1.知道长度的基本单位,会进行简单的长度单位换算。
2.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知道如何规范的测量长度。
3.能通过日常经验,物品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了解计量长度的工具及其反战变化的过程。
4.知道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长度(s)
国际单位:米 符号:m
小资料:1983年国际计量大会规定:
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内所
经过的路程的长度定义为1m。
常用单位: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 m) 纳米(nm)
1cm
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练一练:
63700km= m 5.6m= cm
300μm= m 36nm= m
(先换再算)
刻度尺
三角尺
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皮尺
卷尺
长度的测量
比较精确的长度测量工具
正确使用刻度尺
①会选:适合的量程和分度值
②会放: 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图甲),不能歪斜(图乙)。
③会看: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
④会读:读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⑤会记:记录时不但要记录数值,还必须注明测量单位(数值+单位)
分度值:1mm
零刻度线
0
1
cm
物体的长度是
1.1 cm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长度的测量
  [小实验]使用刻度尺测量练习本和物理课本的长度和宽度
活动:再测长度
怎样测量以下物体?
一张纸的厚度
细铁丝的直径
硬币的直径
随堂练习
1. 在下面各题中填上合适的单位。
(1)教室门的高度约20( )
(2)常用圆珠笔的长度约1.5( )
(3)人头发丝的直径约70( )
(4)教室每层楼高约33 ( )
(5)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165 ( )
(6)练习册的长度约为0.22 ( )
dm
dm
dm
m
cm
m
随堂练习
2. 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 )
A.1cm、5.5cm
B.1cm、8.3cm
C.1mm、8.3cm
D.1mm、2.8cm
D
时间的单位:
国际单位:秒(s)
常用单位:时(h)、分(min)等
时间( t )
1 h = 60 min
1 min =60 s
单位换算:
练习

0.5 h=_____min 15 min=_______h
1.5 min=____s 300 s=_____min
30
0.25
90
5
测量工具
停表的使用
(1)停表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上好发条
测量时,按下按钮:开始,停止,复位
大表盘转一圈是30s
两个表盘,两个指针,两个刻度
(2)观察表盘
大表盘记录秒数
分度值:
0.1s
小表盘记录分钟数
相邻数字之间相隔1min
分度值0.5min
(3)停表的读数
SECTION
1
3.5min
14.9s
两数相加:3.5min+14.9s= s
224.9
2.误差的来源:
(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环境)
1.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
  误差不是错误。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3.减小误差的办法: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常用减小误差的方法)
B.改进测量方法
C.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
4.特殊测量方法:
累计法
卡尺法
滚轮法
化曲为直法
长度的测量
时间的测量
误差
收获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