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1分)学校将开展“家国天下”综合实践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同学们,“家国天下”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就经常讨论。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家国’。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可见,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是a_____的。邓稼先为祖国两弹事业“鞠躬尽①cuì( ),死而后已”,在蓬断草枯的戈壁沙漠,默默奉献一生;闻一多目不②kuī( )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③lì( )尽心血,④qiè( )而不舍,为的是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济救济的文化药方;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经过浴血奋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这些都是爱国情怀的表现。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b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动力。今天我们将开展“家国天下”综合性学习活动,通过讲述爱国人物故事、朗读爱国诗词、展示爱国名言,深入地感受爱国脉动,厚植家国情怀,请大家积极参与,畅所欲言。上面是同学小明草拟的一段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场白,请你完成审核与编辑工作。1.请为开场白中a处选择最恰当的成语是 A.息息相关 B.紧密相连 C.患难与共 D.一衣带水2.开场白中b处填写的四个词语顺序最恰当的是 A.凝聚、生存、强大、发展 B.生存、凝聚、发展、强大C.凝聚、生存、发展、强大 D.生存、凝聚、强大、发展3.小明不小心在讲稿页面上溅上了墨点,导致三处文字看不清,请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①鞠躬尽 cuì ②目不 kuī园③lì 尽心血 ④qiè 而不舍4.默写。(8分)仰望先贤,发现古诗文中处处彰显了他们可贵的品质,为此,班级举行了书签互赠活动。请你补充完整。心系家国——无私奉献,无怨无悔① , 。龚自珍《己亥杂诗》 淡泊隐逸——明月相伴,悠闲洒脱。② , 。王维《竹里馆》 志存高远——登高立志,表达志向。③ , 。杜甫《望岳》 热爱乡土——轻叩柴扉,月夜漫游。④ , 。陆游《游山西村》5.在本次活动成果展示阶段,学校将举办诗歌朗诵会。下面是拟写的活动通知,请根据提示进行修改。(5分)通知 【甲】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广大学生诗歌朗诵的意识,【乙】校团委定于本周五下午3点在学校报告厅举办《爱国诗歌朗诵会》。【丙】欢迎各位同学们积极报名。**学校团委2025年6月24日(1)【甲】处划线句搭配不当,可将“提高”改为 。(2)【乙】处划线句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可将 号改为 号。(3)【丙】处用词重复,请提出修改意见。(答案控制在5个字以内)二、现代文阅读(29分)阅读下文,完成6-10题。(17分)成长 一座连接南北的石桥已有上百年历史,仍是进出市区的最主要干道之一。 “天好像让谁给捅漏了,水位再上涨,冲毁石桥就给交通造成麻烦了!”听着不远处石桥下如猛兽般咆哮的洪水声,在营门口站岗的战士孙兵不禁担忧起来。 孙兵怕雨,从小就怕。确切地说,他不是怕雨,是怕灾。孙兵的老家是南方的一个小城。每隔几年,强降雨都会引发一次水灾。 令孙兵记忆最深的一次,暴雨连下了三天三夜,淹没了街道和房屋,也淹没了孙兵所就读的小学。当被困在学校屋顶上的他和同学们绝望地哭喊时,乘着冲锋舟的解放军叔叔“神兵天降”般出现了,把他们一个个抱上了冲锋舟。“长大后我也要当解放军!”的愿望由此萌生。 当然,伴随这个愿望的,还有“怕水”这个心理阴影。孙兵家门口有一条浅浅的小河,可他从小到大,连河边都不敢靠近。恨铁不成钢的老兵父亲硬是逼他下河学游泳。孙兵不知道哭了多少回,勉强会了“狗刨式”。直到当兵后,父亲还板着脸训他,胆子这么小,如果当兵那就是个“孬兵”。 孙兵上大三时,携笔从戎来到空军驻豫某部。驻地历史文化灿烂,民风淳厚朴实。新兵连第一次野营拉练让孙兵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与此同时,“把驻地当故乡,也深深刻在了他的心里。 雨,已经下了两天两夜,仍没有停下来的迹象。 第三天中午,孙兵刚下岗回到宿舍揣起饭盒,一声沉闷的巨响突然传来。“不好!只见原来那座高近2米的石桥断为两截,在似万马奔腾的洪水中若隐若现。 幸亏当时桥上没有行人。因为交通阻断,没多久,河两岸就聚满了南来北往的车辆和行人。大家无奈地叹息着,不少人脸上露出了恐慌的神情。临近黄昏,地方城建部门赶来了。接上级通知,24小时内必须恢复交通,以保障上级救灾物资顺利通过。孙兵所在单位也接到命令,要求组成突击队,协助地方连夜完成架桥任务。 “共产党员向前一步走!”紧急集合的队伍前,随着连长的一声口令,7名党员战士步伐铿锵地跨出队列。看着老兵们脸上那坚毅的神情,一边暗自在心里说“如果我是党员,也一定会像他们一样勇敢站出来。”突然,“孬兵”两个字不停地回响在耳边。 “会游泳的同志向前一步走!”连长紧接着又下了第二道口令。“我这最简单的狗刨,算不算会游泳?这么大的洪水,会游泳有用吗?”就在孙兵犹豫时,又有15名战士步伐铿锵地跨出队列。 “老百姓需要我们的时候到了!突击队员跟我跑步走!”随着口令声,包括连长在内共23人组成的突击队,跑步出发了。 站在原地犹豫的瞬间,孙兵眼前闪现出上小学时自己被救助的情景。“驻地遇到困难,我就应该冲上去,他朝着已出发的队伍大声喊:“报告连长,我也会游泳,我也要加入突击队……” 不多时,新建的钢架桥已初具规模,只等往桥上铺设桥板,在他们肩抬手拉下,一块块铺上桥面。一双双手划出了血,但连长喊停下来休息时,孙兵刚上桥时非常紧张,甚至双腿不由自主地打起了哆嗦。但随着离水越来越近,他的害怕也在不知不觉中被抛在脑后,甚至还有种跳入洪水中与其搏斗的冲动。 在上螺钉加固桥身时,孙兵第一个主动要求系上安全带悬在半空进行操作。身下翻涌的洪水,此时在孙兵眼里,咆哮声也不再那么刺耳。孙兵以过硬的身体素质和干脆利落的操作,赢得现场工人的阵阵喝彩声。就连从外地赶来参加救援的“老兵抗汛突击队”孙队长也频频朝他竖起大拇指。而孙兵也在紧张的操作间隙中,回头向孙队长——他的老兵父亲致以自豪的笑容。 第二天凌晨,当一辆辆装满救灾物资的车辆和救援人员安然通过这座新架设的大桥向市区挺进时,胜利的泪水在每个人脸上流淌。 “爸爸,我不当孬兵!”朝着市区方向,孙兵向父亲的背影敬了个军礼。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兵从开始怕水到勇于面对洪水,经历了恐惧一担忧一犹豫一自豪的心理历程。B.父亲逼孙兵学游泳,是为了帮助儿子克服对水的恐惧,最终能成为勇敢的战士。C.文章8-14段多次描写大雨滂沱的情景仅为突出水灾频繁,营造出紧张的氛围。D.文章叙述与描写相结合,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战士们英勇无畏的品质。7.请从老兵孙队长的角度梳理文章内容。 ① →儿子当兵,“我”板脸训他→② 。8.请按要求赏析句子。 只见原来那座高近2米的石桥断为两截,在似万马奔腾的洪水中若隐若现。(从修辞的角度)9.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和主旨,谈谈对标题“成长”的理解。10.小语想推荐本文作为第二单元的拓展阅读篇目,请结合单元提示和篇目阐述理由。单元篇目5黄河颂/光未然6老山界/陆定一7谁是最可爱的人/魏巍8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9木兰诗 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它意味着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愿意为保家卫国奉献自己的一切……它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凝聚力。这个单元所选的都是表现家国情怀的作品,能够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阅读下文并回答11-14题。【材料一】 圈点批注法是古人读书时常用的方法。这种读书方法可以凝聚阅读的注意力,便于复习、巩固、查考,也是一种治学的方式。 圈点和批注有四个要领:一、圈点虽然是随手勾画,但勾画的内容应该是文章的重点、难点、疑点,或者是自己深有体会之处。二、批注可以从作品的内容、结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着手,补充原文内容,或写出心得体会,每次圈点批注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一般循着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从解决字词方面的疑问,再到全篇内容的把握。三、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些圈点和批注的符号。符号设定之后,每个人要养成固定使用的习惯。(七下统编教材《<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有删改)【材料二】 为了调查初中生对圈点批注法的认可程度,华中师范大学李雨衍做了相关的问卷调查。他设计了“在生僻字词、精彩句段等处做圈点勾画很有必要”和“一边读书一边批注自己的心得或疑惑很有用”这两个问题,调查学生对于圈点和批注的认可情况。【材料三】 比较法。阅读同一主题的多篇文章或多本书后,把所看文章或书对同一主题阐述的观点进行记录、比较,并归纳总结。 索引法。把自己读过的每本书的书名、作者、出版社等重要信息汇总起来,按照一定的顺序汇总,编成一个数字索引。 符号法。不同作用采用不同的符号进行标注。比如下划线(____)表示很重要的关键句,斜线(/)部标明段内层次,问号(?)表示对某些观点有质疑。 提要法。对于较为艰涩的文章或书,将其关键观点提炼出来,采取框架形式记下来,便于掌握全布书内容和逻辑结构。 ●批注法。指阅读时在书面空白处加注有关解释和评语。批注的内容很灵活,可以是词义解释、句义分析、段义概括、表现手法等。批注的位置也很灵活,可以分为眉批做批注;首尾批(包括标题)和文后进行批注;里批;旁批,在文章的左右两侧写批注。 ●纠谬法。对书中的谬误,包括错误的观点或引用不当的材料等用笔记形式改正。 ●摘录法。把认为有价值的句子或资料抄录下来,比如名言、警句、典故等,标注出处、作者、页码等。 ●心得法。即读后感,把阅读心得写成短小文章或随笔,既可以巩固和提高阅读效果,又是阅读后思考、理解、写作结合的结果。 ●评荐法。莎士比亚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阅读后如果觉得书籍或文章精彩、有意义,可以写评论文章推荐给其他人阅读,形成共同阅读、互相讨论的风气。11.对以上材料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A.较难的经典作品需要反复阅读,每次圈点批注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必须要循着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从解决字词方面的疑问,再到全篇内容的把握。B.批注的位置也很灵活,在文章的上眉做批注叫做“眉批”。C.对于较为艰涩的文章或书,适合用“提要法”做批注,将其关键观点提炼出来,形成思维导图,便于掌握全书内容和逻辑结构。D.对书中的错误观点或引用不当的材料我们可以用笔记形式改正。12.根据【材料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13.下面是小深同学运用提要法做的阅读笔记,有两处字迹模糊,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扩张和成长。只要我们的焦点在关注圈就等于是允许自己受制于外界条件,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情不放,自艾自怜,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14.请你结合选文内容和自己的学习体验,列举运用提要法的好处。三、古诗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列15-18题。(11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屈原至于江滨,被①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②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③放。”渔父曰:“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④?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⑤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选自《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有删减)【注释】①被:同“披”。②三闾大夫:楚国官职名,屈原被贬后任此闲职。③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④糟:酒渣。醨:薄酒。⑤温蠖(huò):尘滓重积的样子。15.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出淤泥而不染 词语推断法:一尘不染 ① 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查阅字典法:a岂,难道。b宁可,宁愿。c竟,乃。(摘自《古代汉语词典》) ② (填序号) 又安能以皓皓之白 课内迁移法: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17.甲、乙两文都体现了人物不与黑暗的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但表现手法各不相同,请结合两个语段具体分析。18.小语和小文因选择哪种花来形容屈原而产生分歧,想听听你的意见。请写下你的观点和理由。 小语:我认为应该用“菊”形容屈原。 小文:我认为用“莲”形容屈原更恰当。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9-20题。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9.诗歌前两句用了两次“不见”,表达了诗人内心怎样的情感?20.诗歌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举出一例并简要分析。四、名著阅读(5分)21.读书分享会上,同学们畅谈阅读体验,你最认同下面发言中谁的说法?请任选其一,结合名著具体情节谈谈你的理解。(5分)A.小语:我读《骆驼祥子》时,批注了一个大大的“变”字来概括祥子的一生。B.小文:我也做了批注,但我觉得应该批注“苦”字,这才是祥子生活的真实写照。五、作文(50分)22.(50分)阿长、妞儿、卖油翁……这些人物虽然平凡,但十分感人。请以“微光也动人”为题目,写一篇关于同桌的作文。 要求: (1)结构完整,中心突出,言之有理; (2)思想健康,体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参考答案1.A(2分)2.C(2分)3.鞠躬尽瘁,目不窥园,沥尽心血,锲而不舍(4分)4.①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②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④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每空1分,共8分,错字、漏字、添字都不得分)5.①培养(增强)(2分)②书名号,双引号(《》改为“”)(1分)③删去“各位”或“们”(2分)二、现代文阅读(29分)(一)(17分)6.C(2分)7.儿子怕水,“我”逼他下河学游泳(2分);儿子抢险,“我”朝他竖起大拇指(2分)8.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洪水比作万马奔腾,生动形象地写出石桥被冲毁后的景象,写出了洪水的猛烈和势不可当。(3分)9.标题“成长”在文中有多重意蕴。①指孙兵从小时候暴雨被救助到长大成为解放军的成长经历。②孙兵从害怕水灾到勇敢面对洪水的心理成长过程。③“成长”展现出军民间深厚情谊,也表现出面对灾难和挑战时,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小我到大我的升华)(4分)答出两点即可得分10.本文通过描写孙兵和战友不畏洪水架桥抢险的事迹,展现了战友们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与单元主题“家国情怀”相呼应。文章中战友们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也与单元篇目《老山界》等主题契合,宜作为第二单元拓展篇目。(4分)(二)(12分)11.A(2分)材料一提到“较难的经典作品需要反复阅读。一般循着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到重点语句的理解,选项“必须”说法过于绝对。12.大部分初中生认可批注(2分);大部分初中生认可圈点勾画的批注方法。(2分)13.①积极主动的人。根据题干“影响圈”的提示,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②关注圈。根据题干“消极的人”的提示,紧盯他人弱点,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可提炼出:关注圈。(2分)14.好处:使用提要法,能够将文章的关键观点提炼出来,形成一个简洁明了的框架,便于掌握全文的内容和逻辑结构。此外,使用提要法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方便后续的复习和查找。(4分)三、古诗文阅读(15分)15.①沾染; ②b③怎么(3分)16.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污泥中长出却不被沾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2分)17.甲文托物言志,借莲之高洁体现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直接抒发自己不随波逐流。乙文直抒胸臆,直接抒发自己不随波逐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尚情操。(2分)18.我认为应该用“莲”形容屈原。屈原说“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他如莲一般,坚守自我,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莲“中通外直,屈原如莲一般正直不屈,敢于直谏,即便被排挤流放,亦不改初心。(4分)19.既表露出对古代礼贤下士的明君的钦佩、仰慕之情、怀才不遇的哀愁与感伤。(2分)20.通过“前”与“后”“古人”与“来者”的对比,表明时间流逝。通过“天地之悠悠”与“独”的对比,表现出天地的广阔,衬托出个人的渺小和失落。(2分)四、名著阅读(5分)21.选A。祥子一生受社会影响,个人性格变化很大。刚进城时他是一个勤劳坚韧、朴实乐观的年轻人,以买一辆车为梦想,但在经历了被大兵连人带车抓去当壮丁,被孙侦探敲诈,被虎妞诱骗结婚后因虎妞去世而卖车,他喜欢的小福子自杀等波折,他渐渐产生了悲观厌世的情绪,放弃了自己的尊严和人格,成为麻木潦倒、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5分)选B。老舍笔下的祥子一生充满了痛苦和苦难。他带着希望从农村来到城市,冒着寒风骤雨,省吃俭用,生活艰苦。他渴望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但车被大兵抢,省吃俭用积攒的钱被孙侦探敲诈骗走,成了家却是被骗的,虎妞的死、小福子的自杀,让他陷入了深深的绝望和痛苦之中。总之,他的一生充满了痛苦和苦难。(5分)22.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