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遵守规则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遵守规则 教案

资源简介

《遵守规则》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树立正确的自由观,认同社会规则与自由的辩证统一;锻炼自己从他律走向自律转变的能力,做到自我约束、自我主宰,自觉遵守规则;提高自己有技巧的维护规则,又能根据社会情况的变化参与改进规则的能力。
(2)理解社会规则与自由的辩证统一关系:了解形成遵守规则的良好环境需要自觉遵守规则,坚定维护规则,积极改进规则。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判断、分析、合作等方法,让学生在情景体验、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深刻认识理解和掌握社会规则与自由的辩证统一关系,明白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以及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明确要形成遵守规则的良好环境,既需要自己自觉遵守规则,由他律走向自律,也需要我们在看到破坏规则的情景时,去坚定地维护规则。
教学难点:通过设置情景体验、让学生在讨论,思辨的过程中,深刻认识理解和掌握社会规则与自由的辩证统一关系,树立正确的自由观,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明确随着社会的发展,规则并非一成不变,但是,在新规则修订出来之前,还需要遵守原有规则,同时要适应社会发展积极改进规则。
三、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情景说一说
思考:
你在公共场所遇到过类似的情景吗?你是怎么看待的?
教师小结:我们经常会在各种场合遇到不符合社会规则的行为出现,这些行为有可能违背法律或道德,是不正确的行为,自由的行使权利和规则的约束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同学分享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活动中提取出“行使权利与社会规则”,为本课的重点“遵守规则”做了铺垫。
(二)探究新知
【活动1:候车室的故事】
展示材料
思考:
你如何看待这位男生打手机的“自由”?想一想,自由的边界是什么呢?
教师总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这位男士有打手机的自由,但是他在行使自己的自由和权利时,应该尊重他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设计意图: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分析,概括出自由和社会规则的关系,让同学们理解“自由受到规则约束这一概念。
知识小课堂:
1.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知识拓展: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活动2:不遵守秩序的观众】
展示材料
思考:
思考:为什么有些观众看似是行使观看足球比赛的权利,最后却受到处罚?
教师总结:因为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在行使权利时,必须要遵守规则。如果违反了规则,扰乱了社会秩序就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设计意图:通过对乘客行为收到处罚这一现象的分析,提炼出社会规则和自由的关系,使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遵守规则。
知识小课堂:
1.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易错提醒:是“相应的处罚”,不一定是法律处罚。
【活动3:“心中有主”许衡】
阅读材料:
思考:
你怎么看待“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观点?如何做到“我心有主”呢?
想一想,如何做到自律呢?
拓展:
教师总结:这是一种准则,一种修养,一种境界,这就是自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是这种道德自律的前提。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自律就要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习惯。
设计意图:通过许衡的故事展开分析,理解什么是自律,如何做到自律,培养同学们在生活中的自律。
【活动4:能不能闯红灯】
展示材料:
思考:
你怎么看待以上观点
教师总结:这三种观点都是缺乏规则意识的表现。遵守交通规则不能只靠外在约束,更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设计意图:通过对不同观点的分析,理解什么是规则意识,知道自由发自内心的敬畏规则才能更好的遵守规则。
知识小课堂:
2.如何做到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活动5:自觉维护规则】
展示材料:
思考:
当我们看到他人不遵守规则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知识拓展:劝导技巧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劝导,采用媒体曝光、市民随手拍等多种方式,向这些行为宣战:每个市民都要自我约束,相互监督。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劝导他人时要注意语言文明,态度和善,要晓之以理,采取合理的方式,要注意适可而止。
设计意图:通过不文明现象分析,思考我们应对的做法,让同学们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能够主动在社会上维护规则,并学会合理的劝导技巧。
知识小课堂:
3.怎样维护规则
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活动6:正在改进的规则】
展示材料:
思考:
想一想:随着时代的变迁,规则应该如何改变呢?
教师总结: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材料的分析,引导同学们思考规则在社会进步中应该如何改变,理解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需要我们共同维护和改进的。
知识小课堂:
4.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
(1)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2)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
(3)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随堂练习
1.“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条古训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其含义是( D )①人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准则,按自己的准则办事
②做事要有规矩,懂规矩
③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准则
④人的社会生活少不了规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在学校,我们既要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要时常检查自己的行为,反思我们的言行是否妨碍了他人。这说明( A )
A.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B.在公共生活中人们没有自由
C.服从公共生活的规则是一种被迫行为
D.公共生活的规则使人的生活变得不方便
3.为了抢时间,不少外卖送餐员简直是在“用生命送餐”,无视交通规则,抢行逆行等违规现象频发,相关交通事故屡见不鲜。对此,专家建议平台应改善配送运营评价机制,加强监管,承担社会责任,并呼吁清费者多给予送餐员一份理解。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①只有遵守规则,才能保障社会正常秩序的实现
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
③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
④要做诚实守信的人,承诺的事情不惜任何代价也要做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近年来,仍有一些人“不拘小节”,如:高铁“霸座”,悔辱、殴打公交车驾驶人员等,上述事件中相关人员已受到了相应的惩罚。这些事件给我们哪些警醒呢?
答案:仅供参考
①个人行为应当遵守社会公共规则
②不良行为有可能变为一般违法甚至犯罪
③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必然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四)课堂小结
这堂课不仅让同学们对理解了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让大家在实际生活中学会维护规则,改进规则,在规则的框架内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里,能够学以致用,从实际行动开始,承担社会责任,维护社会规则,成为更好的自己!
(五)板书设计
四、作业布置
你觉得生活中有哪些规则是需要维护和改进的呢?请把你的发现写下来,分享给大家。
2 /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