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遵守规则 课件(共2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遵守规则 课件(共25张PPT)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第二框 遵守规则
第四课 遵守社会规则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新教材
新课导入
你在公共场所遇到过类似的情景吗?你是怎么看待的?
我们经常会在各种场合遇到不符合社会规则的行为出现,这些行为有可能违背法律或道德,是不正确的行为,自由的行使权利和规则的约束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活动1:候车室的故事
探究新知
马女士抱着熟睡的孩子在候车室候车邻座的一位男士不停地大声打电话,旁若无人,引得乘客们不断侧目相望。
马女士原以为这位男士很快就会结束通话,没想到他一直在“高谈阔论”,最终把孩子惊醒了,哇哇直哭……
你如何看待这位男生打手机的“自由”?想一想,自由的边界是什么呢?
打手机是我的自由!
孩子睡觉了,请您小声点……
自由也不能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力和自由呀!
这位男士有打手机的自由,但是他在行使自己的自由和权利时,应该尊重他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探究新知
自由的边界
不闯红灯,礼让行人
不吸毒品,不打架斗殴……
道 德
纪律
法律
不迟到、不早退
不旷课,不旷工……
尊老爱幼,孝亲敬长
尊重老师,见义勇为……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1.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知识拓展: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知识小课堂
为什么有些观众看似是行使观看足球比赛的权利,最后却受到处罚?
探究新知
青岛公安官微2024年5月17日通报,5月10日在城阳区青春足球场举行的中超联赛比赛期间发生观众扰乱赛事秩序行为。经公安机关调查,查获违法行为人18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对7人依法行政拘留,责令十二个月内不得进入体育场馆观看同类比赛对其他人员分别给予相应治安处罚或批评教育。
活动2:不遵守秩序的观众
因为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在行使权利时,必须要遵守规则。如果违反了规则,扰乱了社会秩序就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1.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易错提醒:是“相应的处罚”,不一定是法律处罚。
知识小课堂
你怎么看待“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观点?如何做到“我心有主”呢?
探究新知
《元史·许衡传》里有这样一段记载:许衡做官之前,一年夏天外出,因天热口渴难耐,刚好道旁有棵梨树,众人争相摘梨解渴,唯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他为何不摘,他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有人劝解道“乱世之时,这梨是没有主人的。许衡正色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主吗?”
活动3:“心中有主”许衡
这是一种准则,一种修养,一种境界,这就是自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是这种道德自律的前提。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
想一想,如何做到自律呢?
两种约束机制
探究新知
遵守社会规则的两种约束机制
自律
他律
自我约束
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
自律就要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习惯。
你怎么看待以上观点
探究新知
初中某班同学关于能不能闯红灯,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观点如下:
观点一:闯红灯不对,但大家都在闯,我也就跟着走。
观点二:只要没人看到,没人管,就可以闯红灯。
观点三:我觉得车辆多的时候不能闯红灯,车辆少或者没有车的时候可以闯红灯
活动4:能不能闯红灯?
这三种观点都是缺乏规则意识的表现。遵守交通规则不能只靠外在约束,更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2.如何做到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知识小课堂
活动5:自觉维护规则
当我们看到他人不遵守规则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探究新知
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劝导,采用媒体曝光、市民随手拍等多种方式,向这些行为宣战:每个市民都要自我约束,相互监督。
大声喧哗
乱扔垃圾
禁烟区吸烟
闯红灯
知识拓展:劝导技巧
探究新知
劝导的技巧
有“礼”
有“理”
有“节”
语言文明,态度和善
要晓之以理,采取合理的方式
要注意适可而止
3.怎样维护规则
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知识小课堂
活动6:正在改进的规则1
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新制定的规则?为什么要增加新的规则呢?
探究新知
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2021年,我国对《未成年人保护法》进行了修订,通过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位一体”的保护体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例如新增了以下条款:
对实施欺凌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应当根据欺凌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依法加强管教。对严重的欺凌行为,学校不得隐瞒,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
网络直播服务提供者不得为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为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时,应当对其身份信息进行认证,并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六条
活动6:正在改进的规则2
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规则被废弃了?为什么规则会被废弃呢?
探究新知
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
重庆市南岸区一条15米宽马路,绿灯只有2秒,堪称全国最短。网友纷纷留言调侃,有人称遇到过1秒绿灯,都是飞着过马路。
活动6:正在改进的规则3
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规则发生变化呢?为什么规则要发生变化呢?
探究新知
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儿童的平均身高也在增长。根据这种情况,2010年,全国铁路儿童票的身高限制从1.1米至1.4米调整为1.2米至1.5米,即随同成年人旅行的身高1.2米到1.5米的儿童,享受半价客票优惠。
4.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
(1)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2)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
(3)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知识小课堂
随堂练习
1.“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条古训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其含义是( )
①人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准则,按自己的准则办事
②做事要有规矩,懂规矩
③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准则
④人的社会生活少不了规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随堂练习
2.在学校,我们既要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要时常检查自己的行为,反思我们的言行是否妨碍了他人。这说明( )
A.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B.在公共生活中人们没有自由
C.服从公共生活的规则是一种被迫行为
D.公共生活的规则使人的生活变得不方便
A
随堂练习
3.为了抢时间,不少外卖送餐员简直是在“用生命送餐”,无视交通规则,抢行逆行等违规现象频发,相关交通事故屡见不鲜。对此,专家建议平台应改善配送运营评价机制,加强监管,承担社会责任,并呼吁清费者多给予送餐员一份理解。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只有遵守规则,才能保障社会正常秩序的实现
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
③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
④要做诚实守信的人,承诺的事情不惜任何代价也要做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随堂练习
4.近年来,仍有一些人“不拘小节”,如:高铁“霸座”,悔辱、殴打公交车驾驶人员等,上述事件中相关人员已受到了相应的惩罚。这些事件给我们哪些警醒呢?
答:(仅供参考)
①个人行为应当遵守社会公共规则
②不良行为有可能变为一般违法甚至犯罪
③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必然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遵守规则
自由与规则
密不可分
自觉遵守规则
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需要自律和他律
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需要发自内心的敬畏规则
课堂小结
维护与改进
规则
要坚定的维护规则
要积极的改进规则
你觉得生活中有哪些规则是需要维护和改进的呢?请把你的发现写下来,分享给大家。
布置作业
再 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