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学习成就梦想 课件(共37张PPT) -2025-2026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统编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学习成就梦想 课件(共37张PPT) -2025-2026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统编版2024)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第一单元 少年有梦
第三课 梦想始于当下
第二框 学习成就梦想
2022年 版课标 无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学习是初中阶段的重要任务;了解学习的特点,理解学习对于实现梦想的意义,掌握通过学习实现梦想的方法
素养目标: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养成自觉、主动的学习态度,增强“健全人格”核心素养
学业质 量标准 能在学习中进行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中的各种挑战,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责任(健全人格、责任意识)
结合上述观点,说说学习给你带来了哪些改变,对你实现梦想有什么帮助。
点拨:学习可以提升我们的思想品德和精神境界,增强能力,增长智慧,使我们面前的世界更广阔、更精彩。
教学目标
生活观察
当今世界,知识、信息快速更新,学习稍有懈怠,我们就会落伍。
每个人的世界就像一个圆,学习是半径,半径越大,我们拥有的世界就越广阔。
01 为何学习
读书,就是让你看到人生还有更多的选项,就是让你在人生路上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脚步无法丈量的地方,读书可以;眼睛看不到的地方,读书可以。当你读了很多书,你才能知道这个世界很大、人生有很多种活法、你的未来可以有很多种样子。只有你努力学习,才能掌握人生的选择权。当你见过辽阔的天空之后,再选择想要停留的地方,这才是你真正自愿的选择。
——张桂梅·《为什么一定要读书》
结合张老师的讲话,说说学习给你带来了哪些改变
①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
②学习是我们现阶段的基本任务,也是我们成就梦想的重要路径。
③学习可以提升我们的思想品德和精神境界,增强能力,增长智慧,使我们面前的世界更广阔、更精彩,让我们拥有实现梦想的持续力量。
1.学习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学习) P19、21
笔记小结
观察图片-思考问题
犯罪和受教育程度有什么关系?
从数据表明,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地区,发生违法犯罪的几率要比受教育程度低的地区小一些,这说明学习可以提升我们的思想品德和精神境界。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激励中华儿女的励志名言,是1911年14岁的周恩来在回答老师提问时说出的。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出生在江苏淮安。1910年来到东北,先在铁岭上小学,后又转到沈阳东关模范小学。1911年的一天,正在上课的魏校长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要读书?同学们纷纷回答:为父母报仇,为做大学问家,为知书明礼,为让妈妈妹妹过上好日子,为光宗耀祖,为挣钱发财……等到周恩来发言时,他说:“为中华之崛起!”魏校长听到一惊,又问一次,周恩来又加重语气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①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
②学习是我们现阶段的基本任务,也是我们成就梦想的重要路径。
③学习可以提升我们的思想品德和精神境界,增强能力,增长智慧,使我们面前的世界更广阔、更精彩,让我们拥有实现梦想的持续力量。
④学习不仅关乎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更关乎民族的未来和发展。P21
1.学习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学习)4点 P19、21
笔记小结
02 认识学习
小佳在周末去敬老院做义工。
小然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科幻小说。
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培养实践能力
他们是在学习吗?说说你的理由
探究与分享
小冰回家自己做饭,还经常给加班的爸爸送饭。
小利篮球打输了被同伴喝倒彩,他却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照常和同伴一起聊天。
自理自立能力
与人交往的能力
上网
旅游
购物
阅读
家务
实验
义工
游泳
在生活中,你是怎样学习的?和同学一起讨论
探究与分享
2.如何正确认识学习?
范围上:学习并不局限在学校,我们生活中的所看、所听、所尝、所触、所做,都可以是学习。(P20)
表现上: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P20)
态度上:带着学习的心态,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P20)
内容上: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非常丰富,既有知识的获取,又有能力的提升、品德的培养等。(P20)
知识归纳
记忆 对基础知识的学习,需要具备记忆能力,如果没有记忆,知识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遗忘。
理解 对知识的理解,就是结合自己的经验消化、吸收知识,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智慧。
运用 已经理解的知识,如果能够经常得到运用,就可以转化为我们自身的能力。
在知识学习中,记忆、理解、运用等是相互联系的不同层次。
相关链接
03 如何学习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
探究与分享
点拨:我们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
学习兴趣与个人的学习目的密切相关,一个有远大志向和明确学习目标的人,学习兴趣就会浓厚而持久。即便对有些科目内容暂时不感兴趣,也可以在坚持中摸索出适当的方法,逐渐培养起探究的兴趣。
思考: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学习有万般滋味,怎样才能让学习的过程更快乐呢?
采访:你觉得学习的过程是苦还是乐?
①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
解锁快乐学习的密码是什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探究与分享
点拨: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善于从生活中汲取养料,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策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不同学科的学习方法不尽相同,学习方法也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思考:这句名言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近年来,许多大学生在放假返乡期间放弃休息,投身社会实践。知家乡爱家乡,长见识学本事,返乡实践彰显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的热情。
③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社会大课堂去读好“无字之书”,获得更多的启迪。
大学生:用心用情 返乡实践
①我们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P21)
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P21)
③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社会大课堂去读好“无字之书”,获得更多的启迪。(P21)
④我们应学以致用、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P21)
知识归纳
3.★学习的要求有哪些?
①梦想的实现,需要我们努力学习、善于学习。
②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
③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刻苦学习,强健体魄,健全人格,将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有机结合,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刻准备着。
知识归纳
4.★如何实现梦想?
课堂小结
学习成就梦想
正确理解学习
掌握学习要求
学习的重要性
(1)立身做人、报国为民。
(2)成就梦想的重要路径。
(3)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民族的未来和发展。
内容?
范围?
表现?
(1) 兴趣 自觉 主动
(2)习惯 方法 效率
(3)社会实践
(4)为社会,国家做贡献
( )1.小轩课余时间收集了一些植物叶子,准备把它们做成标本;小凡在周末去敬老院做义工;小瑞回家自己做饭,还经常给加班的爸爸送饭······这些事情有人认为与学习有关,有人认为与学习无关。对此,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A.在初中阶段,所谓的学习就是学习书本知识
B.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升、品德的培养等
C.学生的学习是多方面的,参加工作后就不用学习了
D.学习仅局限在学校,我们所尝、所触、所做都不是学习
B
( )2.作家王蒙说:“一个人的实力绝大部分来自学习。本领需要学习,机智与灵活反应也需要学习,健康的身心同样是学习的结果,学习可以增智、可以解惑、可以辨是非。”这表明
①学习可以提升精神境界 ②学习让我们的世界更精彩 
③学习可以获得一切 ④学习可以增强能力、增长智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 )3.“摘星星的妈妈”王亚平自入选航天员大队以来,除了高强度的训练,晚上还要学习空气动力学等30多门功课,她用辛勤的汗水和超越常人的毅力圆梦太空,成为第一个实现舱外行走的中国女性,为我国航天事业作出贡献。这说明
①梦想的实现,需要我们努力学习、善于学习 ②学习关乎个人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发展 ③学习是我们现阶段的基本任务 ④学习成就梦想,要抓住一切时间来学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A
( )4.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社会是个大课堂。青年要成为国家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这表明
①学习并不局限在学校 
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 
③在实践中体验也是一种学习
④社会实践比在校学习更重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A
( )5.右边漫画中的学生应该懂得
A.学习并不局限在学校
B.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C.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非常丰富
D.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
B
( )6.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教授俞书宏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更是科技工作者从事科研的驱动力。”下列对学习兴趣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学习兴趣决定了个人成就的大小 
②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兴趣 
③兴趣可以在坚持中培养 
④有学习兴趣定能取得科研成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 )7.下面这位同学分享的学习经历主要告诉我们
A.要对学习有兴趣 B.学习有苦亦有乐
C.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D.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B
  简直无法用语言描述此时的心情,为了这道题,我用了一堆草稿纸,经历了困惑、疑虑、苦思冥想,已到“山重水复”,突然“柳暗花明”。这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真好!
( )8.下图《学习金字塔》告诉我们

B
①不同的学习方法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 ②学习应当成为我们终生的活动 ③学会学习,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④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9.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思政课和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内外协调,推进学校“小课堂”、社会“大课堂”协同育人。对此,青少年应
①把握学习机会,坚持思政课优先原则 ②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社会大课堂去读好“无字之书” ③培养正确的学习观,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 ④深化教学管理创新,丰富课程教学资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C
( )10.60多岁的杨树兰老人经过六年的自学,从一个法盲变成了一个“法律通”。为了让更多的人懂法,她还成立了一支近两百人的老年宣传队,并且自己作词作曲,将法律知识“唱”给大家听。杨树兰老人的事例告诉我们
A.只要坚持学习,就一定能实现人生价值
B.学习能让人获得更多的荣誉和利益
C.应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
D.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我们终身受益
C
二、非选择题
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人说,初中阶段是人生的十字路口;也有人说,初中阶段是人生美好的年华。我们在学习中成长,在学习中进步,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材料一:小明进入初中后,随着学习科目的增多,他感到学习太辛苦了,成绩下滑很快,小明因此产生了厌学心理,想放弃学习,父母为此很着急。
(1)阅读材料一,请从学习重要性的角度劝说小明。
①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②学习是我们现阶段的基本任务,也是我们成就梦想的重要路径。
③学习可以提升我们的思想品德和精神境界,增强能力,增长智慧,使我们面前的世界更广阔、更精彩,让我们拥有实现梦想的持续力量。
  材料二:期中考试后,某校对同学们的学习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学习 状况 成绩无明显进步,感觉自己一无是处,上课无精打采 听课时有自己的课堂记笔记方法 主动与学习小组内的同学讨论问题,互帮互助 学习没有家长或老师的监督时总想松懈
比例 18% 71% 73% 15%
(2)结合材料二,谈谈上述调查结果对同学们学会学习有何启示。
①正确认识自己,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②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
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④要善于向他人学习、与他人合作,更好地学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