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第3节 日地月的相对运动(第1课时)第4章 多种多样的运动科学浙教版(2025) 七年级上册01 光的直线传播01 通过实验理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03 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02 了解光的直线传播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新课导入在中国古代的皮影戏中,艺人在幕后操作皮影,灯光透过皮影在幕布上形成栩栩如生的影像,这些影像的形成其实都与光的传播方式密切相关。光不仅在艺术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是科学探索的重要内容。PART 01光的直线传播新知讲解光的直线传播012000多年以前,我国思想家墨翟(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实验:用一块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墙体与物之间,墙体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影,并由此推测光的传播路径。小孔成像墨子(公元前476—公元前420年)光的直线传播01墨翟指出,物体通过小孔所形成的像是倒像,据此推测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敝下光,故成景于上;首敝上光,故成景于下。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景障内也。”光的直线传播01茂密的森林,城市的夜晚,浓雾弥漫的公路,也能看到一束束沿直线传播的光。那么,我们能否通过实验来证实呢?光的直线传播011.在有机玻璃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水溶性荧光笔在水中搅拌几次;再点燃一小段艾叶条,在水面上方充入少量的艾条烟尘。2.将一束激光依次射到空气、水、有机玻璃板中,观察激光在空气、水、有机玻璃板中传播的路径。空气中水中玻璃中光能在空气、水和有机玻璃板中传播,并且传播路径都是直线。光的直线传播013.用注射器将200mL浓糖水缓慢注射到荧光液的下方,再将激光束逐渐向下移动,观察激光的传播路径。4.搅拌糖水,再让激光束射过溶液,观察光的传播路径。浓度不同的糖水搅拌均匀的糖水实验结论: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直线传播011、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杭州亚运激光秀(2)光线②作用:光线①概念:我们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这样的线叫作光线。形象地表示光的传播情况平行光源的光线点光源的光线假想模型光的直线传播012、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1)影子的形成(2)步枪瞄准当看到瞄准点、准星尖和缺口三者重合时,就认为三者处于同一直线上光的直线传播01(3)排队看齐(4)激光准直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太阳的像,属于小孔成像现象。(5)小孔成像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光的直线传播013、光速光能在空气、液体、固体等透明物体中传播,也能在真空中传播,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是不同的。(1)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3×108m/s(2)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接近于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中的3/4(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更小光速:真空>空气>水>玻璃光的直线传播01制作“针孔照相机”目标:制作“针孔照相机”,探究针孔成像的特点。器材:不透明纸盒,卡纸,半透明纸,剪刀等。不透明纸盒卡纸半透明纸剪刀光的直线传播01过程1.设计制作。制作或寻找一个不透明纸盒,在A端开一小孔,作为镜头;在B端蒙一张半透明纸,作为光屏。小孔的大小要能改变,半透明纸到小孔的距离也要能改变。这样,一架简易的“针孔照相机”便制作完成了。光的直线传播012.观察记录。(1)依次插入大孔、中孔、小孔的镜头,将镜头对着窗外很亮的景物,在表中记录景物呈现在半透明纸上的像的特征。(2)保持镜头的位置不动,缩短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半透明纸上所呈现的景物范围变 ,景物的大小变 。倒倒倒亮亮暗模糊较清晰清晰大小光的直线传播01问题讨论1.为什么用针孔照相机“拍摄”出来的像是倒立的?请画图解释。2.如何使光屏上的像更明亮?A’B’倒像(1)如图所示:(2)减小半透明纸到小孔间的距离、适当增大小孔光的直线传播01光源光屏像小孔4、小孔成像(1)原理: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成像规律②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与光源的形状有关。③缩短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像的大小会变小;反之,会变大。①一般来说,孔径越小,成像越清晰,像的亮度越暗。课堂练习【典例1】小科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科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解析】A、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故A错误;B、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可以是任何介质或真空,不仅在水中,故B错误;C、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C正确。D、海波溶液不均匀时,相当于光在密度不均匀介质中传播,因此光不能沿直线而是沿曲线传播;当海波溶液的密度均匀时,光就能在海波溶液里沿直线传播,故D错误。C课堂练习【典例2】“日晷”是我国古代发明的计时工具,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杆影是由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日晷”是依据杆影的方位来判断时间的C.一天内,正午的杆影最短D.如果杆影由长变短,则表示从中午到下午【解析】A.影子是由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不合题意;B.“日晷"是依据杆影的方位来判断时间的,故B正确不合题意;C.一天内,正午的杆影最短,故C正确不合题意;D.如果杆影由长变短,则表示从上午到中午,故D错误符合题意。D课堂练习【典例3】当月球半影扫过地球表面发生日偏食,小宁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日食过程中“”形太阳进行观察,纸盒上扎有一个圆形小孔,则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 )【解析】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因此是倒立的实像,即像和物体上下颠倒,左右颠倒,故B正确,而A、C、D错误。B课堂练习【典例4】请在下图中画出光源AB通过小孔在墙壁上成的像A’B’【答案】如图【解析】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物体上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下部,物体下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上部,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课堂总结科学浙教版(2025) 七年级上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