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口要点探究(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八上地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节 人口要点探究(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八上地理

资源简介

第二节 人口要点探究
探究点 结合图文材料,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我国在2020年开展的全国人口普查。普查标准时点是2020年11月1日零时,彻查人口出生变动情况以及房屋情况。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全国人口共1 411 778 724人(不包括港澳台人口数)。
2021年8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人口计生法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探究】
(1)读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找出我国人口增长的三个阶段,说出增长特点并分析原因。
(2)结合我国三个阶段人口增长特点,说出每个阶段会出现的人口问题。
(3)分析材料中的几幅漫画,说出每幅漫画反映了哪种人口政策
【总结】
【必会考点】
1.分析我国实施“三孩”政策带来的积极影响。
2.有人建议,我国人口东多西少,为了促进西部大开发,应采取措施促使东部人口大量向西部迁移。针对上述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要点训练】
1.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第一次人口普查以来,我国总人口数呈 (填“增长”或“减少”)趋势。
(2)0—14岁人口比重最小的是第 次人口普查,15—64岁人口比重最大的是第 次人口普查。
(3)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总人口数约为 亿人。(保留两位小数)
(4)总人口数的变化对我国社会、经济、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是______。
A.人均资源占有量增加 B.消费市场增加
C.环境压力减小 D.就业压力减小
(5)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的变化反映了我国什么样的人口问题?对此,你有哪些有用的建议?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资料一:胡焕庸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他提出的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被称为20世纪中国地理最重要的发现之一。“胡焕庸线”东南侧以占全国43.1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全国93.77%的人口和95.70%的GDP;“胡焕庸线”西北侧地广人稀,受生态胁迫,其发展经济、集聚人口的功能较弱,总体以生态恢复和保护为主体功能。
资料二:中国人口分布示意图。
(1)“胡焕庸线”又称 线,中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
(2)试从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交通、经济发展等角度中任选两个,分析其对中国人口分布的影响。
(3)同学们围绕“‘胡焕庸线’能否突破”的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有人认为“胡焕庸线”永远难以突破,有人认为可以通过鼓励人口大规模迁移至西部突破此线。你认为“胡焕庸线”能否突破?并说明理由。
(4)说出中国海陆兼备的地理条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3.读上海2010年人口形势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根据上海市统计局发布的《上海人口老龄化现状和预判》,2017年上海户籍人口中65岁以上的比例为21.8%,而外来常住人口中65岁以上的比例仅3.2%。
(1)上海市外来人口最集中的年龄段是 ,影响该年龄段大口流入的主要因素是 。
(2)目前我国已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人口政策。据相关调查显示,上海居民生育意愿并不高,其原因可能有?
简述目前我国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共中央政治局2021年5月31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材料二:图1为我国七次人口普查相关数据变化统计图,图2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及人口分布示意图。
(1)分析图1可知,我国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总数持续 ,2010年以后,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 迅速,0-14岁人口比重在1964-2010年呈 趋势。
(2)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 政策。为了改善我国人口结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从2021年开始实施 政策,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根本目的是 。
(3)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 一 一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疏。
(4)开放性设问:近年来,多地政府提倡社会、社区、家庭共同承担养老责任,请你为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任答一点)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97亿,按目前人口变化趋势,有人预计到本世纪中期将达到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目前的21%提高到40%。
(1)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两个省区是① (名称)和④ (简称)。我国人口密度分界线为 线。②和③两省人口密度是 。
(2)材料一和图2说明我国已经进入 人口化社会;同时出现 趋势,这会带来哪些影响 。
(3)结合材料和图分析,请对我国的人口政策提出三条建议。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中国人口分布图
材料二:下图示意国家统计局对2012~2022年我国人口净增长与总人口数量的统计情况。
(1)胡焕庸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大致是从 省的黑河市一云南省的 市一线。此线东南部人口 (填“稀疏”或“稠密”),西北部人口 (填“稀疏”或“稠密”)。
(2)2012~2021年,我国人口总数的变化规律可以概括为 ,2022年比2021年人口总数却呈现出 (填“上升”或“下降”)趋势。
(3)为应对我国人口新形势,国家适时推出“三孩政策”。我国实施“三孩政策”,主要是为了缓解 问题。
7.读“中国的疆域与邻国图”和“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一可见,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带;我国疆域辽阔,最南端位于 。图中a海是 ,C省区的行政中心是 。
(2)我国陆地国界线绵长,陆上相邻的国家较多,其中国家①是 。我国海岸线漫长,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其中国家④是 。
(3)2020年时,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突破2.6亿,到2050年将达到全国人口的1/3,“银发潮”体现的我国人口问题是 。该人口问题会引发 等社会问题(一条即可)。
(4)观察图二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得出我国人口具有 的分布特点,人口地理分界线为 一线。
参考答案
【探究】
[答案](1)第一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1949年以前),人口增长缓慢,是因为我国当时经济落后,战争、灾荒频繁发生,人口死亡率高; 第二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1980年),人口迅速增长,是因为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口寿命延长,死亡率下降;第三个阶段:自1980年到现在,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减缓,是因为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
[答案](2)第一个阶段人口增长缓慢,会带来劳动力不足等问题;第二个阶段人口增长迅速,会带来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和就学困难等问题;第三个阶段人口增长减缓,会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
[答案](3)第一幅漫画是鼓励生育;第二幅漫画是实行计划生育;第三幅漫画是“三孩政策”的实施。
【必会考点】
[答案]1.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人口老龄化、社会养老压力大、劳动力不足、国防兵力不足等问题。
[答案]2.赞同。我国人口东多西少,为了促进西部大开发,我国可以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人才向西部地区流动,从而带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或不赞同。人口向西部地区的迁移,应当考虑到自然条件和环境承载力的问题,应适量迁移。
【要点训练】
1.(1)增长
(2) 六 六
(3)14.12
(4)B
(5)人口老龄化问题;调整生育政策,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等。
2.(1) 黑河-腾冲 东南密,西北疏。
(2)①海陆位置:东部距海越近,人口稠密;西部距海远,人口稀疏。②地形地势:西部以高原、山地为主,人口稀疏;东部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形条件优越,人口稠密。③气候:东部为季风区,气候适宜,人口稠密;西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区,人口稀疏。④交通:东部交通便利,人口稠密;西部交通网络稀疏,人口稀少。⑤经济发展:东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西部经济发展较缓慢,人口稀疏。
(3)不会突破。西部地区由于生态环境脆弱,所以不能承载更多的人口,不能简单地进行大规模人口迁移。
可以突破。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为西部欠发达地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未来的突破提供了可能。
我国海岸线漫长有利于开发海洋资源,有利于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往来,有利于发展海洋贸易;我国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邻国众多,陆上交通便利,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陆地面积广,领土主权权益大;海洋面积广,海洋权益多。
3.(1) 20-24岁 经济/就业/教育等(合理即可)
(2)生育观念转变/社会养老体系比较完善/抚养子女成本高等
(3)鼓励生育政策/推迟退休年龄/完善养老体系/加强对未成年人成长的保障等
4.(1) 增加 增长 下降
(2) 计划生育 全面三孩 使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3) 黑河 腾冲
(4)提高老年人养老金待遇;完善老年人娱乐活动中心等
5.(1) 青海省 藏 黑河—腾冲 10-100
(2) 老龄 少子化 青年劳动力减少、消费能力下降、经济发展减缓、养老医疗社会投入增加
(3)鼓励生育,促进人口向中西部流动,健全养老体系等。
6.(1) 黑龙江 腾冲 稠密 稀疏
(2) 呈现上升趋势 下降
(3)人口老龄化
7.(1) 北温 曾母暗沙 黄海 成都
(2) 蒙古 菲律宾
(3) 人口老龄化 养老负担加重、劳动力不足等
(4) 东多西少或东南多西北少 黑河—腾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