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中国的疆域 教案 湘教版(2024)地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中国的疆域 教案 湘教版(2024)地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熟记我国疆域,包括位置、面积、相邻国家和海洋;领土四至点。(区域认知)
2.通过读图,认识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综合思维)
3.通过对比、测算,认识我国的位置及优越性。(地理实践力)
4.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上大国,也是海洋大国。(区域认知)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
教学难点:认识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作为一名中国人,你对中国有 多 了解?
①中国的全称是什么?
②中国有多少个民族?
③中国的陆地领土面积有多大?
④你还知道中国在地球的大概位置吗?
⑤根据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中国大概有多少亿人口?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设置,以第一人称视角引发学生共鸣,旨在通过唤起学生对祖国的认知,自然引出课件主题,激发学生探究我国辽阔疆域影响的兴趣,从而顺利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知识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方面描述我国的地理位置。
提示:
①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位于北半球。
②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地区位于寒带。
③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
比较我国与图示几个国家的地理位置。
(1)说出俄罗斯、巴西在地球五带中所处的位置,并将它们与我国比较,说明我国纬度位置的特点。
(2)说出哈萨克斯坦、日本的海陆位置,并将它们与我国比较,说明我国海陆位置的特点。
提示:
(1)俄罗斯寒带地区面积广大,巴西主要位于热带地区。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2)日本是群岛国家,哈萨克斯坦是内陆国。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濒临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知识二.海陆兼备的大国
1.找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说说我国领土跨越的经度和纬度。
提示:
我国领土最南端在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附近,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市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我国疆域辽阔,南北跨纬度近50°,东西跨经度超过60°。
2.辽阔疆域的影响:我国疆域辽阔,南北气候差异显著,东西时间差异大。
提示:
我国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与欧洲面积相当。我国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拥有辽阔的疆域。
提示:
(1)濒临的海洋: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
(2)内海: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所环抱的渤海,以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知识三.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我国陆上国界线长约2.2万千米,与14个国家接壤。
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找出与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并依次找出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提示:
与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菲律宾、越南、日本、韩国、朝鲜,其中我国与朝鲜、越南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的疆域,了解到我国地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约 960 万平方千米,有着漫长的陆上国界和海岸线。南北跨纬度广,导致气候差异显著,北方冬季寒冷,南方终年温暖,生产生活方式也各具特色;东西跨经度大,造成时间差异明显,当最东端晨光初现时,最西端还夜幕沉沉。这些独特的疆域特征,不仅塑造了多样的自然景观,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让我们对祖国广袤的领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次《中国的疆域》教学,通过地图演示、案例对比等方式,基本达成让学生掌握我国疆域四至、领土面积、经纬度跨度及地理差异等目标。课堂中利用南北景观、东西时间差异的图片与视频,激发了学生兴趣,但对学生自主探究环节的时间把控不够精准,导致部分知识点讲解仓促。后续教学需优化环节设计,增加互动深度,强化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培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