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中国的矿产资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运用地图指出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煤炭、石油、有色金属等)的分布区域,归纳其 “总量丰富、分布不均” 的空间特征。(区域认知)2.通过阅读矿产资源分布图、数据统计表,学会提取有效地理信息,提升资料分析与地理问题解决能力;(地理实践力)3.认识矿产资源开发中 “资源浪费”“生态破坏” 等问题,树立合理开发、节约利用资源的意识,理解绿色矿山建设对人地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人地协调观)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矿产资源的分类、特点及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教学难点: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如何实现资源保护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每天上学用的文具、家里的电器,到城市里的高楼、汽车,这些物品生产都离不开一种关键物质基础 —— 矿产资源。手机里的芯片需要稀土,汽车用的钢铁来自铁矿,做饭烧的天然气也是矿产。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究‘中国的矿产资源’,看看这些‘工业粮食’在我国的分布与现状 。”讲授新课知识一.矿产和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矿产,泛指一切埋藏在地下(或分布于地表),可供人类利用的天然矿物或岩石等。知识二.种类齐全,总量丰富截止2021年底,我国已发现173种矿产,查明资源储量的有163种。其中能源矿产有13种;金属矿产有59种;非金属矿产有95种;水汽矿产有6种。活动:我国矿产资源丰富,但多数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较少的原因是什么?提示:我国人口数量多知识三.地区分布不均活动1:说出我国西气东输工程途径的主要地形区。提示: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河西走廊、宁夏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活动2:议一议,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部和西部分别有哪些有利影响提示:西气东输对西部,能将资源优势转经济优势,带动产业、基建,增就业;对东部,可缓解能源短缺,优化能源结构、减污染,保能源供应促经济,带相关产业发展,实现东、西部优势互补与协同发展 。活动2:结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谈一谈建设绿色矿山,对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哪些重要意义。提示:建设绿色矿山,契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能在矿产开发中,通过科学规划、生态修复、清洁生产等,减少对山体、植被、水土的破坏,守护生态本底;推动资源高效利用,降低能耗与污染,促进绿色转型,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动能,为生态文明建设筑牢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协同共进的基石,实现生态美与产业兴的统一 。课堂总结我国矿产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齐全,涵盖能源、金属、非金属等各类矿产,但人均占有量不足,仅为世界的 58%。在分布上,煤炭集中于华北,石油主要在东北和华北,金属矿产更是 “北多铁矿、南多有色金属”。面对资源开发中存在的浪费、污染等问题,“节约、保护、合理开发” 是关键,坚持可持续发展,践行矿产资源保护政策,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在教学时,虽借地图、案例助力学生了解分布,但部分学生对复杂矿种特性及开发利用问题理解欠佳。后续教学,要多引入实际开采案例,利用虚拟技术模拟开采流程,帮学生攻克重难点,树立合理开发与保护矿产资源的意识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