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中国四大海域(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资源差异(如渔业、油气、海盐等),形成区域比较与空间认知能力。(区域认知)2.理解海洋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辩证关系,树立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的观念,认同 “人海和谐” 的发展理念。(人地协调观)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分布特点;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保护措施教学难点:理解海洋资源的多样性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分析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与协调发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海洋资源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目前,我国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主要有海洋空间资源、海上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洋能资源等。讲授新课知识一.世界海洋大国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记录到的海洋生物有2.8万多种,约占全球海洋物种总数的13%。人们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积极发展捕捞与养殖业。我国著名的渔场有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渔场、北部渔场等。活动1:请思考——舟山渔场形成的原因。提示:①东海大陆架浅而广阔,光照条件好,水温适宜。②长江、钱塘江等河流流入,带来大量有机物质,鱼类饵料丰富。③台湾暖流和沿岸流在此交汇,海水搅动,海底营养物质上泛。④周围岛屿众多,为鱼类生活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活动2:为什么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提示:①我国海域自北向南跨暖温带、亚热带、热带②沿海大陆架宽广,海域辽阔,生存空间大③海水温度适中,适合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④众多河流入海 ,饵料丰富,营养成分丰富知识二.保护海洋生态,建设海洋强国活动:借鉴玲玲和贝贝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设计1个关于中国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问题,然后彼此交换问题进行解答。近些年来,舟山渔场的大黄鱼、小黄鱼、乌贼已难以形成渔汛,带鱼的捕捞前景也不容乐观。对此,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改善措施呢?突发性的海洋溢海事故除了会严重损害海洋与海岸的生态环境外,还会给当地带来哪些重大损失呢?提示:休渔甚至延长休渔期;限制捕鱼网的网口,保护鱼苗。导致海洋生物大量减少。影响渔民收入。海里的鱼会积蓄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课堂总结我国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多样,不仅拥有大黄鱼、小黄鱼等渔业资源,舟山渔场更是我国最大的渔场;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滨海砂矿储量可观;同时,海洋空间资源可用于港口建设、填海造陆等。但我们也面临着海洋渔业资源衰退、海水污染、海洋生态破坏等问题。因此,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在《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中,通过视频、图片等直观素材,学生对我国丰富的海洋生物、矿产、空间资源等重点内容有了清晰认知,也理解了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但在讲解海洋资源面临的渔业资源衰退、海水污染等问题时,学生难以深刻体会其严重性与复杂性,后续教学可引入本地海洋资源开发案例,增强学生对海洋资源现状的直观感受,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