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地球的运动 教案 2025-2026学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地球的运动 教案 2025-2026学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简介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区域认知:知道自转、公转方向,周期,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
2.综合思维:知道地球自转、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并能解释所产生的昼夜更替及时间差异的问题。
3.人地协调观:通过学习,能树立正确的宇宙观、环境观、科学价值观。
4.地理实践力:能够结合日常生活实例,说明其与地球运动的关系。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视频衔接:播放《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视频资源
讲授新课
知识一.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1.地球的自转会带来哪些自然现象呢?
提示:①昼夜更替;②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③时间差异。
知识一.地球公转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沿着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动,这种转动称之为地球公转,其周期为一年。
1.地球的公转会带来哪些自然现象呢?
提示:①昼夜长短变化;②极昼极夜现象;③四季更替
问题探究:说出极昼与极夜产生的原理及其特征。想一想,北极圈及其以内的地区,哪一天全部出现极昼现象 哪一天全部出现极夜现象
提示:由于地球在沿椭圆形轨道绕太阳公转时,还绕着自身的倾斜地轴自转而造成的。极昼时,地区24小时都是白昼;极夜时,地区24小时都是黑夜。
教师小结:
课堂总结
在《我们的运动》课程中,我们深入了解地球的运动奥秘。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约 24 小时,由此带来昼夜交替与时间差异,太阳东升西落便是直观体现。地球公转同样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年,其意义重大,造成四季更迭,像夏季白昼长、冬季白昼短;促成五带划分,从炎热的热带,到四季分明的温带,再到寒冷且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寒带 。通过学习,我们能借助地球运动知识,解释诸多生活中的地理现象,理解自然规律 。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地球的运动》教学中,我借助动画、地球仪演示,让学生直观理解自转与公转特征,像自西向东的方向、自转周期一天及公转周期一年等,学生能解释昼夜交替、四季更替等现象,部分学生对太阳直射点移动、昼夜长短变化规律理解较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