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珍惜师生情谊 年级 新教材七年级上册主备教师设计思路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核心素养目标: 道德修养:尊重师长,主动理解、关心老师。 健全人格:能够自主调控自身的情绪波动,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主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重点:知道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难点:学会处理与老师的矛盾。教学方法:自学研究、合作探讨、案例分析课前自学自学与反馈: 阅读课本P37—P41的内容,完成学习之友“新知初探”P29-P30,1.2.3.4.5.6.7填空题。(4分钟) 思考: 1.师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状态是怎样的? 2.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自学质疑: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学成果,交流自学问题。课上研学一、自学反馈 1.师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状态是怎样的? 二、聚焦问题 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研究分享 合作探究一: 【阅读感悟】毛泽东与徐特立、华罗庚与陈景润的师生情谊 【教师活动】教师请学生阅读或朗读教材P38毛泽东和他的老师徐特立之间的故事,体会他们的师生情谊。 【教师提问】这种反映师生情谊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华罗庚和陈景润之间的师生情谊就是数学界的美谈。你知道他们的故事吗,请与同学分享。 【学生活动】阅读毛泽东和他的老师徐特立之间的故事,分享华罗庚与陈景润的故事。 华罗庚与陈景润 :1956年,华罗庚已是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一天,华罗庚收到署名为陈景润的来信,信的大意是:“我读了您写的《堆叠素数论》,觉得这本书写得很好。可是经过反复核算,发现有一个问题的计算有错误。”华罗庚被这位年轻人的智慧与胆识所打动。1957年9月,华罗庚把陈景润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为其创造了良好的研究环境。在华老的亲自指导和关怀下,陈景润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数论难题,并最终在哥德巴赫猜想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 【教师提问】你从这两个故事中,感悟到了怎样的师生关系? 【学生活动】举手发言、交流分享。 答案与解析:从毛泽东和他的老师徐特立之间的故事中,我感悟到了毛泽东对他的老师非常尊敬,师生间是一种彼此尊重的美好关系。从华罗庚与陈景润的故事中,我看到华罗庚是陈景润学习上的指导者,同时陈景润也会指出老师的错误,和老师一起攻克数学难题,他们之间是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关系。 【教师总结】在学生交流基础上,出示知识点,明确重点: 1.师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状态是怎样的?P38 彼此尊重、教学相长、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状态。 【新闻链接】手写400万字教案楷模教师,程启明! 【教师活动】教师出示新闻材料,并播放配套视频。 楷模教师程启明:2023年3月,40多年的教书历程,累计400万字的手写教案,中学物理特级教师程启明老师全网刷屏,他的事迹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被赞为“活动的物理教案博物馆”!他说:“(我的)目标是做个永远不会被学生问倒的老师。” 【教师提问】结合材料说说:程老师的目标是做个“永远不会被学生问倒”的老师。这体现了怎样的师生关系? 【学生活动】观看材料、举手发言、交流分享。 答案与解析:程老师兢兢业业,几十年如一日,他认真备课和教学的同时不断突破自己的“天花板”,说明他和学生之间相互促进,彼此提高,这是一种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备注:教学相长出自《礼记·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观看短片】师生间“双向奔赴的爱”! 【教师活动】教师播放一段视频《师生间“双向奔赴的爱”!》,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的良好状态。 师生间“双向奔赴的爱”! 【教师提问】作为学生,如何与老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总结】在学生交流基础上,出示知识点,明确重点: 2.★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P38-41 ①我们应主动理解、关心老师。 老师是我们敬重的长辈,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也是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我们应主动理解、关心老师。 ②真诚接受老师的引领和指导。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悉心教导。我们应该发自内心地尊重老师,善于从老师的教诲中汲取成长的营养,以勤学好问、积极主动的态度与老师交流。 【探究与分享】小奇该怎么做?+【新闻链接】《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颁布+【方法与技能】学会处理与老师的矛盾 本环节活动一:【探究与分享】小奇该怎么做? 【教师引导】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P39“探究与分享”的图文材料,明晰小奇受到表扬和批评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分析原因不能停留在表面,应从是否尊重老师的角度进行分析。 【教师提问】假如你是小奇,你会如何对待语文老师的表扬与数学老师的批评?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举手发言、交流分享。 答案与解析:语文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应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在上课时写小说,不利于自己的学习和成长,也是不尊重老师劳动的表现。因此,对待数学老师的批评,要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反省自己,改正不足。 在讨论环节,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老师表扬与批评的初衷和目的。对待老师的表扬,要不自傲、不自满,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对待老师的批评,要理解老师的良好愿望和用心,淡化老师的态度和方式,关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要求,乐于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教师总结】在学生交流基础上,出示知识点,明确重点: ③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a.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对待老师的表扬,我们应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争取做得更好。 b.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帮助我们反省自己、完善自我。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应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本环节活动二:【新闻链接】《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颁布 【教师活动】教师播放视频后,引导学生讨论:我们应该怎么看待教师的教育惩戒?这个规定是否会影响师生关系?请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 2020年12月23日,教育部制定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教育部令第49号),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规则》指出,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可以在学生存在不服从、扰乱秩序、行为失范、具有危险性、侵犯权益等情形时实施教育惩戒。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 【学生活动】观看材料、举手发言、交流分享。 答案与解析:教育惩戒权立法有利于促进教师严格规范管理学生,有利于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可以矫正部分学生的不良行为,促进其健康成长;使教育惩戒有章可循,有效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本环节活动三:【方法与技能】学会处理与老师的矛盾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教材P39-40“方法与技能”栏目中提供的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矛盾的方法与技能,并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哪些方法做得好,哪些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 【教师总结】学会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矛盾,是尊重老师、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 【新闻链接】哇!我的物理老师会“魔法”!+【探究与分享】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 本环节活动一:【新闻链接】哇!我的物理老师会“魔法” 【教师活动】教师出示新闻材料,并播放配套视频。 藏不住了!我的物理老师好像是魔法师:身披斗篷,手持“法杖”,电灯随即被点亮,闪电清晰可见——这是江西90后物理老师夏振东的“召唤雷霆”课堂。6年来,夏老师用260多次实验将知识可视化,带学生体验“隔空移物”“意念掰钢叉”等。他说,生活处处有物理,希望学生因物理而快乐。 ▲哇!我的物理老师会“魔法” 【教师提问】你喜欢这样风格的老师吗?说说你喜欢的老师是什么样的? 【学生活动】观看材料、举手发言、交流分享。 【教师总结】在学生交流、分享基础上,师总结:大家喜欢的老师风格各有不同,有的幽默风趣、富有激情;有的严肃认真,不苟言笑;有的注重教学的艺术性;有的侧重教学的实效性;有的注重书本知识、理论教学;有的注重社会实践教学;等等。不同风格的老师,对我们的成长有不同的影响。 本环节活动二:【探究与分享】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 【教师引导】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P40“探究与分享”中呈现的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同学们给出的想法。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你如何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分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言、交流分享。 答案与解析:不同老师有不同的风格,对我们的成长有不同的影响,我们要尊重老师的不同,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教师总结】在学生交流基础上,出示知识点,明确重点: ④尊重并适应不同风格的老师。 由于年龄、专业、阅历、性格等差异,每位老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有所不同。不同风格的老师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四、深度构建 1.【2024山西中考】老师伴我们成长,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对精心培育我们的老师,我们应( ) ①心怀感恩 ②尊重关心 ③理解体谅 ④信任顺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24山东中考】“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教过我的老师有很多,至今我都能记得他们的样子,他们教给我知识、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受益无穷。”下列观点最能恰当概括上述内容的是( ) A.老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B.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也是精神成长的引路人 C.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D.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也是公民应该履行的基本义务课后拓学巩固知识 1.师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状态是怎样的? 2.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拓展提升 制作本节课的思维导图。板书设计: 师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状态:彼此尊重、教学相长、携手共进 珍惜师生情谊 主动理解、关心老师 真诚接受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 学会处理与老师的矛盾 尊重并适应不同风格的老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