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云南省迪庆州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全卷四个大题,共24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小题。工业文明发展之路告诫我们,人类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时,与自然的关系本应相辅相成,然而人类却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致使全球面临严峻(jùn)的生态危机:沼泽干涸甚至龟(jūn)裂,水生物种面临生存困境;环境污染每年致约900万人过早死亡;100多万种动植物濒临灭绝;全球平均气温将在2040年左右甚至更早的时候出现上升1.5摄氏度的情况发生……_________以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还是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这是全世界必须回答的时代之问。西方传统发展范式如枷(kā)锁般_________着人类,让人类在生态困境中不知所挫。而中国,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在山麓(lù)之间,从保护自然中寻找发展机遇,_________“先污染、后治理”老路,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中国生态答卷的成绩令人_________: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奇迹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行路径。1. 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峻(jùn) B. 龟(jūn) C. 枷(kā) D. 麓(lù)2. 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告诫 B. 掠夺 C. 沼泽 D. 不知所挫3. 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不管 束缚 躲避 拍手叫好 B. 是 控制 避免 拍手叫好C. 是 束缚 避免 叹为观止 D. 不管 控制 躲避 叹为观止4. 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正确一项是( )A. 全球平均气温将在2040年左右甚至更早的时候出现上升1.5摄氏度的情况……B. 全球平均气温将在2040年甚至更早的时候出现上升1.5摄氏度的情况发生……C. 全球平均气温将在2040年甚至更早的时候上升1.5摄氏度的情况发生……D. 全球平均气温将在2040年左右甚至更早的时候发生上升1.5摄氏度……5. 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端午的吃食,其实不只有粽子。汪曾祺长于写美食,他笔下端午的鸭蛋,也是极为有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待到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又是一盏闪闪烁烁的小辽灯。一个寻常的鸭蛋,能戴、能吃、能玩,承包了孩子们一整天的快乐。①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②挑好了鸭蛋,便放在早早打好的五彩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③汪曾祺家乡江苏高邮的咸鸭蛋天下闻名,端午一早,孩子们便要去批鸭蛋④要青皮的不要白皮的,甚至鸭蛋也有长相——“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⑤吃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的一只敲去空头,不能把蛋壳碰破A. ③②①④⑤ B. ③④②①⑤ C. ②①④③⑤ D. ②①⑤④③6. 名篇名句默写(1)深秋的清晨,漫步在郊外河畔,只见芦苇茂密,寒意袭人,露水已凝结成一层薄霜。眼前之景,不禁让人想起《诗经·蒹葭》开篇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于有专长的员工,领导应让他们竭尽才能发挥自己的专长,不能像韩愈《马说》中的食马者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埋没人才、压抑人才。(3)在抗震救灾中,看到一顶顶帐篷为失去家园的灾民遮风挡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心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浮现在脑海中,坚信这些灾民在政府的帮助下,一定能够重建家园,安居乐业。二、综合性学习(7~10题,共10分)(一)学习与探究(5分)古诗文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承载中华文明精神的重要载体。你班举办了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面小题。【活动一】探究《关雎》的教化作用《关雎》通过君子对淑女的追求,体现了周代礼乐文化对婚姻伦理的重视。社会背景:周代以宗法制为核心,婚姻被视为维系家族血缘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纽带。《关雎》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强调择偶的德行标准(淑女需贞静贤德,君子需守礼),体现婚姻须符合等级伦理而非仅个人情感。历史背景:周人注重礼乐教化,《关雎》被列为《诗经》首篇,暗合儒家“夫妇为人伦之始”的思想,通过诗歌倡导“发乎情,止乎礼”的行为规范,服务于统治者以礼治国的政治需求。文化内涵:求爱过程以“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完成,将音乐礼仪化,显示情感表达需通过礼乐融合的媒介实现;热烈情感与克制行为并存,符合儒家“中和”的审美理想,成为道德教化的文学典范。7. 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说《诗经》里的很多譬喻具有一定政教意义。阅读了上面的材料,同学们分享了对《关雎》中政教意义的看法,请把空白处补充完整。A同学:从社会背景来看,《关雎》体现了婚姻需符合等级伦理的政教意义。B同学:从历史背景来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同学:从文化内涵来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二】探寻古诗文中的“和”文化8. 下表中的诗文从不同的方面体现了“和”的内涵。爷爷想在书房挂一幅与“各美其类,类人之美,美美与共”意思相近的诗文作为家风传承,你认为下面哪句最合适?请说明理由。备选古诗文①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②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③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④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二)名著阅读(5分)9. 请分析“资料夹”中句子的语言特点,以此印证文段一、二中的观点。【文段一】《论语》以记言为主,所记的多是很简单的。孔子主张“慎言”,痛恨“巧言”和“利口”;他向弟子们说话,大概是很质直的,弟子们体念他的意思,也只简单地记出。(朱自清《经典常谈》)【文段二】到了《墨子》和《孟子》,可就铺排得多。《孟子》据说是孟子晚年和他的弟子公孙丑、万章等编定的,可也是弟子们记言的体制。那时是个“好辩”的时代。孟子本是个好辩的人。记言体制的恢张,也是自然的趋势。(朱自清《经典常谈》)资料类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生于忧忠,死于安乐》)10. 曾国藩有言“读书治学,贵在得法”。本学期我们阅读了两本经典,请从中任选一本,结合具体内容,向大家分享你的读书方法。《经典常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阅读(11~23题,共34分)(一)(4分)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乙)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弧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11. 下面对甲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描画出送别地与友人上任地的形势和风貌,隐含送别的情意,对仗严整。B. 颔联为宽慰之辞,离乡背井,已有一重别绪,客居中话别,又多了一重别绪。C. 尾联点出“送”的主题,而且继续劝勉、叮咛朋友,含泪表达对友人的不舍。D. 本诗告诉我们诚挚的友谊可以消除时空的阻隔,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12. 简要说说甲乙两诗中画线诗句的抒情方式及感情基调有何不同之处?(二)(1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选自《虽有嘉肴》)乙周召公年十九,见正①而冠,冠则可以为方伯诸侯②矣。人之幼稚童蒙之时,非求师正本③,无以立身全性。夫幼者必愚,愚者妄行;愚者妄行,不能保身?孟子曰:人皆知以食愈饥,莫知以学愈愚。故善材之幼者必勤于学问以修其性。士苟欲深明博察,以垂荣名,而不好问讯之道,则是伐智本而塞智原也,故曰:讯问者智之本,思虑者智之道也。(节选自《说苑·建本》)【注】①见正:遇到贤正之人作为老师来教导自己。②方伯诸侯:方伯:古代诸侯中的领袖,代指一方诸侯之长,诸侯:古代帝王分封的各国君主,拥有军政大权。③正本:端正根本(指通过学习修养品德,树立正确价值观)。1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虽有至道 至道:_________(2)然后能自反也 反:_________(3)无以立身全性 无以:_________(4)士苟欲深明博察 苟:_________1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故曰:教学相长也。(2)讯问者智之本,思虑者智之道也。15. 甲文是如何引出观点的?这样的方式有什么好处?16. 甲、乙两文都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侧重点又什么不同之处?(三)(8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故宫里的“神兽”,个个身怀绝技周乾①故宫人气常年旺盛。逛故宫时别光顾着看大殿,抬头瞧瞧屋顶上那些排排站、造型各异的小家伙们——它们可不是普通的装饰,而是身负重任、自带“神力”的故宫“神兽”。建筑大师梁思成就曾盛赞它们,“让原本笨拙的屋脊结构,成了整座建筑‘美丽的冠冕’”。屋顶“消防队长”——螭吻②抬头看故宫任一大殿屋顶正脊的两端,你会发现两个龙头造型的家伙,面对面,张着大嘴,好像要一口吞下屋脊。③它们叫螭吻(chī wěn),龙头龙身,瞪圆双眼,獠牙外露,眉头紧锁,一副威风凛凛、随时准备战斗的样子。这造型,在全国古建屋顶上基本都能找到它的“兄弟”。④据史料记载: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皇宫中柏梁殿失火,汉武帝派人问东南沿海地区的巫师,得知海里有一种大鱼(鲸),其尾巴卷曲如鸱(chī)鸟的翅膀,只要它在海里扑腾起浪花,天上就会下雨。巫师说把这种鱼尾造型雕刻在屋顶上,就可以防止宫殿失火。于是从汉代起,屋顶就出现了鸱尾造型,而鸱尾成为镇压火灾的“神兽”。螭吻就是鸱尾演变而来的。太和殿“超豪华天团”:屋脊十兽⑤故宫宫殿的斜脊上,常能看到一列造型呆萌的小兽排着队。三五只或七九只,常以奇数出现,这可是古代建筑等级的“密码”——数量越多,等级越高。⑥象征皇权巅峰的太和殿屋脊上,足足有十个神兽,外加一位领头的“骑兽仙人”,绝对是紫禁城里的“顶配天团”。成员名单分别是: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suān ní)、押鱼、獬豸(xiè zhì)、斗牛、行什(háng shí)。⑦它们不只是“颜值担当”,还是屋顶“小卫士”。宫殿斜脊坡度陡峭,瓦片容易滑落。工匠们用铁钉固定瓦片,但又怕钉子遭受风雨侵蚀,就给每个钉子帽戴上个“小神兽头盔”——用这些神兽瓦件盖在钉子上,既保护了钉子,延长建筑寿命,又美化了屋脊线条,看起来一点不突兀。⑧另外,每位“天团”成员都“神通广大”。龙、凤、狮子代表皇权威严;天马寓意天下丰收;海马寓意避火;狻猊是与狮子同类的猛兽,守护屋顶安全;押鱼寓意祥瑞及防火;獬豸是守护屋顶安全的“执法兽”;斗牛寓意镇水;行什有“避雷针”的绝技。它们寄托了古人祈求平安、趋吉避凶的美好愿望,是屋脊上的“守护天团”。排水神兽——蚣蝮⑨夏天逛故宫,如果赶上下暴雨,你可能会看到壮观的“千龙吐水”景观。这水就是从台基角落的蚣蝮(gōng fù)嘴里“吐”出来的。⑩蚣蝮也是龙头造型,但气势更足:双角后扬,嘴唇上翘,獠牙尖尖,铜铃大眼,长管耳朵,看着就很有“震慑力”。传说它是龙王的第六子,天生爱水,常在石桥、石桂边“出没”。 别被传说迷惑,蚣蝮的“治水”本领源于它的科学设计。蚣蝮被巧妙地安放在台基的最低点,古代工匠铺地面时就设计了微小坡度,雨水自然流向它;另外,蚣蝮“肚子”里空间很大,能快速“喝”下大量雨水,防止暴雨时水渗进台基缝隙、泡松地基,避免安全隐患;它的造型向外凸出,能把雨水向前方、远处有力地“吐”出去,排水效果一流。 故宫里的“神兽”,个个都是“实力派”!下次逛故宫,可别忘了抬头找找它们的身影。正是这些“小神兽”,让这座古老威严的宫殿群,多了几分鲜活的生命力与活泼感。17. 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故宫“神兽”都有哪些“绝技”?18. 选文在说明故宫屋顶的“神兽”时,采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并说明其作用。19. 第④段加点的“据史料记载”能否删掉?为什么?(四)(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相遇诗意般的世界——香格里拉刘会强①当晨曦刺破云海,第一缕阳光亲吻建塘古镇的飞檐,这片被藏语称作“心中的日月”的秘境便在天地间徐徐展开它的瑰丽长卷。香格里拉是被遗落在人间的玛瑙,是雪山与哈达编织的梦幻之地。更是无数人灵魂深处永恒追寻的诗与远方。②滇藏茶马古道上,马蹄印早已被岁月抚平,却留下了各民族血脉相连的温度。香格里拉宛如镶嵌在古道上的璀璨明珠,凭借独特的地理坐标,孕育出无与伦比的生态奇现与人文底蕴。③这里,“三江并流”以万钧之势劈开大地,金沙江奔腾、澜沧江激荡、怒江咆哮,三条巨龙在崇山峻岭间并肩而行,勾勒出地球上最壮美的地质奇观;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在此交汇,雪峰巍峨、峡谷深邃,构筑起大自然最雄浑的立体画卷。干年的时光在这里沉淀,各民族的智慧与文化在这里交融,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生态人文密码。④阳光照耀下的雪山,层层叠叠,峰峦起伏,如同一座座琉璃般的仙境。哈巴雪山银峰皑皑,倒映在澄澈的潮泊中,讲述着亘古的传说;巴拉格宗以绝世之姿刺破苍穹,神秘的峡谷中藏着千年的秘境;石卡雪山在阳光下闪耀着圣洁的光芒,宛如天神的城堡;普达措景区里,森林、湖泊、草甸交织,四季变换着五彩斑斓的霓裳;松赞林寺红墙金顶,梵音袅袅;草原与湖泊相映成趣,牛羊悠然,勾勒出人间最美的田园牧歌。⑤这片土地不仅是自然的杰作,更是人文的圣殿。古老的东巴文化、神秘的香巴拉传说、多彩的民族风情,如繁星般点缀在这片土地上。滇藏古道上的马铃声、茶马互市的喧闹声、雪山融水的潺潺声,共同谱写出一曲跨越干年的文化交响。各民族在这里和谐共生,文化的交融与碰撞,绽放出独特而璀璨的人文光辉。⑥香格里拉还是一座不柯的红色丰碑。贺龙将军赠予归化寺的“兴盛番族”锦幛,至今仍在静静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红二、六军团在此与藏族同胞结下深厚情谊,留下了军民团结一家亲的动人故事。当年红军的足迹,早已化作指引后人前行的精神灯塔,那一抹鲜艳的中国红,在信仰的长河中永远闪耀。⑦聆听香格里拉,就像聆听一曲穿越时空的天籁。原生态的歌声在山谷间回荡,带着草原的辽阔、雪山的纯净、江河的澎湃。金沙江的雄浑、澜沧江的激昂、怒江的奔放,“三江并流”的磅礴气势,将高原的豪迈与坚韧展现得淋漓尽致。每一座山峰、每一条江河,都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承载着乡愁,寄托着乡情,凝聚着乡恋。置身其中,心灵得到净化,尘世的烦恼在这片净土上悄然消散。⑧当冬日的寒风送来漫天飞雪,香格里拉便化作一个晶莹剔透的童话世界。卡瓦格博展现日照金山,横断山脉披上银装,雪原上的足迹、枝头的冰晶、嬉戏的游人,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冬日画卷。在这里,赏雪的静谧、拍雪的惊喜、嬉雪的欢乐、滑雪的畅快,将冬季的浪漫与诗意推向极致。⑨“莫道雪莲开得高,更喜冰山志不磨。”香格里拉的雪山教会我们敬畏,草原的宽广教会我们包容,人们的笑容传递着温暖。相遇香格里拉,不仅是一场跨越山河的旅程,更是一次寻找本心的修行。这片土地,是地理的坐标,更是精神的原乡,是永不落幕的诗与远方,等待着向往美好的人们前来邂逅。20. 文章从哪些方面展现了香格里拉的独特魅力?请根据提示填写空白处。21.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①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22. 如何理解最后一段画线句的含义?23. 本文与下面的链接材料都描写了壮美的自然景观,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链接材料】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历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展现出来,被我们看见。(摘自梁衡《壶口瀑布》)四、写作(40分)24. 鲁迅遇到了平桥村的小伙伴,吃到了这辈子最好的豆,看到了最好的戏;武陵渔人遇到了桃花源,感受到了桃源生活的和谐宁静;保尔遇见了来赫来,明确了人生前行的奋斗方向;斯诺遇见毛主席,顿觉红星照耀中国。请以“遇见,真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25. 题目:把_________写在青春里要求:(1)请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4)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参考答案【答案】1. C 2. D 3. C 4. A5.【答案】B6.【答案】 ①. 蒹葭苍苍 ②. 白露为霜 ③. 策之不以其道 ④. 食之不能尽其材 ⑤. 安得广厦千万间 ⑥.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答案】7. ①. B同学:《关雎》倡导的行为规范,服务于统治者以礼治国的政治需要。 ②. C同学:情感表达需通过礼乐融合的媒介,符合“中和”思想。8. 选④,理由:“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强调尊重差异、包容多元,最终达成和谐共生。④意为君子追求和谐却不盲目附和,小人表面苟同却内心不和,核心是在差异中求和谐,体现了爷爷家风中包容多元、以和为贵的要求。其他选项中,①侧重自然的和谐,②体现家庭关系的和谐,③表现国家的和平,均与“和而不同”的文化内核关联较弱。9.【答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仅两句,直接阐述学与思的关系,印证文段一中《论语》“记言简单、质直”的观点;“必先苦其心志……增益其所不能”通过排比列举困境,层层推进,印证文段二中《孟子》“记言体制恢张、好辩”的特点10.【答案】示例一:读《经典常谈》时,我会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或兴趣,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如我想拓展了解关于《诗经》的更多知识,就阅读《<诗经>第四》,我对历史感兴趣,就阅读《<战国策>第八》《<史记><汉书>第九》。示例二: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我会在书中圈点批注,或做一些摘抄和笔记。如我对文中的精彩的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做批注,学习这些写作手法,对书中一些富有哲理的语段,我会摘抄下来,作为人生警示。【答案】11. C 12. 甲诗是直抒胸臆,感情基调豁达豪迈;乙诗是借景抒情,感情基调惆怅不舍【答案】13. ①. 最好的道理 ②. 反思 ③. 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④. 如果14. (1)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2)善于提问是智慧的源泉,而思考则是智慧的途径。15. 甲文通过类比的方式,将“嘉肴”和“至道”进行比较,从而引出“教学相长”的观点;这样的方式生动形象,易于理解,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16. 甲文强调“教学相长”,即教与学的相互促进关系;乙文强调学习是修身立本的根本,要勤学好问才能增长智慧。【答案】17. ①具有装饰作用,使原本笨拙的屋脊结构变得美观;②螭吻具有镇压火灾,保护故宫的安全的寓意,其他小兽也具备不同的美好寓意;③屋脊上的小兽能够防止钉子遭受风雨侵蚀,延长建筑寿命;④蚣蝮还能够排水,防止暴雨时水渗进台基缝隙,避免安全隐患。(答出其中三点即可)18. 文章将故宫屋顶的“神兽”分为三类:屋顶“消防队长”螭吻、太和殿“超豪华天团”屋脊十兽和排水神兽蚣蝮,并分别介绍了它们的作用这种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使得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19. 不能删掉“据史料记载”表明螭吻的由来有历史依据,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若删去,易让读者认为是主观臆断,降低可信度【答案】20. ①生态奇观(自然景观)②东巴文化、香巴拉传说、民族风情、滇藏古道文化。③红色丰碑(红色文化)21. 用比喻把香格里拉比作玛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香格里拉的珍贵、美丽,又用排比,层层递进地强调香格里拉在人们心中的美好意义,让读者对香格里拉的独特魅力有更直观的感受,强烈抒发作者对香格里拉的赞美与向往之情22. 香格里拉不仅是地理上的自然胜地,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属与精神的寄托,它承载着美好与诗意;这里的雪山、草原,启示人们在自然与人文中寻找本心——敬畏、包容、温暖,完成精神的修行与升华(意思相近即可)23. 本文:通过描绘香格里拉的自然景观(雪山、三江等)与人文底蕴,抒发对其瑰丽风光的赞美、对多元文化的热爱,以及对心灵净土的向往。链接材料:通过刻画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的性格,赞美其历经磨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借物喻人,表达对坚韧品格的推崇。24、25.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