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五章 建设美丽中国 单元测试(学生版+教师版)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五章 建设美丽中国 单元测试(学生版+教师版)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五章 建设美丽中国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农谚是指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谚语,能有效指导农业生产活动。《绿水青山看中国》节目中出现过一句谚语“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据此完成1~4题。
1.依据谚语中展现的农耕景象推断,这里的山是指 ( D )
A.天山 B.昆仑山 C.南岭 D.秦岭
2.“山南水牛犁田”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 )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花生
3.下列叙述属于谚语中“山南”区域特征的有 ( C )
①以水田为主 ②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③河湖众多 ④水热条件优越,盛产高粱、大豆、马铃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4.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的《中国诗词大会》,点燃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热情。某地理教师设计了以“春”为关键词的“飞花令”,让学生描述区域景观。下列诗词不符合“山南”区域景观的是 ( B )
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包海高速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包头至海口的高速铁路。北起内蒙古包头,向南经鄂尔多斯、榆林、延安、西安、重庆、贵阳、南宁、湛江等,终点为海南省海口市。读包海高铁线路示意图,完成5~7题。
5.下列关于包海高铁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
A.途经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
B.途经我国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C.途经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
D.途经我国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
6.包海高铁在修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 A )
①包西段多风沙
②包西段冬季气温低,易降雪
③渝贵段,地形复杂,多地质灾害
④贵南段,终年冻土,施工难度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包海高铁开通后对沿线地区的有利影响有 ( D )
①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②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③增加就业机会   ④缓解东西货运压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025·山东滨州期末)无人机物流快递业务是无人机应用向行业领域拓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下图示意三级无人机基本信息。读图,完成8~9题。
8.试点末端级物流无人机送货选择陕南、川西等地区,可能原因是当地 ( B )
A.全年降水少,飞行限制少 B.地形起伏大,地面交通差
C.土地面积大,运送距离远 D.人口密度大,送货数量多
9.如果支线级物流无人机在陕南、川西等地区投入运营,受冲击最大的运输方式是 ( A )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内河运输 D.管道运输
(2024·广东佛山期末)读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分区图,完成10~12题。
10.适度发展区主要分布在 ( A )
A.第二级阶梯 B.平原地区
C.非季风区 D.半干旱区
11.陆上保护发展区的农业生产类型主要是 ( C )
A.种植业 B.林业
C.畜牧业 D.渔业
12.优化发展区的农业发展要特别关注 ( D )
A.草场退化 B.土地沙化
C.光热不足 D.污染防治
作为民族品牌的旗帜,长春某汽车公司见证了中国工业发展的历程,求新求变是其产业目前发展的主旋律,正阔步驶向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的“蓝海”。下图是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分布图及长春市某年产业结构和主要产业产值比重图。读图,完成13~15题。
  
13.下列关于中国工业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有 ( B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主要向西北地区发展
③都包含有工业中心
④在每个省份都有分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下列关于长春市产业结构和主要产业产值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D )
A.第一产业比重最大 B.以农副食品加工为主
C.三大产业比重相当 D.汽车制造业产值高
15.该长春汽车公司从传统汽车生产转向新能源汽车生产,主要得益于 ( A )
A.科学技术的发展 B.劳动力数量的增多
C.传统工业的发展 D.新工业基地的产生
贵州省紫望高速公路全程74千米,共有隧道15座、桥梁112座,是贵州省西南地区通往东南亚的省际通道,为紫云、望谟两县同步小康奠定了强有力的交通路网支撑。读紫望高速火花特大桥段景观图,完成16~18题。
16.以下对当地景观描述正确的是 ( B )
A.林海雪原覆盖,高速公路蜿蜒穿行
B.峰林溶洞广布,桥梁穿行山间
C.塬墚峁交错,隧道贯穿沟壑
D.旱地连片成方,高架桥跨河而过
17.紫望高速公路桥梁众多的主要原因是 ( C )
A.避免冻土影响 B.加快工程进度
C.克服地形限制 D.降低施工难度
18.紫望高速通车后,给紫云、望谟两县带来的影响有 ( C )
①改善两县交通运输条件  ②拉动两县经济发展
③缩短两县与贵阳的距离  ④促进两县文化交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力推节能减排,开发清洁能源。据此完成19~20题。
19.生物质发电是我国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新探索,电厂所需燃料全部为农作物秸秆、玉米芯、树枝木屑、木材加工下脚料等。从生态角度分析生物质发电有利于 ( A )
①节约资源   ②减小臭氧层空洞
③减轻环境污染 ④获得较大的投资回报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20.我国工业要实现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最关键因素是 ( C )
A.扎实的农业基础 B.完善的基础设施
C.领先的技术与人才优势 D.丰富的资源与能源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
21.2021年全球蓝莓种植面积为23.54万公顷,总产量178.96万吨。中国以6.9万公顷的种植面积成为全球最大的蓝莓生产国。图1示意蓝莓主要产地分布,图2示意山东多年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图1  图2
【种蓝莓销天下】
蓝莓为鲜食佳品,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深受人们喜爱。蓝莓主要分布在气候温凉,阳光充足的地区,喜光、不耐旱、不耐涝。
(1)说出图中蓝莓主要产地的分布地区。(2分)
蓝莓主要产地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江苏等地区(或分布在东北长白山一带,山东半岛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
(2)山东省是我国水果生产和出口的大省,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框图。(8分)
我国水果生产和出口的大省 适合水 果生长  温带季风 气候为主,雨热同期
地形以 丘陵和山地 为主,排水条件良好
适合水 果出口 濒临渤海和 黄 海,海陆交通便利
与日本、韩国等邻国隔海相望, 市场 广阔
【精加工多产业】
我国超过56%的国产蓝莓都用于加工,在加工产品类型和数量上日趋与国际接轨。近年来,蓝莓种植产业已发展成集果蔬生产、加工、农耕体验、旅游观光、大健康等多业态于一体的复合型产业。
(3)说出把蓝莓种植业发展成复合型产业的意义。(6分)
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增加经济收入;有利于生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打开国际市场,增强我国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4)湖北恩施也有蓝莓基地,也可以提供采摘体验。请你为宣传恩施蓝莓产业设计一条广告语。(4分)
“蓝”能可贵,“莓”好重逢;乡约恩施, “莓”好时光等。
22.【走进攀枝花,助产业发展】攀枝花位于四川省西部,是四川省的第三大城市,也是四川省的重要经济中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探究一 “逢山开路 遇水架桥”
攀枝花位于金沙江畔,云贵高原边缘,山地面积占比90%以上,桥梁是攀枝花最常见的建筑之一。一座座跨江大桥,配合着江水与险峰,勾勒出山城的独特韵味。
  
(1)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分析攀枝花桥梁众多的原因。(4分)
攀枝花地处金沙江畔,河流众多,需要架桥跨越;位于云贵高原边缘,地形起伏大,通过桥梁可以连接不同区域,克服地形障碍。
探究二 “百里钢城 钒钛之都”
攀枝花多年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步步从“百里钢城”走向“中国钒钛之都”,成为世界第二大钒产品生产基地。
(2)结合图中信息,请说出攀枝花建设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的优势条件。(6分)
矿产资源丰富,钒钛等矿产储量大;交通便利,有铁路等交通线路;政策支持等。
探究三 “阳光花城 康养胜地”
攀枝花素有“阳光花城”的美誉,森林覆盖率达62%以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攀枝花成为“康养胜地”。近年来,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攀枝花旅居养老,因此攀枝花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
(3)分析北方人冬季选择在攀枝花旅居养老的原因。(6分)
攀枝花冬季气温较高,气候温暖舒适;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有“阳光花城”的美誉,自然景观优美。
探究四 “芒果之乡”
芒果被誉为“热带水果之王”。芒果树喜温暖,不耐寒霜,耐旱能力强,但不耐涝。攀枝花市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纬度最高、海拔最高、成熟期最晚、品质最优的大规模芒果生产基地。
(4)攀枝花市年降水量700~1 600毫米不等,请分析攀枝花市适宜芒果生长“雨而不涝”的成因。(4分)
攀枝花市地形起伏大,排水速度快。
2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2024年是提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20周年。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0.7%。山西、河南等地煤炭资源丰富,湖北有铁矿,湖南、江西有色金属丰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郑州大学等著名高校分布在该区域。
材料二 下图是中部地区示意图。
(1)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地跨我国地势第 二、三 级阶梯,中部是我国铁路重要的枢纽地区,其中 京广 线和陇海线在郑州处交汇,如今“米”字高铁网络已经形成,交通发达。(4分)
(2)自古以来,中部地区的“南”“北”方饮食特色显著,如南米北面、南甜北咸,这些差异能反映出气候对当地饮食文化的影响非常深远。试对比这里的气候差异,完成下表。(4分)
项目 温度带 主要干湿地区
山西  暖温 带 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
湖南 亚热带  湿润 地区
(3)根据材料,简要分析中部地区崛起的有利发展条件。(6分)
承东启西,连接南北,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市场广大;高校云集,科技力量雄厚,人才众多;工农业基础雄厚等。
途经郑州的连霍高速是我国最长的高速公路,东起江苏连云港,西至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并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公路网相连,形成了亚洲与欧洲之间的又一条重要的陆路贸易路线。
(4)试用相关知识说出该高速公路的建成对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6分)
加强了沿线地区的交通联系;促进了沿线地区的贸易往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强了地区间的经济合作和交流等。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五章 建设美丽中国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农谚是指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谚语,能有效指导农业生产活动。《绿水青山看中国》节目中出现过一句谚语“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据此完成1~4题。
1.依据谚语中展现的农耕景象推断,这里的山是指 (   )
A.天山 B.昆仑山 C.南岭 D.秦岭
2.“山南水牛犁田”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花生
3.下列叙述属于谚语中“山南”区域特征的有 (   )
①以水田为主 ②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③河湖众多 ④水热条件优越,盛产高粱、大豆、马铃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4.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的《中国诗词大会》,点燃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热情。某地理教师设计了以“春”为关键词的“飞花令”,让学生描述区域景观。下列诗词不符合“山南”区域景观的是 (   )
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包海高速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包头至海口的高速铁路。北起内蒙古包头,向南经鄂尔多斯、榆林、延安、西安、重庆、贵阳、南宁、湛江等,终点为海南省海口市。读包海高铁线路示意图,完成5~7题。
5.下列关于包海高铁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途经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
B.途经我国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C.途经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
D.途经我国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
6.包海高铁在修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   )
①包西段多风沙
②包西段冬季气温低,易降雪
③渝贵段,地形复杂,多地质灾害
④贵南段,终年冻土,施工难度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包海高铁开通后对沿线地区的有利影响有 (   )
①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②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③增加就业机会   ④缓解东西货运压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025·山东滨州期末)无人机物流快递业务是无人机应用向行业领域拓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下图示意三级无人机基本信息。读图,完成8~9题。
8.试点末端级物流无人机送货选择陕南、川西等地区,可能原因是当地 (   )
A.全年降水少,飞行限制少 B.地形起伏大,地面交通差
C.土地面积大,运送距离远 D.人口密度大,送货数量多
9.如果支线级物流无人机在陕南、川西等地区投入运营,受冲击最大的运输方式是 (   )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内河运输 D.管道运输
(2024·广东佛山期末)读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分区图,完成10~12题。
10.适度发展区主要分布在 (   )
A.第二级阶梯 B.平原地区
C.非季风区 D.半干旱区
11.陆上保护发展区的农业生产类型主要是 (   )
A.种植业 B.林业
C.畜牧业 D.渔业
12.优化发展区的农业发展要特别关注 (   )
A.草场退化 B.土地沙化
C.光热不足 D.污染防治
作为民族品牌的旗帜,长春某汽车公司见证了中国工业发展的历程,求新求变是其产业目前发展的主旋律,正阔步驶向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的“蓝海”。下图是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分布图及长春市某年产业结构和主要产业产值比重图。读图,完成13~15题。
  
13.下列关于中国工业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有 (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主要向西北地区发展
③都包含有工业中心
④在每个省份都有分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下列关于长春市产业结构和主要产业产值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
A.第一产业比重最大 B.以农副食品加工为主
C.三大产业比重相当 D.汽车制造业产值高
15.该长春汽车公司从传统汽车生产转向新能源汽车生产,主要得益于 (   )
A.科学技术的发展 B.劳动力数量的增多
C.传统工业的发展 D.新工业基地的产生
贵州省紫望高速公路全程74千米,共有隧道15座、桥梁112座,是贵州省西南地区通往东南亚的省际通道,为紫云、望谟两县同步小康奠定了强有力的交通路网支撑。读紫望高速火花特大桥段景观图,完成16~18题。
16.以下对当地景观描述正确的是 (   )
A.林海雪原覆盖,高速公路蜿蜒穿行
B.峰林溶洞广布,桥梁穿行山间
C.塬墚峁交错,隧道贯穿沟壑
D.旱地连片成方,高架桥跨河而过
17.紫望高速公路桥梁众多的主要原因是 (   )
A.避免冻土影响 B.加快工程进度
C.克服地形限制 D.降低施工难度
18.紫望高速通车后,给紫云、望谟两县带来的影响有 (   )
①改善两县交通运输条件  ②拉动两县经济发展
③缩短两县与贵阳的距离  ④促进两县文化交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力推节能减排,开发清洁能源。据此完成19~20题。
19.生物质发电是我国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新探索,电厂所需燃料全部为农作物秸秆、玉米芯、树枝木屑、木材加工下脚料等。从生态角度分析生物质发电有利于 (   )
①节约资源   ②减小臭氧层空洞
③减轻环境污染 ④获得较大的投资回报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20.我国工业要实现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最关键因素是 (   )
A.扎实的农业基础 B.完善的基础设施
C.领先的技术与人才优势 D.丰富的资源与能源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
21.2021年全球蓝莓种植面积为23.54万公顷,总产量178.96万吨。中国以6.9万公顷的种植面积成为全球最大的蓝莓生产国。图1示意蓝莓主要产地分布,图2示意山东多年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图1  图2
【种蓝莓销天下】
蓝莓为鲜食佳品,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深受人们喜爱。蓝莓主要分布在气候温凉,阳光充足的地区,喜光、不耐旱、不耐涝。
(1)说出图中蓝莓主要产地的分布地区。(2分)
(2)山东省是我国水果生产和出口的大省,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框图。(8分)
我国水果生产和出口的大省 适合水 果生长 气候为主,雨热同期
地形以 为主,排水条件良好
适合水 果出口 濒临渤海和 海,海陆交通便利
与日本、韩国等邻国隔海相望, 广阔
【精加工多产业】
我国超过56%的国产蓝莓都用于加工,在加工产品类型和数量上日趋与国际接轨。近年来,蓝莓种植产业已发展成集果蔬生产、加工、农耕体验、旅游观光、大健康等多业态于一体的复合型产业。
(3)说出把蓝莓种植业发展成复合型产业的意义。(6分)
(4)湖北恩施也有蓝莓基地,也可以提供采摘体验。请你为宣传恩施蓝莓产业设计一条广告语。(4分)
22.【走进攀枝花,助产业发展】攀枝花位于四川省西部,是四川省的第三大城市,也是四川省的重要经济中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探究一 “逢山开路 遇水架桥”
攀枝花位于金沙江畔,云贵高原边缘,山地面积占比90%以上,桥梁是攀枝花最常见的建筑之一。一座座跨江大桥,配合着江水与险峰,勾勒出山城的独特韵味。
  
(1)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分析攀枝花桥梁众多的原因。(4分)
探究二 “百里钢城 钒钛之都”
攀枝花多年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步步从“百里钢城”走向“中国钒钛之都”,成为世界第二大钒产品生产基地。
(2)结合图中信息,请说出攀枝花建设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的优势条件。(6分)
探究三 “阳光花城 康养胜地”
攀枝花素有“阳光花城”的美誉,森林覆盖率达62%以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攀枝花成为“康养胜地”。近年来,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攀枝花旅居养老,因此攀枝花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
(3)分析北方人冬季选择在攀枝花旅居养老的原因。(6分)
探究四 “芒果之乡”
芒果被誉为“热带水果之王”。芒果树喜温暖,不耐寒霜,耐旱能力强,但不耐涝。攀枝花市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纬度最高、海拔最高、成熟期最晚、品质最优的大规模芒果生产基地。
(4)攀枝花市年降水量700~1 600毫米不等,请分析攀枝花市适宜芒果生长“雨而不涝”的成因。(4分)
2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2024年是提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20周年。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0.7%。山西、河南等地煤炭资源丰富,湖北有铁矿,湖南、江西有色金属丰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郑州大学等著名高校分布在该区域。
材料二 下图是中部地区示意图。
(1)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地跨我国地势第 级阶梯,中部是我国铁路重要的枢纽地区,其中 线和陇海线在郑州处交汇,如今“米”字高铁网络已经形成,交通发达。(4分)
(2)自古以来,中部地区的“南”“北”方饮食特色显著,如南米北面、南甜北咸,这些差异能反映出气候对当地饮食文化的影响非常深远。试对比这里的气候差异,完成下表。(4分)
项目 温度带 主要干湿地区
山西 带 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
湖南 亚热带 地区
(3)根据材料,简要分析中部地区崛起的有利发展条件。(6分)
途经郑州的连霍高速是我国最长的高速公路,东起江苏连云港,西至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并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公路网相连,形成了亚洲与欧洲之间的又一条重要的陆路贸易路线。
(4)试用相关知识说出该高速公路的建成对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