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航拍中国》片头介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读中国的疆域及邻国图,完成1~3题。1.“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说明我国 ( C )A.大部分在北半球 B.大部分在中纬度C.是海陆兼备大国 D.西部的海域辽阔2.“四季轮转的天地,冰与火演奏的乐章”道出了我国 ( A )A.南北跨纬度大,气候差异显著B.东西跨经度广,存在时间差异C.跨寒温热三带,光热条件优越D.大部分位于高纬度,全年严寒3.与蒙古、日本、俄罗斯等邻国相比,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A.与蒙古相比,我国陆上邻国多、疆界短B.与俄罗斯相比,我国气候更加温和C.与日本相比,我国气候受海洋影响大D.上述四个国家中我国的面积最大中央电视台电视专题《边疆行》,从广西的防城港市出发,终点是辽宁的丹东市,顺时针勾勒中国版图。据此完成4~6题。4.中国的疆域辽阔,陆上邻国众多,下列国家中属于中国陆上邻国的是 ( A )A.俄罗斯 B.美国 C.巴西 D.埃及5.本次活动起点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分别是 ( A )A.桂—南宁 B.青—西宁C.湘—长沙 D.黑—哈尔滨6.专题摄制组走进如图所示省级行政区,该省级行政区 ( A )A.是我国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B.西双版纳属于温带地区C.一年内没有太阳直射现象D.简称是川或蜀 中华老字号是指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获得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读某年我国中华老字号省份分布图,完成7~9题。7.中华老字号企业数量分布的空间特征是 ( A )A.东部多,西部少 B.南部多,北部少C.东北多,西南少 D.西北多,东南少8.我国广东某沿海地区有“冬至节,吃咸汤圆”的文化传统。其所吃汤圆无馅,用虾、蟹、生蚝等海鲜煮汤,味道鲜美。该地制作咸汤圆汤料中的海鲜主要来自 ( A )A.南海 B.东海 C.黄海 D.渤海9.上海市中华老字号数量最多的主要原因是 ( A )A.经济发达,文化多元 B.农业悠久,工艺先进C.国家首都,政治中心 D.气候适宜,物产丰富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以上,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读中国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与世界平均老年人口占比图(注:老年人口百分比是65岁及以上人口占本国总人口的百分比),完成10~11题。10.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是 ( B )A.1965年 B.1999年 C.2020年 D.2025年11.人口老龄化导致的社会问题有 ( B )A.生育率大幅度提升 B.社会养老负担加重C.国防兵源增多 D.长效带动经济发展2024年末,全国人口(不包括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为140 82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9万人。2024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率为7.76‰。据此完成12~13题。12.2024年我国人口 ( A )A.继续负增长 B.增长速度加快C.老龄化已缓解 D.数量迅速增加13.针对目前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 ( D )A.全面放开生育政策,强制生育B.开发大量的商品房C.立刻废除晚婚、晚育生育政策D.发放二孩、三孩补贴 (2024·广东韶关期中)我国著名的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在1935年提出反映我国人口分布大势的人口地理界线。读我国人口分布图,完成14~16题。14.甲地的人口密度(人/千米2)是 ( D )A.1~10 B.10~100 C.100~400 D.400以上15.关于人口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 D )A.人口都分布在人口地理界线以东 B.人口都分布在人口地理界线以西C.集中分布在人口地理界线上 D.人口地理界线东南部人口密度大16.一个城市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问题不包括 ( D )A.住房紧张 B.交通拥堵C.生活垃圾成堆 D.劳动力紧缺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民族。古典诗词作为中华灿烂文化中的一颗明珠,映照出中华民族和衷共济的历史进程,展现出情感交融的精神光辉。据此完成17~18题。17.“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萧关,在今宁夏固原东南。当地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 A )A.回族 B.汉族 C.壮族 D.维吾尔族18.“马头琴上卷胡风,龙骥曾惊罗马宫”,马头琴与当地畜牧生活有关。下列与当地畜牧生活有关的节日是 ( B )A.元宵节 B.那达慕大会 C.侗族大歌 D.泼水节2024年10月成都某中学举办秋季运动会,每个班级代表一个行政区,开幕式当天表演各班节目,展现各地丰富的民俗文化和地域特色。下图示意7年级部分班级抽取的中国行政区划。读图,完成19~20题。19.以下关于班级抽取的行政区划表述正确的是 ( B )A.1班抽取的省级行政区名称为西藏自治区B.2班抽取的省级行政区简称为内蒙古C.3班抽取的省级行政区行政中心为南宁D.4班抽取的省级行政区名称为甘肃省20.7年级四个班开幕式当天最可能表演蒙古族摔跤活动的是 ( B )A.1班 B.2班 C.3班 D.4班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21.(2024·福建厦门期中)2023年8月29日是第20个全国测绘法宣传日,了解国家版图,认知国家版图,树立国家版图意识是每一位中国公民应尽的义务。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以“一点一线皆山河”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图示意中国疆域范围。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探究一 我国疆域优越性我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2023年3月20日至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A国进行国事访问。2023年6月26日至7月1日,B国总理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1)我国疆域辽阔。最北端和最东端位于① 黑 (填省级行政区简称)。(2分)(2)我国邻国众多。与A国相比,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主要位于 北温带 (填五带名称),气候较适宜,热量较充足。(2分)(3)请举例说明,与B国相比,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何处。(6分)我国海陆兼备,东部地区濒临太平洋,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我国东部广大地区降水丰富,有利于农业发展;海岸线曲折漫长,海域辽阔,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西部深入亚欧大陆腹地,与许多国家接壤,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探究二 我国的海洋权益九段线即南海诸岛归属范围线,划定了中国在南海海域的权益边界。南海海域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中国政府曾多次发表声明,指出中国对西沙、南沙群岛及其周围海域拥有不可争议的主权,任何周边国家对这些岛屿的占领,均是对我国主权的侵犯。(4)南沙群岛的 曾母暗沙 (填岛礁名称)是我国领土最南端,国家在此投放主权碑;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C 台湾 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4分)(5)维护国家领土权益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谈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该如何做?(6分)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积极宣传国家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增强公众的意识;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参与任何损害国家领土主权的行为。22.【研学旅游】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2024年暑假期间,张华应邀参加“畅游大美中国 共享文化盛宴”的研学旅游活动。让我们跟随张华来一场“云参观”,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下图为研学旅游线路图及一些少数民族相关资料。 (1)读图,写出研学旅游线路起点A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及其行政中心。(4分)山西省简称晋,行政中心是太原。(2)张华到达C省级行政区,见到了当地少数民族载歌载舞的场景,该少数民族最有可能是图a、b、c中的哪一个?并说出与C省级行政区毗邻的甲国的名称。(4分)少数民族最有可能是图b维吾尔族。与C省级行政区毗邻的甲国名称为哈萨克斯坦。(3)研学途中,张华发现途经各地人口密度差异较大,BC段线路人口稀疏。从气候的角度说明该段线路人口稀疏的原因。(4分)BC段线路位于我国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冬冷夏热,年温差大,年降水量少,不适合人们居住和农业生产。中国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疆界漫长,众多邻国环绕;南北跨越多个温度带,能发展多样的农业经济;各地景观差异大,塞北的辽阔草原、江南的水乡古镇、西部的壮丽雪山等,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素材。(4)研学活动中,张华感受到了祖国海陆兼备、疆域辽阔。试说明我国疆域辽阔的优势。(8分)我国领土面积大,资源丰富多样,有利于国家发展建设;疆界长、邻国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和海洋事业;南北跨温度带多,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济;各地景观差异大,旅游资源丰富,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等。23.【地理调查】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调查材料:材料一 某校学生为了解我国的人口状况,设计并开展了一系列社会调查和数据分析活动。第一组同学调查了学校初二年级学生父系出生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图甲是他们小组整理的统计图。材料二 根据国际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即为老龄化社会。第二组同学根据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山西省人口数据,绘制了山西省人口年龄结构饼状图(图乙)。 图甲 图乙材料三 同学们深入乡村调查后发现,乡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因此出现“空心村”现象。他们用收集的资料,绘制了我国七次人口普查的城乡人口统计图(图丙)。图丙调查思考:(1)根据材料一,说明我国净增长人口的变化趋势,并推测我国人口增长速度。(4分)我国净增长人口数量减少。人口增长速度逐渐降低。(2)根据材料二,说出山西省存在的人口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6分)问题:人口老龄化。措施:放宽生育政策;增加养老机构,发展养老产业;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和养老保险制度;适当推迟退休年龄等。(3)根据材料三,说出中国城乡人口比重的变化特点,并分析这种变化对乡村的不利影响。(6分)变化特点:城镇人口比重逐渐增大,乡村人口比重逐渐减少。不利影响:劳动人口减少,耕地荒废;出现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农村生活环境脏乱差等。(4)乡村振兴,留住人是关键。请你为家乡“留得住人、引得来人、旺得起人”建言献策。(4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出台优惠政策,吸引资金、人才;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保护生态环境等。(任选两条,合理即可)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航拍中国》片头介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读中国的疆域及邻国图,完成1~3题。1.“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说明我国 ( )A.大部分在北半球 B.大部分在中纬度C.是海陆兼备大国 D.西部的海域辽阔2.“四季轮转的天地,冰与火演奏的乐章”道出了我国 ( )A.南北跨纬度大,气候差异显著B.东西跨经度广,存在时间差异C.跨寒温热三带,光热条件优越D.大部分位于高纬度,全年严寒3.与蒙古、日本、俄罗斯等邻国相比,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与蒙古相比,我国陆上邻国多、疆界短B.与俄罗斯相比,我国气候更加温和C.与日本相比,我国气候受海洋影响大D.上述四个国家中我国的面积最大中央电视台电视专题《边疆行》,从广西的防城港市出发,终点是辽宁的丹东市,顺时针勾勒中国版图。据此完成4~6题。4.中国的疆域辽阔,陆上邻国众多,下列国家中属于中国陆上邻国的是 ( )A.俄罗斯 B.美国 C.巴西 D.埃及5.本次活动起点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分别是 ( )A.桂—南宁 B.青—西宁C.湘—长沙 D.黑—哈尔滨6.专题摄制组走进如图所示省级行政区,该省级行政区 ( )A.是我国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B.西双版纳属于温带地区C.一年内没有太阳直射现象D.简称是川或蜀 中华老字号是指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获得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读某年我国中华老字号省份分布图,完成7~9题。7.中华老字号企业数量分布的空间特征是 ( )A.东部多,西部少 B.南部多,北部少C.东北多,西南少 D.西北多,东南少8.我国广东某沿海地区有“冬至节,吃咸汤圆”的文化传统。其所吃汤圆无馅,用虾、蟹、生蚝等海鲜煮汤,味道鲜美。该地制作咸汤圆汤料中的海鲜主要来自 ( )A.南海 B.东海 C.黄海 D.渤海9.上海市中华老字号数量最多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达,文化多元 B.农业悠久,工艺先进C.国家首都,政治中心 D.气候适宜,物产丰富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以上,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读中国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与世界平均老年人口占比图(注:老年人口百分比是65岁及以上人口占本国总人口的百分比),完成10~11题。10.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是 ( )A.1965年 B.1999年 C.2020年 D.2025年11.人口老龄化导致的社会问题有 ( )A.生育率大幅度提升 B.社会养老负担加重C.国防兵源增多 D.长效带动经济发展2024年末,全国人口(不包括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为140 82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9万人。2024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率为7.76‰。据此完成12~13题。12.2024年我国人口 ( )A.继续负增长 B.增长速度加快C.老龄化已缓解 D.数量迅速增加13.针对目前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全面放开生育政策,强制生育B.开发大量的商品房C.立刻废除晚婚、晚育生育政策D.发放二孩、三孩补贴 (2024·广东韶关期中)我国著名的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在1935年提出反映我国人口分布大势的人口地理界线。读我国人口分布图,完成14~16题。14.甲地的人口密度(人/千米2)是 ( )A.1~10 B.10~100 C.100~400 D.400以上15.关于人口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人口都分布在人口地理界线以东 B.人口都分布在人口地理界线以西C.集中分布在人口地理界线上 D.人口地理界线东南部人口密度大16.一个城市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问题不包括 ( )A.住房紧张 B.交通拥堵C.生活垃圾成堆 D.劳动力紧缺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民族。古典诗词作为中华灿烂文化中的一颗明珠,映照出中华民族和衷共济的历史进程,展现出情感交融的精神光辉。据此完成17~18题。17.“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萧关,在今宁夏固原东南。当地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 )A.回族 B.汉族 C.壮族 D.维吾尔族18.“马头琴上卷胡风,龙骥曾惊罗马宫”,马头琴与当地畜牧生活有关。下列与当地畜牧生活有关的节日是 ( )A.元宵节 B.那达慕大会 C.侗族大歌 D.泼水节2024年10月成都某中学举办秋季运动会,每个班级代表一个行政区,开幕式当天表演各班节目,展现各地丰富的民俗文化和地域特色。下图示意7年级部分班级抽取的中国行政区划。读图,完成19~20题。19.以下关于班级抽取的行政区划表述正确的是 ( )A.1班抽取的省级行政区名称为西藏自治区B.2班抽取的省级行政区简称为内蒙古C.3班抽取的省级行政区行政中心为南宁D.4班抽取的省级行政区名称为甘肃省20.7年级四个班开幕式当天最可能表演蒙古族摔跤活动的是 ( )A.1班 B.2班 C.3班 D.4班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21.(2024·福建厦门期中)2023年8月29日是第20个全国测绘法宣传日,了解国家版图,认知国家版图,树立国家版图意识是每一位中国公民应尽的义务。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以“一点一线皆山河”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图示意中国疆域范围。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探究一 我国疆域优越性我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2023年3月20日至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A国进行国事访问。2023年6月26日至7月1日,B国总理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1)我国疆域辽阔。最北端和最东端位于① (填省级行政区简称)。(2分)(2)我国邻国众多。与A国相比,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主要位于 (填五带名称),气候较适宜,热量较充足。(2分)(3)请举例说明,与B国相比,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何处。(6分)探究二 我国的海洋权益九段线即南海诸岛归属范围线,划定了中国在南海海域的权益边界。南海海域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中国政府曾多次发表声明,指出中国对西沙、南沙群岛及其周围海域拥有不可争议的主权,任何周边国家对这些岛屿的占领,均是对我国主权的侵犯。(4)南沙群岛的 (填岛礁名称)是我国领土最南端,国家在此投放主权碑;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C 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4分)(5)维护国家领土权益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谈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该如何做?(6分)22.【研学旅游】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2024年暑假期间,张华应邀参加“畅游大美中国 共享文化盛宴”的研学旅游活动。让我们跟随张华来一场“云参观”,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下图为研学旅游线路图及一些少数民族相关资料。 (1)读图,写出研学旅游线路起点A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及其行政中心。(4分)(2)张华到达C省级行政区,见到了当地少数民族载歌载舞的场景,该少数民族最有可能是图a、b、c中的哪一个?并说出与C省级行政区毗邻的甲国的名称。(4分)(3)研学途中,张华发现途经各地人口密度差异较大,BC段线路人口稀疏。从气候的角度说明该段线路人口稀疏的原因。(4分)中国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疆界漫长,众多邻国环绕;南北跨越多个温度带,能发展多样的农业经济;各地景观差异大,塞北的辽阔草原、江南的水乡古镇、西部的壮丽雪山等,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素材。(4)研学活动中,张华感受到了祖国海陆兼备、疆域辽阔。试说明我国疆域辽阔的优势。(8分)23.【地理调查】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调查材料:材料一 某校学生为了解我国的人口状况,设计并开展了一系列社会调查和数据分析活动。第一组同学调查了学校初二年级学生父系出生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图甲是他们小组整理的统计图。材料二 根据国际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即为老龄化社会。第二组同学根据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山西省人口数据,绘制了山西省人口年龄结构饼状图(图乙)。 图甲 图乙材料三 同学们深入乡村调查后发现,乡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因此出现“空心村”现象。他们用收集的资料,绘制了我国七次人口普查的城乡人口统计图(图丙)。图丙调查思考:(1)根据材料一,说明我国净增长人口的变化趋势,并推测我国人口增长速度。(4分)(2)根据材料二,说出山西省存在的人口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6分)(3)根据材料三,说出中国城乡人口比重的变化特点,并分析这种变化对乡村的不利影响。(6分)(4)乡村振兴,留住人是关键。请你为家乡“留得住人、引得来人、旺得起人”建言献策。(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 学生版.docx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