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地理八年级上册3.1土地资源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24)地理八年级上册3.1土地资源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1土地资源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人类的衣食之源和生活、生产空间,在所有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中,耕地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根据图文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我国陆地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土地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材料二:某年世界部分国家耕地总面积及人均耕地面积比较。
1.图示国家中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最多的国家分别是(  )
A.巴西和美国 B.中国和美国
C.美国和巴西 D.印度和美国
2.中国土地资源总量和耕地总面积不少,但是人均土地资源和人均耕地面积很少,最主要的原因是(  )
A.自然灾害频发 B.人口众多
C.耕地质量差 D.科技落后
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耕地面积及平均等级结构,耕地平均等级数值越小,表示耕地质量越优。据此完成3~4题。
3.据图可知,耕地质量最优的地区是(  )
A.青藏区 B.东北区
C.黄土高原区 D.长江中下游区
4.青藏地区占全国陆地面积约25%,但图中青藏地区的耕地面积较少,其主要原因是(  )
A.人口稀少,耕地需求量小
B.水土流失最为严重
C.属干旱区,沙漠广布
D.气候寒冷,冰川、冻土广布
2024年6月25日是第34个全国土地日。2024年的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结合漫画,完成5~7题。
5.漫画反映的问题是(  )
A.城市建设用地乱占耕地
B.风沙掩埋耕地
C.自然灾害加剧耕地减少
D.污染严重导致耕地减少
6.要想“严守耕地红线”,国家应该(  )
A.平整山地,增加建设用地
B.砍伐森林,增加耕地面积
C.迁出人口,恢复耕地面积
D.制定相关法规,保护耕地
7.为实现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下列采取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
A.将所有生态用地开垦成耕地
B.提高建设用地比重,发展经济
C.舍弃难以利用土地,降低开发成本
D.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2024年6月25日是第34个全国土地日,活动的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简图和1949-2020年我国人口数量、人均耕地面积变化曲线图,完成8~9题。
8.受气候和地形因素影响,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
A.海拔较高的青藏地区
B.东部平原、丘陵和盆地地区
C.气候干旱的西北内陆地区
D.亚热带山地高原地区
9.为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①保护耕地,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要求
②加大科技投入,落实藏粮于技
③合理用地,实行土地休耕,提高土地生产力
④大力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年以来,湖南宁乡沿河村实行土地整村流转试点,所有田地流转至村集体,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进行土壤改良、水系规划、机耕道修整、荒地复垦等,实现了“小田变大田”。改造后,以组为单位分配给种粮大户,统一种植作物品种。实现了粮食产业提质增效,集体经济收入不断提高的良好局面。据此完成10~12题。
10.湖南宁乡沿河村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
A.草地 B.林地 C.旱地 D.水田
11.“小田变大田”土地整治主要是为了(  )
A.降低耕地流转费 B.减少劳动力成本
C.增加作物种类 D.提高耕地质量
12.土地整村流转,可以提高(  )
①农业机械化水平 ②农业生产多样化水平
③粮食种植比例  ④农民收入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比重发生了一些变化。图1、图2分别示意2013年、2019年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比重。据此完成13~15题。 
13.对比2013年与2019年的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比重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减少
B.林地占比增加
C.草地占比增加
D.水域占比减少
14.我国耕地的占比虽略有变化,但总体较低,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我国山地多,平地少 B.人们对耕地需求量低
C.耕地产出效益低 D.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
15.耕地占比增加有利于(  )
A.提高农作物品质
B.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C.增加粮食进口量
D.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16.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B.土地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耕地后备资源充足
C.耕地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
D.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
17.导致我国土地资源形势严峻的原因有( )
A.土地资源种类少,数量有限 
B.后备资源丰富,开垦潜力无限
C.土地资源利用管理不当,破坏、浪费现象严重 
D.人均占有量多
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完成18~19题。
18.图中①~④与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山地  B.②—旱地 
C.③—草地  D.④—难以利用的土地
19.下列有关我国土地资源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耕地面积广,所占比重大  B.利用类型多,分布均衡
C.建设用地不断扩大  D.耕地后备资源充足
由袁隆平团队和江苏科研团队合作的“海水稻”平均亩产达到802.9公斤,创下海水稻高产新纪录!“海水稻”又名“耐盐碱高产水稻”,我国盐碱地有15亿亩,保守估计有2亿亩可开发种植海水稻。读“中国盐渍土分布图”及“水稻种植景观图”,完成20~21题。
20.我国大力推进海水稻的科研,是基于我国土地资源具有何种特征( )
①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②土地利用类型不齐全 ③耕地比重相对较小 ④盐碱地及滩涂面积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1.若大规模推广种植“海水稻”,带来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
A.改良盐碱地,增加我国可利用土地资源
B.增加粮食产量,减少粮食进口量
C.导致过度开垦,引发土地沙漠化
D.改善环境,生产有机食品
读“某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22~23题。
22.图中各地段较为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
A.①村落 ②林地 ③耕地 
B.①耕地 ②村落 ③林地
C.①林地 ②果园 ③耕地 
D.①林地 ②耕地 ③果园
23.在土地资源的利用中,合理的方式是( )
A.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总产量
B.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量增加牲畜的数量
C.陡坡开垦为耕地,减少我国的粮食压力
D.在宜林山坡上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
24.关于漫画中的问题,合理的对策有( )
①在城市周边农村建设高尔夫球场等休闲娱乐设施 ②严禁建设用地占用耕地 ③加强耕地保护法,切实保护耕地 ④为了保障农业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读“我国四个限制开发的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图”,完成25~26题。
25.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位于半湿润地区 B.②地主要是耕地
C.③地位于季风区 D.④地土地荒漠化严重
26.四个区域的生态建设方向,不合理的是( )
A.①—采育结合,保护森林资源
B.②—退耕还湿,保护生物多样性
C.③—合理放牧,保护草场资源
D.④—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长期以来的过度开垦,使黑土层减少与土地退化十分严重,水土流失面积扩大、侵蚀强度增加。为研究和治理东北地区水土流失,科学家们在实验室进行水土流失模拟实验。据此完成27~30题。
坡度 坡长 降雨强度 (毫米/小时) 降雨时间(小时) 产流量(升) 土壤流失量 (吨/平方千米) 侵蚀级别
1° 2 90 1 90.97 1 166.00 轻度
3° 2 90 1 92.18 1 880.00 轻度
3° 5 90 1 306.38 3 398.00 中度
3° 10 90 1 623.07 4 384.50 中度
27、.读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黑土侵蚀级别与降雨强度无关
B.相同条件下,坡度越大,土壤流失量越大
C.相同条件下,坡越长,侵蚀级别越轻
D.产流量与坡长无关
28.面对当前现状,适宜的方法是( )
A.平整土地,使所有的坡度小于1° 
B.改变使用方式,既重用又重养
C.减短降雨时间 
D.降低降雨强度
29.保护黑土地有多种方法,其中“节约粮食,避免浪费”,有助于( )
①减轻土地生产压力 ②提高粮食总产量 ③降低农业投入成本 ④减少洪涝灾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0.针对保障粮食安全,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秸秆还田,保障土壤肥力  B.建立合理的土地使用制度
C.大力开垦,确保粮食供给  D.加强土地保护的宣传力度
二、非选择题
31、【梯田——土地利用典范】梯田是千百年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杰作,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探究一:耕地现状
(1)结合上图,说出我国耕地资源的特点。
探究二:探寻分布
我国总耕地面积中,超过1/4都是梯田。按照形成时间可分为历史时期形成的梯田和近现代形成的梯田。近现代梯田多为反坡梯田,外高内低,适合在干旱、水流冲刷较重且坡形平整的山坡地应用。
(2)简述我国梯田分布特点。
(3)说出近现代梯田分布的地形区及该地区修建梯田的意义。
探究三:发展方向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口的增加,部分地区的梯田被废耕。
(4) ,新考法开放性设问·建议类)分析梯田被废耕的原因,并为梯田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合理化建议。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历史悠久,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时间长。目前,由于工业建设,城市发展占用耕地以及土地利用的不合理造成的水土流失、沙化、盐碱化和土壤污染等原因,致使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土地资源形势日益严峻。因此,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成为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措施,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材料二:“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和“我国贵州某山地景观图”。
甲 乙
(1)图甲中①②耕地利用类型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
②区域的耕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2)图中③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从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来看,该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   区。
(3)简述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至少答两点)
(4)若图乙中山上森林被大面积砍伐,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至少答三点)
答案
1-5DBBDA 6-10DDBAD 11-15DABAB 16-20BCBCB 21-25CCDCB 26-30DBBCC
31(1)耕地占比小,优等地比重小
(2)梯田分布范围广;分布不均;多集中分布于(东部)季风区、人口稠密区。
(3)近现代形成的梯田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
意义:在该地区修建梯田,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利于保存雨水,提高土壤水分含量;可以起到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
(4)原因:梯田不利于开展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水利设施落后,灌溉条件较差;进城务工人员增多,农村劳动力短缺。
建议:利用梯田景观发展旅游业;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梯田生态保护功能。
(1)秦岭—淮河 旱地 小麦 (2)林地 湿润 
(3)①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②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等。
(4)①造成水土流失;②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③河流含沙量增大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