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3课时 走进科学探究化学观念: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知道科学探究是收集证据和作出解释,进行发现、创造与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也是获取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本质、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科学思维:知道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初步形成化学实验探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认识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获取证据、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及形成结论对于科学探究的意义。科学态度与责任:发展科学探究的好奇心、想象力与探究欲;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初步养成注重实证、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素养目标情境导入为什么蜡烛燃烧时会“流泪”?蜡烛燃烧会发生哪些变化?燃烧的产物是什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晚唐诗人新知探究任务一 走进科学探究挑战不可能:200根点燃的蜡烛里找出特定蜡烛的火苗新知探究任务一 走进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本质、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1.科学探究科学探究获取证据得出结论观察和实验分析和推理新知探究任务二 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棉线烛芯石蜡蜡烛主要由石蜡和棉线烛芯组成。在一支蜡烛点燃前、燃烧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观察,你能够观察到哪些现象?2.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新知探究任务二 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点燃前(1)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闻一闻气味,并进行描述。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根据实验现象对石蜡的硬度和密度进行初步判断。探究新知探究任务二 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性质类型1.白色圆柱状固体、有轻微的气味2.易切,浮于水面,没有溶解蜡烛质软,硬度小,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现象与结论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溶解性等均属于物理性质新知探究任务二 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燃烧时(2)点燃蜡烛,仔细观察燃着的部分,描述火焰附近石蜡的状态变化、烛芯的变化、火焰的分层情况等。探究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点燃蜡烛火焰附近石蜡的状态变化、烛芯的变化、火焰的分层情况新知探究任务二 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现象与结论蜡烛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淡淡的黑烟火焰附近的石蜡熔化成液态,液体流下后又凝固为固体,烛芯变短,火焰分三层,外焰最亮,焰心最暗石蜡熔点低新知探究任务二 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燃烧时(3)分别取一个干燥的小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并描述烧杯中的现象。探究新知探究任务二 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现象与结论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罩一个干燥的小烧杯罩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试管内壁有水雾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蜡烛燃烧生成了水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描述实验现象时,一般不出现生成物的名称!注意新知探究任务二 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蜡烛燃烧发生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蜡烛熔化蜡烛燃烧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同时发生点燃二氧化碳+水蜡烛+氧气蜡烛燃烧文字表达式有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生成新知探究任务二 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熄灭后(4)熄灭蜡烛,观察并描述蜡烛熄灭时的现象。用燃着的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蜡烛熄灭后,其颜色、长度等与点燃前相比有什么变化?探究现象与结论新知探究任务二 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实验探究步骤 现象 结论熄灭蜡烛,观察 所发生的现象用火柴点燃刚熄 灭时的白烟 观察颜色、长度变化 有白烟从烛芯飘出点燃白烟后蜡烛重新燃烧说明蜡烛燃烧时先由固态变成液态,再蒸发成石蜡蒸气,而后燃烧颜色未变、长度变短围绕蜡烛的燃烧,你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新知探究任务二 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思考与交流蜡烛燃烧时产生黑烟,为什么熄灭后是白烟?熄灭后的白烟是什么物质?燃烧时生成的黑烟是石蜡不完全燃烧生成的炭黑;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石蜡蒸气遇冷形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所以白烟可以燃烧。烟是固体小颗粒,而雾是液态的小液滴!提醒新知探究任务三 了解化学学习的特点3.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颜色、硬度、密度、熔点等。化学性质:能否燃烧、燃烧产物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01新知探究任务三 了解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变化02物理变化:石蜡受热时熔化等。化学变化:石蜡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新知探究任务三 了解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讨论和解释03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系统、细致的观察和描述;基于证据,经过分析和推理等思考过程,得出可靠的结论。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观察并记录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观察并记录物质的形态、颜色、能量的变化等观察并记录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课堂小结科学探究点燃前熄灭后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讨论和解释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关注物质的变化走进科学探究燃烧时1.在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中,下列现象描述不合理的是( )A.蜡烛燃烧产生火焰B.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C.熄灭蜡烛后会产生白烟D.蜡烛燃烧过程中蜡烛会熔化当堂反馈B描述实验现象时,一般不出现生成物的名称。2.如图,某化学小组在探究蜡烛及其燃烧实验。下列观察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甲实验可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B.图甲实验可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图乙实验可观察到,蜡烛被重新点燃D.图乙实验可说明,蜡烛熄灭后产生的白烟可以燃烧当堂反馈B3.下列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中的现象与结论的描述错误的是( )A.燃烧的蜡烛有”流泪”现象,说明石蜡的熔点低B.罩在烛火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出现少量白雾,说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C.罩在烛火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说明部分石蜡没有完全燃烧D.点燃蜡烛熄灭时冒出的白烟,蜡烛能够被重新点燃,说明白烟是可燃气体CO当堂反馈D第3课时 走进科学探究化学观念: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知道科学探究是收集证据和作出解释,进行发现、创造与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也是获取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本质、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科学思维:知道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初步形成化学实验探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认识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获取证据、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及形成结论对于科学探究的意义。科学态度与责任:发展科学探究的好奇心、想象力与探究欲;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初步养成注重实证、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学难点: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正确观察并描述主要实验现象。[诗词导入]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有一句著名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们通常将老师比喻成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课件展示)[问题驱动]为什么蜡烛燃烧时会“流泪” 蜡烛燃烧会发生哪些变化 燃烧的产物是什么 任务一 走进科学探究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播放视频]“从200根点燃的蜡烛里找出特定的蜡烛”。 [总结]挑战者通过仔细观察每根蜡烛的火苗,成功地找到了那根特定的蜡烛。这个视频不仅展示了非凡的观察力,还让我们认识到科学观察的重要性。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本质、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在进行科学探究时,常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获取证据,通过分析和推理得出结论 [观看视频]体会科学探究的重要性任务二 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过渡]蜡烛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生活用品,你仔细观察过它吗 它具有哪些性质呢 [讲解]蜡烛主要由石蜡和棉线烛芯组成。实验中注意对一支蜡烛点燃前、燃烧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观察。 1.点燃前 [实验1]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闻一闻气味,并进行描述。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根据实验现象对石蜡的硬度和密度进行初步判断。 [提问]这些现象说明石蜡有哪些性质 这些都是蜡烛的什么性质 2.燃烧时 [实验2]点燃蜡烛,仔细观察燃着的部分,描述火焰附近石蜡的状态变化、烛芯的变化、火焰的分层情况等,记录实验现象 [交流] 点燃前:白色圆柱状固体,有轻微的气味;易切(质软,硬度小),浮于水面(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 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溶解性等均属于物理性质。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点燃蜡烛:蜡烛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淡淡的黑烟,火焰分三层,外焰最亮,焰心最暗。火焰附近的石蜡熔化成液态,液体流下后又凝固为固体[实验3]分别取一个干燥的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并描述烧杯中的现象。 [引导思考] 1.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2.蜡烛燃烧发生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提醒]描述实验现象时,一般不出现生成物的名称。 3.熄灭后 [实验4]熄灭蜡烛,观察并描述蜡烛熄灭时的现象。用燃着的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提问] 1.蜡烛熄灭后,其颜色、长度等与点燃前相比有什么变化 2.蜡烛燃烧时产生黑烟,为什么熄灭后是白烟 熄灭后的白烟是什么物质 [总结]燃烧时产生的黑烟是石蜡不完全燃烧生成的炭黑;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石蜡蒸气遇冷形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所以白烟可以燃烧。 [补充讲解]烟是固体小颗粒,而雾是液态小液滴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 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思考讨论] 1.石蜡熔化说明熔点低,烧杯内壁有水雾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壁上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2.蜡烛燃烧,同时发生了化学变化(有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生成)和物理变化(石蜡熔化和凝固)。 [分组实验,观察并记录] 蜡烛熄灭后有白烟产生,点燃白烟后蜡烛重新燃烧。 [思考讨论交流] 熄灭后的蜡烛颜色不变,长度变短。 (问题2:学生讨论后依然很困惑)任务三 总结化学学习的特点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过渡]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你认为化学学习有哪些特点 [布置任务]阅读教材P22~23,总结归纳化学学习的特点 [交流]化学学习的特点。 1.关注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关注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讨论和解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总结]本堂课我们一起经历了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感受到在进行科学探究时,常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获取证据,通过分析和推理得出结论。学会了有序观察及描述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结论,认识了化学学习的特点。请按照要求完成实验报告 [交流]分享本堂课的学习收获和体会,完成实验报告第3课时 走进科学探究一、科学探究:观察、实验——获取证据,分析、推理——得出结论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三、化学学习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01.第3课时 走进科学探究.docx 1.2.3课题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3课时 走进科学探究课件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pptx 视频1.mp4 视频2.mp4 视频3.mp4 视频4.mp4 视频5.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