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参与民主生活课件(共40张PPT)+教案+素材2025-2026学年度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参与民主生活课件(共40张PPT)+教案+素材2025-2026学年度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40张PPT)
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
3.2 参与民主生活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通过参与民主生活,提升分析判断能力,理解增强民主意识、行使民主权利的意义,并自觉行使民主权利。(法治观念)
核心素养
增强热爱社会主义民主的情感,逐步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妥协的民主态度。(健全人格)
能够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逐步提高参与民主生活的水平。(政治认同)
自觉参与民主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
新课导入
九年级学生小文发现学校附近有一家非法经营的网吧,一些学生课余时间经常泡在那里,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于是,小文拨打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反映这一情况。不久,这家网吧被依法取缔了。
你怎样看待小文拨打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行为?
小文拨打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是积极参与民主生活,正确行使监督权的表现。这种行为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推动我国民主建设的进程。
小文还可以采取哪些方式反映问题?
小文还可以向人大代表反映;向有关部门举报;还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
目标导学一:行使民主权利
有序投票
参加职工代表大会
政协委员调研
信访法治宣传
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
目标导学一:行使民主权利
“我为两会写微议案”是通过微议案向人大代表反映意见和要求。除了写“微议案”,你还知道其他反映问题的方式吗?
通过新闻媒体发表意见。如:电视问政。
向人大代表反映意见和要求。
给有关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向有关部门反映和举报投诉等。
目标导学一:行使民主权利
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意义:
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必要性)
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重要性)
目标导学一:行使民主权利
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
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
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
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民主协商保证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
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民主管理让人人都有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的机会和渠道;
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目标导学一:行使民主权利
民主选举
直接选举
选民
被选举人
间接选举
选民
选民代表
被选举人
等额选举
侯选人名额
应选名额
等 于
差额选举
应选名额
侯选人名额
大 于
选举人角度
候选人角度
活动:投谁一票?
你同意下列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谁当选都和我没关系,不去投票。
谁跟我关系好,票就投给谁。
谁能给我带来好处,票就投给谁。
谁有能力,票就投给谁。
谁弱势,票就投给谁。
原则:民主选举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要求: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
要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
要坚持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参加选举。
要坚持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参加选。
选举谁不仅要看他的能力,还要看他的品德。
要以理性的态度参与选举。
地位: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形式:如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等。
要求:民主选举要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
民主选举
目标导学一:行使民主权利
某市统筹考虑居民当前和长远需要,推动实施改造城镇老旧小区同步加装电梯为此,某社区十几位居民代表齐聚“小巷议事厅”,围绕是否加装电梯进行座谈和协商。
上述情境中,居民代表围绕是否加装电梯进行座谈和协商有何积极意义?
民主协商保证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在各领域各层级,人民群众就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以及事关自身利益的问题,通过提案、座谈、论证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协商,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
地位:民主协商保证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
形式:在各领域各层级,人民群众就改革发展稳定的重
大问题以及事关自身利益的问题,通过提案、座
谈、论证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协商。
意义: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
民主协商
目标导学一:行使民主权利
8月16日至29日,“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上意见征求活动,这在我国五年规划编制史上是第一次。公民可以通过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所属官网和新闻客户端,以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开设的“十四五”规划建言专栏,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活动开展以后,社会反响热烈,累计收到网民建言超过101.8万条,为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
目标导学一:行使民主权利
“十四五”规划编制通过上述方式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有何意义?
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过程,也是增强公民民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提高民主参与能力的过程。民主决策可以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要求:民主决策的过程,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
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
形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
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等。
目的或意义: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民主决策
目标导学一:行使民主权利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公民通过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新闻媒体等方式向政府反映自己的意见与建议。
专家咨询制度
某些具有专业性的重大决策,需要听取专家的意见,集中学者的智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如高考改革等,需要听取教育专家的意见。一般有论证会,座谈会等形式。
目标导学一:行使民主权利
社会听证制度
听证会举办方会分别邀请各界代表,在听证会上,公民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一般采用公示的方式在新闻媒体、相关会议、文件通报、单位政务公开栏和有关行政村、基层站所公告栏上进行。对公示后的群众反映、建议和举报,由有关职能部门、乡镇受理并予以答复。
目标导学一:行使民主权利
目标导学一:行使民主权利
结合视频及教材内容,思考视频中采用何种方式让人民参与治理。这种方式的作用是什么?
方式:民主管理。
作用:①民主管理让人人都有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的机会和渠道。②实行民主管理,有利于广大人民积极行使民主权利,实现人民的事人民管、人民的事人民办。
地位:让人人都有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的机会
和渠道。
意义:实行民主管理,有利于广大人民积极行使民主权
利,实现人民的事人民管、人民的事人民办。
民主管理
目标导学一:行使民主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政府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建立信息公开制度。这样做能够保证公民的哪些权利?
政府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建立信息公开制度,能够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目标导学一:行使民主权利
实行民主监督有什么重要作用?
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有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民主监督
地位: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
的具体体现。
意义: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
滥用权力,预防腐败;有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
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目标导学一:行使民主权利
民主监督
监督权
监督权≠民主监督
监督权的方式:对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
民主监督的方式: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对社会上一切违法犯罪行为检举)
目标导学一:行使民主权利
我们在行使民主监督时需要注意什么?
①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正确行使监督权;②如实反映,提供证据或证明材料;③不能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④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他人的合法利益等。
虚假举报
随意造谣
贴大字报
目标导学一:行使民主权利
民主决策与民族监督的制度保障
与的方式
公民政治参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专家咨询制度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社会听证制度
信访举报制度
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舆论监督制度
民主评议制度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民主决策
民主监督
结合场景,指出老李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
场景一:老李来到社区大礼堂,这里要召开居民代表大会,民主选举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老李认为能者居上,他郑重地投出了那一票。
场景二:老李想要国庆去庐山风景区游览,却听说门票要提高价格,关于价格调整,庐山旅游管理局计划召开价格调整听证会,听取各方意见,并面向全省公开征集听证会参会人员,老李打算报名,以提出建议。
场景三:老李送孙子上学,他发现占道卖菜现象严重。于是在人民网上向市委书记反映,请相关部门管理,很快得到了回应。即日起,城管局每天出动40余名执法人员强力开展整治行动。
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监督
目标导学二:增强民主意识
目标导学二:增强民主意识
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有什么意义?
对社会: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
对公民: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
对国家: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目标导学二:增强民主意识
学生社团作为学生组织实行民主管理,在学生社团管理过程中如果出现下面的情况,你会作出怎样的选择?
小组讨论
社团管理和活动表决一般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如果你是少数派,你会怎么办?
面对成员间的意见分歧,如果你是社团负责人,你会怎么办?
当社团内部发生利益冲突时,如果你是利益受损的一方,你会怎么办?
面对别人的批评和建议,如果你是社团负责人,你会怎么办?
目标导学二:增强民主意识
社团管理和活动表决一般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如果我是少数派,我会自觉服从社团的共同要求,维护集体利益。
面对成员间的意见分歧,如果我是社团负责人,我会寻找成员间的共同点,求同存异,协商确定集体的规划和制度内容。
当社团内部发生利益冲突时,如果我是利益受损的方,我会做到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不因个人利益受损,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
面对别人的批评和建议,如果我是社团负责人,我会用心倾听,重视他人的批评和建议,有利于集体发展的批评和建议积极采纳,对某些不切实际的批评和建议委婉拒绝。
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基本要求如下:
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
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
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公民怎样增强民主意识?
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
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目标导学二:增强民主意识
一个国家拥有什么素养的公民,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课堂小结
参与民主生活
形式民主权利
民主选举 民主协商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
增强民主意识
增强公民民主意识
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
为什么
怎么做
随堂练习
某社区正在举行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李先生作为选民也参与了投票选举。在“投谁一票”的问题上,李先生认为“谁的经济实力强,票就投给谁”。李先生的观点( )
A.正确,因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B.错误,因为谁当选都和我们没有关系
C.正确,因为我们可以随意行使民主权利
D.错误,因为投票选举应该坚持公平公正
D
新修订的《重庆市法律援助条例》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据了解,该条例修订草案曾面向社会公开征求修改建议,陈玮玥等18名同学提交的11条立法建议被重庆市人大常委会采纳并写入条例,这在重庆地方立法实践中还是首次。以下四位同学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A.小瑞:中学生通过民主决策参与立法,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B.小欣:人大常委会是人大的常设机构,可以行使国家立法权
C.小梓:中学生参与条例修订,体现了民主是所有人当家作主
D.小彤:中学生参与立法,彰显了民主监督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A
随堂练习
某社区为缓解电车充电难问题,不断创新治理模式,激发居民参与热情。下图“①”处应填写( )
A.民主选举 B.民主管理
C.民主监督 D.民主协商
B
随堂练习第2框 参与民主生活
【教学目标】
能够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逐步提高参与民主生活的水平。(政治认同)
通过参与民主生活,提升分析判断能力,理解增强民主意识、行使民主权利的意义,并自觉行使民主权利。(法治观念)
增强热爱社会主义民主的情感,逐步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健全人格)
自觉参与民主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行使民主权利。
教学难点:增强民主意识。
一、导入新课
思考探究:在我国,人民享有越来越广泛的民主权利,也越来越多地参与民主管理。作为中学生,我们为什么要参与民主生活?又该怎样参与民主生活?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行使民主权利
1.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
问题设置:“我为两会写微议案”是通过微议案向人大代表反映意见和要求。除了写“微议案”,你还知道其他反映问题的方式吗?
教师小结:(1)通过新闻媒体发表意见。如:电视问政。(2)向人大代表反映意见和要求。(3)给有关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向有关部门反映和举报投诉等。
活动设置:P37运用你的经验
问题设置:你怎样看待小泽拨打市长热线电话的行为?
教师小结:(1)这是积极行使监督权的表现。(2)这是积极参与民主生活的表现。(3)这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4)这有利于推动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进程等。
2.民主选举
播放视频:《民主选举形式》
教师讲解:民主选举地位、形式和要求
地位: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形式:如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等。
要求:民主选举要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
活动设置:投谁一票?
你同意下列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A.谁当选都和我没关系,不去投票。 ——要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
B.谁跟我关系好,票就投给谁。
——要坚持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参加选举。
谁能给我带来好处,票就投给谁。
——要坚持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参加选举。
D.谁有能力,票就投给谁。 ——选举谁不仅要看他的能力,还要看他的品德。
E.谁弱势,票就投给谁。 ——要以理性的态度参与选举。
教师小结: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
3.民主协商
情境展示:某市统筹考虑居民当前和长远需要,推动实施改造城镇老旧小区同步加装电梯。为此,某社区十几位居民代表齐聚“小巷议事厅”,围绕是否加装电梯进行座谈和协商。
问题设置:上述情境中,居民代表围绕是否加装电梯进行座谈和协商有何积极意义?
教师小结:民主协商保证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在各领域各层级,人民群众就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以及事关自身利益的问题,通过提案、座谈、论证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协商,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
4.民主决策
材料展示:2020年8月16日至29日,“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上意见征求活动,这在我国五年规划编制史上是第一次。公民可以通过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所属官网和新闻客户端,以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开设的“十四五”规划建言专栏,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活动开展以后,社会反响热烈,累计收到网民建言超过101.8万条,为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
问题设置:“十四五”规划编制通过上述方式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有何意义?
教师小结: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过程,也是增强公民民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提高民主参与能力的过程。民主决策可以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小组讨论:在我国,公民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参与民主决策?
教师小结: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
5.民主管理
播放视频:《管理在身边》
问题设置:结合视频及教材内容,思考视频中采用何种方式让员工参与企业治理。这种方式的作用是什么?
教师小结:方式:民主管理。作用:①民主管理让人人都有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的机会和渠道。②实行民主管理,有利于广大人民积极行使民主权利,实现人民的事人民管、人民的事人民办。
6.民主监督
活动设置:P40相关链接
问题设置:(1)《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政府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建立信息公开制度。这样做能够保证公民的哪些权利?(2)实行民主监督有什么重要作用?
教师小结:(1)政府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建立信息公开制度,能够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2)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有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目标导学二:增强民主意识
1.增强民主意识的原因
播放视频:《青少年模拟提案》
问题设置: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有什么意义?(提示:培育学生的民主意识,积极行使民主权利。)
教师小结:(1)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对社会)(2)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对公民)(3)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对国家)
2.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基本要求及做法
多媒体展示图片:
 
问题设置:(1)上述漫画中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方式可不可取?(2)公民应该怎样增强民主意识?
提示:(1)不可取。(2)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活动设置:小组讨论
社团管理和活动表决一般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如果你是少数派,你会怎么办?
面对成员间的意见分歧,如果你是社团负责人,你会怎么办?
当社团内部发生利益冲突时,如果你是利益受损的一方,你会怎么办?
面对别人的批评和建议,如果你是社团负责人,你会怎么办?
问题设置:学生社团作为学生组织实行民主管理。在学生社团管理过程中如果出现上述情况,你会作出怎样的选择?
教师小结:(1)社团管理和活动表决一般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如果我是少数派,我会自觉服从社团的共同要求,维护集体利益。(2)面对成员间的意见分歧,如果我是社团负责人,我会寻找成员间的共同点,求同存异,协商确定集体的规划和制度内容。(3)当社团内部发生利益冲突时,如果我是利益受损的一方,我会做到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不因个人利益受损,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4)面对别人的批评和建议,如果我是社团负责人,我会用心倾听,重视他人的批评和建议,有利于集体发展的批评和建议积极采纳,对某些不切实际的批评和建议委婉拒绝。
教师总结: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基本要求如下。(1)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2)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3)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4)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行使民主权利的意义和做法,知道了增强民主意识的意义和做法,对民主权利有了更多的认识,了解了如何行使民主权利,特别是行使好自己的监督权。一个国家拥有什么素养的公民,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所以,我们要自觉增强民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不断提高分析判断能力,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本节课内容有条理,脉络清晰,主要学习了两个方面的知识,一个是行使民主权利的意义和做法,一个是增强民主意识的意义和做法,其中行使民主权利的做法是本课的重点,要结合现实生活中较为典型的案例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民主意识的知识有一定学习难度,教学中要多联系我国的国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