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新人教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单元名称 Unit5.What a Delicious Meal!教学课时 Period 4 Section B 1a-1f单元主题 主题范畴:人与社会 主题群:饮食文化与情感联结 子主题:食物承载的记忆、爱与跨文化理解语 篇 研 读 What (主题意义,主要内容) 1. 文本类型:记叙文(个人回忆) 2. 核心内容: - 作者通过南瓜派回忆祖母的厨房时光 - 祖母在美国寄宿家庭学习制作南瓜派的经历 - 食物传递爱与跨文化友谊的主题 3. 关键概念: - 文化符号:感恩节(Thanksgiving)、肉桂(cinnamon) - 核心短语:thanks to, share with, make friends, secret to cookingWhy (作者意图,育人价值) 1. 情感价值: - 理解“烹饪是爱的可视化”(Cooking is love made visible) - 体会食物联结亲情与记忆的功能 2. 文化价值: - 尊重异国饮食传统(如感恩节南瓜派) - 认同跨文化交流的意义(making friends through food)What (文本结构,语言修辞) 1. 文本结构: 回忆线索:祖母的厨房→食谱起源→跨文化启示 2. 语言特征: - 感官描写:smell of cinnamon filled the room - 隐喻修辞:food connects cultures - 情感表达:What wonderful memories I have!学 情 分 析 Know Want Learn1. 已掌握基础食物词汇(pumpkin, pie) 2. 能理解简单记叙文的时间顺序 3. 熟悉“家庭”主题相关表达(如 grandmother, kitchen) 1. 渴望学习食物背后的文化故事 2. 希望用英语表达情感记忆 3. 对“秘密食谱”“跨文化友谊”概念感兴趣 1. 语言能力: - 理解 thanks to/share with 等短语 - 用感官词汇描述食物记忆(smell/taste) 2. 文化意识: - 解释感恩节南瓜派的文化意义 - 认同“食物传递爱”的普世价值 3. 思维品质: - 分析文本隐喻(P.I.E = Presence, Integration, Ephemera)教学目标1. 语言能力: - 用感官词汇描述食物记忆(smell/taste) - 理解并运用核心短语(thanks to, make friends with) 2. 文化意识: - 对比中西方“食物传递爱”的文化共性 - 尊重异国饮食传统(如感恩节) 3. 思维品质: - 通过P.I.E框架分析食物承载的情感与文化内涵 学习能力 - 运用图形组织器(思维导图/摘要框架)梳理文本信息,提炼食物记忆的承载维度(情感/文化/时间线索)教学重难点重点: 1. 理解食物与情感/文化的关联(如肉桂气味触发回忆) 2. 掌握文本核心短语 难点: 1. 解读“烹饪是爱的可视化”深层含义 2. 用P.I.E框架分析文本隐喻教学资源课件PPT,听力音频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评价环节一 展示该课时单词表以及情境记忆词汇/词组 朗读并尝试联想记忆词汇/词组 80%学生能认识本单元词汇设计意图 扫除单词障碍,为后续教学铺垫。环节二 1. 展示中式菜肴图(红烧肉/清蒸鱼等) 2. 提问: - 1. What's your favorite dish Who often makes the dish for you - “What food makes you happy Why ” - 引导学生使用所给素材,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思考。 1. 讨论喜爱的食物及原因 2. 分享饮食记忆 (例:Hot pot reminds me of Spring Festival) 80%+学生用1+感官或情感词汇描述食物设计意图 关联生活经验,激活“食物-情感”主题词汇,铺垫文化对比环节三 1. 展示标题:A special food that carries things 2. 提问预测: - What might it carry (love/memory/culture ) 3. 组织速读定位: - Find who, what in 1 min 1. 预测食物承载的内涵 2. 速读定位关键信息: - Who: grandmother&the writer - What: pumpkin pie 100%学生准确定位核心要素设计意图 训练预测与速读能力,建立文本整体认知环节四 指导完成主旨选择(课件P15); 2. 组织小组完成思维导图; 3. 引导深度问答(课件): - Why does the writer love cooking - What makes the kitchen special 等问题 1. 选择正确主旨句 2. 填写思维导图关键信息 3. 用文本证据回答问题 思维导图完整率90%+;问答引用原文证据设计意图 培养信息归纳与细节检索能力,可视化文本结构环节五 1. 解读P.I.E隐喻框架: - Presence of Love (厨房时光) - Integration of Culture (寄宿家庭) - Ephemera of Memory (气味触发回忆) 2. 示范分享食物记忆: “I remember when Grandma made dumplings...” 3. 分层作业说明 1. 用P.I.E分析文本隐喻 2. 用模板讲述个人故事: “______ made ______ for me. It smelled ______.” 3. 选择作业任务 学生根据所给表达素材集合自身实际情况描述记忆设计意图 从文本理解升华至情感表达,培养文学思维;尊重多元文化作业设计 选做(二选一): A. 跨文化食谱卡:记录异国菜肴的文化意义 B. 爱的食物卡:照片+3句英文描述(Who/When/Why special)评价反馈 评价维度评价标准自评互评师评理解用P.I.E框架分析1处文本隐喻 表达使用2+感官词描述食物记忆 文化解释南瓜派与感恩节的文化关联 板书设计 Unit 5 Food: Love & Memory Carrier Pumpkin Pie’s Journey P: Love’s Presence (kitchen smells) I: Culture Integration (US hostess) E: Memory Ephemera (cinnamon→Grandma)教学反思 1. 文化难点突破:通过对比“南瓜派vs饺子”,化解文化认知隔阂 2. 隐喻教学创新:P.I.E框架将抽象情感具象化 3. 分层设计亮点:作业选项兼顾文化探究(A)与情感表达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