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能根据动物的不同特点,尝试不同的分类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言运用:认识“狼、猩”等11个生字,正确认读“狼、猩猩”等10个字词;正确、美观地书写 4个字,了解左右宽窄大致相等的字的书写要点,养成先看后写,减少修改次数的书写习惯。思维能力:阅读《狐假虎威》,明白道理:在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欺骗他人,其实自己并没有真本事,讽刺了那些仗势欺人的人。审美创造:结合语境,准确运用拟声词。◆课前解析本单语文园地八安排了六个板块的内容。“识字加油站”编排了十个动物名称的词语,旨在引导学生归类识字、学词,将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字词句运用”第一题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猜读拟声词,并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加以运用;第二题是九个含有动物名称的四字成语,引导学生发现成语的特点,认读积累。“书写提示”通过书写“数、群、船、能”,了解左右宽窄大致相等的字的书写要点,引导学生养成先看后写,减少修改次数的良好书写习惯。“日积月累”编排了三句有关中华美德的名言,引导学生背诵积累,初步懂得与人交往方面的道理。“口语交际”编排的是漫画《父与子》,能按顺序讲清楚图画的意思、培养学生看图说话的口语表达能力。“我爱阅读”编排的是《狐假虎威》,旨在让学生明白道理:在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欺骗人,其实自己并没有真本事,讽刺了那些仗势欺人的人。教学目标1.认识“狼、猩”等11个生字,能根据动物的不同特点,尝试不同的分类方法。(重点)2.能借助形声字的构字特点猜读拟声词的读音,并根据语境恰当运用拟声词。(重点)3.了解左右宽窄大致相等的字的书写要点,养成先看后写,减少修改次数的书写习惯。(重点)4.背诵含有动物名称的四字成语。5.学习并背诵名言,懂得与人交往方面的道理,传承诚信、友善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6.能认真听,知道别人讲的是哪幅图的内容,培养学生看图说话的口语表达能力。(难点)7.阅读《狐假虎威》,明白道理:在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欺骗他人,其实自己并没有真本事,讽刺了那些仗势欺人的人。(难点)课前准备课件课时安排4课时1.认识“狼、猩”等11个生字,能根据动物的不同特点,尝试不同的分类方法。2.能利用形声字的构字特点猜读拟声词,并根据语境恰当运用拟声词。一、揭题导入开门见山,导入新课: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八的学习。 (板书:语文园地八)二、识字加油站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动物呢 学生自主思考。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发言,顺势引出本节课的识字内容。教师依次展示动物名称“狼、猩猩、白鹤、蛇、鸽子、蚕、蚯蚓、骆驼、虾、狮子”,示范朗读,学生跟读。开展“小老师领读”活动,选几位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认读,及时纠正读音。特别强调翘舌音(如“蛇”)、后鼻音(如“狼、猩”)等。教师引导学生试着给这些动物分类,并互相交流分类的方法。教师巡视观察。(板书:识字加油站——给动物分类)2.一起认一认:教师依次展示动物名称“狼、猩、鹤、蛇、鸽、蚕、蚯蚓、骆驼、狮”的相关图片及组词,并示范朗读。学生跟读。3.书写生字。(1)选取生字“狼、蛇”。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讲解笔画顺序和结构特点。(2)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教师巡视指导,纠正书写姿势和笔画错误的地方。4.全班汇报:各小组代表分享分类结果。常见分类有哺乳类动物、飞禽类动物、爬行类动物、无脊椎类动物。教师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分类思路,强调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不同。三、字词句运用(一)1.认读拟声词。(1)教师展示拟声词“叭、唰、吱呀、叮当、嘟嘟嘟、哗啦哗啦、叽叽喳喳”,先示范读,让学生感受拟声词模仿声音的特点。(板书:字词句运用——拟声词)(2)学生跟读,通过拍手、跺脚等动作配合读音,增强记忆。2.思考:仔细观察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都是拟声词。预设2:都有口字旁。预设3:都用来表示声音。3.语境运用。(1)展示句子“窗外响起小鸟 的 叫 声。”“ ,雨不停地下着。”引导学生思考, 选择合适的拟声词填空。(2)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讨论,说明选择理由。(3)小组代表发言,全班共同讨论确定答案,教师公布答案,学生齐读巩固。1.理解9个成语中动物名称所起的作用,积累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2.掌握左右宽窄大致相等的字的书写要领,能规范、美观地书写“数、群、船、能”。3.激发学生对成语、汉字书写的兴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字词句运用(二)1.出示本节课要学习的9个成语,教师引导: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成语里,也藏着好多动物朋友,让我们一起去认识认识。2.读读想想:读一读这些成语,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1)发现:这些成语都带有动物的名称。引导学生把动物名称圈画出来。(板书:带有动物名称的词语)(2)这三列成语都有什么特点 预设1:第一列成语中都包含两个动物名称,两个动物的动作合起来表示一个意思。预设2:第二列成语中都包含“之”,“之”的意思是“的”。预设3:第三列成语中都包含“如”,“如”是好像的意思。3.再读词语,想一想这些成语分别是什么意思。二、书写提示1.出示“数、群、船、能”4个字,引导学生读一读,并仔细观察这4个字,说一说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点,想一想这些生字在书写时的注意事项。2.教师提示:这4个字都是左右结构,而且左右两边宽窄大致相等。书写时,要往中线靠。(板书:书写提示——左右等宽)3.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书写时,怎样才能减少修改次数呢 小结:在书写的时候,要先看后写。看什么呢 第一步,看字的结构;第二步,看各部分的位置;第三步,看关键笔画。把这三方面看清楚之后,再动笔书写。4.以“数”字为例,引导学生按照上面的步骤,进行书写练写。教师巡视指导。5.评议作品。展示学生的书写作品,请写得好的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书写经验。设计意图:通过描红、临写、讲评、再临写的步骤,一步一步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对左右大致等宽的这类字的书写要求掌握得更深刻。1.能按顺序讲清楚图画的意思。2.能认真听,知道别人讲的是哪幅图的内容。3.培养学生看图说话的口语表达能力。一、激趣导入,引出话题1.导入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新朋友,快来认识一下他们吧。左边这位秃头的大胡子是一位父亲,右边留着刺猬头的是他的淘气儿子。他们既是父子,也是一对好朋友。2.介绍漫画《父与子》。德国著名漫画家埃·奥·卜劳恩的连环漫画《父与子》誉满天下,风靡世界半个多世纪。今天,这对父子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这次他们给我们带来了怎样有趣的故事呢 3.教师板书题目,学生齐读题目。(板书: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设计意图:从谈话入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二、观察漫画,练习讲述1.观察课件出示的整组漫画,引导学生通读漫画,整体感知。请同学们按照序号观察前五幅漫画,想一想: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有哪些人 他们在做什么 2.教师指名让学生汇报,把自己看到的说给同学听。要求讲的同学说清楚,听的同学要专心。学生汇报的时候,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把句子说清楚,说完整。3.明确交际要求。(1)自由观察图画,先了解每幅图的内容,再把这些图画的内容连起来,讲一讲这个故事。(2)小组合作,按顺序一幅一幅交流。要求:①按顺序用完整的话讲清楚每幅图的意思。②对最后一幅图的想象要合理,与前面的图之间要有联系。4.按顺序讲图意。5.交流总结,连贯讲述。(1)明确要求:刚才我们分别了解了每幅图的内容,现在我们要把五幅图连起来,连贯地讲故事。你觉得怎么讲才能把故事讲得完整又清楚呢 教师总结:要按漫画的顺序把故事内容讲清楚,还要补充人物的动作、神态、对话等,让故事变得生动、有趣。(2)小组内练习完整讲故事,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表扬讲故事时能加上人物动作、神态、对话的学生。(3)教师提问:知道了怎么讲故事,那要如何听故事呢 教师讲解:要尊重讲故事的同学,他讲时看着他的眼睛,要安静;认真听,知道别人讲的是哪幅图的内容;讲得好了要夸夸他,讲得不好给他补充,帮帮他。(4)集体交流:自我推荐或小组推荐上台讲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听,对照评价单进行评价。最后根据评分选出班级故事大王,赠送奖品。6.大胆想象,续编结尾。(1)引导想象:第六幅图是空白的,认真想想,事情会怎样发展呢 儿子去找爸爸,发现爸爸在干什么 他又是怎样做的呢 (2)组织交流:指名让学生给全班讲述,看看谁听得最认真,谁猜得最迅速,评出班级的最佳听众,赠送奖品。设计意图:让学生先尝试自己观察漫画、讲述漫画,再教给学生把故事讲好的方法;从观察一幅漫画到五幅漫画,从讲述一幅的内容到连贯地讲述故事,设置合理的梯度,让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如何讲好故事。通过激励性评价和及时性评价,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听”和“说”的能力。三、总结分享想一想:你有什么收获与大家分享。预设1:我明白了只有认真仔细观察图画,才能弄懂图画的意思。预设2:我明白了不能只讲图上画了什么, 还要推测图画里的人物会说什么、做什么、想什么,这样故事才更生动。预设3:把几幅画连起来讲的时候,要按照顺序,这样故事才能有条理。预设4:我感受到了这个漫画里,一家人其乐融融,感情深厚。四、演绎角色,内化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演一演这个故事。1.小组内尝试表演,模仿他们的表情、动作,注意加上人物的语言。2.小组展示,集体当小评委。评价要求:态度大方、语言连贯、吐字清楚。五、推荐阅读这则故事是德国漫画家卜劳恩的《父与子》系列中的一个小故事,这本书中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大家可以课后找到这本书读一读,相信你会从书中获得更多的快乐,回家还可以把今天学习的漫画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六、课后作业语言实践:给爸爸妈妈讲今天学的漫画故事《一本引人入胜的书》。1.背诵有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名言。2.初步了解名言的意思,懂得与人交往方面的道理,传承诚信、友善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3.阅读《狐假虎威》,明白道理:在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欺骗他人,其实自己并没有真本事,讽刺了那些仗势欺人的人。一、导入谈话,引入新课教师导入:我们学过许多指导我们言行的名言警句,我们今天再来学习几句,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板书:日积月累——有关中华美德的名言)二、日积月累1.教师提出要求:自主阅读“日积月累”中的三句名言,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让学生分句朗读,教师相机正音指导:强调“欲、勿、规、矩”的字音,注意“朋友、规矩”两个词的末字在文言文中要读本音,不能读轻声。3.提出要求:鼓励学生再次进行朗读练习,将句子读得更加正确、流利,读准句子的停顿。4.全班交流对名言大致意思的理解,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练习表达,将句子说清楚、完整,感受名言所揭示的道理。5.创设情境,运用句子。教师提问:同学们,遇见下面的情况,你会用到我们刚刚学习的哪句话呢 出示相关情境,指名让学生说句子。6.学生尝试背诵名言。三、我爱阅读1.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短文《狐假虎威》,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播放多媒体视频,学生形象地感知文章内容。(板书:我爱阅读——《狐假虎威》)2.阅读思考:狐狸是怎样欺骗老虎的 预设:狐狸骗老虎说自己是老天爷派来做百兽的首领的,为了让老虎相信自己,还带老虎在百兽面前走了一趟。3.教师提问:老虎对狐狸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说说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教师出示并讲解。4.概括主题:这是一则寓言故事,讲了狐狸如何狡猾地骗过老虎,不仅使自己逃脱危险,还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其他动物的故事。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欺骗他人,其实自己并没有真本事,讽刺了那些仗势欺人的人。5.拓展延伸:积累和动物有关的成语。课堂上,我通过多样活动,激发了大部分学生对成语、汉字书写和经典名言的兴趣。分享成语故事环节,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好奇心;展示书写时,也有学生积极争取表现。但在传承传统文化的情感渗透深度上,还有提升空间,部分学生仅将其当作知识学习,并未真正产生文化认同感。教学时可增加游戏教学比重,如成语接龙游戏、汉字书写接力赛等,寓教于乐,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