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 去外婆家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课文中描绘的乡村生活场景,激发对中华传统乡村生活文化的热爱。语言运用:能流畅、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姹紫嫣红”等词语,结合生活经验描述去外婆家途中的见闻,用通顺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思维能力:思考不同场景下的行为与感受,培养多角度观察与有条理地表达的思维能力,发挥想象说一说去外婆家的其他趣事。审美创造:通过品味文中描写乡村自然风光、外婆家温馨场景的语句,提升对自然美、人情美的感知能力,尝试用文字、图画等形式展现自己心中温馨美好的外婆家图景。◆课前解析关注题目:《去外婆家》以充满生活气息的事件为题,极易唤起学生对走亲访友的生活记忆,迅速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题目点明文章叙事主线,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关注去外婆家的过程、经历和情感,把握文章核心内容与情感基调。关注课文:全文共6个自然段,围绕“去外婆家”的主题展开,叙事清晰。文中多处运用生活化的语言与童趣化的表达,比如描述路上的心情、外婆家的情景等,生动展现了儿童视角下的生活场景,充满童真与温情。关注生字:本课需要书写的生字中,包含3 个左右结构、5个上下结构、1个独体字。教学时可依据字的结构进行归类指导,如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上下结构的字把握重心。关注词语:通过展示各种杜鹃花和野花的图片,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姹紫嫣红”的景象。 对于“蹦来跳去”等词语,可通过模拟动作,感受小山雀的欢快心情,同时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教学目标1.认识“婆、候”等14个生字,会写“宝、活” 等9个字,会写“宝贝、干活”等10个词语。通过观察汉字结构进行书写练习,掌握生字的字形与笔顺,规范书写汉字。(重点)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宝贝、姹紫嫣红”等词语的含义。(重点)3.感受作者去外婆家的喜悦心情,体会作 者对外婆家的喜爱及对乡村生活的怀念。(难点)课前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1.认识“婆、候”等14个生字,会写“宝、活、些、总”4个字,会写“宝贝、干活”等10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一、观察插图,激趣导入课件出示乡村风光图片,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导入:同学们,快看!青山环绕间,是一片片绿绿的田地,弯弯的小河静静流淌,这里就是小作者外婆家所在的乡村。今天,就让我们跟着课文去外婆家看看!(板书:去外婆家)学生齐读课文题目。二、初读感知,集中识字1.教师过渡:同学们,外婆家藏着哪些有趣的事儿呢 快去读读课文吧!出示阅读要求:(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生字多读几遍。(2)标出自然段序号。2.学认字。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生字,强调翘舌音“者”。 去掉拼音,学生齐读。3.学生开火车读词语。4.识字方法。(1)联想识记“婆”字。(2)看图识记:展示“鼻”对应的图片。用看图识记法,巩固学生对生字的记忆。(3)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趣、份、喂、逃”4 个字。(4)组词识记:学生自己小声读词语,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读音。开展“组词小能手”活动:请学生快速站起来说出除了课件上的其他词语,说得正确又多的同学给予小奖励。5.识字游戏。三、学习第1自然段1.教师提问:小时候,“我”最大的乐趣是什么 预设:去外婆家。2.拓展想象:同学们,你们小时候最大的乐趣是什么 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大胆表达。四、学习第2自然段1.教师提问:为什么说去外婆家是“我”最大的乐趣 学生带着问题默读第2自然段,圈画出关键词——“宝贝”。2.理解感悟:外婆家都有哪些宝贝呢 小组派代表汇报,教师总结:有吃的、玩的,还有看的。3.指导朗读:读出喜悦之情。通过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读等形式,读出感情。五、练写生字,课堂演练1.本课生字,引导学生说说这些字都是什么结构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2.指导书写。教师出示“宝、活、些、总”4个字,讲解重点笔画和书写要点。学生练写,教师相机指导。3.课堂演练。1.会写“给、诉、曲、名、香”5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宝贝、姹紫嫣红”等词语的含义。3.感受作者去外婆家的喜悦心情,体会作者对外婆家的喜爱及对乡村生活的怀念。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复习闯关:出示词语,学生开火车读。二、学习第3~5自然段1.学习第3自然段。(1)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说一说:外婆家的山上山下都有哪些好吃的 预设:山楂、柿子、毛栗子。(板书:好吃的)(2)教师提问:你能从这段的内容中感受到什么 组织学生交流回答。体会舅舅和外婆对“我”的关爱。2.学习第4自然段。(1)自由朗读第4自然段,说一说:在“我”眼中,好玩的是什么 预设:小山雀。(板书:好玩的)(2)教师追问:为什么小山雀是“我”最喜欢的宝贝 (出示课件25)学生再次默读,画出相关语句。学生交流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给动词加点,明白小山雀成为“我”最喜欢的宝贝的原因。(3)拓展想象: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想象“我”和小山雀一起玩耍的情景。小组派代表分享,教师适时点评和引导。(4)指导朗读:读出轻快活泼的语气,表现出看到小山雀时愉悦的心情。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读、赛读。3.学习第5自然段。(1)自由朗读第5自然段,说一说:在“我”眼中,好看的是什么 预设:姹紫嫣红的杜鹃花、许许多多的野花 。(板书:好看的)(2)通过展示各种杜鹃花和野花的图片,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姹紫嫣红”的景象。(3)教师提问:为什么“我”会觉得舅妈也很好看呢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想法。教师追问:舅妈的这份好看源自什么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总结:源自大自然的恩赐、家人的赞美、生活中的偶得。三、拓展探究,指导书写1.思考:你从这篇课文中感受到了什么 教师适时引导,帮助学生体会到浓浓的亲情和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外婆家的喜爱和对乡村生活的怀念。(板书:喜爱 怀念)2.指导书写。教师出示“给、诉、曲、名、香”5个字,讲解重点笔画和书写要点。学生练写,教师相机指导。四、总结归纳,布置作业教学中,我以图片导入、多元识字、问题引导阅读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习能力,注重朗读感悟。但存在时间把控欠佳,组词等环节耗时多,压缩书写与巩固时间;拓展想象引导不足,部分学生表达受限;小组讨论参与不均衡等问题。今后将优化时间分配,加强引导启发,强化小组合作指导,提升教学效果。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字词,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