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数星星的孩子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体会古人对天文现象的好奇与钻研精神,增强对中国古代科学探索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语言运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生活情境,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对星空现象的发现与疑问,提升语言表达能。思维能力:通过研读文中描述张衡观察星星的语句,学习从细微现象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逻辑思维与探究精神。审美创造:赏析课文中描写星空、天象的语句,感受古人对浩瀚宇宙的浪漫想象,提升对科学之美、自然之美的感知能力。尝试用绘画等形式描绘心中的璀璨星空与天文探索图景。◆课前解析关注题目:本课以充满童趣的人物行为命题,天然拉近与二年级学生的距离,极易激发他们对古代天文故事的好奇心。题目既是故事主角的身份标签,也暗藏“观察—探索—发现”的叙事线索,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聚焦张衡“数星星”的过程,感知古人对科学的朴素热爱与探索精神。关注课文:全文共5个自然段,按“童年数星—爷爷解惑—成年成就”的时间脉络展开。语言浅白如口语,却暗藏观察方法的渗透(如“一颗一颗数”“仔细看”)与科学精神的启蒙(如“为什么”的追问)。段落间以对话衔接,爷爷的话既串联起“北斗七星绕北极星转动”的科学知识,又埋下“长大成为天文学家”的伏笔,符合低年龄段学生的认知逻辑。关注生字:本课需书写10个字,其中:左右结构(如“晚、奶、很、张、汉”)强调左窄右宽。上下结构(如“您、爷、变”)突出上长下短。教学目标1.认识“珍、撒”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转”,会写“数、晚”等10个字,会写“星星、晚上”等12个词语。(重点)2.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好长句子中词语之间的停顿。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好人物对话。(重点)3.学习张衡从小细心观察、乐于探究的美好品质。(难点)课时安排2课时1.认识“珍、撒”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转”,会写“数、晚、奶、您、爷”5个字,会写“星 星、晚上”等12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一、导入谈话,激发兴趣教师导入:同学们,请轻轻闭上眼睛,想象此刻我们正躺在夏夜的草地上。微风拂过脸颊,蝉鸣忽远忽近。满天星辰像撒在夜幕上的珍珠,闪烁着迷人的光芒。你们是否也曾像这样仰望星空,好奇地数过星星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星星有关的课文—— 《数星星的孩子》。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板书:数星星的孩子)设计意图:由想象画面导入新课,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培养他们 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二、初读感知,集中识字1.教师过渡:同学们,汉朝有个小孩子最喜欢数星星,快去读读课文,看看他数星星发现了什么秘密。出示阅读要求:(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生字多读几遍。(2)标出自然段序号。(3)说一说:数星星的孩子是谁 2.出示张衡的资料袋,了解张衡。3.学认字。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生字,强调翘舌音、平舌音的字,试着读一读。去掉拼音,学生齐读。4.学生开火车读词语。5.识字方法。(1)联想识记“碧”字,教师讲解。(2)依次展示“撒、靠、仰”对应的图片。教师示范动作,边做边强调动作要点,同时让学生跟着做,巩固对生字的记忆。(3)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靠、颗、距、转”4 个字。(4)组词识记:学生自己小声读词语,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读音。开展“组词小能手”活动:请学生快速站起来说出除了课件上的其他词语,说得正确又多的同学给予小奖励。设计意图:用多种方法学习生字,旨在适应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提高识字效率,不仅增强了识字的趣味性,还帮助学生建立了系统的识字方法,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6.识字游戏。三、学习第1自然段1.互动课堂:自由读第1自然段,找出描写星空的句子。预设: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2.理解体会:那么美的星空,那么美的星星,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表达 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预设: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星星比作珍珠。出示图片让学生感受比喻句的形象生动。3.教师提问:在这美丽的夜空下,小张衡在干什么 他是怎么数星星的呢 圈画出表示动作的词。教师追问:你能理解这几个词语吗 请你试着做一做张衡数星星的动作。四、指导书写,课堂演练1.课件出示本课的会写字,让学生说说这 些字是什么结构的。 (出示课件16)2.指导书写。教师出示“数、晚、奶、您、爷”5个字,讲解重点笔画和书写要点。学生练写,教师相机指导。3.课堂演练。1.会写“很、变、勺、张、汉”5个字。2.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好长句子中词语之间的停顿。读好人物对话。3.学习张衡从小细心观察、乐于探究的美好品质。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复习回顾,教师提问:在第1自然中,作者把星星比作了什么 预设:珍珠。二、学习第2~4自然段1.学习第2、3自然段。(1)自由朗读第2、3自然段,说一说:奶奶看到正在数星星的小张衡是怎样说的 小张衡又是怎样回答的 学生带着问题再次默读第2、3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2)教师提问:从两人的对话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奶奶心疼小孙子,小张衡善于观察并总结了规律。(3)指导朗读:分角色朗读第2、3自然段,读出奶奶对小张衡的疼爱,以及小张衡的坚持。2.学习第4自然段。教师引导:小张衡和奶奶的对话吸引来了知识丰富的爷爷,爷爷告诉了小张衡哪些知识 我们一起去第4自然段看一看吧!(1)教师提问:听了爷爷的话后,小张衡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小组内交流后回答。预设:他想爷爷说的话是不是真的,并且晚上几次起来去看星星。教师点拨,引导学生体会小张衡善于思考、勤于观察的优秀品质。 (板书:善于思考 勤于观察)(2)教师追问:张衡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请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经验,说说你的体会。学生自由回答,全班点评,教师指导。3.教师总结。张衡的发明不仅推动了中国古代天文学、地震学的发展,其机械设计理念更成为后世工程技术的重要基础,他在古代天文、地震学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板书:取得成就)三、指导书写教师出示“很、变、勺、张、汉”5个字,讲解重点笔画和书写要点。学生练写,教师相机指导。四、总结归纳,布置作业这节课,我以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多元识字法帮助学生识记生字,效果较好。阅读环节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圈画动词,感受张衡观察星星的专注,但低年级学生对“北斗七星绕北极星转动”等抽象科学知识理解较浅,后续可借助动画或教具直观演示。写字指导中,学生对“数、晚”等左右结构的字的比例把握有进步,但部分学生“奶”字仍易写错,需加强笔顺示范。整体来看,课堂节奏适中,但小组合作环节稍显欠缺,今后可增加互动活动,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