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丰台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练习高一语文2025.07考生须知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答题卡上的学校、班级、姓名、教育ID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教育ID号、姓名,在答题卡的“条形码粘贴区”贴好条形码。2.本次练习所有答题均在答题卡上完成。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以正确填涂方式将各小题对应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除干净后再选涂其它选项。非选择题必须使用标准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字迹清楚。3.请严格按照答题卡上题号在相应答题区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练习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4.本练习卷满分共150分,作答时长150分钟。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神经生物学、传感器等技术的不断提升,“脑机接口”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未来,脑机接口可能率先给人们的生命健康、日常生活带来颠覆性变化。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简称BCI)作为连接人脑与外部设备的桥梁,这项技术通过采集、解析大脑思维活动时产生的脑电波,直接读取大脑意图,将其转化为计算机指令,实现人与机器或外部设备之间的交互,即“意念控制”。从历史发展来看,脑机接口技术的萌芽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1924年,德国精神病学家汉斯·伯格首次记录到人类脑电图,为脑电信号研究奠定了基础。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开始探索利用脑电信号控制飞行器,脑机接口才真正进入技术研发阶段。只是早期研究主要通过头皮采集脑电信号,由于信号微弱且易受干扰,应用范围十分有限。脑机接口系统主要由信号采集、信号处理和指令输出三个核心部分构成。信号采集环节是整个系统的基础,根据信号的不同采集方式脑机接口大致可分为非侵入式、半侵入式和侵入式三种。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在操作时不需要进入大脑组织,通过使用电极帽或其他外部设备来捕捉大脑表面的电信号,不会对大脑造成物理损伤。但由于信号是从大脑表面通过颅骨等组织传导后被外部设备捕捉,信号在传递过程中会有较大衰减,导致解码精度有限,操作不够准确,影响使用体验和效果。半侵入式脑机接口,通常将设备植入到头骨下方,但不进入大脑组织。这样的位置可以让设备更接近大脑,从而捕捉到更清晰的信号,但植入设备仍需要进行一定的手术操作,存在手术相关的风险,如感染、出血等。而且,设备位于头骨下方,若出现故障或需要更换,需要进行一定的手术操作,相对复杂。侵入式脑机接口,通过神经外科手术将设备直接植入大脑组织中,能够直接记录神经元电活动,信号衰减小,信噪比和空间分辨率高,从而实现更精细的控制。但这种类型的接口风险最高,包括感染、排异反应以及潜在的神经损伤等问题。一旦发生颅脑感染、电极故障或电极寿命结束,需将电极取出,会造成二次损伤。且需要进行神经外科手术,对手术技术和术后护理要求较高,电极的长期稳定性也是挑战。如今,脑机接口技术作为新兴科技领域的一颗璀璨明星,正引领着这一领域从理论探索到实际应用、从基础研究到多产业融合的深刻变革。根据预测,今年我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突破38亿元。(取材于徐畅、邹德宝等的相关文章)材料二:自2015年以来,国内外脑机接口行业出现大量初创企业,产业化加速前行。目前,脑机接口已成为全球各国竞相投入的高新技术领域,相关产品已应用于科研、医疗、消费、教育等行业。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成果最为显著。对于脊髓损伤导致的瘫痪患者,脑机接口设备能够将大脑发出的运动指令转化为机械外骨骼的控制信号,帮助患者实现自主站立和行走。此外,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中,脑机接口也展现出巨大潜力。帕金森病患者常因大脑神经信号紊乱导致肢体震颤,通过脑机接口实时监测异常脑电活动,并给予针对性的电刺激,可有效缓解症状。近年来,脑机接口领域的研究焦点是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甚至帮助瘫痪或患有运动障碍的人恢复更精细的行功能力。2024年,我国“北脑二号”智能脑机系统1024通道有线版在国际上率先植入猴子的脑组织,实现用意念拦截运动目标,这一技术精度得到提升但手术风险增加,主要面向科研和重度瘫痪患者。2025年,“北脑一号”智能脑机系统已完成128通道微型、无线、低功耗全植入系统研发,主要针对脊髓损伤、脑卒中等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开展精细运动解码,以及渐冻症等导致的言语障碍开展中文解码,并进行临床验证。如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赵国光团队为患者实施了全球首例无线植入式中文言语脑机接口手术。在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北脑一号”智能脑机系统精准植入到患者左侧大脑控制语言运动的关键区域。手术将硬币大小的主控与信号传输装置嵌入颅骨表面,通过无线短距通讯实现神经信号的高效传输与无线供电。术中测试及术后开机均显示信号采集质量良好。目前,该成果正快步迈向产业应用,未来将带动生物材料、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万亿元级产业集群发展,为培育发展新动能提供重要支点。脑机接口技术在消费领域的应用也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主要包括消费电子、智能家居、教育娱乐等,如通过检测玩家脑电、皮肤电、心率、瞳孔、姿势、面部表情等来评估情绪,进而调整游戏音乐和背景,达到虚拟现实的境界,未来将有望对人们的生活器产生变革性影响。但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过程依然面临诸多挑战,比如研发成本高、周期长,行业标准有待完善等问题。比如硬件不统一,不同的研究机构使用的设备、电极和芯片各不相同;数据不统一,不同研究间的数据缺乏共享性,这限制了知识的积累和验证,阻碍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对此,打造一个统一的脑科学开放平台,加快整个生态的迭代速度显得十分必要。此外,脑机接口技术引发的伦理争议尤为突出。首先是隐私保护问题,大脑是人类意识和思想的载体,脑电信号中包含着个体的思维、情感甚至潜意识信息。如果这些数据被非法采集或泄露,将造成比普通个人信息泄露更为严重的后果。其次是自主性问题,当外部设备能够直接读取和干预大脑活动时,如何确保人类对自身意识的绝对控制权,是否存在被他人或组织进行“意识操控”的风险,这些问题都需要深入探讨。(取材于郭珺、张伟、董静怡等的相关文章)1.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脑机接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其实现“意念控制”的核心在于将计算机指令精准转化为大脑意图。B.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虽无创,但因信号传输衰减大而影响操作精准度。C. 半侵入式设备植入位置特殊,设备的维护与更换需要借助手术完成。D. 侵入式虽能实现更精细控制,却面临感染、排异及神经损伤等风险。2. 根据材料一,下列疾病治疗运用半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的一项是( )A. 采用植入头骨下方的脑机接口设备,监测并调节癫痫患者的大脑异常电活动。B. 通过手术将电极植入患者大脑运动皮质,帮助渐冻症患者恢复部分运动功能。C. 利用头戴式脑电采集设备,采集患者大脑信号来辅助治疗失眠症。D. 借助非接触式的脑成像技术,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大脑功能评估。3. 根据材料二,下列关于“北脑一号”和“北脑二号”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相较于“北脑二号”主要服务于科研及重度瘫痪救治,“北脑一号”已开始面向临床的针对性验证。B. 两者在技术创新方向上截然不同,“北脑一号”聚焦民用普及,“北脑二号”强调高端前沿研究。C. “北脑一号”在语言功能恢复领域有突破,而“北脑二号”侧重于帮助病患实现对运动目标的意念控制。D. “北脑二号”采用1024通道有线模式,而“北脑一号”则实现了128通道的微型化、无线化与低功耗。4.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和推论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若未来民用级脑机接口设备追求便捷性与安全性,非侵入式技术或将成为消费电子领域的主流选择。B. 随着“北脑一号”中文言语解码技术的成熟,渐冻症患者有望通过脑机接口实现无障碍语言交流。C. 鉴于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与消费领域的应用差异,其行业标准的制定需兼顾专业性与普适性。D. 解决数据共享与硬件统一问题,有助于脑机接口技术突破伦理争议,实现大规模产业化落地。5.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概括人类研究开发脑机接口技术的意义,并为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提出建议。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①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②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贷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③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④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⑤夫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取材于欧阳修《朋党论》【1】)注释:【1】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富弼等,推行政治改革,史称“庆历新政”,保守派以“朋党”之名倾陷范仲淹、富弼等人。庆历四年,新政失败。欧阳修在朋党之说纷然的情势下,写了这篇奏章。6.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幸:希望B. 暂相党引以为朋者 引:援引C. 则天下治矣 治:治理D. 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 诮:责备7.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及其见利而争先 而唐遂亡矣B. 虽其兄弟亲戚 善人虽多而不厌也C. 以之修身 然纣以亡国D. 此君子之朋也 自古为朋之多且大8. 下列对文中划线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君子)坚守的是道义,履行的是忠信,珍惜的是名节B. 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后汉献帝的时候,把天下名士都抓捕囚禁起来,监视他们中的“党人”C. 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能杀害清流朋党的,没有谁比得上唐昭宗在位时D. 夫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前代)兴亡治乱的事迹,做君主的人,可以用来借鉴了9.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起笔不凡,不讳言“朋党”的存在,进而阐明君主辨清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极为关键。B. 作者认为小人之朋是因利益而暂时勾结,这种“朋党”是虚假的,一旦有利益冲突就会反目。C. 舜时二十二人结朋,周武王时三千臣下结朋,用以说明君子之朋越多越好,国家由此兴盛。D. 文章兼具政论文的严谨与散文的气势。语言骈散互用,节奏铿锵,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10. 文章第2—④段均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论证,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说明。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7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月夜与客饮杏花下【1】苏轼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褰衣步月踏花影,炯【2】如流水涵青蘋【3】。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山城【4】酒薄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明朝卷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注释:【1】元丰二年(1079)二月,同乡张师厚赴京赶考,路过徐州,诗人月下置酒共饮,又有两学生在花间吹箫助兴。【2】炯:光明的样子。【3】青蘋:浅水生植物。【4】山城:指当时作者所在的徐州。11. 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中,“杏花”点明宴客的时节,“入户寻幽人”,赋予明月以人的情感与动作。B. “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中“香雪”喻指杏花,描绘出杏花盛开、香气四溢,众人争折花枝的热闹场景。C. “山城酒薄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里“杯中月”这一意象,既体现饮酒的雅趣,也暗含诗人对酒质不佳的遗憾。D. 这首诗的意境明净空灵,语言清新雅致,写月、写酒、写花、写人均流畅新颖,呈现了一种超脱飘逸的独特风格。12. “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蘋”两句诗生动地描写了月光下的景象。下列句子,与这两句描写“月”的特征不同的一项是( )A.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B.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C.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D.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13. 本诗通过月夜与客宴饮场景描写,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14.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要求:字迹清晰,书写规范。(1)六朝旧事随流水,_______。(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2)同是描写洞庭湖景色,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用“_______,_______”写出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的壮阔;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用“素月分辉,明河共影,_______”写出了洞庭湖水月交融的宁静。(3)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名实已明,_______。(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4)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的开篇,先用了“木固其本”“水浚其泉”两个比喻,然后明确提出“_______,_______”的观点。(5)探讨秦朝灭亡的原因,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总结为“_______,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_______?”以此劝诫当时的统治者;阐发六国破灭的缘由,苏洵在《六国论》中明确为“_______”,同样意在针砭时弊,警示当朝。15. 根据下列《红楼梦》回目的提示,概括对应的内容并简述其主要作用。(任选一回作答)第二回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第三回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第十三回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第十七回至十八回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黄土有一双巧手①世界上最巧的手,是黄土的手。②黄土地一定有一个针线笸箩,里面装着剪刀、尺子、画棒、顶针、丝线、纺锤、针……它为土地剪裁图案,织出不同质地的布匹,缝成各式各样的衣衫,还绣出彩色的锦缎,初春,它的指尖刺破大地布满黑色老茧的表皮,从土层里一针一针挑出绿芽,紧锣密鼓地,用钩针牵着长长的丝线,日夜不停地拼命织呀钩呀,赶制一件绿衣衫。它忙碌地编织着,一刻也不曾放下手中的工具,一天一天,一件新衣织得规模宏大起来,越来越厚实,浅绿变成深绿,直到土地脱去破旧的外套,穿上新的衣裙。夏天,黄土的衣衫生长得厚实而又壮观,大地像穿着锦衣貂裘的贵妇人,体态雍容,蓬蓬勃勃。此时,黄土的手更加忙碌,它要打理土地,修剪整理,分出层次。麦子是万千健将,它们在夏季的主场参赛,全副武装,列队整齐,它们训练有素,在阳光下,肤色越来越接近黄土,在海浪一样翻滚的绿意里,麦子镶嵌其中,有着别样的成熟干练,它们接受黄土的安排,适时颗粒归仓。麦穗是留给黄土的最珍贵礼物。秋天,大地的外套需要涂上各种颜色,绣上各色的果实和籽粒,删减掉多余的枝叶,黄土的手,让田野这个巨大的调色板有了用武之地。鹅黄、浅绿、深蓝、橙红、淡紫、金橘……地上的脚步忙乱起来,人们眼花缭乱,想把所有的颜色都拿回家收藏起来。到了冬天,黄土地又喜欢上了素描,用粗细不同的黑笔,在一张白纸上勾勾画画,描出大地上那些静物的轮廓。黄土太累了,不能再打扰,它们需要休息,好好地睡一觉。于是它画出黑色的床,描出白色的厚棉被,再织一条围脖,然后,这双皲裂的手,涂点润肤油,哈着气,可以稍稍缓一缓了。黄土小心地呵护着这双巧手,生怕冻伤了它。③黄土地大智若愚,表现出的总是一副老实憨厚的样子,低眉顺眼,它把自己的智慧藏在一双巧手里,从来不喧哗,不炫耀,不急于装饰自己,只把手头的活儿做好,把一年四季的农时把握好,只在内心生长出无穷无尽的根叶,结出籽粒。④黄土的心里装着的全是好词好句,它用大智慧作锦绣文章。满地的繁华葱茏,是赋,华丽雍容,铺排夸张,有着一泻千里的恢宏气势。万顷平畴如涛如浪,是意蕴悠远的歌,唱出大江大河的气韵。高山上,一绺鹅黄,一绺浅绿,是现代诗,短小精悍,用词简约,严谨含蓄。方正平整的麦田里,麦子熟了,那是田块间的一首首格律诗,平平仄仄平平仄,押着韵,风一吹过,田块就摇头晃脑地轻声诵读起来。⑤黄土织出的布匹,质地各不相同。粗麻布、纯棉布、条绒布。土色、褐色、黑色。不同的布料,黄土都物尽其用,边角料也有大用。⑥本想要找一大堆华丽的语词来修饰黄土地,但是站在它面前,望一眼,我只能闭嘴。任何形容词都苍白了。黄土地是最好的本体,也是最好的喻体,不可再修饰。在修饰黄土地这件事上,人一思考就显得浅薄起来。⑦黄土地剪裁时太有想象力,它把一些黄土从山尖上随意丢下,像丢下几张巨大的褐色的棉毯子,毯子向山下随意滚落时,产生了一些褶皱,褶皱并不规则,有的宽,有的窄,有的方正,有的扁圆,从而铺出不同形状的田块,像农夫额头的皱纹,有的深,有的浅。不同的褶皱形成不同的土台土条土包,这样的田块,样貌各不相同,但是无论怎样摆放组合,都是一幅首尾完整的完美图画。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人们统称其为:地。土地没有天生丽质,它们的美,不在于它们不事修饰的外表,而在于它们的体内能长出绚丽悦目的植物和庄稼。植物和庄稼,是田块最好的衣衫和美妆。⑧黄土地是农夫一生的工作场,这个岗位是泥土做的金饭碗。千百年来,没有一个人从田地上下岗。从别处下岗的人,田地也不嫌弃,将他们全部收留。⑨小篆的“田”字,是阡陌纵横或沟浍四通的农田形象。纵横排列,那些非横即竖的黑道道,是地上的小路,在泥土里四通八达,不会让人无路可走。田恰如农夫的脸,褶皱各不相同,但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在这一点上,田和农夫极为相似。⑩田块属于不同的人家,不同的田块便有了不同的姓氏,张家的,王家的,李家的,赵家的。像流离失所的人,找到了一个个主家,便把自己交给他保管。自家的田块里种什么庄稼,栽什么花,这是庄稼人最大的权力和自由。田地没有脾气,只有极强的感恩之心,主家种什么,它就努力长什么。种什么都一样,种什么都狠命地发芽,长苗,抽穗,结果,以回报主人的养育之恩。在这一点上,田和农夫也极为相似。 于是我找到了答案:他们俩,千百年来相处得那么好,说相敬如宾也不准确,应该是生死之交,永不分离。 农夫的手,粗粝,青筋暴起,却能让黄土生动,绚丽多姿;黄土的手,简约,灵敏,藏大美于无形,黄土用自己的巧手回报大地,一年一年,大地都是新的,穿着风格各异的衣衫。(选自吕敏讷同名散文)1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黄土地一定有一个针线笸箩笸箩:指盛放缝纫用具的容器B. 然后,这双皲裂的手,涂点润肤油,哈着气皲裂:冬季土地呈现的干涸、龟裂的自然状态C. 毯子向山下随意滚落时,产生了一些褶皱褶皱:高低起伏的地形轮廓D. 这个岗位是泥土做的金饭碗金饭碗:永恒、可靠的生存根基17.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以“裁缝技艺”为喻,将草木萌发、作物生长等自然过程具象化,赋予土地人的灵性。B. 本文通过“织衣衫”“绣锦缎”等劳动场景,暗示农民耕作才是大地焕发生机的根本动力。C. 第②段“刺破”“挑出”“织”等动词精准而形象地传递了春天的生机,增加了动态的美感。D. 文章采用明暗线交织的结构,明线是黄土地在四季中的变化,暗线是农夫与土地的关系。18. 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标题中“巧”字的内涵。19. 请分析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0分。20. 下列选项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浅尝辄止 缥泊 炮(pào)烙 少不更(gēng)事B. 闻名暇迩 撰稿 庇(pì)佑 豁(huò)然开朗C. 哀声叹气 谬种 相悖(bèi) 瘦削(xiāo)不堪D. 刨根究底 估量 间(jiàn)或 卓(zhuó)有成效21.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孟子名轲,继承孔子“仁”的思想,将其发展为“仁政”,被儒家尊为“亚圣”。《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并称“四书”。B.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记述了烛之武以一己之力成功说服晋文公的过程。《左传》是编年体史书,长于记述辞令,叙事简洁。C. 庄子名周,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其作品《庖丁解牛》,用“庖丁解牛”这一寓言来表达道家思想,形象生动,富于启发性。D. 《鸿门宴》选自《史记·项羽本纪》,作者司马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面小题。①自然界中,鱼类能在水流复杂多变的水下灵活游动、避开障碍,主要是得益于身体两侧能感知水流变化的侧线系统完成的。②受这一现象启发,科研人员开发了一种名为FlowSight的仿生侧线传感器,让水下机器人也能精准地感知水流变化,像鱼儿一样灵活游动。③水下机器人可替代人类完成高危水下作业。④在这项研究中,FlowSight用一根模仿鱼类侧线神经丘的柔性硅胶触须水流传感。⑤当水流碰到触须时,藏在其内部的摄像头就会拍下触须弯曲的细微变化。⑥通过智能分析这些弯曲图案,设备就能读懂水流密码,直接算出水流速度和方向,测速误差仅3%,测方向误差不到1%,完全不需要其他辅助设备。22.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②句中的“启发”可改为“启示”B. ②句中的“精准”可改为“精确”C. ③句中的“替代”可改为“替换”D. ⑤句中的“细微”可改为“细致”23. 第1句的画线部分有语病,可修改为_______;第④句的画线部分有语病,可修改为_______。六、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24. 将传统与流行元素结合的“新中式”风格,近年来颇为时髦,但也有人认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应保留原汁原味。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要求:言之有理,理由充分。不超过150字。不透露所在学校及个人信息。25. 下面是画家赵延年为小说《祝福》创作的人物刻像——祥林嫂。请你介绍这幅画像,并解读其内涵,要求:突出重点,条理清晰。不超过150字。不透露所在学校及个人信息。26. 微写作。本学期的语文学习中,我们认识了烛之武、窦娥、林冲等众多文学形象以及林觉民、王安石、马克思等众多历史人物。请你从中任选一位,以“ ,我想对你说”为开头,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抒发你的敬佩之情。要求:感情真挚,有形象;不超过150字;不透露所在学校及个人信息。25.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27. 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写作。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中写道:“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时至今日,这一名言在科技、文化、政治、经济、生活等领域仍有启示。请以“说‘拿来’”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学校及个人信息。28. 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写作。生活中,有人遵从习惯,认同“习惯成自然”。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必须抵抗习惯,然后才会产生变化。请以“抵抗习惯”为题,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或想象,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合理,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学校及个人信息。丰台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练习高一语文2025.07考生须知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答题卡上的学校、班级、姓名、教育ID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教育ID号、姓名,在答题卡的“条形码粘贴区”贴好条形码。2.本次练习所有答题均在答题卡上完成。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以正确填涂方式将各小题对应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除干净后再选涂其它选项。非选择题必须使用标准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字迹清楚。3.请严格按照答题卡上题号在相应答题区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练习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4.本练习卷满分共150分,作答时长150分钟。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1~5题答案】【答案】1. A 2. A3. B 4. D5. 意义:①加快脑机接口技术从实验室的理论研究迈向实际产业化应用的进程;②会带动生物材料、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多产业的融合与发展,为培育新动能提供重要支点;③助力康复治疗,未来可能给人们的生命健康、日常生活带来颠覆性变化(或者变革性影响)。建议:①行业标准方面:打造一个统一的脑科学开放平台,加快整个生态的迭代速度,解决研发成本高、周期长,行业标准不完善等问题;②伦理方面:建立完善的伦理规范和监管体系,解决脑机接口技术隐私保护问题及自主性问题;③技术方面:进一步提升硬件技术,解决信号采集存在的精度、干扰、稳定性等问题,降低植入设备的手术风险。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6~10题答案】【答案】6. C 7. A8. B 9. C10. ①第②段将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进行对比;小人以利相结,同利则暂时为朋,见利则相互争竞,利尽则自然疏远或互相残害,从实质上看,小人无朋;君子之朋以道相结,以道义、忠信、名节为重,同道、同德,自然同心,君子之朋才是真朋。②第③段对历史作用进行对比:列举了尧舜重用八元、八恺等君子之朋实现“大治”,周因“三千人共为一朋而兴”的正面事例与商纣王因排斥贤臣导致“亡国”,汉献帝囚禁名士引发“党锢之祸”,唐昭宗杀戮清流加速唐朝灭亡的反面事例形成对比。③第④段将人君对待朋党态度进行对比:舜能辨别君子和小人,被赞为聪明圣主。商纣、汉献帝、唐昭宗等不能辨别,迫害君子之朋,最终导致国家混乱灭亡。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7分。【11~13题答案】【答案】11. C 12. B13. ①对美好春光的喜爱与留恋;②友人相聚的欢乐之情;③对友人的劝慰之情;④超然物外的洒脱;⑤对时光易逝、美好难留的感慨。【14题答案】【答案】 ①. 但寒烟衰草凝绿 ②. 吴楚东南坼 ③. 乾坤日夜浮 ④. 表里俱澄澈 ⑤. 而天下之理得矣 ⑥. 思国之安者 ⑦. 必积其德义 ⑧.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⑨. 谁得而族灭也 ⑩. 弊在赂秦(也)【15题答案】【答案】答案示例1:第二回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主要内容:冷子兴向贾雨村谈起贾府的情况,提到荣宁两府已现“末世”之象,还说起“衔玉而诞”的贾宝玉及贾府主要人物关系。主要作用:一是承上启下,将前面甄士隐的故事与后文贾府的故事连接起来,预示正文故事的开始;二是让读者初步了解贾府的主要人物及共关系,对贾府有一个整体印象;三是借冷子兴之口,点明贾府的现状,为后文贾府的兴衰变化埋下伏笔;四是暗示了宝玉的叛逆性。答案示例2:第三回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主要内容:林黛玉因母亲去世,被外祖母接去贾府。她小心谨慎地踏入贾府,依次见到贾母、王熙凤、王夫人等家族成员,并与宝玉初次相遇,宝玉因黛玉没有玉而摔玉。主要作用:通过林黛玉的视角,展示了贾府的豪华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为林黛玉以后在贾府的生活和情感发展奠定基础。黛玉的谨慎性格也预示了她在贾府寄人篱下的生活状态,而宝黛初会的情节则象征着他们之间独特的情感以及未来的悲剧命运。答案示例3: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主要内容:贾宝玉午睡时梦游太虚幻境,警幻仙姑引宝玉观看以“金陵十二钗”为代表人物的正册、副册、又副册,让他饮仙醪、听曲。主要作用:这一回是全书的总纲,通过判词和曲子预示了金陵十二钗等主要人物及贾府的命运,为后文故事的发展提供了线索,或起到暗示作用,也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深化了小说的悲剧主题。答案示例4:第十三回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主要内容:秦可卿离世,凤姐帮助宁府料理丧事。王熙凤凭借自己的精明能干和果断狠辣,整顿宁国府的秩序,安排各项事务,将丧事料理得井井有条。主要作用:突出了王熙凤的管理才能和精明强干的性格特点,展现了她在贾府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同时,也通过宁国府丧事的奢华排场,进一步揭示了贾府的贵族生活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为后文王熙凤的命运发展以及贾府的衰落做了铺垫。答案示例5:第十七回至十八回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主要内容:大观园建成后,元春归省,贾府众人迎接,元春为大观园各处赐名,并与家人相聚,一同庆元宵。主要作用:通过元春归省的盛大场面,描绘出贾府的富贵奢华达到顶峰,同时也暗示了元春在宫中的地位,为后文元春失势以及贾府的衰败埋下伏笔,形成盛极而衰的强烈对比。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16~19题答案】【答案】16. A 17. B18. ①技艺之巧。(灵巧、灵敏)黄土像一位手艺精湛的裁缝,用种种方法和工具装点自己,描绘出四季不同的美;②智慧之巧。(智巧、慧巧)黄土大智若愚,把智慧藏在巧手里,善于把握农时,只专注于做好手头的工作;③创造之巧。(精巧、工巧)黄土能够物尽其用,把褶皱变成各种形状的田块,这些田块组合起来却成为完美图案;④审美之巧。(自然、简约)黄土不求天生丽质,它用最简单的元素创造出最丰富的景观变化,通过内在孕育植物和庄稼来展现美;⑤共生之巧。(相互依存)黄土与农夫为“生死之交”,农夫能让黄土生动绚丽,而黄土用巧手回报大地。19. ①点明主旨,深化人地关系;对全文核心意象“黄土的巧手”和“农夫的手”关系的点题与升华,强调了人与土地并非单向索取,而是双向互动、彼此成就、共同创造的深刻关系,深化了人与自然共生的主题。②是对土地的创造力、生命力与人类劳动精神相互和谐共生的赞歌。③呼应开篇,收束全文:“大地都是新的,穿着风格各异的衣衫”巧妙呼应了文章开篇描绘黄土为大地“织衣衫”“绣锦缎”的内容,并再次点出黄土“巧手”的创造力,收束有力。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0分。【20题答案】【答案】D【21题答案】【答案】B【22~23题答案】【答案】22. B 23. ①. 第①句修改:主要得益于身体两侧能感知水流变化的侧线系统。或主要由身体两侧能感知水流变化的侧线系统完成的。 ②. 第④句修改:FlowSight用一根模仿鱼类侧线神经丘的柔性硅胶触须进行水流传感。六、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24题答案】【答案】 我认为“新中式”是传统文化传承的有益探索。传统文化并非静止的标本,若只守着“原汁原味”,易与当代生活脱节,陷入小众化困境。“新中式”以流行元素为桥梁,比如将传统纹样融入现代服饰、用极简设计诠释园林意境,既保留文化内核,又让年轻人愿意亲近。这种创新不是对传统的消解,而是赋予其新的生命力,让传承真正“活”在当下。【25题答案】【答案】 这幅画像呈现了祥林嫂的典型形象:她衣衫破旧,手持竹竿,挎着破篮,面容憔悴、神情木讷。她是旧礼教迫害的受害者,体现出被封建制度压榨后的悲惨与绝望,也让读者直观感受其苦难命运,深刻反映《祝福》对封建礼教吃人的批判。【26题答案】【答案】示例:林觉民,我想对你说。你于暗夜提笔,墨染素笺,字字泣血诉衷肠,那是对爱妻深情眷恋,更是对家国的炽热担当。刑场上,你身姿挺拔如松,目光坚毅似铁,无畏枪林弹雨。你以青春热血,唤醒沉睡同胞;以决绝之躯,铸就不朽丰碑。你的名字,如璀璨星辰,照亮历史长河,激励吾辈在时代浪潮中,勇毅前行,不负韶华!25.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27题答案】【答案】略【28题答案】【答案】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