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德宏州2025年春季学期义务教育学校学业质量监测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1.B 2.C 3.A 4.B 5.A6.B 7.B 8.BCD 9.A D 10.B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1.0.6 不变12.20 向右13.大气压 关闭14.0 4015.动 1016.(1)海水跃层(或跃变层) (2)减小 (3)小于(4)排出水柜内的水,减小自身重力,使潜水艇快速上浮三、作图题(共4分)17.(1)(2分)(没标箭头扣1分) (2)(2分)(没标箭头扣1分)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分)18.(8分)(每空1分)(1)匀速直线运动 等于(2)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2、3 (4)3(5)水平向右 2.6 有利于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不需要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便于实验操作(合理均得分)。19.(4分)(每空1分)(1) 大 大 (2)< (3)转换法20.(8分)(每空1分)(1)不变 支点到力的作用线 二(2)动力臂l1/cm(3)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 寻找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4)左(5)此端力和力臂的乘积变小(或动力×动力臂不等于阻力×阻力臂)21.(4分)(每空2分)让钢球分别从斜槽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没有表述出“不同高度”和“静止”不得分,表述出一个得1分) 不同高度滚下的钢球撞击木块移动的距离不同(合理均得分)五、综合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18分)22.(9分)解:(1)无人机受到的重力G=mg ---------------------------------1分=2kgx10N/kg ---------------------------------1分=20N ---------------------------------1分(2)无人机静止在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力 F=G=20N ---------------------------------1分-------------------------------- 2分(3)由W=Fs可知,无人机上升时的升力------------------------------- 1分无人机匀速上升时 F=G+f ------------------------------- 1分则匀速上升受到的阻力f=F- G=30N-20N=10N ------------------------------- 1分23.(9分)解:(1)水对水缸底的压强P =ρ水gh =1.0×103 kg/m3×10N/kg×0.5m=5×103pa --------------------------3分(2)漂浮时:F浮=G球=m球g=0.26kg×10N/kg=2.6N --------------------------1分排球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由F浮=ρ水g V排,V排=F浮/ρ水g=2.6N/1.0×103 kg/m3×10N/kg=2.6×10-4 m3 ------------------2分(3)压力对排球做的功排球浸没后,浮力 F浮=ρ水g V球=1.0×103kg/m3×10N/kg×5.6×10 3m3=56N手的压力 F=F浮 G球=56N 2.6N=53.4N -------------------------------1分水缸中水的深度为0.5m,排球直径20cm=0.2m,浸没后下压的距离 s=0.5m 0.2m=0.3m。 -------------------------------1分W=F s=53.4N×0.3m=16.02J -------------------------------1分(以上计算其它方法合理均得分)德宏州2025年春季学期义务教育学校学业质量监测八年级物理试题卷(全卷五个大题,共 23个小题,共8页;满分9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3.试题中用到g均取10N/kg。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生活中常用的一部智能手机的质量通常在150g到200g左右,受到的重力约为( )A.200 N B.2 N C.20 N D.0.2 N2.如图1所示简单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图1A.用羊角锤拔钉子B.用开瓶器开瓶盖D.跷跷板C.用筷子夹菜)3.如图2所示生产生活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C.冰刀鞋的刀刃B.篆刻刀的刀口D.破窗锤的敲击端A.火车轨道下的枕木图2)(图3)4.如图3所示,“南辕北辙”这个成语的本义是某人要去南方办事,却赶着马车往北方跑,结果离目的地越来越远。从物理学角度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的大小不同,作用效果不同B.力的方向不同,作用效果不同C.力的作用点不同,作用效果不同D.以上三个方面均有5.如图4所示一辆公交车正在水平路面匀速向右行驶,遇到突发情况紧急刹车时,下列能正确表示车内拉环情形的是( )(图4)(ABCD)6.2025年4月24日17时17分,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发射过程中,火箭向下喷射燃气,飞船获得向上的动力升空,这一现象说明( )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平衡的D.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7.为了给学生有充足的课间活动时间,从2025年春季学期起,云南省义务教育学校课间时间,由10分钟调整为15分钟,下列课间活动中涉及相关的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踢毽子,毽子离开脚后继续向上运动,此时毽子不受力的作用B.跑步,鞋底刻有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C.拍篮球,篮球撞击地面后向上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D.托起排球,排球向上运动过程中排球的重力势能减小8.如图5所示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图5)A.甲图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吸力B.乙图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C.丙图侧壁开孔的饮料瓶装上水,越靠下端喷出的水流越急,说明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D.丁图往B管中吹气,A管中的水面上升是因为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图6)9.我们倡导“我劳动,我快乐”,如图6所示,小明放学帮妈妈洗菜时发现,放在盆中的茄子浮在水面,西红柿沉在盆底。他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对此现象作出一些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A.茄子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B.茄子受到的浮力大于西红柿受到的浮力C.西红柿排开水的重力等于自身的重力D.西红柿的密度大于茄子的密度(图7)10.如图7所示装置,工人用250N的拉力,在30s内将重为400N的物体匀速提高了6m,在此过程中,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0.2m/sB.拉力做的有用功为2400JC.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00WD.若用此滑轮提升重500N的物体,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11~15题每小题2分,16题4分,共14分)11.某同学用手竖直握住一质量为60g的装有水的烧杯中部悬空静止,此时烧杯受到的摩擦力为 N;当他增大握力时,烧杯所受摩擦力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2.甲、乙两人推一张桌子,甲用40N的力向左推,乙用60N的力向右推,两个力沿同一直线。桌子受到两个力的合力是 N,方向 (选填“向左”或“向右”)。(图8)13.如图8所示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 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的。使用时,提起活塞,阀门B (选填“打开”或“关闭”),低处的水冲开阀门A进入圆筒;下压活塞,阀门A关闭,水冲开阀门B涌到活塞上面。14.小智用100N的水平力推着重为200N的木箱,在水平地面上前进了4m,用时10s,木箱的重力做功为 J,小智做功的功率为 W。15.中国《民法典》对高空抛物(高空坠物)行为作出了明确规定,旨在保护公众安全并明确归属。如果一个重0.5N的鸡蛋从20m高处自由下落,忽略空气对鸡蛋的阻力,下落过程中鸡蛋的重力势能转化为 能,重力对鸡蛋所做的功为 J。我们应宣扬每位社会公民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严禁高空抛物。16.海水跃层也称“跃变层”,它是指海水中某水文要素在竖直方向上出现突变或不连续剧变的水层。如果海水跃层是上层密度大、下层密度小的状态,形成负密度梯度跃变层,被称为“海中断崖”。潜艇在水下航行中,如突遭“海中断崖”,急剧掉向海底,称为“掉深”,大多数常规潜艇的有效潜深为300m,潜艇不受控制地掉到安全潜深以下时,会被巨大的海水压力破坏,造成失事。我军372潜艇一次远航战备巡逻中,碰见“掉深”的情况。艇长瞬间发出命令:“损管警报!向所有水柜供气!”。不到10秒钟,应急供气阀门打开,所有水柜开始供气;3分钟后,“掉深”终于停止,深度计开始缓慢回升。372潜艇闯过鬼门关,化险为夷,创下了同类潜水艇深度自拔的新纪录,创造了我军乃至世界潜艇史上的奇迹。(1)海水中某水文要素在竖直方向上出现突变或不连续剧变的水层被称为 。(2)“海中断崖”通常指潜艇遇到海水密度跃层,潜艇所处的海水密度突然变小,所受的浮力突然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失去平衡急剧下沉的一种现象。(3)372潜艇“掉深”过程中,潜艇受到的浮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自身的重力。(4)实施高压供气、关闭各种阀门后,潜艇掉深有所减缓,“向所有的水柜供气”的目的。三、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7.(4分)(1)如图9所示,一盏灯笼被风吹得向左偏,请画出灯笼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O点表示灯笼的重心)(2)在建筑工地上,工人师傅站在地面上通过滑轮组提升重物,请在图10中画出绳子的绕法。(图9 图10)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8题8分,第19题4分,第20题8分,第21题4分,共24分)18.(8分)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英做了如图11甲所示的三次实验,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木块、一个砝码、两个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实验中第1次和第2次用相同的长木板,第3次用表面更加粗糙的长木板。(图11)(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沿水平长木板做 ,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拉力的大小。(2)比较1、2两次实验,得出结论: 。(3)比较 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4)刚开始小英做第1次实验时控制不好力度,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11乙所示,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11丙所示,则木块在第7s时的摩擦力为 N。(5)小芳同学将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实验装置如图11丁所示: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 ,大小为 N。这样改进的好处是 。19.(4分)小亮同学用如图12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用薄橡皮膜封闭一个圆孔,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橡皮膜的形状发生改变。(图12甲乙丙丁)(1)首先将同种液体倒入容器左右两边,右侧液面高于左侧,观察到橡皮膜的形状如图12乙所示,可初步得出:同种液体中,深度越大,压强越 ;然后将A、B两种不同的液体(ρA<ρB)分别倒入容器左右两边,使左右两侧的液面相平,观察到橡皮膜的形状如图12丙所示,可初步得出: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 。(2)若将C、D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倒入容器左右两边,倒入液体的深度如图12丁所示,发现橡皮膜的形状几乎没有变化。由此可知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为:ρC ρD(选填“>”“=”或“<”)。(3)在实验中通过观察橡皮膜形状发生改变,判断出橡皮膜两侧的液体压强不同,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称为 。(图13乙甲丙)20.(8分)如图13所示同学们用铁架台、杠杆(已在水平位置平衡)、质量相等的钩码等器材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在图13甲中杠杆水平平衡,分别改变一侧钩码的个数或悬挂位置,发现杠杆不再平衡。同学们产生不同的观点:观点一: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是力的大小和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观点二: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是力的大小和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为判断哪个观点正确,同学们利用图13乙中水平平衡的杠杆(OD>OA=OC)进行实验,保持B处悬挂钩码的个数和位置不变。首先把A处悬挂的钩码改挂在C处,发现杠杆不再平衡,与A处相比,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然后把A处悬挂的钩码改挂在D处,发现杠杆仍保持平衡,这两种情况下的距离不变;由此初步判断观点 是正确的;(2)明确影响因素后,同学们利用图13甲的器材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表中a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实验次数 动力F1/N a 阻力F2/N 阻力臂l2/cm1 1.0 10 2.0 52 1.5 5 0.5 153 2.0 15 1.5 20(3)分析表中数据,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是 ;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4)若在图13甲中杠杆两侧钩码下端各加挂一个钩码,杠杆 (选填“左”或“右”)端下沉;(5)如图13丙所示同学们利用蜡烛、细铁丝、杯子等制作了一个蜡烛“跷跷板”。一端烛油滴下时,此端就上升,两端交替上下,该现象的原因是 。21.(4分)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作动能,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小明在实验课上用同一钢球、斜槽、小木块来研究物体的动能跟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是否有关系,接下来他的操作是 ,若他观察到,则说明物体的动能跟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五、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要求:(1)语言表述简练、准确;(2)写出必要的运算和推理过程;(3)带单位计算; (4)计算结果若有近似,均保留两位小数。22.(9分)无人机总质量为2kg,静止时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1.0×10-3 m2。某次航拍中,无人机匀速竖直上升60m,升力做功为1800J。求无人机:(1)受到的重力;(2)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3)匀速上升时受到的阻力。23.(9分)老师在上浮力这节课时,将排球放在装有水的水缸中,让同学们用手将排球压入水中,观察和体验浮力。如图14所示将底面积为0.2m2,装有深度为0.5m的水的圆柱形玻璃水缸放在水平地面上。同学们测得排球质量为260g,直径为20cm,体积为5.6×10- 3 m3。把排球放入水中静止后,排球漂浮在水面上。ρ水=1.0×103 kg/m3。求:放入排球前,水对水缸底的压强;排球漂浮在水面上,排开水的体积;(图14)同学用手把排球从漂浮状态缓慢压入水中时,能感受到施加的压力在逐渐增大,但当排球浸没在水中后再继续把排球匀速压到水缸底的过程中感受到施加的压力没有再继续增大了。求排球恰好浸没在水中后继续压到水缸底的过程中施加的压力对排球做的功。(排球体积不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年级物理答案 .docx 八年级物理试卷 .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