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网络改变世界》(课件21张PPT+教学设计+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网络改变世界》(课件21张PPT+教学设计+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3.1《网络改变世界》教学设计
科目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上 题目 《网络改变世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八年级上册第二课的第二框题。围绕“网络对个人生活与社会发展的影响”展开,从“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网络推动社会进步”两个维度,引导学生认识网络在信息时代的重要价值,理解“网络是把双刃剑” 中积极作用的部分 。教材以“生活实例呈现——作用原理剖析——社会价值延伸”为主线,结合学生熟悉的日常网络场景和典型社会案例,帮助学生感受网络对生活方式的变革,明晰网络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治理等领域的推动作用,培养“理性看待网络、善用网络赋能生活与社会”的意识。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网络有较高接触度,熟悉网络聊天、游戏、浏览等基础应用,但对网络影响的认知较浅显。从学情看,他们能感受网络带来的生活便利,却难系统梳理网络对社会多维度的推动作用;对网络积极面体验多,对其背后驱动社会进步的逻辑理解不足。教学中需借具体案例、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日常感知深入到理性分析,从关注个人网络生活拓展到认识网络的社会价值,实现对网络作用理解的深化与升华 。
核心素 养目标 1.政治认同: 认识网络对社会治理、民主政治的作用,认同国家网络治理方式。健全人格: 健全人格: 感受网络积极影响,理性看待其价值,形成适应信息时代的态度。 3.责任意识: 理解网络对发展的推动,树立创新与参与社会治理的责任。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网络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网络如何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导入环节:新闻——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
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展示了家务机器人实现精准叠衣、清扫等长程任务;餐饮机器人3-5分钟复刻复杂菜肴,推动智慧餐饮普及; 工业领域实现群体智能协作,打破传统“一机一岗”局限 ...中国工业机器人覆盖国民经济71大类,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增25.5%,加速制造业智能化与劳动力优化转型。 教师引导: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 而且促进了社会生产方式和治理方式的变革。 结合新闻热点,让学生直观感受网络智能正在改变世界,直接导入新课。
环节一:案例探究
案例一: 小道早上七点被闹钟吵醒,想用手机听歌却发现断网。无奈翻出旧CD机,翻箱倒柜找到周杰伦专辑播放。九点需要查成语释义,但无法上网,只能搬出厚重的《现代汉语词典》逐页翻找,耗时15分钟。中午,想约同学打篮球,但无法用微信联系。骑车到同学家却发现对方外出,白跑一趟。下午为完成生物课植物观察作业,徒步到公园采集标本并手绘记录,回家时已天黑。晚上,全家围坐看电视,节目单调,李明无聊早早睡觉。 案例二: 小法早上用手机闹铃播报天气和新闻,李明边听歌单边起床。用作业帮APP扫描成语题,3秒获取释义和例句,同步将错题存入电子错题本方便复习强化。中午,在微信群发起篮球邀约,5分钟内确定3名同学,用导航APP预订球场并扫码共享单车前往。下午四点去公园拍摄植物上传至学习通APP,AI自动识别物种并生成电子观察报告。晚上全家用视频平台投屏观看纪录片,李明在弹幕参与科普讨论,这一天真的很充实。 设问: (1)对比小道和小法的周末,你发现有什么不一样? (2)网络还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联系生活实际:网络还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相关链接:互联网5G时代VR展览 教师引导归纳: 1.网络如何改变生活方式?P16 网络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借助网络,不用舟车劳顿,我们就可以便捷地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从而大大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便利。 案例对比,培养学生情景材料分析能力,从对比分析中获得新知识。 理论练习实际,引导学生把知识具象化。
环节二:合作探究
设问: (1)在地图上标注自己通过网络认识的朋友所在地。 (2)没有网络时,你能认识千里之外的朋友吗?这说明了什么。 教师引导归纳: 2.网络如何促进人际交往?P18 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使人际交往更加方便快捷。通过网络,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交流互动,世界变成地球村,纵使相隔万里,也如近在咫尺。 通过动手标记,调节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思考,实现深度学习。
环节三:案例观察
江西省鹤子镇地处赣州南部,是脐橙核心主产区之一。在当地的果园内,借助5G网络建设和传感器技术,建立了智慧大数据平台。通过传感器,实时收集温度、湿度等生长数据,并通过5G网络传输至数据平台进行综合分析。此外,果园还配备了智能化的无人灌溉系统,大幅提高了管理效率。”当地果农也通过5G网络实现高速直播,拓展当地农特产品销售渠道,提升产品销量和单价,5G网络有效赋能脐橙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过程。 思考: 结合上述材料和你的生活经验,说说网络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 知识拓展:《2025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教师引导归纳: 3.网络如何推动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P18 ①网络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②加速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成为众多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 通过案例分析,感受网络积极影响,理性看待其价值,形成适应信息时代的态度。
环节四:合作探究
智慧政务新时代:AI数字人+政务 案例一:上海浦东智能政务服务伙伴“小浦”,通过大模型政务领域垂直大模型等技术融合生成,可以互动交流、回答问题,还具备智能帮办、政策推送等专业服务能力。 案例二:公众在服务中心可以通过数字人互动大屏查询政务服务的各种问题,数字人通过以视频、图文等多种形式为现场市民提供智能化咨询和引导服务,推进数字政务建设升级。 设问:你还知道哪些类似“AI+政务”的智能化政务活动? 视频:政务服务“一回通办” 合作探究: (1)结合新闻片段,说说“互联网+政务”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2)这说明互联网对社会治理有什么作用? 教师引导归纳: 4.网络改进社会治理有何作用?P19 ①网络推动信息互联互通,有助于完善线上线下一体的智能化、精细化公共服务,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②畅通人们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有助于人们表达诉求,保障人们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通过图片、视频方式,让学生从中认识网络对社会治理、民主政治的作用。
课堂小结(共21张PPT)
新闻导入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
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 而且促进了社会生产方式和治理方式的变革。
第一单元 珍惜青春时光
第三课 共建网络美好家园
3.1网络改变世界
核心素养目标
01
政治认同
认识网络对社会治理、民主政治的作用,认同国家网络治理方式。
02
健全人格
感受网络积极影响,理性看待其
价值,形成适应信息时代的态度。
03
责任意识
理解网络对发展的推动,树立创新与参与社会治理的责任。
自主预习
阅读教材P9-12,完成下面的预习目标,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读,并且用铅笔圈点画重难点知识,限时3分钟。
1. 网络如何改变生活方式
2.网络如何促进人际交往?
3.网络如何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
4.网络如何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情境探究
案例一:
小道早上七点被闹钟吵醒,想用手机听歌却发现断网。无奈翻出旧CD机,翻箱倒柜找到周杰伦专辑播放。九点需要查成语释义,但无法上网,只能搬出厚重的《现代汉语词典》逐页翻找,耗时15分钟。中午,想约同学打篮球,但无法用微信联系。骑车到同学家却发现对方外出,白跑一趟。下午为完成生物课植物观察作业,徒步到公园采集标本并手绘记录,回家时已天黑。晚上,全家围坐看电视,节目单调,李明无聊早早睡觉。
不一样的周末
案例二:
小法早上用手机闹铃播报天气和新闻,李明边听歌单边起床。用作业帮APP扫描成语题,3秒获取释义和例句,同步将错题存入电子错题本方便复习强化。中午,在微信群发起篮球邀约,5分钟内确定3名同学,用导航APP预订球场并扫码共享单车前往。下午四点去公园拍摄植物上传至学习通APP,AI自动识别物种并生成电子观察报告。晚上全家用视频平台投屏观看纪录片,李明在弹幕参与科普讨论,这一天真的很充实。
(1)对比小道和小法的周末,你发现有什么不一样?
(2)网络还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VS


网络还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高效社交:利用微信、QQ等即时通讯工具,结识新朋友。可与亲朋好友随时随地交流。
便捷购物:通过电商平台,无需出门即可选购各类商品,还能享受送货上门服务
丰富娱乐生活:可在线观看电影、电视剧,打游戏。
远程医疗咨询:能在线预约挂号,进行远程问诊等。
家庭安全防护:借助智能监控摄像头、烟雾报警器等设备,实时监控家庭安全
智能出行导航:利用高德地图等导航软件,规划最佳出行路线,能查询公共交通时刻表、预订车票等。
在线学习提升: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可随时随地获取丰富学习资源,提升技能。
笔记区
1.网络如何改变生活方式?P16
网络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借助网络,不用舟车劳顿,我们就可以便捷地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从而大大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便利。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推动网络传播方法、渠道不断创新,算法不断优化和加速,由此而来的智慧社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
例如,通过互联网,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一些生活消费、车辆投保业务,办理
相关链接
转账、汇款、理财等银行业务,享受数字图书馆、“云端博物馆”、网上剧场、“云展览”、线上演唱会等高品质文化盛宴。
互联网5G时代展览
合作探究
(1)在地图上标注自己通过网络认识的朋友所在地。
(2)没有网络时,你能认识千里之外的朋友吗?这说明了 什么。


笔记区
2.网络如何促进人际交往?P18
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使人际交往更加方便快捷。通过网络,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交流互动,世界变成地球村,纵使相隔万里,也如近在咫尺。
江西省鹤子镇地处赣州南部,是脐橙核心主产区之一。在当地的果园内,借助5G网络建设和传感器技术,建立了智慧大数据平台。通过传感器,实时收集温度、湿度等生长数据,并通过5G网络传输至数据平台进行综合分析。此外,果园还配备了智能化的无人灌溉系统,大幅提高了管理效率。”当地果农也通过5G网络实现高速直播,拓展当地农特产品销售渠道,提升产品销量和单价,5G网络有效赋能脐橙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过程。
案例探究
结合上述材料和你的生活经验,说说网络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
5G+农业
结论:网络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
《2025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案例分析
知识拓展
加速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
笔记区
3.网络如何推动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P18
①网络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②加速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成为众多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
合作探究
智慧政务新时代:AI数字人+政务
案例一:上海浦东智能政务服务伙伴“小浦”,通过大模型政务领域垂直大模型等技术融合生成,可以互动交流、回答问题,还具备智能帮办、政策推送等专业服务能力。
案例二:公众在服务中心可以通过数字人互动大屏查询政务服务的各种问题,数字人通过以视频、图文等多种形式为现场市民提供智能化咨询和引导服务,推进数字政务建设升级。
你还知道哪些类似“AI+政务”的智能化政务活动?
案例分享
合作探究
(1)结合新闻片段,说说“互联网+政务”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2)这说明互联网对社会治理有什么作用?
思考
笔记区
4.网络改进社会治理有何作用?P19
①网络推动信息互联互通,有助于完善线上线下一体的智能化、精细化公共服务,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②畅通人们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有助于人们表达诉求,保障人们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知识小结
1.网络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2.网络促进了人际交往
3.网络推动了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
3.1
网络改变世界
4.网络改变了社会治理方式
对个人生活
对社会进步
1.以往人们靠跋山涉水、远渡重洋去见想见之人,而现在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大之声相用” 的地球村,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 “老死不相往来”这说明( )
A. 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B.网络极大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
C.网络促进了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
D.网络加速了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
随堂练习
A
2.掏出手机,随时随地叫车出发;从买莱到大件商品消费,点击手中小屏即可交易;视频会议重构了办公与教学方式;工厂无须开灯,也可以承载精密的设备制造... ... 这让我们感语到( )
①网络创造了人类生活的新空间
②网络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快捷
③网络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
④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A.①②③ B.④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随堂练习
B
3.江苏全面开展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试点工作,群众投诉一键达,纪委监督一点通。全国各地政府微信公众号等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也向即时、透明方向发展。这说明( )
A.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B.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了新平台
C.网络为科技创新搭建了新平台
D. 互联网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随堂练习
D
4.2025年全国网上年货节"活动期间,全国日均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2%,实现2025年网络消费开门红。这主要体现了( )
A.网络提高了信息的传播速度
B.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全部
C.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D.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随堂练习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