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二课时——新知导入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础单位是?2.这个视频一共多长时间?一、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1)国际单位:秒(s)(2)常用单位:时(h)、分(min)(3)常用单位之间的换算时(h) 分(min) 秒(s)6060毫秒(ms)微秒(μs)100010002.测量时间的工具:钟、表;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使用秒表;石英钟电子手表电子秒表机械秒表思考:古代人是如何测量时间的?日晷铜壶滴钟沙漏圭表3.机械秒表:(1)认识机械秒表小表盘测量范围:0~15大表盘测量范围:0~30小表盘测量范围:0~30大表盘测量范围:0~60(小表盘单位是分,大表盘单位是秒)上弦旋钮:顺时针拨动发条开始键/暂停键/归零键(2)会看机械秒表①先看小表盘,小表盘读分;1分②再看大表盘,大表盘读秒;14秒或44秒?小表盘分针过一半44秒先看小表盘,读分;再看大表盘,读秒;若分针过半,则读大数2分27.5秒【随堂检测】如下图所示,停表的读数为______s,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3372.50二、误差1.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2.误差的来源: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测量要求3.减小误差的办法: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B.改进测量方法C.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4.误差与错误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 注意: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的,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随堂检测】1.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测量时,只要遵守操作规则,就可以同消灭错误一样消除误差B.读数时,估读位数越多越准确C.测量时,误差不可避免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会使误差增大C【随堂检测】2.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A.12.45cm B.12.34cmC.12.35cm D.12.36cmC【随堂检测】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其中“一年”等于多少小时?“一日”等于多少秒?解:一年约365天,一天是24小时,一年的时间:365×24h=8760h1h=60×60s=3600s一天=24×3600s=86400s【随堂检测】4.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如图所示。请指出他的测量有哪些错误。如果改正了这些错误,是不是就没有误差了?为什么?解:(1)没有把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准铅笔的一端;(2)视线没有正对刻度线;改正了错误,还是会有误差,误差受限于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是无法避免的.你能利用刻度尺量出一张纸的厚度、一枚硬币和一根铜丝的直径吗?1.累积法如果我们测量的物体很小或很薄、很细.如物理课本的一张纸的厚度、漆包线的直径.而测量的工具也只有刻度尺,那么又如何测出它们的厚度和直径呢?可以用刻度尺直接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吗?为什么?不能,因为一张纸的厚度太薄,远远不到1mm.达不到刻度尺的分度值.一张纸太薄,那50张、100张纸叠在一起厚度够吗?测出50张、100张纸叠在一起的厚度,然后除以纸的张数,即可得出一张纸的厚度.请大家测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并考虑在累计法测量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①与课本内的纸厚度不一样的不能测进去.(如课本的封皮、彩图纸).②张数最好凑成容易计算的数量.③每页都要压紧.如何测量漆包线的直径?n圈L长度l =(L表示n个相同微小物体的总长度;l 表示一个微小物体的长度)2.转换法像一枚1元硬币的直径,圆柱体的直径、圆锥体的高等又如何测量呢?请大家动手操作测量.对齐(一端与刻度尺上有刻度线的位置对齐)夹紧垂直(垂直于刻度尺)圆柱体直径、圆锥体高的测量——三角尺刻度尺配合法,要点:夹紧、对齐和垂直.3.化曲为直法地图上标示的公路、铁路线是弯弯曲曲的,谁能想个办法测出北京至广州两地间的铁路线的长度?(1)设法把这条曲线的轨迹(如图)拓印下来,然后转换为直线进行测量.(2)让一条棉线与曲线重合,在棉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然后把棉线展直,用刻度尺量出它的长度,就是这条曲线的长度.曲线长度的测量——化曲为直法.要点:要注意起点、终点,展直时不能用力拉伸.4.滚轮法测较短的曲线,例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测较长的曲线,例如运动场的跑道.你能利用停表量出单摆摆动一次的时间吗?测出摆动10次、20次的时间,然后除以摆动的次数,即可得出一次的时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2节 1.1.2 时间的测量 误差.pptx 视频1.mp4 视频2.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