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6课《推荐系统》 课件【清华版】人工智能通识(小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 第6课《推荐系统》 课件【清华版】人工智能通识(小学)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第二单元 第6课
推荐系统
清华版(小学)

1
学习目标
3
新知讲解
5
拓展延伸
7
板书设计
2
新知导入
4
课堂练习
6
课堂总结
课后作业
8
01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推荐系统,了解推荐系统的特点。
(2)了解推荐系统存在的风险,如信息茧房等问题,学会理性看待推荐系统。
02
新知导入
刷抖音,刚想搜的内容”自己跳出来”;逛淘宝,心仪商品”追着你跑”;看头条,推送全是”你感兴趣的”……APP真的会“读心”?
02
新知导入
以前:找喜欢的内容像”大海捞针”;现在:内容找你像”私人管家”这个”管家”,叫推荐系统 !
02
新知导入
破解两个谜题:
(1)推荐系统怎么给你“贴标签”、猜喜好?
(2)它带来的方便和风险,怎么应对?
03
新知讲解
推荐系统将用户按兴趣归类,当群体内用户产生新行为,如:浏览、购买、阅读等,系统会把同类内容推荐给同群用户。核心是“兴趣相近的人,喜好具有相似性”,让用户接收“群友”的行为反馈。
1
人以群分
03
新知讲解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解析用户的浏览记录、消费行为、互动数据等,将用户划分到对应的群体,再依据“兴趣相似的人往往偏好相近”的规律,预判用户可能喜欢的内容。
1
人以群分
03
新知讲解
“可能认识的人”功能如何实现?
1
人以群分
基于社交关系的推荐
基于兴趣的推荐
基于地理位置的推荐
03
新知讲解
回声效应
用户的浏览、消费行为像“向山谷喊‘苹果’”,推荐系统会反馈类似内容,如同“回声”不断强化既有兴趣。本质是用户行为驱动的循环推荐 ,让偏好被持续放大。
1
人以群分
03
新知讲解
回声反馈
用户的某个行为(比如浏览某类内容)会触发系统不断推送同类内容,形成“行为产生→推荐跟进→行为再强化”的闭环,进而加深用户对这类内容的关注。
1
人以群分
03
新知讲解
应用场景
电商领域会向用户推荐同群体偏好的商品,短视频平台会给用户推送同标签人群中的热门视频,资讯类平台则为用户推送同兴趣群体关注的热点资讯。
1
人以群分
03
新知讲解
考考你——推荐系统在核心逻辑、运作方式及存在的潜在问题上,分别有哪些关键体现?
(1)用户按兴趣归类。
(2)持续反馈同类内容 。
(3)长期单一化推荐。
03
新知讲解
思考——推荐系统运用在互联网平台的哪些典型场景?
(1)电商购物平台。
(2)短视频平台。
(3)资讯平台。
03
新知讲解
亚马逊,推荐系统会分析用户购物行为,将用户归入兴趣社群,推送同群用户喜爱的商品,遵循“人以群分”逻辑,强化购物偏好 。
1
人以群分
03
新知讲解
抖音,系统通过点赞、观看时长等数据识别用户兴趣标签,匹配同标签群体的热门视频,若用户常看宠物视频,就持续推送萌宠相关内容,形成兴趣“回声效应”。
1
人以群分
03
新知讲解
头条,依据用户阅读历史划分兴趣社群,当群内用户关注新热点,便推送相关资讯,实现同好内容的精准共享。
1
人以群分
03
新知讲解
网易云音乐,在通过 听歌习惯、歌单收藏、单曲循环次数 ,组建兴趣社群。若群内用户收藏“夏日Citypop歌单”,系统会推送该歌单给你,让音乐偏好不断强化。
1
人以群分
03
新知讲解
得到,根据课程订阅、听书时长、知识分享行为 ,归类兴趣社群。若群内用户购买“AI职场应用课”,系统会推送该课程,强化知识学习的聚焦。
1
人以群分
03
新知讲解
信息茧房
用户长期接收单一类型推荐,系统会持续推送同类内容,阻隔其他知识 。
2
推荐系统的风险
03
新知讲解
信息茧房
更危险的是,偏激观点会通过推荐找到 “同频群友”,强化用户偏见,最终导致视野狭隘、思想固化 。
2
推荐系统的风险
03
新知讲解
观看视频,进一步了解信息茧房,并思考如何避免此现象。
2
推荐系统的风险
03
新知讲解
推荐系统通过分析用户浏览、购买、互动等行为,将其归入兴趣社群,利用“兴趣相近者偏好相似”的规律推导需求。
理性看待推荐系统,需平衡“个性化”与“多元性”以规避局限。
总结
03
新知讲解
破茧之道(一):算法的多元进化
研究者需改进推荐算法,不再只聚焦“用户已喜欢的内容”,而是主动推送跨领域、差异化信息,从技术层面打破 “单一兴趣循环”,拓宽用户认知边界。



03
新知讲解
破茧之道(二):用户的主动突围
用户需主动跳出算法“舒适圈”:① 探索不同领域知识;② 接纳不同观点,勤反思、多交流。通过 开放心态和自主行动 ,对抗算法对兴趣的“圈定”,避免被信息茧房束缚。



03
新知讲解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本质也是破除书本上的局限性。



古人局限 现代茧房
书本知识单一化 算法推荐同质化
缺乏实地验证 缺乏多元信息对冲
依赖权威文本 依赖数据模型判断
我们应主动探索不同领域的知识,接受不同意见,但是在浏览信息时也要警醒算法的局限性,它可能限制我们的知识视野。
04
课堂练习
一、判断题。
1.推荐系统的核心逻辑是将用户按地域进行划分。 ( )
2.回声效应会让用户的偏好被持续放大。 ( )
3.信息茧房只会让用户只看动画片,不会有其他危害。 ( )
4.推荐系统在电商购物平台、短视频平台、资讯平台等都有典型应用场景。 ( )

×
×

04
课堂练习
二、选择题
1.推荐系统将用户按兴趣归类,核心逻辑是基于什么?( )
A. 地域相近的人喜好相似 B. 兴趣相近的人喜好具有相似性
C. 年龄相仿的人喜好一致 D. 职业相同的人喜好相同
2.下列哪项不属于推荐系统的运作机制体现?( )
A. 用户浏览某类内容后,系统持续推送同类内容
B. 系统根据用户的消费行为,向其推荐同兴趣群体喜爱的商品
C. 系统主动推送跨领域的差异化信息 D. 用户的行为像 “回声” 一样让偏好被持续放大
3.推荐系统存在的 “信息茧房” 问题会导致什么后果?( )
A. 拓宽用户的视野 B. 让用户接触到更多元的信息
C. 使用户视野狭隘、思想固化 D. 帮助用户快速找到不同领域的知识
C
C
B
04
课堂练习
三、填空题
1.推荐系统将用户按兴趣归类,当群体内用户产生新行为(浏览、购买、阅读等),系统会把同类内容推荐给同群用户,这体现了 “______” 的核心逻辑。
2.推荐系统的运作机制中,用户的浏览、消费行为像 “向山谷喊话”,系统会反馈类似内容,这被称为 “______”。
3.推荐系统的隐忧 “信息茧房” 是指用户长期接收单一类型推荐,系统会持续推送同类内容,______其他知识。
4.抖音系统通过点赞、观看时长等数据识别用户兴趣标签,匹配同标签群体的热门视频,形成兴趣 “______”。
人以群分
阻隔
回声效应
回声效应
05
拓展延伸
1、跨领域推荐技术。
突破“兴趣茧房”的核心技术,通过分析用户在不同领域的关联行为,向用户推送跨领域内容。例如,给经常浏览篮球装备的用户推荐营养补充知识,帮助拓宽兴趣边界。
05
拓展延伸
2、兴趣匹配式文化推荐。
将传统文化与用户兴趣结合,让年轻人更易接受。比如,对汉服感兴趣的用户,系统会推荐传统礼仪讲解、汉服制作工艺等内容,从兴趣切入传播文化。
05
拓展延伸
3、兴趣化知识拓展。
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延伸学习内容。比如,对动物感兴趣的学生,在学习“生物进化”时,系统会推荐相关纪录片、动物百科文章,让知识学习更贴合兴趣。
05
拓展延伸
4、刻意接触不同观点。
在浏览资讯时,主动点击与自己固有想法不同的文章,避免思维固化。例如,看到“电子游戏有害”的文章时,也阅读“合理游戏的益处”的内容。
06
课堂总结
1
了解什么是推荐系统
2
了解推荐系统的特点
3
学会理性看待推荐系统
4
完成课堂练习
5
进行相关知识拓展
1
2
3
4
5
推荐系统
07
板书设计
推荐系统
1、了解什么是推荐系统
2、了解推荐系统的特点
3、学会理性看待推荐系统
4、完成课堂练习
5、进行知识拓展
课后作业。
1.请简述推荐系统的底层逻辑和运作机制,并举例说明其中一个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08
课后作业
1.请简述推荐系统的底层逻辑和运作机制,并举例说明其中一个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底层逻辑:人以群分,推荐系统将用户按兴趣归类,核心是“兴趣相近的人,喜好具有相似性”,让用户接收“群友”的行为反馈。
运作机制:回声效应,用户的浏览、消费行为会让系统反馈类似内容,如同“回声”不断强化既有兴趣,是用户行为驱动的循环推荐,让偏好被持续放大。
应用场景示例:亚马逊推荐系统会分析用户购物行为,将用户归入兴趣社群,推送同群用户喜爱的商品。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