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建设美丽中国 知识梳理课件16张-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章 建设美丽中国 知识梳理课件16张-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第五章 建设美丽中国
第一节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1.特点:我国是世界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________、
发生频率____、分布____。
种类多

广
2.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1)气象灾害
自然灾害 主要分布地区 主要发生 时间 成因
洪涝 东部______和______ 地区 夏季 我国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旱灾 ____________以北 春旱严重 台风 __________地区 ______季 节 发源于____________,登
陆后逐渐减弱直至消亡
平原
沿海
秦岭—淮河
东南沿海
夏秋
低纬度海洋
自然灾害 主要分布地区 主要发生 时间 成因
寒潮 除__________、云贵 高原外的大部分地 区 ______至 ______ 来自北方高纬度地区的
__________迅速南下
青藏高原
深秋
初春
强冷空气
(2)地质灾害
自然灾害 主要分布地区 成因
地震 地跨__________地震带和 __________________地震带 位于板块______地带,地壳
运动活跃
滑坡 ______,特别集中在______ _____的过渡带 地势陡峭;暴雨多且集中;
植被稀疏
泥石流 环太平洋
地中海—喜马拉雅
交界
山区
地势
阶梯
3.我国防灾减灾建设
(1)灾前防灾备灾:建设______工程、开展__________、建设________
_________。
(2)灾中应急救援:抢救__________、抢修__________。
(3)灾后恢复重建:重建______、恢复__________。
防灾
灾害监测
救灾物
资储备库
受灾人员
基础设施
家园
正常秩序
个人应急避灾措施
自然灾害 应急避灾措施
洪涝 暴雨天尽量不要外出;遭遇水位上涨时,就近向高处转移;
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物品;等等
旱灾 节约用水;外出避开高温时段;关注获取应急供水点信息;
注意防范火灾;等等
台风 关注台风预警信息;前往安全场所避险;停止户外活动;等

自然灾害 应急避灾措施
寒潮 关注寒潮预警信息;大风雨雪天气尽量减少外出;提前准备
保暖防寒物品;等等
地震 在室内选择易形成支撑的地方躲避,保护头部,采取低伏姿
态;择机沿着逃生通道,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等等
滑坡和泥 石流 要向与滚石或泥石流方向垂直的两侧迅速逃离、躲避;若无
法逃离,可寻找大型、坚固物体躲避;等等
第二节 环境保护与发展
1.我国的环境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我国的环境问题治理
(1)我国不同阶段的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及成效:
① 20世纪90年代末,南方酸雨严重→脱硫治理酸雨→酸雨面积大幅减少。
② 21世纪10年代,北方地区可入肺颗粒物、雾霾天增加→治理雾霾天气
→以北京为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大量提升。
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
生态退化
(2)我国不同阶段的生态建设措施及成效
阶段 生态建设措施 成效
20世纪70年代开始 黄土高原坡田改______工 程 森林覆盖率增
加;水土流失
面积减少
1978年开始 “______”防护林工程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 ________综合治理工程 1998年开始 ____________工程 1999年开始 ______________工程 梯田
三北
小流域
天然林保护
退耕还林还草
3.走向生态文明
(1)国家: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为主,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三线” 措施 意义
守住______________ 有序开发合理利用, 保护每一寸国土 优化国土空间功能
守住______________ 发展__________能源 减少__________,实现
______________
守住______________ 集约利用、回收利 用、循环利用资源 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
源________
节约优先
保护优先
自然恢复
生态保护红线
环境质量底线
清洁低碳
环境污染
碳达峰碳中和
资源利用上线
利用率
(2)个人:每个人都要树立____________,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践
行__________生活方式。如:1千米以内步行,3千米以内骑行,更远地方
乘坐公共交通,__________;做好垃圾分类,促进__________;节约
__________,不浪费粮食;少用________用品;等等。
人地协调观
绿色低碳
绿色出行
循环利用
用电用水
一次性
1.我国建设陆上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的意义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降低碳排放,有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减少
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将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
经济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带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等等。
2.河道再自然化
(1)原因:人工硬化的河道干扰和破坏了河流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湿地
减少、行洪能力降低、自净能力减弱、水质变差、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2)作用: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有效解决人工硬化河道造
成的生态环境问题。
3.因地制宜建设美丽中国
项目 发展方式 实现目标 经济发展水平好,环 境较差 先治理再发展,补绿成金 经济发展水平
好,环境优良
(“绿水青山就是
金山银山”)
经济发展水平较差, 环境较差 边修复边发展,添绿增金 经济发展水平较差, 环境优良 以保护促发展,守绿换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