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 探索勾股定理第2课时 验证勾股定理1.经历画图实验引发探索,以及利用拼图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2.掌握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培养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利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经历探索及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知识链接回顾一下,上一节课我们学过的勾股定理的内容是什么?上节课我们仅仅是通过测量和数格子,对具体的直角三角形探索发现了勾股定理,对一般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是否成立呢?这需要进一步验证,如何验证勾股定理呢?创设情境——见配套课件探究点一:勾股定理的验证活动1:小组活动:请你利用自己准备的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出一个以直角三角形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请每位同学用2分钟时间独立拼图,然后再4人小组讨论).思考:你有几种不同的拼图方法?你能表示大正方形的面积吗?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得到两个图形:思考:你还有其他的证明方法吗?阅读教材P4-7,课件展示“勾股圆方图”和“青朱出入图”.了解赵爽是如何利用拼图的方法来证明上述命题的,体验中国古代数学文化对世界数学文化的伟大贡献.作8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设它们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再作三个边长分别为a,b,c的正方形,将它们如下图所示拼成两个正方形.试说明:a2+b2=c2.解析:从整体上看,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都是a+b,因此它们的面积相等.我们再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即可证明勾股定理.解:由图易知,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都是a+b,所以它们的面积相等.左边的正方形面积可表示为a2+b2+ab×4,右边的正方形面积可表示为c2+ab×4.因为a2+b2+ab×4=c2+ab×4,所以a2+b2=c2.方法总结:根据拼图,通过对拼接图形的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建立相等关系,从而验证勾股定理.探究点二:勾股定理的简单运用活动2:分小组讨论:一个门框的尺寸如图所示,一块长4m,宽2.4m的长方形薄木板能否从门框内通过?为什么?分析:解:连接AC,在Rt△ABC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C2=AB2+BC2=1.52+22=2.52.所以AC=2.5m.因为AC大于木板的宽2.4m,所以木板能从门框内通过.教材P5例题,课件出示,学生独立思考,老师总结.1.如图,为了测得湖两岸A点和B点之间的距离,一个观测者在C点设桩,使∠ABC=90°,并测得AC长为20m,BC长为16m,则A点和B点之间的距离为( B )A.25m B.12m C.13m D.14m第1题图 第3题图2.两只小鼹鼠在地下同一处打洞,一只朝下挖,每分钟挖8cm,另一只朝左挖,每分钟挖6 cm,则10 min后两只小鼹鼠相距( B )A.50cm B.100cm C.140cm D.80cm3.如图,小明在荡秋千时发现当秋千AB在静止位置时,下端B离地面0.5m,当秋千荡到AC位置时,下端C距静止时的水平距离CD为4m,距地面2.5m,则秋千AB的长为 5 m.4.我们根据图形的移、拼、补可以简单直观地推理验证数学规律和公式,这种方法称之为“无字证明”,它比严谨的数学证明更为优雅与有条理.下面是用三块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移、拼、补所形成的“无字证明”图形.此图可以用来证明你学过的勾股定理.若已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图①、图②的面积相等,请你根据下面两个图来验证勾股定理.解:图①的面积为S1=ab×3+a2+b2,图②的面积为S2=ab×3+c2.因为图①、图②的面积相等,所以ab×3+a2+b2=ab×3+c2.所以a2+b2=c2.(其他课堂拓展题,见配套PPT)验证勾股定理 第1章 勾股定理1.1 认识勾股定理第2课时 验证勾股定理【素养目标】1. 经历画图实验引发探索,以及利用拼图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 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 (难点)2. 掌握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 培养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情境导入】问题: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勾股定理, 你还记得它的内容吗 那么如何验证勾股定理呢 若去掉方格纸你还能验证勾股定理吗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 勾股定理的验证【活动1】1. 准备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设直角边分别为 , 斜边为 ).2. 你能用这四个直角三角形拼成正方形吗 小组合作试一试吧!证明:方法一: 毕达哥拉斯证法方法二:赵爽弦图“赵爽弦图”通过对图形的切割、拼接,巧妙地利用面积证明了这一命题,表现了我国古人对数学的钻研精神和聪明才智,它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骄傲!因此,这个图案被选为 2002 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徽.证法三 美国第二十任总统伽菲尔德的“总统证法”其他方法: 欧几里得法 刘徽证法如果一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或锐角三角形,那么它的三边长仍然满足“较长边的平方等于另外两边的平方和”吗? 说说你的判断和理由, 并与同伴进行交流.①在钝角三角形中,三边长分别为 , 其中 为最大边长, 则 _________________ ;②在锐角三角形中, 三边长分别为 , 其中 为最大边长, 则 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二: 勾股定理的简单运用【活动2】分小组讨论:一个门框的尺寸如图所示,一块长 ,宽 2.4 的长方形薄木板能否从门框内通过 为什么 例1 在一次军事演习中,红方侦察员王叔叔在距离一条东西向公路 处侦察,发现一辆蓝方汽车在这条公路上疾驶. 他用红外测距仪测得汽车与他相距 ;过了 ,测得汽车与他相距 . 你能帮王叔叔计算蓝方汽车这10s的平均速度吗?练一练1.如图,学校教学楼前有一块长为 4 米,宽为 3 米的长方形草坪,有极少数人为了避开拐角走“捷径”,在草坪内走出了一条“径路”,却踩伤了花草.(1)求这条“径路”的长;(2)他们仅仅少走了几步(假设 2 步为 1 米)?当堂反馈1. 如图,为了测得湖两岸 点和 点之间的距离, 一个观测者在 点设桩,使 ,并测得 长为 长为 ,则 点和 点之间的距离为( )A. B. C. D.2. 两只小鼹鼠在地下同一处打洞,一只朝下挖,每分钟挖8cm,另一只朝左挖,每分钟挖6cm,则 10min后两只小鼹鼠相距( )A. B. C. D.第1题图 第3题图3. 如图,小明在荡秋千时发现当秋千 在静止位置时,下端 离地面 ,当秋千荡到 位置时,下端 距静止时的水平距离为 ,距地面 2. ,则秋千 的长为_________m.4. 我们根据图形的移、拼、补可以简单直观地推理验证数学规律和公式,这种方法称之为 “无字证明”,它比严谨的数学证明更为优雅与有条理.下面是用三块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移、拼、补所形成的“无字证明”图形.此图可以用来证明你学过的勾股定理. 若已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 ,斜边长为 ,图①、图②的面积相等,请你根据下面两个图来验证勾股定理.图① 图②参考答案探究点一: 勾股定理的验证证明:方法一、毕达哥拉斯证法所以 ,所以 .方法二:赵爽弦图证明: 因为 ,所以证法三 证明: ,① ; ② .探究点二: 勾股定理的简单运用活动2、解: 连接 ,在 Rt 中,根据勾股定理,.所以 .因为大于木板的宽2.4m,所以木板能从门框内通过.例1 解: 根据题意,可以画出图,其中点 表示王叔叔所在位置,点 、点 表示两个时刻蓝方汽车的位置. 由于王叔叔距离公路 ,因此是直角. 由勾股定理,可得 ,也就是 ,所以 .蓝方汽车 行驶了 , 那么它 行驶的距离为 , 即蓝方汽车这 的平均速度为 .练一练 1. 解:(1) 在Rt 中, 根据勾股定理得 , (米)这条“径路”的长为 5 米. (2) 他们仅仅少走了 (步).1. B 2. B 3. 54. 解: 图①的面积为 ,图②的面积为 . 图①、图②的面积相等,.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1 第2课时 验证勾股定理导学案2025-2026学年度北师版数学八年级上册.docx 1.1 第2课时 验证勾股定理教案2025-2026学年度北师版数学八年级上册.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