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
-1-
)
一、选择题
1.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要心怀“国之大者”。以下是近些年新年贺词中的部分内容,道出了他心中的“国之大者”。
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要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
下列观点与新年贺词中体现的“国之大者”一致的是
①只有国家繁荣、社会安定,人民才能幸福安康
②创造美好生活需要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努力拼搏
③增进民生福祉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④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的出台是将党中央决策部署及时转化为法律法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必然要求。从该法起草工作启动之日起,就坚持开门立法,确保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和社会需求,提高立法的质量和可操作性。这一立法实践体现了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在立法实践中的统一
③人民履行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义务的具体要求
④立法过程贯彻民主原则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某班开展前置性学习时搜集到以下资料:
2014年到2024年,教育部连续十年为盲人考生提供高考盲文试卷,保障其平等考试权利。 多地人民法院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立案、巡回审判等适老型诉讼服务,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由此推断其学习主题最有可能的是
A.法律平等护人权,差别保障显公正 B.教育公平助圆梦,司法为民守初心
C.助老扶弱见行动,社会和谐共促进 D.认真履职护权益,法治温情满人间
(
-2-
)
4.为弘扬宪法精神,某校举办“宪法在我心中”主题作品展。下列作品能入选的是
①绘制“宪法与其他法律关系图”,配文“宪法是一切法律的总和”
②制作“增强全民宪法意识”海报,配文“监督宪法实施是行政机关的职权”
③列举《立法法》条文“行政法规不得同宪法相抵触”,配文“宪法是国家根本法”
④拍摄“法官进行宪法宣誓”视频,配文“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八年级(3)班开展时政点评活动,下列各组对时政新闻点评正确的是
组别 时政新闻 点评
第一组 某网民因诽谤他人被法院判决赔偿损失 该网民侵犯他人的荣誉权
第二组 小明获得校友会提供的助学金 小明享有物质帮助权
第三组 小张举报某企业员工泄露国家秘密 小张履行了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第四组 小东举报了网络上破坏民族团结的不实言论 小东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A.第一组和第二组 B.第一组和第三组 C.第二组和第四组 D.第三组和第四组
6.下列情景能体现依法维权的是
①李某因被公司拖欠工资,依法申请劳动仲裁
②消费者通过市场监管局网站举报商家虚假宣传
③某作家发现作品被盗用后,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④因房屋漏水问题未解决,王某强行切断邻居家水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小华上网时看到以下安全提示:
朋友圈分享需警惕潜在风险:包含个人隐私、证件信息的内容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不要晒;涉及暴力、欺诈或他人隐私的信息不能晒。用户应审慎评估信息敏感性及社会影响,避免不当分享带来危害。
结合上述提示,以下哪些朋友圈分享行为应被避免
①为记录旅行经历,在朋友圈晒自己和同伴的火车票照片
②为分享生活趣事,记录美好瞬间,在朋友圈发配图文案
③为提高关注度,转发一则未经证实的重大社会事件消息
④为宣传校园活动,转发学校官网发布的艺术节演出视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的决定》(以下简称《代表法》)。据此完成8~9题。
8.《代表法》修改的一大亮点是拓展和深化“两个联系”制度机制,即密切国家机关同人大代表的联系,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这一修改的意义在于 (
-3-
)强化代表的监督权,推动国家机关改进工作
化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原则
限使人大代表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
保证人大代表决定国家和地方的重大事务
4.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四十五号主席令,内容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四十五号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25年3月1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5年3月12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2025年3月11日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国家主席依法行使公布法律、发布命令的职权
②国家主席有立法权,法律须经国家主席同意才能通过
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
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某区政协针对土地撂荒问题,充分发挥协商议事平台作用,组建由政协委员、农业专家、职能部门、企业及农户代表构成的“振兴智囊团”,通过“田间协商会”化解土地纠纷,推动红薯基地落地,实现耕地保护与农民增收双赢。这体现了政协
①创新履职方式,提升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②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助力解决发展难题
③履行凝聚共识职能,促进多方协作共治
④科学决策,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近年来,江岸区充分挖掘公园景点、地铁站点、社区街区等公共场所的宣传价值,通过打造民族团结文化符号景观、举办民族文化市集、文物图片展等活动,常态化推动“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宣传教育。这一系列举措旨在
①深化文化浸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②拓展实践载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③创新对口帮扶手段,缩小民族地区发展差距
④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2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时强调,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这表明 (
-4-
)
①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③我国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④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某班准备以“我国的国家机关”为主题制作展板。下列内容可以采用的有
① ② ③ ④
社区召开居民大会,讨论安装充电桩等事项 政府就民生十件实事公开征集意见 监察委员会对公职人员涉嫌职务违法进行调查 人民检察院公正司法,对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作出公正裁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对漫画(右图)讽刺的现象,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消费者应增强辨别能力,理性对待广告宣传
②保健品企业应依法诚信经营,不得虚假宣传
③行政机关必须履行法定职责,严禁推诿塞责
④政府部门应加强协作配合,主动担当作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主观题
15.【法治护航 践行文明】(12分)
五一假期,在一列开往武汉的动车上,前座的王大爷在未查看后座情况、也未提前告知的情下,突然将座椅调整到最大角度后仰。这导致后座李阿姨放置在小桌板边缘的热水杯倾倒,热水出,险些烫伤李阿姨。李阿姨又惊又怒地说:“您怎么也不看看后面就放倒椅子?太危险了!”王爷立刻反驳:“我买票坐车,想调椅子是我的权利!谁让你把热水杯放桌沿上不稳当的地方?”李阝姨情绪激动,开始用力拍打王大爷的椅背并推搡他,车厢内的冲突迅速升级······
(1)假如你是列车乘务员,正目睹这一冲突升级过程。请运用所学知识,对王大爷和李阿姨行劝阻。要求:①任选一方劝阻。②体现沟通技巧与法治观念。(6分)
近年来,高铁已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诸如霸占他人座位、故意伸腿阻挡车关闭、脱鞋搭脚影响他人、电子设备外放声音过大、大声喧哗影响他人休息等不文明行为仍时有生。这些行为不仅反映出个人文明素养的缺失,更违反了公共秩序,甚至可能构成违法。
(2)请结合上述材料和你对社会的观察,运用所学知识,为共同守护安全、舒适的“高铁文明”境提出合理建议。(6分)
16.【激活基层治理密码 奏响乡村振兴强音】(10分)
武汉市作为常住人口超千万的超大城市,70%的区域属于乡村。今年,武汉市持续推进党建乡村振兴“百村先行、千村提升”计划,以点带面提升全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水平。该市以保障和善农村民生为优先方向,推行“五步议事工作法”,常态化组织湾场夜话、村民说事等活动,推行“间银行”“家庭积分”等措施,着力完善村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机制和载体,构建起自治、法治、德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目前,武汉立足农村资源禀赋,运用市场化手段,在全国首创“国企联村行动,引导24家国有企业、34家优质民企结对105个农村联合党委,形成一批特色种植、民宿旅;等产业项目,有效带动村民致富。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武汉市推动乡村振兴的经验。(6分)
某校项目式学习小组在调研武汉乡村振兴成果后,准备拍摄“基层治理助力乡村振兴”的纪片。他们已经拍摄了以下镜头:
镜头一:村党支部书记带领党员干部,与村民一起规划村里的特色产业发展方向。
(2)请你帮助他们再补充两个镜头。(4分)
镜头二:
镜头三:
17.【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法治文化】(10分)
某校为提升学生法治素养,携手区人民法院开展校园模拟法庭活动。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与庭审实操,沉浸式体验司法程序的规范性与权威性。
庭审案例(改编自真实公益诉讼):2021年起,虞某在未获授权的情况下,使用“AI换脸”软件非法采集、合成、替换他人人脸信息,制作虚假视频/图片,并在多个2000人以上的社交群组传播。区人民检察院调查认定:该行为侵害不特定多数人的个人信息权益,破坏社会信任基础,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遂依法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法院经审理,依法判令虞某删除非法获取的个人信息,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并赔偿损失6万元,赔偿款项将专门用于个人信息保护、人脸深度合成技术不当应用的治理等公益事项。
(1)请你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同学们通过参与此次模拟法庭活动,能够获得哪些方面的收获与成长?(6分)
(2)八年级(3)班拟开展以“法治实践·青春行动”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活动。请你从以下三个任务中任选一项完成。(4分)
任务一:“典”亮生活宣传员 设计一个富有创意且适合在校园内开展的《民法典》普法宣传活动,并简要说明活动目的。
任务二:“正义微镜头”策划师 策划一个体现“身边正义行为”的具体场景(微镜头),并阐释该行为所彰显的法治精神或价值。
任务三:“未来普法者”产品经理 设计一款面向初中生的AI普法应用软件(APP或小程序),明确其核心功能及预期达到的普法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