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运动的快慢课件(23页PPT)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节 运动的快慢课件(23页PPT)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个视频)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物理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知道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了解平均速度是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或某一段路程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科学思维:粗略研究变速直线运动,能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科学探究:通过实例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通过对生活中实际事例的比较,理解速度。
科学态度与责任:具有用“运动有快慢”的观点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通过利用速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物理知识的价值,增强对科学的热爱。
素养目标
情境导入
视频 苏炳添百米赛跑创亚洲纪录
思考:比赛中如何比较运动员的快慢?
思考:比赛后如何比较运动员的快慢?
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的运动快!
在相等的路程内,所用时间短的运动快!
新知探究
任务一 速度
思考:当运动员们跑的路程和时间都不一样时,我们该如何比较呢?
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11s
10s
12s
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新知探究
任务一 速度
小聪
同学
小明
同学
100 m 跑成绩:17 s
50 m 跑成绩:8 s
方法1: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方法2:比较单位路程内所用的时间
讨论:你能想到哪些方法?
(常这种方法)
新知探究
任务一 速度
新知探究
任务一 速度
  1. 物理意义:描述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 定义: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作速度。
  3. 公式:
υ 表示速度
s 表示路程
t 表示时间
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路程
时间
速度=
比值定义
统一标准
计算路程 s=υt
计算时间 t =
s
υ
定量描述
υ=
s
t
新知探究
任务一 速度
  4. 速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
米每秒,符号 m/s 或 m·s-1
  在交通运输中,常用的单位:
千米每小时,符号 km/h 或 km·h-1
单位换算:
1 m/s = =    =3.6 km/h
1 m
1 s
3 600 m
3 600 s
1 m/s=3.6 km/h
汽车速度表
根据 υ= 可知:速度单位由路程 s 和时间 t 单位组合而成。
s
t
1.人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 5m/s,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________km/h。
2.72 km/h=________m/s。
18
人骑自行车1s内通过的路程是5m
20
3.要体测啦!小优绕操场跑了两圈(400 m 标准跑道),用时 4 分钟,东东的速度是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33
新知探究
任务一 速度

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m·s-1)
蜗牛 约1.5×10-3 上海磁悬浮列车 可达120
人(步行) 约1.1 喷气式客机 约250
自行车 约5 超音速歼击机 约700
高速公路上的小轿车 约33 子弹(出膛时) 约1 000
雨燕 可达48 地球同步卫星 约3 070
记住一些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
新知探究
任务一 速度
思考:汽车是如何运动的?
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新知探究
任务二 匀速直线运动
想想议议:这两辆汽车在各段时间内的速度有什么特点?它们的运动有什么不同?
新知探究
任务二 匀速直线运动
机械运动
曲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
新知探究
任务二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
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速度或通过某段路程的速度。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变化的运动。
在第32届夏季奥运会田径男子 100 m 半决赛中,我国优秀短跑运动员苏炳添以 9.83 s 的成绩打破了亚洲纪录。他在这次比赛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必要的文字说明
所用公式
苏炳添在运动过程中通过路程 s =100m,所用时间 t =9.83s。利用公式 可以算出他的平均速度:
解:
代入数据,求出结果。数字后面要有单位。
新知探究
任务二 匀速直线运动
例1
小明在跑百米时,前 50 m 用时 6 s,后 50 m 用时 7 s,小明前、后 50 m 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结果保留1位小数)
分析:
50 m
50 m
6 s
13 s
100 m
7 s
解:
后 50 m 平均速度:
前 50 m 平均速度:
新知探究
任务二 匀速直线运动
例2
50 m
50 m
6 s
13 s
100 m
7 s
解:
全程平均速度:
全程时间:
求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一定要明确路程和时间的对应关系。即使是同一运动过程的不同部分的平均速度也可能不同。
新知探究
任务二 匀速直线运动
时间 t/s 1 2 3 4 …
路程 s/m
思考:小明以 2 m/s 的速度快步向前走去,你能画出他走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吗?速度随时间如何变化呢?
s
O
t
v
O
t
思考:如果是 3 m/s 呢,画出图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新知探究
任务二 匀速直线运动
思考:下面的图像分别代表什么状态呢?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加速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新知探究
任务二 匀速直线运动
课堂小结
运动形式
速度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直线运动
运动的快慢
路程与时间之比叫作速度
曲线运动
公式:
单位:m/s、km/h
平均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1.飞机沿直线,快慢不变地飞行了 15 min,通过的路程是 270 km,则它的飞行速度是 km/h,合 m/s。
1 080
300
2.汽车在前 20 s 内通过 200 m 的路程,在后 40 s 内通过250 m 的路程,则汽车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7.5m/s B.8.125m/s
C.6.67m/s D.无法计算
A
当堂反馈
3.动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常见的交通工具,其中D92次和D93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见下表:
南昌-上海南 上海南-南昌 运行距离
D92次 8:34开 13:49到 D93次 15:31开 20:39到 840 km
根据上述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信息可知:D92次列车从南昌到上海南所用的时间是 min,它的平均速度为
  km/h。
315
160
当堂反馈
4.甲车以 30 m/s 的速度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在相邻的平行铁路上,迎面开来一列长 300 m 的乙车,速度是 20 m/s,坐在甲车窗口的乘客看到乙车从他眼前经过的时间是( )
A.30s B.15s
C.10s D.6s
D
当堂反馈
5.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时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


s
O
t
s
O
t
s
O
t
s
O
t
A
B
C
D
D








当堂反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