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课件(24页PPT)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课件(24页PPT)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个视频)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物理观念: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科学思维: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科学探究:通过学习控制噪声的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网站、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
素养目标
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做才能保证休息呢?
情境导入
视频 噪声
听一听这段音频……
这段音频前半段和后半段有什么不同?你分别有什么感受?
前半段:优美的音乐
后半段:失去信号声
噪声
乐音
新知探究
任务一 噪声的来源
演示实验:
思考:噪声的振动方式是怎样的?
乐音的振动规则有序
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
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会发出噪声
新知探究
任务一 噪声的来源
实验 乐音和噪声的区别
思考:是不是难听的就是噪声,好听的就不是噪声呢?
听一听这段听力音频,并尝试理解其中对话的含义……
刚才的听力你听懂了吗?同样是刚才那段优美的音乐,现在对大家听英语听力有什么影响?
妨碍人们学习的声音
噪声
新知探究
任务一 噪声的来源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新知探究
任务一 噪声的来源
思考:你周围有哪些噪声?请说说自己的感受并找到这些噪声的来源。
动物叫声
电器响声
广场舞音乐
装修房屋
新知探究
任务一 噪声的来源
(1)交通噪声——引擎、排气管、车胎、喇叭声……
(2)建筑噪声——机械、拆卸工程……
(3)工业噪声——抽风和空调系统……
(4)生活噪声——闹钟声、婴儿的哭闹声、谈话声……
结合现实生活确定噪声主要为:
新知探究
任务一 噪声的来源
请你细心体会,在下列场景内,属于噪音的是(  )
A.足球场上,球迷们兴奋狂热的吼叫声
B.居民小区内,夜晚震耳欲聋的“坝坝舞”音乐声
C.歌舞厅里,铿锵有力的打击乐声
D.车站里,提醒旅客检票上车的广播声
B
新知探究
任务一 噪声的来源

表示人耳感知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分贝(符号dB)
人对不同强度的声音的感觉
人的感觉 声音强弱
刚引起听觉 0dB
理想安静环境 30~40dB
保证休息和睡眠 ≤50dB
保证工作和学习 ≤70dB
保护听力 ≤90dB
智能环境监测装置
新知探究
任务二 噪声的危害
新知探究
任务二 噪声的危害
新知探究
任务二 噪声的危害
噪声的危害
心理方面: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
身体方面:耳聋、头疼、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严重时会使人神志不清、休克乃至死亡
物理方面:高强度噪声能损坏物体
阻断噪声
传播
防止噪声
进入耳朵
防止噪声
进入耳朵
声源的振动
产生声音
空气等介质
传播声音
鼓膜的振动
引起听觉
防止噪声
产生
减弱噪声的途径
新知探究
任务三 噪声的控制
1.用闹钟作声源,将闹钟用泡沫塑料垫起。
2.用闹钟作声源,将闹钟置于空纸箱中。
3.用闹钟作声源,用棉花塞住耳朵。
新知探究
任务三 噪声的控制
思考:如何减弱噪声?
阻断噪声
传播
防止噪声
进入耳朵
防止噪声
产生
航空母舰上的起飞引导员佩戴耳罩等降噪装备
摩托车的
消声器
穿越北京动物园
的“隔音蛟龙”
新知探究
任务三 噪声的控制
控制噪声的三个方面
生产和生活中减弱噪声的措施:
1.合理进行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
2.狠抓植树和绿化工作。
3.汽车等在市区里禁用喇叭,禁止载重汽车穿过繁华的街道及文
化区域(如学校、科学研究部门、医院等)。
4.市区禁放鞭炮。
……
新知探究
任务三 噪声的控制
噪声是一种环境污染,一些城市规定学校周边机动车禁止鸣笛,下列减弱噪声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  )
A.在录音棚内安装隔音设备
B.摩托车安装消音器
C.在学校或住宅区种植花草树木
D.在高噪声厂房工作的人员要戴上耳罩
B
新知探究
任务三 噪声的控制

噪声的危害
噪声的来源
课堂小结
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运动
环保角度: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声音
单位:分贝
人对不同强度的声音的感觉
噪声的控制
噪声的危害
防止噪声产生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阻断噪声的传播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下列情景中的声音属于噪声的是( )
A.音乐厅中的演奏声 B.教室里的读书声
C.报告厅中的演讲声 D.建筑工地上嘈杂的响声
D
2.小明在家进行网课学习时,将门窗关闭,从控制噪声的途径来分析,这样做主要是( )
A.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B.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C.在人耳处控制噪声 D.不能控制噪声
B
当堂反馈
3.中国年轻的兵种中有特种兵,特种兵被称为“陆地猛虎、海底蛟龙、空中雄鹰”,他们穿的黑色特种作战消音靴能够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这样做主要是防止声音的__________
(选填“音调”或“响度”)过大而暴露目标。
声源
响度
当堂反馈
4.如图是某市区矗立的噪声监测及分贝数显示装置。从装置上显示的分贝数可知( )
A.此处的噪声能使人失去听力
B.此处的噪声能妨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
C.此处的噪声妨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
D.此处的噪声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
68 dB
C
当堂反馈
5.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万籁俱寂。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B
当堂反馈
6.(武汉)学生们正在教室内上课,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对教学的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在校园周围植树
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
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A
当堂反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