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9张PPT)第三单元 第3课AI诗人清华版(小学)通1学习目标3新知讲解5拓展延伸7板书设计2新知导入4课堂练习6课堂总结课后作业801教学目标(1)了解AI作诗的技术发展过程。(2)知道AI作诗技术取得突破得益于深度神经网络模型。(3)思考AI作诗是否具有艺术创新力,理解AI创作与人类创作的区别。02新知导入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以精炼文字抒写意境,讲究格律对仗,展现文人雅士的情怀智慧。02新知导入歌赋 是古代韵文的华美乐章,辞藻铺陈、音韵铿锵,多用于赞颂或讽喻,体现汉字的音形之美。02新知导入如今AI已能写出媲美古人的诗作,展现了科技与传统的奇妙融合。红霞淡艳媚妆水,万朵千峰映碧垂。一夜东风吹雨过,满城春色在天辉。AI诗词《咏海棠花》03新知讲解1一吟双泪流思考——什么是格律诗?格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中形式规范严谨的诗体,其核心特点是遵循固定的字数、平仄、押韵和对仗规则主要形式包含绝句、律诗等。03新知讲解1一吟双泪流古诗的特点(以格律诗为例)。意境优美字数合理韵脚一致平仄合规句子通顺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03新知讲解1一吟双泪流 不是格律诗 ,属于打油诗或自由古体诗,原因有三点:(1)平仄不对 :多处违反平仄规则(如“下出尘”三连仄)。 (2)押韵错误 :第三句“酒”字是仄声,破坏全诗平声韵。 (3)用词随意 :像“给他再灌”这种口语化表达,不符合格律诗典雅要求。思考——下面这首诗是格律诗吗?为什么?北京大雨下出尘,房间不错柳树新。给他再灌一杯酒,走出城门不见人。AI建议修改为:京华雨后净无尘,碧柳摇风院落新。劝尽离杯三叠曲,孤城遥望独行人。03新知讲解1一吟双泪流一吟双泪流的由来唐代诗人贾岛写道:“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意思是三年写了两句,写出来自己都泪流满面,写尽了作诗的艰辛。作诗可以说是戴着镣铐跳舞,非常困难。03新知讲解1一吟双泪流作诗需要天赋、学识与情感,连人类才子都需字字推敲,AI作诗更是难上加难。03新知讲解2AI诗人的成长之路拼凑法统计模型方法神经网络方法计算机作诗的三种方法:03新知讲解2AI诗人的成长之路起初,AI诗人像刚学写作文的小学生,只能死记硬背拼凑句子。科学家给它制定了写诗规则,让它能按规则把词语串成“像诗”的文字。拼凑法03新知讲解2AI诗人的成长之路初期AI诗人采用的方法是将两首诗的词句互换,拼成一首新“诗”。唐代诗人杜牧诗作:《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拼接以后的“诗”:落魄秋光载画屏,楚腰小扇掌中轻。天阶一觉凉如水,赢得青楼织女星。《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拼凑法03新知讲解2AI诗人的成长之路AI写的诗看似通顺,实则语意混乱,因为它只是机械拼凑文字,并不理解诗歌的情感和内涵。拼凑法03新知讲解2AI诗人的成长之路统计模型法人类语言有很强的规律性,一些字和词总是同时出现在一首诗中,如“春”和“花”,“山”和“水”。在作诗时考虑不同字同时出现的可能性,选择那些总是一起出现的字。03新知讲解2AI诗人的成长之路统计模型法下面是微软亚洲研究院利用统计模型生成的一首五言绝句。可以看到句意还不够通顺。事实上早期的机器作诗都有这样的问题,可以生成符合韵律的句子,但语义混乱,不知所云。醉里梦中离,痴问心底一笑下意前二,愁人人外里03新知讲解2AI诗人的成长之路技术进步让AI通过大量学习古诗,如今也能写出合理诗句,印证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道理。AI通过深度学习数十万首古诗,像超级学霸一样掌握了作诗技巧。神经网络法03新知讲解2AI诗人的成长之路AI是如何学习的?AI通过深度神经网络学习十万首古诗,不仅能记住内容,还能掌握作诗规律,创作出工整新颖的诗句。神经网络法03新知讲解2AI诗人的成长之路清华大学的作诗机器人“九歌”以“冬天”为主题创作出的一首七言绝句:白雪皑皑覆远山,寒风凛冽透衣单。枝头雀鸟无踪影,唯有红梅傲岁寒。神经网络法03新知讲解3AI诗人能与人类诗人媲美吗?古诗鉴赏。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展现了壮丽的想象力。温庭筠的“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体现了细腻的情感。03新知讲解3AI诗人能与人类诗人媲美吗?AI诗人还无法与人类的名家相媲美。(1)AI通过学习大量古诗所生成的诗歌,往往缺乏独特的艺术高度。(2)诗歌注重创新,AI诗人仍以模仿为主,难以实现语言上的突破。03新知讲解3AI诗人能与人类诗人媲美吗?AI诗人也有其独特之处。与曹植“七步成诗”的传奇相比,AI诗人能在极短时间内生成大量诗作,这种创作效率是人类诗人难以企及的。虽然这些作品大多缺乏深度,但其中也不乏新颖的句子,可以为人类诗人提供创作灵感。03新知讲解3AI诗人能与人类诗人媲美吗?打开腾讯元宝,输入指令,让AI以“春天”为话题,创作不同体裁的诗歌03新知讲解知识库贾岛(779-843年),字浪仙(又作阆仙),范阳郡涿县(今河北涿州市)人,唐朝著名诗人,著名的“苦吟派”诗人有诗奴之称,自号碣石山人。贾岛自幼贫寒,曾经做过和尚,法号无本。03新知讲解知识库“推敲”的典故传说有一天贾岛在驴背上苦思“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诗,反复斟酌该用“推”还是用“敲”,以致错入了当时大文学家韩愈的仪仗。后来人们将斟酌字句称作“推敲”。03新知讲解知识库贾岛还曾为自己的《送无可上人》颔联“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作注,其中的“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道出作者作诗的艰辛。04课堂练习一、判断题。1、AI写的诗和人类诗人一样能表达深刻情感。( )2、格律诗允许随意换韵和使用口语化表达。( )3、“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明学习对作诗很重要。( )4、AI初期作诗是通过拼接现成诗句完成的。( )××√√04课堂练习二、选择题1、下面哪项不是格律诗的要求? A. 字数固定 B. 必须用典 C. 平仄规律 D. 押韵 2、AI作诗最大的局限是? A. 速度慢 B. 缺乏情感和创新 C. 只能写五言诗 D. 需要手动输入题目 3、“推敲”典故中,贾岛纠结的字是? 推/敲 B. 僧/门 C. 鸟/树 D. 月/影4、 AI诗人“九歌”的作品特点是? A. 完全模仿古人 B. 工整但缺乏突破 C. 全是自由体诗 D. 只写边塞题材BBAB04课堂练习三、填空题1、格律诗的核心特点是遵循固定的________、________、押韵和对仗规则。2、AI诗人“九歌”是________大学研发的作诗系统。3、贾岛的名句“_____ ___,一吟双泪流”道出了作诗的艰辛。4、曹植“七步成诗”的典故中,他用“____ ____”比喻兄弟相残。5、AI作诗主要依靠_____ ___模型学习古诗规律。。字数 平仄 清华二句三年得煮豆燃萁豆深度神经网络05拓展延伸(1)AI作诗的技术发展过程 早期探索(1950年-1980年) :基于预设规则随机组合词语,生成超现实主义风格的拼贴诗句。 统计时代(1990年-2010年) :通过统计模型分析古诗规律,生成模板化但格律合规的作品。 深度学习时代(2012年至今) :Transformer等大模型实现流畅创作,但情感表达仍显单薄。05拓展延伸(2)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是一种模仿生物神经网络结构和功能的机器学习模型,通过多层次非线性变换学习数据特征,应用于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05拓展延伸(3)AI古诗动画是近年来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文化传播的创新形式,通过多模态技术将古典诗词转化为动态视觉作品,兼具教育价值与艺术表现力。05拓展延伸(4)九歌——人工智能诗歌写作系统 是由清华大学自然语言处理与社会人文计算实验室研发的AI诗歌创作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生成符合传统格律的诗词作品,并支持多模态输入与多风格控制。06课堂总结1一吟双泪流2AI诗人的成长之路3AI诗人能与人类诗人媲美吗 4完成课堂练习5进行相关知识拓展12345AI诗人AI07板书设计AI诗人1、一吟双泪流2、AI诗人的成长之路3、AI诗人能与人类诗人媲美吗?4、完成课堂练习5、进行知识拓展课后作业。1、用AI作诗工具生成一首以“春天”为主题的五言绝句。08课后作业1、用AI作诗工具(如“九歌”)生成一首以“春天”为主题的五言绝句。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